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的载体变革与出版策略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te_je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融媒体时代的来临,信息载体日益呈现出便携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趋势,对出版行业的发展产生新的冲击,促进了出版模式的多元化和信息用户阅读方式的变化。在此条件下,出版行业应对出版物有一个更高标准的要求,积极转变出版行业思想观念,引入数字化和智能化出版的理念,灵活出版方式,建立多维度的出版模式。
  随着5G时代的来临,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化发展,信息传播渠道日趋向数字媒介倾斜,带来了阅读载体的深刻的变革,给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带来剧烈的变化,必然带来出版业形式与内容方面的变革,传统出版业必须在实际中找到新的发展策略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融媒体时代的载体变革的特点
  “融媒体”是近年来伴随数字技术的兴起而出现的新名词,“融媒体”是将现有的信息传播方式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连接,互相整合,互为利用,并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媒体信息进行专业分析,实现定向发送,在信息用户所能利用的任何信息终端上以用户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提高信息的输送效率,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融媒体时代要求将现有的信息载体如:电视、手机、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等加以整合,因此,信息载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1、便携式的信息载体形式
  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信息载体被制作的越来越轻巧、便利、便于个人携带,其便携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此外,由于互联网覆盖面日益广泛,网络资费水平也在降低,信息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查看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极大地降低了信息获取的难度。同时,伴随着大屏幕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电子屏幕的清晰度越来越高,电子阅读也克服了以往所具有的模糊,字体过小等缺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电子阅读的偏见,电子阅读因此得以日益普及。
  2、智能化的信息载体功能
  在信息载体日趋便利的同时,借助于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信息载体也呈现出日趋智能化的特点。信息用户不但可以通过阅读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站链接、搜索引擎了解与用户正在阅读的内容所相关的信息。实现对信息的进一步挖掘和了解。同时,智能化的信息载体也会自己记录信息用户的行为,根据用户的阅读特点进行分析,自动推送用户可能需要的信息,帮助用户进行扩展阅读。
  3、网络化的信息载体模式
  伴隨互联网及5G技术的发展,用户已经可以通过云存储实现将手中的信息载体工具相连接,实现手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和其他数字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传递,而不必依赖单一设备,甚至可与5G通讯手段实现同一信息即时共享,极大地方便信息用户对信息的使用。在网络化的信息载体模式下,用户获取信息也不再是单一的阅读文字,可以视频、音频,文字、图片或者其他的表现形式,信息用户也可以听、看,甚至是感触等多种方式来感受信息。
  融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特征及对出版业的影响
  融媒体时代信息载体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出新的特征,也给出版业带来深刻的影响。
  1、融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和使用特征
  (1)碎片化的信息传播和使用方式
  便携化的信息工具让信息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查看信息,自然也改变了信息用户查阅信息的习惯,信息用户越来越倾向于利用自己散碎的时间来进行阅读,直接导致信息传播方式的碎裂化。短文档,短视频等短信息成为新的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但与人们传统的认识不同,碎片化的短信息并不意味着信息质量会降低。实践表明,许多高度浓缩信息内容的短文档、视频、音频等反而较传统的文档信息受到更多的欢迎。如:Bilibili等视频网站许多个人编撰的十多分钟的短视频由于知识点丰富,讲述风趣因此受到广泛的欢迎。与此同时,许多文学网站的作者为了便于人们电子阅读,将所发表的文学作品的章节内容都做了一定的缩减,同时增加章节数目,以满足读者利用零散时间进行阅读的要求。
  (2)多样化的信息展现形式
  信息技术的进步是信息展现方式不再单一,变得日趋多样化,除了传统文字外,图画、音频、视频甚至虚拟现实技术都被应用于信息展示中,且各种信息展示也可以相互搭配使用,如在文字中穿插视频或音频。同时还通过超链接等方式连接其他相关文献。多样化的信息展现方式,加深了信息用户对信息内容的印象,促进信息用户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因此,受到信息用户的广泛欢迎。如:许多外语学习机构开发了集学习讲座、单词背诵、会话练习、专题指导等为一体的手机APP,通过一键式操作满足学习者外语学习的所有要求。
  (3)即时互动的信息交流方式
  由于技术的进步,融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不再是一种单向传播,而变成信息用户和信息编辑者之间的互动式传播,信息用户会通过信息载体上的通讯软件或者留言即时信息向编辑者反馈自己的意见,这种互动正逐渐形成一种常态,甚至成为信息用户阅读信息的目的。如:许多网文阅读或视频网站都开放了留言区或“弹幕区”供读者发表意见或评论,而由于有些评论内容十分精彩,许多读者会在欣赏视频的同时专门阅读评论内容。
  2、融媒体时代的信息载体变化对出版业的影响
  (1)对传统出版业的冲击
  融媒体时代的信息载体变化改变了出版业的整个产业形态,首先就是信息载体的便携化直接影响了传统出版业,尤其是对传统图书、报刊造成直接的冲击,出版物的类型越来越多;其次直接影响了信息产品的消费结构,传统图书消费有所减少。传统纸质图书、报刊出版业的市场占有率逐渐降低,其社会影响力也在减弱。但与此同时,由于阅读习惯等原因,新型信息载体的迅速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纸质文献的立刻消亡,纸质文献和新型的电子文献将持续共存下去,并彼此影响。对出版业来说,出版适应不同载体的文献将成为出版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2)出版模式向多元化趋势转型
  传统出版业通常是以纸质图书的出版为主,但在融媒体时代,数字出版也成为出版行业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的统计,我国的数字出版制品已经超越纸质出版物。目前,基于互联网传播的数字出版物与纸质出版物同时出版发行上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部分时候,由于网络文学的迅速发展,数字出版物甚至要比传统纸质出版物更早的出版。此外,目前出版者往往会围绕一个专题或一部作品推出相应的网络视频、音频、电子图书等出版物,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各种阅读需求。此外,伴随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的发展,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类型的信息模式将不断产生,也必将引起出版方式的新变化。   (3)新的信息閱览方式的产生
  多类型的信息载体的出现也促进了读者对信息阅览方式的变革,许多信息用户已经习惯于对信息的“一心多用”,即利用数个信息载体同时阅览、查找所需要的信息,以充分了解信息的内容,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如:信息用户在阅读文档的同时,也欣赏相应的视频或音频信息,并同时利用平板电脑或手机查找与信息相关的内容介绍。
  融媒体时代的出版策略
  面对融媒体时代来临所引起的信息载体的变革,出版行业必须从以往以出版内容为中心转变为以信息用户的需求为中心,从理念、出版经营模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信息载体形态变化条件下信息用户的需求变化。
  1、建立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出版理念
  融媒体时代,出版理念的更新首先是出版思维方式的转变,只有观念的变革才能带来行动上的创新。在新的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出版业应当注意信息载体的变化,并相应地调整出版形式,以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根据目前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看,融媒体时代需要出版者建立两个方面的出版理念。
  (1)数字化出版理念
  自从数字化技术开始普及,出版界就已经要求建立数字化的出版理念以适应新的信息载体的需求,但数字化出版理念并不是简单地建立纸质图书的数字化版本,而是应着眼于出版内容本身,根据出版内容和信息用户阅览和使用信息的习惯确定出版的方式,在此过程中,出版者将成为信息内容提供商,从内容创作开始,就推动信息内容的数字化的属性。如:探寻适应数字化阅读工具的出版模式等。
  (2)智能化出版理念
  由于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基于广泛的网络基础上,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实现对信息内容的共享和融合,并支持不同信息载体之间的相互智能化连接。因此,在智能环境下,出版者需要全新的出版理念。出版者应懂得如何利用智能分析信息用户所在的场景,结合信息用户个性化阅读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发布推送信息,并利用智能化的分析手段分析信息用户的阅读信息,为舆情分析提供基础和信息再生产。
  2、推动多维度,立体的出版形式
  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拓宽了出版业的服务范围,拓宽了人类认知的眼界。出版者需要从狭义的“图书出版”的概念里跳出来,充分利用融媒体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构建立体的、多维度广义的出版模式。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将信息从一维状态转化为二维甚至三维立体模式,从而对信息内容进行全面的展示。如:古籍出版社与至臻科技公司合作运用虚拟数字技术出版了虚拟现实技术版的《西游记》,除了以数字技术对西游记内容以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同时以虚拟显示及时将场景与人物以立体方式呈现出相关动态场景,同时进行了相关游戏开发,实现信息用户通过参与游戏进行互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信息用户的阅读体验。这种条件下,出版行业必须打破以往根据不同载体形态划分出版权责范围的条块分割状态,必须根据内容情况选择合适的展现形式和载体形态,灵活适应读者的需要。
  3、促进全平台,全载体的商业出版模式
  传统出版业的商业模式较为单一,通常只是基于某一种载体出版产品,在融媒体时代,单一载体的模式并不能满足信息用户多样的信息需求,因此,出版者应尽量提供满足全平台、全载体的出版内容,并推行全方位的销售模式,如:围绕一本新作品,可同时推出纸质图书和适合不同阅读平台的数字版。同时,出版者要形成全方位的销售模式,从提供信息内容进一步扩展到提供游戏、互动交流等衍生服务、由整体的内容产品扩展为提供碎片化信息内容等,以扩展信息交流面,促进信息用户对信息的了解程度。
  结 语
  融媒体时代下信息载体直接影响到信息用户获取和阅览信息的方式和习惯的变化,图书出版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冲击,积极调整信息出版策略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出版业界不仅要对融媒体时代的信息载体进行充分的研究,对出版产业发展作前瞻性思考,更需要的是积极把握随之而来的机遇,大胆变革,融合创新,实现整个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凯丽.融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数字化发展的创新分析[J].传媒论坛,2020,3(18):89-91.
  [2]石松.融媒体时代载体变革对古籍整理与出版的影响[J].传媒论坛,2020,3(14):7-9.
  [3]陈丹.手机阅读功能拓展对传统出版业的影响与融合[J].现代农业研究,2018(10):117-118.
  [4]苏昉.融媒体时代图书出版的发展与探索[J].传播力研究,2018,2(14):158-159.
  [5]孙玉玲.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前瞻[J].出版参考,2017(9):13-15.
  作者简介
  杨 博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责任编辑,研究方向为科技期刊的品牌化发展、融媒体发展
其他文献
利用PS-TDP8插针式热扩散探针技术,在不同生长季节对吐鲁番盆地杏树树干液流变化进行监测,并同步记录果园气象因子,分析杏树树干液流变化规律,建立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为干旱地区杏高效、节水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吐鲁番盆地杏树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6、7月液流速率日变化峰值为最大,分别达到0.71、0.78 g·s-1;杏液流速率表现为晴天高于阴天,且晴天液流产生时间比阴天早1 h;夏季液流启动时间于07:30—08:00左右,比春季和秋季早1 h,
为探究水位、水温等因子对七里湖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于2019-2020年分别在高水位(丰水期)、平水位(平水期Ⅰ、Ⅱ)和低水位(枯水期)对七里湖展开4次鱼类调查,同
为了探究不同林分密度对杉木各个组分热值和群落能量现存量的影响,以福建省三明市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3种造林密度(1800、3000和4500株·hm-2)杉木林为对象,对杉木林生态系统各个组分热值进行测定,并结合生物量数据,研究不同造林密度杉木林生态系统各个组分热值和能量分配情况。结果表明:在垂直空间上,杉木林树干和树皮能量现存量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宿留枯枝和宿留枯叶热值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其能量现存量随高度增加表现先增后减趋势;其他组分热值和能量现存量则在不同高度上无明显一致变化规律。不同径级根上,根桩的
他是一位传奇的人物,是后来诸多小说、影视剧作品中作为原形人物最多的抗日名将,包括《平原游击队》的李向阳、《剑吼长城东》的鲍真等。叶剑英称他为“中国的夏伯阳”,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称“他的赫赫战功与英雄精神将永远留在人民的记忆中”。他是谁?  包森的故居并不太好找,在手机百度地图中不管输入包森故居还是包森纪念馆,都没有显示,只能将导航定位在蒲城县桥陵镇义龙赵家村。  在村民指引下,记者来到位于村子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这不仅是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一次重大挑战,更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面临的一场大考.疫情暴
期刊
研究坡面产流与降雨之间的关系是揭示降雨-径流产生机制以及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的关键.受特殊的地理条件限制,在青藏高原的典型高寒草原缺乏坡面产流的相关实测数据,限制了学术
内蒙古长城沿线丘陵地区干旱少雨严重制约作物出苗,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腐殖酸作为土壤改良剂具有抗旱保苗效应.基于田间定位试验,本研究分析了施用腐殖酸1~5年对谷子出苗率
模拟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变化对制定流域国土空间规划和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2000—2015年四期湘江流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FLUS模型、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贡献率等,对湘江流域过去和未来的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和生态环境效应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湘江流域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生产和生活用地增加,而生态用地不断减少;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整体质量从2000年的0.641下降到2015年的0.637,工矿生产用地和城镇、农村生活用地对林业生态用地和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在当前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基层是国家治理的重点,更是难点。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  社区党建作为新时代基层党建的一个重要端口,是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国基层治理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是一个文化宝库,也是一个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宝库.广西壮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美德、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