浅论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性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进行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家庭和学校像一座熔炉,如果没有把握好火候,就有可能出现一些废品。为此,应该不失时机,密切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用良好的行为习惯感化孩子,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逐渐教育培养和巩固孩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行为习惯
  教育是什么?从简单的方面说,就是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习惯呢?习惯就是人们通过时间不断地刺激而逐渐形成的无意识的行为。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是为将来更好生活的准备。”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看不见的过程。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通过潜移默化,慢慢地不断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后天的培养教育是不可忽视的。
  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从幼童期抓起,他们的年龄都在2~6岁半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需要正确引导和培养,家庭是一个港湾,是孩子养成习惯的重要场所。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他们之间的感情是最原始、最朴实、最长久的。父母是子女最初和经常的教育者,对于父母来说,要注重孩子在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慢慢步入了学校,这时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更为重要。这些良好习惯包括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习惯就是教育的结果,因为坏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有自然的驱动力和心理特征,有时候就算没有外部条件,习惯行为也同样可以表现出来。为此,家庭和学校就是一个主要的课堂。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習惯应该遵循的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幼兒时期和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父母和教师,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应该遵循客观规律。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家长和老师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犯了一点小错误,就对孩子失去信心,这是不可取的。教师或家长应该将目标定得小一些、具体一些,这样操作性越强,效果就越好。比如,我的儿子读一年级的时候,写作业时总是不专心,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撒尿,东张西望,总是坐不安稳,不到一个小时出来五至六次。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周以后,我静下心来和他商量,共同达成一项协议“做作业前,应该把该做的事做好,写作业时可以适当休息,可以出来三次”。第二天他写作业时果真少出来了一次,过几天,我又和儿子提议再减少一次,他又轻松做到了。我对他依次递减,直到他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我很高兴,他的这种好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读大三。实践中我认识到:提高目标的频率不可过快,否则让孩子难以接受,容易让孩子产生厌恶感。正如一个人暴饮暴食,结果会造成消化不良。我们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智慧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进步,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2.一致性原则
  因为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习惯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一旦受到负面影响,那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做到协调一致,才能形成一种有效的合力,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从而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首先,父母或教师必须做到言行一致,率先垂范。例如,有一位家长正在教育孩子不要说谎。刚好在那个时候,有一个他不想见的人突然来访,这位家长就悄悄地对孩子说:“你就说我不在家。”这就是自身言行不一的表现。孩子虽然不会当面挑明,但是他的内心已经受到了一种影响。这样怎么能正确教育孩子呢?这是一个值得沉思的问题。为了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家长和教师要及时沟通,做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进行,如果教师鼓励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而到了家里之后,家长却以“你还小呢”“别添乱”等各种理由拒绝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这样不一致的教育,就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孩子自身也有良好的愿望,希望自己变成一个好孩子,这样一来,他的愿望也就落空了。因此,学校与家庭一定要密切配合,想方设法,齐抓共管,努力培养和巩固孩子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一些具体方法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用高尚的人格力量去启迪儿童美好的心灵。对孩子进行持之以恒的习惯训练。我在教师岗位已经十多年了,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深有感触。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1.从细节入手,反复强化习惯的形成
  培养孩子的习惯,必须落实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细节决定成败。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该与实际生活近一点,小一点,具体点。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于细微处寻求引导的方式方法。例如,养成生活能力习惯方面:我的儿子因为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从小爷爷奶奶就宠爱有加,他们总是照顾得无微不至,从吃饭、睡觉、系鞋带等,可以说基本全包。我的儿子刚入幼儿园时,还不会单独上厕所,不会自己吃饭,不能独立睡觉,可以说什么都需要照料,他在生活中根本就没有学到良好的自理习惯,常常被幼儿园的生活老师投诉,结果挫伤了他的自尊心,后来他每天上幼儿园哭个不停。他的反常情绪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时我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通过冷静思考后,决定全家上下总动员,对孩子进行生活习惯的强化训练。这件事给了我启发,此后,我对孩子的教育再也不敢放任自流了。
  2.制定明确规则,做到严格训练
  习惯培养最关键的是严格训练。在习惯养成初期,孩子往往不能遵守,因此,必须制定一些明确的规则。例如:一天只可以看半小时电视,晚上9点必须睡觉,一周可以玩一次电脑游戏,玩完的玩具要整理好,进屋换鞋后一定要放好摆正,袜子不能东一只西一只,吃饭时不要看电视,不准大声说笑,第二天上学前用具、书包、红领巾、校卡必须自己准备好,放学后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到家里,不能随意在外面吃零食。早上按时起床,起来后整理床铺,把垃圾丢到垃圾桶内。规则是一纸空文,最重要的就是严格执行,在最初阶段不能因孩子的哭闹而退让和迁就。对孩子来说,一开始肯定是比较难以接受的,只要坚持原则,严格督促,等到习惯成了自然,那些规则就成了一条约束线,盘结在孩子的心里。如果孩子逆反心理比较严重,作为家长和老师,特别是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来制定规则,父母不能强制执行,不要让孩子意识到他是被迫的,要做到耐心、真诚地引导,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是爱自己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孩子就可由“你要做”变为“我要做”,这样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强调他人与自我评价
  在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孩子必定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为此,父母或教师要有一个共识,孩子做得好时应及时肯定和鼓励,当孩子发现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后,心里就会有一种愉悦感,这样的心境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巩固,孩子一旦有了良好的情绪,就会做到自我监控。父母和老师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你不让孩子上网,父母及家人也不要上网,如果上网应该让孩子知道你是工作的需要。孩子不能吸烟,父母及其他家人也不要吸烟。你让孩子按时回家,父母也要按时回家,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习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名人的格言带给人良好的启示,我想到种树,你选择的树苗是良好的,在选择土质时也应该考虑。首先要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条件。如果小树在生长过程中变得弯曲,我们就要及时进行扶持,让它能够健康成长,最后成为一棵青翠葱郁的大树。
  儿童时期是长身体的最佳时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身体是发展智力和精力的基础。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学生成绩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再想拔尖不是靠智力而是憑体力。因此,儿童时期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卫生习惯和运动习惯。首先,让孩子不偏食,不吃过多的零食,不吃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这样孩子的营养才能保证均衡。其次,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让人富有活力,让身体强壮。尤其是孩子,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他们的身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为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的身体保障。英国唯物主义科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一个人应该从幼年开始培养良好的习惯,我在二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看到一些学业成绩较差的孩子,绝大多数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因为做事半途而废,不能持之以恒,没有计划,随心所欲。表现在学习上,怕苦怕累,粗心大意,浅尝辄止,不愿思考,结果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些孩子平时写作业都需要教师和家长在身旁督促,做作业前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没有顺序和条理。有时写着这个,突然间又想到还有其他要做,又急着去做那些。写作业时拖拖拉拉,做习题时没看清楚题目就急于作答,结果答非所问,风马牛不相及。尽管家长和老师花了心思去帮助纠正,效果仍然不明显。究其原因,就是初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个别孩子存在不良习惯,有时却能考出好的成绩,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暂时的好成绩并不代表可以忽略其不良的习惯,因为随着孩子的成长,不良习惯必定会影响孩子的将来。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历年来的高考状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秘诀,就是爱学习,每个状元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们的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更有自律的耐力。
  综上所述,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进行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为此,应该不失时机,密切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感化孩子,让孩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 赵飞飞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的理念与模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目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过
期刊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更新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影响,对学生的思维拓展和记
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不会忘记,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那些付出辛勤劳动的教育工作者和我们的长辈是如何引导我们成长的。现在,当我们以成熟的思想、坚强的性格、良好的品质而工作在各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当成主要的培养目标。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经常会
日前,浙江省科协下发通知,在全省学会系统部署开展“架科技金架、破创新难题”专项行动,拉开了该专项行动的序幕。今年中央1号文件聚集农业科技,正月初八浙江省委省政府又动员部
摘 要:儿童阶段的教育是一个人终生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小学语文教材将名家名篇汇集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最优美的文字、最真切的情感,因此,学生从人生起始阶段就能够与优秀文本对话,了解最杰出的人物和事迹。品读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读习惯,这也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品读;指导;领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和理解,来体验
每到开学,每个班级都会利用活动室、连廊或拐角设置自然角,种植或饲养小动物,作为幼儿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一个小窗口。尤其对于身居高楼耸立、寸土寸金的城市幼
目前学术界考试研究的趋向认为,考试内容应该是既重视知识,又注重能力的考查,既考教材内容,也考指定参考书内容;既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有实习、实验中的关键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