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利辉,只培养一流匠人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l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为一流的人之后,才能成为一流的工匠。有了德行和精神,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在日本,有一所家喻户晓的学校叫“秋山木工”,由于其入学条件十分苛刻,被人们称作“变态”学校。多年来,学校一直秉承十条规章制度不变,培养出五十多名世界级大师。校长秋山利辉说:“我的工作就是培养具有良好德行、会好好做事的一流匠人。”
  笨小孩也有春天
  1943年,秋山利辉出生在日本奈良一个贫寒家庭。父亲常年在外做生意,但赚钱并不多。此时的日本,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母亲在家中带着他和哥哥姐姐艰难度日,有时候一日三餐都无法满足。饿急了,小秋山就会跑到邻居奶奶家借米。
  由于生活贫困,没钱买练习本,秋山利辉不会写字,成了班上成绩最差的学生,大人们也经常嘲笑他是个笨孩子。直到中学二年级,秋山利辉才用姐姐剩下的铅笔头,勉强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父母对他没报什么希望,只要能够健健康康长大,凭力气挣钱就行。
  一次,秋山利辉到邻居奶奶家玩,看到几只鸡正满院子疯跑,到处都是鸡屎,于是问老奶奶为什么不把它们圈起来。老奶奶一脸无奈地指了指院角的鸡笼说:“笼子坏了,没人修。”蹲在鸡笼前研究了半天,秋山利辉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个。于是信誓旦旦地对老奶奶说,要做一个新鸡笼送给她。对此,邻居奶奶并没有当真。
  回家后,秋山利辉开始着手制作新鸡笼。研究过旧鸡笼的构造,他有了一个创新的概念。通过反复绘图、制作,一个星期后,一款改良版新鸡笼做好了。当他抱着散发着木材清香的两层鸡笼来到邻居奶奶家时,老奶奶惊讶地睁大眼睛,绕着鸡笼转了好几圈,不敢相信这个漂亮的鸡笼是秋山利辉做的。摸着秋山利辉的小脑袋,老奶奶眯着眼睛一个劲儿夸他聪明,告诉他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你要学会了木工手艺,一辈子都不用发愁喽。”
  奶奶的话,如一束光,驱走了秋山利辉心中的阴影,也让他明白了,笨不是天生的,只是他没有遇到自己喜欢做的事。
  “一鸣惊人”后,秋山利辉变成了人人称赞的手艺人,村里人经常找他做一些零散的木工活,他也能依此补贴一点家用。
  一个偶然的机会,秋山利辉报名上了当地一所职业技能学校,开始正式学习传统木工制作。
  小学徒的坚持和努力
  凭借学校的良好表现,一毕业,秋山利辉就被老师推荐到大阪市一家不错的公司。16岁那年,他开始了漫长的学徒生涯。
  初来乍到,公司只让秋山利輝做些打杂、送货的工作。通过和客户长时间接触,秋山利辉意识到,能够与客户良好沟通也是一门学问。客户反映的问题、客户内心的声音,都能够让他及时掌握市场动态、知晓顾客需求。
  有一次送货,由于路途遥远,秋山利辉没能在约定时间内到达。走进客户家门,对方一连串地责骂,他一边陪笑脸向顾客道歉,一边小心翼翼地摆放家具。等家具摆放好以后,秋山利辉真诚询问顾客的意见。看着整齐的房间以及秋山利辉恳切的态度,平息怒气后的顾客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整整3年,秋山利辉一直在做这样的工作,他从中体会到家具跟主人的关系,以及一个工匠该有的举止和礼仪。
  3年后,秋山利辉正式接触木工技艺。一天24小时,他和师傅吃住都在一起,为了更快更好掌握木工制作方法,师傅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他都牢记心底,并在实践中反复琢磨、练习,熟悉以后再加入自己的理念,形成独特的风格。从独立拿起木工工具那一刻起,他就告诫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一流匠人。
  11年间,秋山利辉从一个小学徒成长为熟练的老师傅。踏踏实实做木工,他的心愈发沉静,手艺也更加精湛。
  钉子的出现,结束了传统木工的卯榫结构,当时很多木匠都觉得做卯榫家具费工费力,开始改用钉子。秋山利辉的师傅为了追求利益,也让他改变制作方法。倔强的秋山没有听师傅的话,依然执迷传统木工技艺。在他看来,钉子做家具虽然够快却不够好,如果想要家具经久耐用,必须是卯榫结构,他对师傅说:“我要做的一定是能够传世的家具。”
  秋山利辉在26岁那年离开了师傅独自打拼,坚持用卯榫结构做传世好家具。这样的坚持,让秋山利辉在业界的名声有口皆碑,最后竟得到了日本皇室的青睐,成了御用匠人。秋山利辉27岁成立了“秋山木工”,越来越多的大客户闻名而来,日本宫内厅、迎宾馆、议事堂、高级饭店、高级品牌专卖店……都成了他的私人客户。
  随着秋山利辉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年轻人慕名而来,想拜他为师。32岁,秋山利辉开始收徒,他想办一所能够培养出一流匠人的木工学校,把传统技艺通过授徒方式一代一代承袭下去。
  “变态”校规打造一流好匠人
  秋山利辉意识到20世纪的旧工匠迟早会被淘汰,为了培养出适合21世纪的新工匠,他给前来求学的徒弟制订了十条入学规则:学徒不论男女,入校一律剃光头;每年只有盂兰盆节和正月假期,才能回家见亲人;学徒期间严禁使用手机,可书信与父母联系;研修期间,不准谈恋爱;禁止接受父母汇来的生活费和零用钱……
  十条规则一经公布,便吓走了一些人,很多人骂他“变态”、不近人情。但秋山利辉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则:恋爱与手机、贪图父母的庇佑,都有可能成为年轻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与家人书信来往,不仅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还能够提升文化修养。十条规则看似严厉苛刻,却能极好地磨砺心性。秋山利辉说:“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工匠,非得有这个决心不可。”
  每天清晨5点,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秋山利辉便和徒弟们开始晨跑,一边跑一边背诵“匠人须知三十条”。秋山利辉认为,一个人的修养远远胜过其高超的技艺。
  晨跑结束,打扫周边街道,然后是一天辛苦的劳作。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寝,秋山利辉吃住都和徒弟们在一起。除了传授木工技术,他还会对徒弟培训就餐礼仪、与人沟通的方式等。他想让从“秋山木工”毕业的学徒,都成为德艺双修的匠人。
  1年见习、4年学徒、3年工匠,8年时间,秋山利辉不仅教会徒弟做好工匠,更教会他们如何做人。等到徒弟掌握了一流技术,学徒期满,秋山利辉就会毫不留情地赶走他们。在他眼中,一个工匠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必须在不同的环境中经受刺激、磨炼。
  40多年间,秋山利辉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用心做事的匠人。他认为,教徒弟不是他赚钱的方式,培养出十个超越他的匠人,才是他的目标。
  秋山利辉说:“真正顶尖、大师级的人,都是‘德’在先。我的工作就是培养一流匠人,用8年时间,慢慢教他们德行、做人。成为一流的人之后,才能成为一流的工匠。有了德行和精神,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把秋山木工办成一所培养一流匠人的教育机构,是秋山利辉最大的梦想。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
其他文献
30年成就工匠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都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而朱洪斌正是这样的人物写照。  1988年,朱洪斌第一次走进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到今天已经过去30年。回望这些年,朱洪斌感慨不已。“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主要是在基层进行电力油气分析工作。”  电力油气分
期刊
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后,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不少人被徐峥扮演的保健品店老板程勇的义举深深打动。事实上,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故事,程勇的原型名为陆勇,也是一名白血病患者。他比剧中的主人公更加无私,故事也更动人。  身患重症,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陆勇是江苏无锡一家针织品出口企业的老板,2002年,34岁的他不幸患上了慢粒性白血病。为了稳定病情,他不得不使用23500元一盒的天价抗癌药,不到两年时间就
期刊
智能机器人,圆童年梦想  郭柳宗从美国斯坦福大学硕士毕业后,曾经担任过软银、富士康及和硕高管。他出生在台湾,父亲是个海员,每年只有一个月呆在家里。尽管每次父亲回家都会给他带很多礼物,但没有父亲陪伴的童年,他总是感觉很孤单。郭柳宗渴望得到一个可以陪他聊天、学习的机器人。但是,他的梦想一直没有实现。  郭柳宗大部分时间都在日本工作。每次离开家时,看着女儿依依不舍的眼神,他就想起自己的童年,他深刻理解缺
期刊
当下,许知远是一个非常别扭,且不断制造别扭的存在。他顶着一头卷发,不断邀约处于风口浪尖上的话题人物,通过一场又一场尬聊,把自己变成被娱乐与被嘲笑的对象。选择尴尬,选择悲观,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许知远?  愤怒焦虑是不变的使命  十年前,许知远年轻气盛,桀骜不驯。那时,他是无数青年的偶像,是当时最知名的网络名人之一,是畅销书作家,是时代的反叛者。  十年过去,他却被年轻人群嘲笑为“猥琐油腻直男”。许
期刊
唯有与高手对决,才能更快地成长。  提高脚步频率  苏炳添上初一时,一次体育课上,体育老师看到他跳起来能够轻松地摸到篮球架,发现他身上的爆发力,将他招进学校田径训练队。  初二时,苏炳添所在的班级经常补课,为了逃避留校补课,他继续参加学校的田径训练队。每当同学补课时,他就去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发现苏炳添不容易紧张,具备超强的自我放松能力。2004年11月8日,苏炳添参加广东省中山市中学生田径比
期刊
学写作,更需要的是释放和激活。  “教学自由和应试,是不矛盾的,如果应试是教育的全部,那反而容易了。”这是郭初阳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孜孜不倦地追求“有趣、有料、有种”的语文课堂,坚持以诚实、严谨的态度促进语文教材的建设。  言说抵抗沉默  1996年,郭初阳从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分配至杭州市翠苑中学教初中语文。因业绩突出,于2003年被调至杭州外国语学校——杭州一所顶尖名校。  郭初阳上课不拘一
期刊
“我总是会向比我更出色的人学习。”  电影《我不是药神》让中国的大众了解到印度仿制药生态,价格低廉的仿制药使得癌症病患的生存门槛显著降低。在印度,太阳药业、雷迪制药都是世界闻名的仿制药大户。而迪力普·沙赫维,正是站在整个仿制药生态链最顶端的“印度药神”。  天生的闯荡者  迪力普·沙赫维自幼生活在印度加尔各答市,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耆那教教徒。在成长的岁月中,迪力普同样受到了耆那教“反对种姓制度,人
期刊
邹全珍老人离世,家人悲伤不已,丈夫杨从浩伤心过度,曾一天三次心脏病突发晕倒。为了让父亲早日走出悲痛,女儿杨柳和父亲约定以每天一封家书的方式缅怀母亲,各自完成一百封信。2018年4月,《悲伤可名状——父女家书二百封》结集出版,感动了无数读者。  儿女为母亲造世外桃源  1968年,高中毕业生杨从浩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到辽宁金县(现大连金普新区)亮甲店,在劳作中与邹全珍相爱结婚,育有两女一子。三
期刊
朝阳未出,他已来到办公室,一一细看各地区患者的疑难肿瘤CT片。  “从早上六点半开始,一刻没有停下来,先在网上会诊苏州以及兴化的疑难病例,之后又对本院的特殊病例进行研究。”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束永前对于高负荷的工作已经习以为常,他的话语里透露着对医学的敬畏与对患者的尽责,令人肃然起敬。  癌症患者寿命已延长  癌症如同死神的阴影,在大部分人看来,意味着痛苦的折磨、死亡的降临、生命的破裂。人们谈
期刊
“我承认,我必须跟这一切对着干。”  纵观昆汀·塔伦蒂诺的所有电影,无论是非线性叙述结构,幽默的对白,暴力美学,亦或是热情激荡的爵士配乐,都独具匠心、自成一格。没有接受过系统电影学教育的昆汀,通过长年累月的累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电影风格,在电影中肆无忌惮地挥洒着自己的才情。  从租碟伙计到一线导演  昆汀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父母都是电影爱好者,昆汀这个名字便来源于影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