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农综战略调整东风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ke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市农综办开展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战略专题调研的要求,我区农综办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题调研小组。通过深入各镇街、龙头企业、农户开展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根据城市发展新区的功能区定位以及自身资源优势,认真谋划、深入分析,提出了我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定位、战略布局、战略举措,理清了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和产业化项目的发展新思路。现将我区战略构想报告如下:
  一、合川区农业综合开发现状
  (一)基本情况。合川区幅员面积2343.21平方公里,地处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的交接地带,地形以丘陵为主,占全区总面积的90%,其中,平缓丘陵有17个镇街,低山丘陵有7个镇,平行岭谷有6个镇。是典型的渝西低山丘陵农业耕作区,也是重庆市传统农业大区与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代表区,农业产业基础扎实,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我区土地资源丰富、三江汇流水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常年耕地面积181万亩,全区户籍总人口为156.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5.32万人,在重庆市各区县中发展现代农业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优势明显。2013年粮食总产量71.1万吨,生猪出栏120万头,水产品产量3.69万吨,均位居全市第一。先后被国务院、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是重庆首批农业产业化产品出口基地县。
  (二)取得的成效。合川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始于1990年,24年来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产业化项目共70余项,财政累计投资15842万元。新建田间排灌沟渠183公里,耕作便道357公里,机耕道119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约1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约15万亩;对农民进行新技术培训近5万人,推广各类新技术、新品种16件次,极大地推动了我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2013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实现81.52亿元,同比增长8.21%;农业增加值实现56.69亿元,同比增长4.8%;农民纯收入实现10970元,同比增长12.8%。
  (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开发规模较小。我区现有耕地面积181万亩,累计纳入开发项目的仅25万亩左右,仍有大面积中低产田亟待开发。近年高标准农田项目任务每年仅2万亩左右,产业化经营项目1-4个,财政投资2000多万,很难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区域差异较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覆盖区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而大部分尚未治理的区域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很差,开发区与未开发区的差距越拉越大。这种区域差异的存在与全区农业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三是投资标准较低。我区属于渝西低山丘陵农业耕作区,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相对不足,地形起伏使得工程量和施工难度较大,加上近几年项目建设所需的各种原材料、人工价格普遍上涨,群众自筹资金能力不足,使得项目建设的投资标准偏低,难以实现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二、合川区农业综合开发未来发展思路
  (一)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战略定位。
  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保、调、转、退、减、进”的战略性调整举措,结合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123456”的总体工作思路,根据合川“一心两区一走廊”的发展规划,我区农业综合开发定位为“1123”工作思路。即,一个目标: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一个定位:发展西部丘陵高效型现代农业。两大基地:建设全市现代粮油基地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三大工程:粮食安全工程、农业增效工程和农民增收工程。通过开发,到2017年,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初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并成为全市农产品重要保供区。
  (二)科学布局土地治理项目。
  根据辖区内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产业分布基础,我区未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行梯度式集中连片开发。
  1、重点开发平缓丘陵地区。将合肖路沿线的云门、官渡、钱塘、涞滩、龙市、肖家、大石等14个镇街约100万亩的中部平缓丘陵地区作为土地治理项目重点开发区。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农业产业基础扎实、设施较完善,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能够永续利用。在该区域重点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路网、渠系、排灌设施以及便于机械化生产的基础设施,集中打造100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建成60万亩核心高标准现代化农业基地。逐渐将该区域打造成为市级优质粮油产业园和休闲观光农业园。每年实施6-8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保护性开发低山丘陵地区。将三江六岸沿线和龙多山台地地区的太和、燕窝、古楼、三庙、二郎、隆兴、龙凤等7个镇约40万亩的低山丘陵地区作为保护性开发区。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农业产业基础相对扎实,农田水利设施相对完善,具有一定的产业化发展基础和潜力。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虽然有限,但具有一定的恢复潜力,开发后能够达到生态平衡。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实现产业带内道路互通,旱能灌、涝能排,大幅提高该区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以枇杷、油橄榄、伏淡季水果等为主的特色经果林生产基地;以玉米、红薯、高粱、胡豌豆等为主的粗粮生产基地,并依托粗粮饲料培育现代养殖业基地。
  3、限制性开发平行岭谷地区。将华蓥山片区的土场、清平、三汇、小沔、盐井、草街等6个镇街作为限制性开发区。该区域地形相对复杂,约有40%的平缓丘陵地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差,生态比较脆弱,农业产业基础薄弱,集中连片的规模开发难度较大,以原生地保护和林草措施为主,开展岭谷平坝和中小河流综合整治,打造以生态涵养与生态保护为主的山地生态特色型现代农业。
  (三)在“五个方面”下足功夫,推动土地治理项目上档升级。
  一是整体布局,在科学规划上下功夫。立足长远,着眼实际,综合考虑水利设施、国土土地治理、林业退耕还林等涉农项目及城镇发展布局等要素,制定中长期整体规划。同时,科学制定当年实施计划,提前谋划第二年滚动计划,前瞻性思考第三年计划,实现“抓一看二望三”,环环相扣,稳步有序推进项目建设。避免项目建设的随意性、主观性和重复性,改变土地治理项目单打独干和简单考虑当年项目和局部项目的倾向,避免项目孤立化,实现涉农项目间联动和一盘棋整体布局,保证项目建设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二是提高标准,在精细设计上下功夫。在投入标准和建设标准上都应根据市场规律和群众需求不断提高,实现土地治理项目的整体转型升级。可因地制宜增加亩均建设投入,在单体工程的造价和管理方面要不拘于形式,既要遵循项目建设的原则,又要着眼本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性和必要性,避免顾此失彼和资源浪费。本着从实际需求出发的原则,在不超越政策原则的基础上,提高建设标准,不简单、机械地划定建设标准。如在大规模项目区的耕作道可增宽到2.2米、部分机耕道也可根据实际加宽、加厚乃至硬化。施工设计要做到精、准、细,严格按照“水利化、产业化、机械化、高效化、便民化、生态化”的要求进行设计。既要注重项目整体上的成形、美观、大气,又要讲究单体工程实用原则,充分兼顾土地治理、水利设施完善以及机械化作业等一体化原则,注重在工程功能完备上下功夫。
  三是转型升级,在精品示范上下功夫。在整体转型的基础上,突出抓好精品示范。在重点开发区的双龙湖灌区、白鹤水库和东风水库灌区,选择2-3个地貌典型、地势平坦、规模适度的区域进行重点打造。按照“六化”标准要求,在路网密度、排灌渠系、功能完备、便民细节以及内在质量和外观形象上都进行精品打造,探索和总结西部丘陵地区土地治理项目的经验,为面上的转型升级探好路、做好引领示范。同时在建成的项目区布置优势特色产业,把优势基础设施转变为产业优势,将其打造成可参观、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市级示范工程,探索总结出中国西部丘陵地区土地治理项目的典型经验。
  四是科学管理,在注重细节上下功夫。完善项目招投标管理制度,既要防止围标串标,更要防止低价恶意中标,做到科学、合理地引进施工单位,提高施工单位的等次和质量。在施工管理中严格逗硬,在施工细节、下田最后一米、收割最后一步、尽量满足各类农业机械等便民利民措施细节上下足功夫,确保工程正真便民化、使用高效。同时,提高监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发挥监理单位的真正作用。提升农业综合开发干部队伍素质,从源头上推进项目的上档升级。
  五是强化监管,在加强维护上下功夫。牢固树立“三年一验,一验三年”的意识,加强项目的后期管理和维护工作,避免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现象,尽可能地发挥工程的使用寿命和长期效益。增加后期管护费的投入,研究管护长效机制,结合各地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尝试,有效解决产权不明析、责任落实不到位、管护资金来源不足等问题,确保能够长期保护项目工程发挥效益,能够让老百姓永远受益。强化对项目工程明查暗访的力度,重点对当年以及近年度项目工程建设、管护及效益发挥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每年对管护组织、管护人员和管护效益予以绩效考核。
  (四)借力农综开发战略调整,发展特色主导产业。
  1、立足资源禀赋,确定主导产业。立足打造全市重要农产品保供区的目标定位,遵循农业基础、气候土壤资源条件的实际,我区主导产业发展思路为:突出特色、规划先行,注重规模、相对集中,重点发展粮油、生猪、蔬菜、水产、经果五大重点产业。即一是在合肖路沿线打造60万亩优质粮基地,建好市级粮油园区。二是在合武片区、龙多山台地等区域建成以玉米、红薯、胡豌豆为主的粗粮生产基地,和以油橄榄为主导产业的油料作物基地,并以此为依托建设生猪、家禽、草食牲畜养殖基地。三是在三江沿线以及双龙湖流域发展水产产业,巩固全市水产第一大区地位,在全市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四是在三江沿岸利用冲积平坝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打造三个10万亩蔬菜产业带。五是在渝南路、太大路沿线,利用缓坡和台地大力发展经果种植,建设以百里枇杷长廊为主的伏淡季水果产业带,丰富全市人民的果篮子。六是实现钓鱼城、涞滩古镇等地方特色旅游资源与现代农业有机融合,发展体验式休闲观光现代农业,在云门、涞滩片区打造10万亩休闲观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到2017年,全区粮食产量稳定在70万吨以上,生猪出栏量达120万头,水产品产量达6万吨,蔬菜产量达100万吨,水果产量达17万吨。
  2、推进农村改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和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特色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土地合理流转,实现基地适度规模经营。一是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开展农民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合作的新型农民。分类制定适合合川发展实际的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标准,探索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二是创新农民合作社管理服务机制。积极培育种植、养殖、农机等行业专业合作社联社。鼓励农民合作社向社员提供投入品统购、农产品统销、农机服务、资金互助、全程指导等综合服务。优选一批区级及以上的重点农民合作社,开展综合服务试点,以拓展职能、延伸服务。三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和品牌整合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快速做大做强。推进“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争创名牌产品。
  3、强化科技支撑,助推产业发展。加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积极研究与之相配套的各项丰产栽培技术,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加强农机具的推广,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加强与西南大学、重庆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战略合作,采用技物结合、土地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多渠道与科研院校合作,建基地、办企业,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快新型职业农业的培训。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针对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民需求开展技术研发与科技服务,力争在品种改良、新技术合成、良繁体系建设、生产基地建设、农业节本增效、循环农业等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
  三、对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战略的建议
  1、建议在全市范围内确定3-5个区县重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恳请将合川纳入其中,做成全市的样板和亮点。
  2、建议将现有的补助标准提高到1800元/亩以上,以便基础设施更合理完善。
  3、建议出台新的农业综合开发招投标实施细则。项目可由市农综办直接招投标。
  4、建议将项目管护费比例提高到2%以上。
  重庆市合川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014年9月26日
其他文献
日前,国家农业部就2013年农民负担情况进行了通报,列举了部分地方巧立名目、转换方式增加农民负担的主要问题,要求各地务必时刻绷紧减轻农民负担这根弦。  农业、农村、你们问题始终是我们国家的基本问题,减轻农民负担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中央决定取消农业税以后的这些年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一些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民负担总体控制在了一个较低的水平,农民群众对此也拍手称快。但仍有一
期刊
草食畜牧业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畜牧业火车头”的地位,其产值约占畜牧业产值的50%左右,对改善膳食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人们饮食消费结构快速变化,对牛羊肉和牛奶的需求大幅增长,由此也带动了以牛羊为代表的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草食畜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此形势之下,认真研究重庆市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战略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期刊
近年来,江津区在丘陵山地上因地制宜、积极作为,按照农业“115”(建设1大现代农业园区引领示范,开发1大富硒品牌打造寿乡,发展粮油、蔬菜、畜禽、柑橘、花椒5大主导产业确保供给)的思路,围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坚持走“以特色效益农业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有力促进了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2013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5亿元,居重庆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11279元,高出重
期刊
1.农业部:我国发布第二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在我国第9个“文化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农业部发布了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第二批发布的20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包括:皇家枣园的代表——天津滨海崔庄古冬枣园,北方林粮间作典型模式——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北方梯田与石头文化的集成——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缩影——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茶禅文化传统代表——浙江杭州西湖龙井
期刊
农业综合开发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综合开发管理部门如何构建服务型党组织,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发展,笔者提出如下思考供参考。  一、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服务型党组织的必要性  (一)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服务型党组织,是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需要。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农业
期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成功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不饱”的历史性跨越,目前需要解决的是“吃得好”的问题。“吃得好”的基础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要抓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春风,用“法”之利器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  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美国、日本、韩国、欧盟,都有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几乎涵盖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欧盟2000年建立独立的食品管理机构,专门负
期刊
1917.5万亩  自2000年重庆市实施第一轮退耕还林以来,共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1917.5万亩,其中坡耕地退耕还林661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062.5万亩,封山育林194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7万平方公里, 对改善长江水质、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实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和固碳释氧等生态效益服务价值达1050亿元。与此同时,退耕还林共建立了一
期刊
10月20日,重庆市召开全市水利工作推进会,决定全面启动农村水利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试点,建立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农村水利产权制度,并探索创新农村水利集体资产的经营模式,从而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红利。  近年来,重庆市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山坪塘整治等民生水利建设,共建成农村小水利工程32万余处,为全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水利保障。但工程管理存在产权界定不清、管护主体缺位
期刊
晏阳初(1890—1990),派名兴复,四川巴中人,世界著名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19世纪20年代开始致力于平民教育,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与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1943年与爱因斯坦等荣获“现代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十大伟人”殊荣,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著作。他19世纪20-30年代在河北定县(今定州)的平民教育实践为定县乃至河北留下了大量有形和无形财产,据8
期刊
一是狠抓名优水产。新建1个千亩水产养殖示范片;建成宗强观赏鱼养殖基地260亩,其中营销展示区300平方米;建成中华鳖良种场1个,占地276亩;在龙凤、云门等镇街新发展规模化养殖1300亩;二是突出特色水果。实施劣杂枇杷高接换种1万株,建成枇杷深加工厂1个,建成蓝莓、龙眼标准化示范基地共650亩,新建2个500亩水果示范园,发展果桑种植2000亩;三是做强绿色蔬菜。新建2个千亩蔬菜标准园,建设标准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