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学界夙愿 填补出版空白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1200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字数达二百五十余万、全套精装的《柏拉图全集》中译本(共四卷),日前已由人民出版社全部出齐。译者是清华大学哲学教授王晓朝博士。我国著名古希腊哲学研究专家汪子嵩先生为全集作序。
  四卷本的中文版《柏拉图全集》是国内第一个柏拉图对话全集本。译者王晓朝教授师从我国著名古希腊哲学专家、翻译家严群先生,现为清华大学外国哲学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副主任。在翻译中,译者采取了以希腊原文为基准、参考学术界公认的权威英译文进行翻译的做法,并注意吸取国内已有中译本和近年来古希腊哲学研究的成果。但这个本子不是已有柏拉图对话的老译文加上新译文的汇编、,而是由译者全部重译和补译并加以编辑的一个全集本。中译本全集的编排顺序主要借鉴了国际公认的权威英译本,这个英译本于1961年在普林斯顿出版,至1987年已经重印了13次,汇集了西方研究柏拉图哲学的顶尖学者的译本,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o
  《全集》前三卷主要收入了柏拉图的26篇对话,第四卷作为全集的附录,除了收入至今尚有争议的两篇对话《伊庇诺米篇》、《大希庇亚篇》和十三封书信外,译者还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编制了柏拉图年表、谱系表、译名对照表、篇名缩略语表、全书的名目索引和事项索引等资料。 冲译本全集具有如下几个特点;‘是统一了哲学术语和专有译名。过去已有的译本出自多人之手,专有名词和重要哲学术语的译名比较混乱。如《智者篇》过去有译为《智术之师》,《斐莱布篇》有译成《费雷泊土》等。二是依照国际学术惯例,采用斯特方标准本的页码和分栏作为边码标出,并制作了柏拉图年表、谱系表、译名对照表、篇名缩略语表、全书的名目索引和事项索引,增强了译本的学术功能。三是在每篇对话前增加了内容提要,有助于读者理解柏拉图的思想。译者参考采选了伊迪丝·汉密尔顿和亨廷顿·凯恩斯主编的《柏拉图对话全集》中各篇对话前的短序,作为中译本各对话的提要。四是注重可读性,编制了大量注释。过去翻译出版的单本对话集有不少译文采用文言文方式,严重影响了汉语境域柏拉图学术研究的深入和普及。新译本不仅采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形式,文字通畅,还对柏拉图对话中出现的人名、地名、神话故事等加注说明,编写了大量的随文注释。,中译本《柏拉图全集》的出版不仅完成了国内学界人士多年来的一大夙愿,而且填补了国内出版界的一大空白。
  (《柏拉图全集》,[古希腊]柏拉图著,王晓朝译,人民出版杜2003年4月出版)
其他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出版的《新美科坚帝国〉一书,是社科院学者跟踪研究美国的最 新成果。该书以翔实的论据,剖析了“新帝国和义”思潮及实践对美国和整个世界格局带 来的深远影响,出版后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好评。本刊特约《新美科坚帝国》一书 作者、社科院新闻所研究员张西明博土,从“帝国化”背景下的美国内外政策等角度介绍 该书的主要观点:  一 “新帝国主义”已经从美国的精英 思潮演变成国家行
期刊
发轫于十九世纪中期的国际科学教育 学,到今天已成浩荡洪流,不仅冲击了传统 教育的方法和模式,而且涤荡传统的教育 观念和教育思想,确立了教育的新的范式 和评价标准。但与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蓬 勃发展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国的科学教 育研究还相当薄弱。在这样的背景下,丁邦 平博士的新著《国际科学教育导论》由山西 教育出版社出版,可谓恰逢其时。  科学课程在学校的开设,曾经历过一个艰难的过程
期刊
口述史是一种回忆,与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回忆行为不同的是,它对记忆的召唤是不仅是有意的,而且也是强制性的,通过有备而来的采访者和各种记录设备,将记忆整理成文本,也只有通过这一系列近乎仪式的行为,回忆才变成了历史,也正是在这一仪式下,口述史和一切成文史料一样,无法避免被各种因素过滤和雕琢。  至少有两中因素决定了口述史的这一命运:  首先口述史很难逃离特定的叙述——记录场景下,回忆受到的引导和限定。
期刊
清华大学前副校长陈士骅先生的哲嗣将老先生生前在逆境中吟成的诗草数百篇汇辑成册准备出版,付梓前制副本若干,分请陈先生生前友好过目,顺便也与我一份,嘱我拜读后酌情写点“感想”之类。我因“辈分”及校属等原因,对陈先生的生平大事了解甚少,但由于我在清华园生活较久(甚至还早于陈先生一两年进清华),退休前又曾先后在校刊编辑部门和校史研究部门服务过一段时间,不免也接触或闻知到包括陈先生在内的一些校内名人的佚闻趣
期刊
著名学者黄克剑教授曾说;教育的话 题沉重而充满希望,我们从这里祈想明日。 这话说得好,教育因其一度为某某专政服 务而离其原初命意远矣;又因其为某某经 济发展服务而萎缩其批判和超越的性状。 所以,谈起教育我们的心情何止是沉重,更 是忧伤,因为我们首先从这里窥视到了昨 日。国家兴旺、民族昌盛,终究需要本真的 教育,创新的教育,惟此,中华民族才能祈 想明日,才能生生不息。  早智早慧的
期刊
齐涛教授主编的《中国政治通史》最近由泰山出版社推出,全书十二卷,从远古政治到新中国政治,对数千年政治史进行了全景扫描。其中各个断代的总结,均以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史研究专家为撰稿人,所以既表现出整体的学术和谐,又分gU具有各自的学术特色。  王子今教授著《走向大 一统的秦汉政治》是这套《中国政治通史》 的第三卷。  秦汉政治结构的建设,最鲜明的特点 就是书题中所说到的“大一统”。秦汉时期 “大
期刊
长之先生以年龄论仅长我两岁,以学 识论,实在应该是我的前辈。且不说他的学 问,即以他读过的中国古典文史和英、德、 法、日等外语的记忆、融贯和表达的能力, 也是这种年龄的读书人所不易企及的。  我没上过大学,也不会外文,只从一位 老学者读过经、子、文、史的书,学着写古文 诗词,承世丈陈援庵先生提拔到辅仁大学 教书,中间受尽轻视和排斥。解放后院系调 整,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旧社会出来的知
期刊
最近读了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美国学者约翰·布罗克曼(John Brockman)写的《第三种文化——洞察世界的新途径》。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第三种文化的代表人物们经常满怀感激地提到SFI。SM即圣菲研究所(Santa h lnstitute)(读者可参阅沃尔德罗普《复杂——诞生于秩序和混沌边缘的科学》,陈玲译,三联书店,1997)。为了讲清楚我的感受,需要把话题稍稍扯远一点。  写出《两种文化》以后
期刊
没有什么能比等了又等、盼了又盼,多 少个春夏秋冬始终在翘首以待的愿望终于 实现了更令人激动、感奋的了!  有的梦,也许永远不能成为现实,只能 是心中的理想——像爸爸,对中国文学史 苦心孤诣研究了一辈子,在他还不到35岁对发表的一篇短文中,他热切坦陈:“……在我的生活中,写作是最快乐的了。……半生的希望是:假若再给我三四十年的时间与健康,我将写一部像样的中国文学史。……希望精,……希望深入。
期刊
甘地对现代化的反思  VindRaina(物理学家、“全印度民众科学联网”核心成员):  在开始谈甘地对现代化的看法之前,我想先谈一个问题。作为社会行动者,我们有时候可以很方便地用一些伟大的人物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但是作为学者或者知识分子,我们需要把伟人说过的话放在当时的情境里面,看他的整个思想脉络。无论谈甘地、毛泽东或是马克思,都需要这种态度。  当谈甘地和现代化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到,甘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