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为一流的人之后,才能成为一流的工匠。有了德行和精神,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在日本,有一所家喻户晓的学校叫“秋山木工”,由于其入学条件十分苛刻,被人们称作“变态”学校。多年来,学校一直秉承十条规章制度不变,培养出五十多名世界级大师。校长秋山利辉说:“我的工作就是培养具有良好德行、会好好做事的一流匠人。”
笨小孩也有春天
1943年,秋山利辉出生在日本奈良一个贫寒家庭。父亲常年在外做生意,但赚钱并不多。此时的日本,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母亲在家中带着他和哥哥姐姐艰难度日,有时候一日三餐都无法满足。饿急了,小秋山就会跑到邻居奶奶家借米。
由于生活贫困,没钱买练习本,秋山利辉不会写字,成了班上成绩最差的学生,大人们也经常嘲笑他是个笨孩子。直到中学二年级,秋山利辉才用姐姐剩下的铅笔头,勉强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父母对他没报什么希望,只要能够健健康康长大,凭力气挣钱就行。
一次,秋山利辉到邻居奶奶家玩,看到几只鸡正满院子疯跑,到处都是鸡屎,于是问老奶奶为什么不把它们圈起来。老奶奶一脸无奈地指了指院角的鸡笼说:“笼子坏了,没人修。”蹲在鸡笼前研究了半天,秋山利辉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个。于是信誓旦旦地对老奶奶说,要做一个新鸡笼送给她。对此,邻居奶奶并没有当真。
回家后,秋山利辉开始着手制作新鸡笼。研究过旧鸡笼的构造,他有了一个创新的概念。通过反复绘图、制作,一个星期后,一款改良版新鸡笼做好了。当他抱着散发着木材清香的两层鸡笼来到邻居奶奶家时,老奶奶惊讶地睁大眼睛,绕着鸡笼转了好几圈,不敢相信这个漂亮的鸡笼是秋山利辉做的。摸着秋山利辉的小脑袋,老奶奶眯着眼睛一个劲儿夸他聪明,告诉他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你要学会了木工手艺,一辈子都不用发愁喽。”
奶奶的话,如一束光,驱走了秋山利辉心中的阴影,也让他明白了,笨不是天生的,只是他没有遇到自己喜欢做的事。
“一鸣惊人”后,秋山利辉变成了人人称赞的手艺人,村里人经常找他做一些零散的木工活,他也能依此补贴一点家用。
一个偶然的机会,秋山利辉报名上了当地一所职业技能学校,开始正式学习传统木工制作。
小学徒的坚持和努力
凭借学校的良好表现,一毕业,秋山利辉就被老师推荐到大阪市一家不错的公司。16岁那年,他开始了漫长的学徒生涯。
初来乍到,公司只让秋山利輝做些打杂、送货的工作。通过和客户长时间接触,秋山利辉意识到,能够与客户良好沟通也是一门学问。客户反映的问题、客户内心的声音,都能够让他及时掌握市场动态、知晓顾客需求。
有一次送货,由于路途遥远,秋山利辉没能在约定时间内到达。走进客户家门,对方一连串地责骂,他一边陪笑脸向顾客道歉,一边小心翼翼地摆放家具。等家具摆放好以后,秋山利辉真诚询问顾客的意见。看着整齐的房间以及秋山利辉恳切的态度,平息怒气后的顾客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整整3年,秋山利辉一直在做这样的工作,他从中体会到家具跟主人的关系,以及一个工匠该有的举止和礼仪。
3年后,秋山利辉正式接触木工技艺。一天24小时,他和师傅吃住都在一起,为了更快更好掌握木工制作方法,师傅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他都牢记心底,并在实践中反复琢磨、练习,熟悉以后再加入自己的理念,形成独特的风格。从独立拿起木工工具那一刻起,他就告诫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一流匠人。
11年间,秋山利辉从一个小学徒成长为熟练的老师傅。踏踏实实做木工,他的心愈发沉静,手艺也更加精湛。
钉子的出现,结束了传统木工的卯榫结构,当时很多木匠都觉得做卯榫家具费工费力,开始改用钉子。秋山利辉的师傅为了追求利益,也让他改变制作方法。倔强的秋山没有听师傅的话,依然执迷传统木工技艺。在他看来,钉子做家具虽然够快却不够好,如果想要家具经久耐用,必须是卯榫结构,他对师傅说:“我要做的一定是能够传世的家具。”
秋山利辉在26岁那年离开了师傅独自打拼,坚持用卯榫结构做传世好家具。这样的坚持,让秋山利辉在业界的名声有口皆碑,最后竟得到了日本皇室的青睐,成了御用匠人。秋山利辉27岁成立了“秋山木工”,越来越多的大客户闻名而来,日本宫内厅、迎宾馆、议事堂、高级饭店、高级品牌专卖店……都成了他的私人客户。
随着秋山利辉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年轻人慕名而来,想拜他为师。32岁,秋山利辉开始收徒,他想办一所能够培养出一流匠人的木工学校,把传统技艺通过授徒方式一代一代承袭下去。
“变态”校规打造一流好匠人
秋山利辉意识到20世纪的旧工匠迟早会被淘汰,为了培养出适合21世纪的新工匠,他给前来求学的徒弟制订了十条入学规则:学徒不论男女,入校一律剃光头;每年只有盂兰盆节和正月假期,才能回家见亲人;学徒期间严禁使用手机,可书信与父母联系;研修期间,不准谈恋爱;禁止接受父母汇来的生活费和零用钱……
十条规则一经公布,便吓走了一些人,很多人骂他“变态”、不近人情。但秋山利辉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则:恋爱与手机、贪图父母的庇佑,都有可能成为年轻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与家人书信来往,不仅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还能够提升文化修养。十条规则看似严厉苛刻,却能极好地磨砺心性。秋山利辉说:“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工匠,非得有这个决心不可。”
每天清晨5点,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秋山利辉便和徒弟们开始晨跑,一边跑一边背诵“匠人须知三十条”。秋山利辉认为,一个人的修养远远胜过其高超的技艺。
晨跑结束,打扫周边街道,然后是一天辛苦的劳作。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寝,秋山利辉吃住都和徒弟们在一起。除了传授木工技术,他还会对徒弟培训就餐礼仪、与人沟通的方式等。他想让从“秋山木工”毕业的学徒,都成为德艺双修的匠人。
1年见习、4年学徒、3年工匠,8年时间,秋山利辉不仅教会徒弟做好工匠,更教会他们如何做人。等到徒弟掌握了一流技术,学徒期满,秋山利辉就会毫不留情地赶走他们。在他眼中,一个工匠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必须在不同的环境中经受刺激、磨炼。
40多年间,秋山利辉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用心做事的匠人。他认为,教徒弟不是他赚钱的方式,培养出十个超越他的匠人,才是他的目标。
秋山利辉说:“真正顶尖、大师级的人,都是‘德’在先。我的工作就是培养一流匠人,用8年时间,慢慢教他们德行、做人。成为一流的人之后,才能成为一流的工匠。有了德行和精神,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把秋山木工办成一所培养一流匠人的教育机构,是秋山利辉最大的梦想。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
在日本,有一所家喻户晓的学校叫“秋山木工”,由于其入学条件十分苛刻,被人们称作“变态”学校。多年来,学校一直秉承十条规章制度不变,培养出五十多名世界级大师。校长秋山利辉说:“我的工作就是培养具有良好德行、会好好做事的一流匠人。”
笨小孩也有春天
1943年,秋山利辉出生在日本奈良一个贫寒家庭。父亲常年在外做生意,但赚钱并不多。此时的日本,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母亲在家中带着他和哥哥姐姐艰难度日,有时候一日三餐都无法满足。饿急了,小秋山就会跑到邻居奶奶家借米。
由于生活贫困,没钱买练习本,秋山利辉不会写字,成了班上成绩最差的学生,大人们也经常嘲笑他是个笨孩子。直到中学二年级,秋山利辉才用姐姐剩下的铅笔头,勉强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父母对他没报什么希望,只要能够健健康康长大,凭力气挣钱就行。
一次,秋山利辉到邻居奶奶家玩,看到几只鸡正满院子疯跑,到处都是鸡屎,于是问老奶奶为什么不把它们圈起来。老奶奶一脸无奈地指了指院角的鸡笼说:“笼子坏了,没人修。”蹲在鸡笼前研究了半天,秋山利辉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个。于是信誓旦旦地对老奶奶说,要做一个新鸡笼送给她。对此,邻居奶奶并没有当真。
回家后,秋山利辉开始着手制作新鸡笼。研究过旧鸡笼的构造,他有了一个创新的概念。通过反复绘图、制作,一个星期后,一款改良版新鸡笼做好了。当他抱着散发着木材清香的两层鸡笼来到邻居奶奶家时,老奶奶惊讶地睁大眼睛,绕着鸡笼转了好几圈,不敢相信这个漂亮的鸡笼是秋山利辉做的。摸着秋山利辉的小脑袋,老奶奶眯着眼睛一个劲儿夸他聪明,告诉他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你要学会了木工手艺,一辈子都不用发愁喽。”
奶奶的话,如一束光,驱走了秋山利辉心中的阴影,也让他明白了,笨不是天生的,只是他没有遇到自己喜欢做的事。
“一鸣惊人”后,秋山利辉变成了人人称赞的手艺人,村里人经常找他做一些零散的木工活,他也能依此补贴一点家用。
一个偶然的机会,秋山利辉报名上了当地一所职业技能学校,开始正式学习传统木工制作。
小学徒的坚持和努力
凭借学校的良好表现,一毕业,秋山利辉就被老师推荐到大阪市一家不错的公司。16岁那年,他开始了漫长的学徒生涯。
初来乍到,公司只让秋山利輝做些打杂、送货的工作。通过和客户长时间接触,秋山利辉意识到,能够与客户良好沟通也是一门学问。客户反映的问题、客户内心的声音,都能够让他及时掌握市场动态、知晓顾客需求。
有一次送货,由于路途遥远,秋山利辉没能在约定时间内到达。走进客户家门,对方一连串地责骂,他一边陪笑脸向顾客道歉,一边小心翼翼地摆放家具。等家具摆放好以后,秋山利辉真诚询问顾客的意见。看着整齐的房间以及秋山利辉恳切的态度,平息怒气后的顾客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整整3年,秋山利辉一直在做这样的工作,他从中体会到家具跟主人的关系,以及一个工匠该有的举止和礼仪。
3年后,秋山利辉正式接触木工技艺。一天24小时,他和师傅吃住都在一起,为了更快更好掌握木工制作方法,师傅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他都牢记心底,并在实践中反复琢磨、练习,熟悉以后再加入自己的理念,形成独特的风格。从独立拿起木工工具那一刻起,他就告诫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一流匠人。
11年间,秋山利辉从一个小学徒成长为熟练的老师傅。踏踏实实做木工,他的心愈发沉静,手艺也更加精湛。
钉子的出现,结束了传统木工的卯榫结构,当时很多木匠都觉得做卯榫家具费工费力,开始改用钉子。秋山利辉的师傅为了追求利益,也让他改变制作方法。倔强的秋山没有听师傅的话,依然执迷传统木工技艺。在他看来,钉子做家具虽然够快却不够好,如果想要家具经久耐用,必须是卯榫结构,他对师傅说:“我要做的一定是能够传世的家具。”
秋山利辉在26岁那年离开了师傅独自打拼,坚持用卯榫结构做传世好家具。这样的坚持,让秋山利辉在业界的名声有口皆碑,最后竟得到了日本皇室的青睐,成了御用匠人。秋山利辉27岁成立了“秋山木工”,越来越多的大客户闻名而来,日本宫内厅、迎宾馆、议事堂、高级饭店、高级品牌专卖店……都成了他的私人客户。
随着秋山利辉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年轻人慕名而来,想拜他为师。32岁,秋山利辉开始收徒,他想办一所能够培养出一流匠人的木工学校,把传统技艺通过授徒方式一代一代承袭下去。
“变态”校规打造一流好匠人
秋山利辉意识到20世纪的旧工匠迟早会被淘汰,为了培养出适合21世纪的新工匠,他给前来求学的徒弟制订了十条入学规则:学徒不论男女,入校一律剃光头;每年只有盂兰盆节和正月假期,才能回家见亲人;学徒期间严禁使用手机,可书信与父母联系;研修期间,不准谈恋爱;禁止接受父母汇来的生活费和零用钱……
十条规则一经公布,便吓走了一些人,很多人骂他“变态”、不近人情。但秋山利辉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则:恋爱与手机、贪图父母的庇佑,都有可能成为年轻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与家人书信来往,不仅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还能够提升文化修养。十条规则看似严厉苛刻,却能极好地磨砺心性。秋山利辉说:“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工匠,非得有这个决心不可。”
每天清晨5点,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秋山利辉便和徒弟们开始晨跑,一边跑一边背诵“匠人须知三十条”。秋山利辉认为,一个人的修养远远胜过其高超的技艺。
晨跑结束,打扫周边街道,然后是一天辛苦的劳作。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寝,秋山利辉吃住都和徒弟们在一起。除了传授木工技术,他还会对徒弟培训就餐礼仪、与人沟通的方式等。他想让从“秋山木工”毕业的学徒,都成为德艺双修的匠人。
1年见习、4年学徒、3年工匠,8年时间,秋山利辉不仅教会徒弟做好工匠,更教会他们如何做人。等到徒弟掌握了一流技术,学徒期满,秋山利辉就会毫不留情地赶走他们。在他眼中,一个工匠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必须在不同的环境中经受刺激、磨炼。
40多年间,秋山利辉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用心做事的匠人。他认为,教徒弟不是他赚钱的方式,培养出十个超越他的匠人,才是他的目标。
秋山利辉说:“真正顶尖、大师级的人,都是‘德’在先。我的工作就是培养一流匠人,用8年时间,慢慢教他们德行、做人。成为一流的人之后,才能成为一流的工匠。有了德行和精神,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把秋山木工办成一所培养一流匠人的教育机构,是秋山利辉最大的梦想。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