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生为本”在语文课堂的贯彻落实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xyxyxyxy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关键在于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当立足生情、学情,以学定教、以需定教,确实把握住学生的学习起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从而生成课堂新起点,把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落实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效率 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47-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以师为本”的旧思想依然在不同程度存在,导致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提高教学有效性,关键在于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确实把握住学生的学习起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从而生成课堂新起点,把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落实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切实把握好学生现实的学习起点,即在课前充分估计和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据此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因此,教师在备课时,既要钻研教材,更要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和能力积累程度,做到“心中有数”。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教学才是扎实、有效的教学。为达此目的,教师就必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真正需求。
  例如:在教学《挑山工》一课时,刚上课时,我对学生的初读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让学生自主选择:(1)读一句你觉得最难读的句子,说说为什么?(2)读一句你觉得最重要的句子,说说重要体现在哪里?(3)读一句你认为能读得最棒的句子,说说读得好在哪里?(4)读一句你不理解的句子,说说哪里不懂。学生纷纷发言:
  (1)生:我认为最难读的句子是——“登山的时候,他们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师生一同分析这段话为什么难读,应该怎样突破这一难点?经过讨论,学生们认为:要反复朗读就能读好;要一边想像一边朗读就能读好……
  (2)生:我觉得最重要的句子是——“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踏不实不行,更不能耽搁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通过初读预习,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体现课文中心思想的句子。
  (3)生:我觉得不太懂的句子是——“像你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活,走起路来晃悠……”
  在这个检查预习效果的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选择,激发了他们自学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思考和比较能力,我也比较深入地了解到学生的真实阅读情况,对这篇课文的初步理解程度,从而准确把握了学生现实的学习起点。在接下去的教学中,我再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学变成师生共同探索和成长的学习过程。
  二、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找准了教学的切入点,课堂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入点,也是一堂课的突破点,这个“点”也体现在一篇课文的关键点上,它可以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一个自然段等,要有所“突破”,就是以这个点为突破口切入,逐步进行拓展和延伸,提纲挈领地对全文进行剖析,帮助学生很快地分析课文,从而突破课文教学的重难点,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文中有一句关键的话:“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通过让学生分别找出表现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内容,并进行讨论交流之后,他们就能清晰地认识到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因此,教师选择好教学的切入点,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一个好的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的火花,从而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三、生成教学的新起点
  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 ,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多向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会生成更多的教学“新起点”。
  1.在有效追问中生成
  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经常把一些交流内容简单化,演变成“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之类的单项选择题,这就失去了提问的有效性,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在有效追问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上《葡萄沟》一课时,我有意识地进行了这样的追问设计:当学习第一段时,我这样指导:“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段。”等同学们读好后,再请他们谈谈自己的读后感。有位学生发言:“老师,我感受到葡萄沟的水果很多。”“请说说看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我从五六月份有杏子……这一句感受到的。”我接着追问:“你能读给同学们听吗?”这位同学细细地读了下来,虽然感受准确,但情感没有表达出来。我就继续追问:“有谁能替他来读给大家听?”另一位同学就极富情感地读了下来。我再追问:“你们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同学们纷纷发言:“我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那里一定是瓜果飘香,让人想着就垂涎欲滴。”“老师,我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很好的地方。”……就这样,在有效的追问过程中,学生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感受,使整堂课都变得生动起来。
  2.在巧妙留白中生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思考与理解,而应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课堂“留白”中学会质疑、深入思考。例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这样设计教学环节:首先通过播放有关小兴安岭的视频的直观演示,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知,再从结尾处入手,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花园”和“宝库”的认识和理解。再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回到课文开头,让他们讨论小兴安岭外观上的整体美。接着,再和学生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即小兴安岭的“春”,然后让学生用相同的学习方法自学三、四、五自然段,即小兴安岭的“夏、秋、冬”。这样,我留出了时间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质疑、分析、解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获得了学习方法,更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
  总之,学生学习起点的把握,教学切入点的找准,课堂新起点的生成,这三者是构建“以生为本”高效课堂的要点。教师应当立足生情、学情,以学定教、以需定教,把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真正落实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邵晓枫,廖其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3期
  [2]张辉;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2期
  [3]吕宣杰;教学做合一,让语文教学情趣盎然[J];小学时代: 教师;2010年3期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个护类产品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其中电动牙刷、冲牙器等牙具产品表现较为亮眼.电商平台淘宝的相关数据显示,2017 年以来,电动牙刷线上销售额增速常年保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而终生学习的愿望是人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育的职能应该是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达到教育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琼民源、红光实业、大庆联谊等一系列重大欺诈案件表明 ,上市公司欺诈已成为我国建设规范化证券市场的最主要障碍之一。本文拟对如何证明上市公司已经从事了欺诈行为以及据此
【摘要】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改进教学方式,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创设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模式 点钞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要】目前,语文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大家都在探索语文课堂的最好模式,也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建议,进行了很多实验性的改革。究竟如何创设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本文试图从设计导语、课堂提问、学习方式、师生合作、课堂结语等五方面谈一些微薄的感受。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改革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48-0
【摘要】探究式学习主要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起引领作用。文章以两个案例说明高考历史复习中通过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进而得出结论,并借此复习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  【关键词】探究 学习 特征 材料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46-02  在以学生“能力立意”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新课程改革大潮流下,探究式学习日益被
分析了FMS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FMS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模型中的主要问题作出了讨论.该模型以隶属函数及权重来刻画各评价指标对FMS综合性能的影响,能够得到合理全面的评价结
应用模糊数学的聚类分析原理,对影响大气环境腐蚀性的各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评价,相关系数矩阵和聚类谱系图两者结果表明:有些因素之间关系比较紧密,有些即相对独立;在相关系数大
【摘要】种种精彩的表现形式下历史课堂却常常无法体现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本真性。从课标出发,有机融合三维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回归本真;尊重史实,联系生活,是教学内容的回归本真,而惟有返朴归真的历史课堂才能真正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关键词】历史课堂 本真 课程标准 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45-02  记得在开一次公开
长期以来在管道的防蚀涂层设计选型中存在的一个无法回避到目前为止尚未完全解决问题---管道防蚀涂层选择缺乏准确、有力的科学依据,管道设计者在选择防腐涂层时更多地依赖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