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同诈骗罪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非法占有目的是合同诈骗罪的必要条件,合同诈骗罪最为目的犯,由犯罪目的决定其在主观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非法占有目的要通过客观行为来推断;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的性质应结合合同诈骗罪的客体性质来认定。
  关键词: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合同纠纷
  一、现状分析
  合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商品交换最基本的法律形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连结企业的纽带。合同的顺利签订和履行,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强,合同的运用便会更加广泛,但目前在合同订立和履行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特别是利用合同进行诈骗进而损害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案件也越来越多,合同欺诈行为也屡见不鲜,已然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大公害。
  二、合同诈骗罪的概述
  合同诈骗罪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用各类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合同诈骗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犯罪的客体包括财产所有权、市场经济秩序和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制度。②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③犯罪的主体为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⑤犯罪的主观方面变现为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且只能是直接故意。
  三、合同诈骗罪的争议焦点
  此类案件的争议焦点是被告人主观上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以区分是合同诈骗还是普通的经济纠纷。“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区分合同诈骗罪与经济合同纠纷的重要界限,是认定合同诈骗犯罪的核心问题。
  对于如何认定非法占有为目的,根据具体案例和法学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标准,本人认为判断是否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主观目的,包括以下几种因素;
  (1)签订合同有无采用欺骗手段,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了五项合同诈骗的具体行为。即以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2)履约能力与合同义务是否协调。只要当事人具备一定的履约能力,才能够履行合同义务。如果履约能力与合同的义务不相协调,就会造成合同履行不能。现实生活中,合同诈骗的行为人往往没有履约能力就与对方签订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履行不能在签订合同之初就已经能够预见到,行为人纯属为了骗取对方财物签订合同,应认定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
  (3)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合同签订后,当事人应该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其合同义务,若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没有任何履行合同的义务行为,或者只履行部分合同以诱骗对方当事人履行全部合同,就应认定行为人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4)行为人未履行合同的原因。在经济交往中,也往往会出现合同因故不能履行,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双方当事人不可预见也不能避免的客观条件,此类原因致使合同不能履行不能认定为非法占有为目的。
  (5)行为人对合同标的物的处理方式。在正常情况下,当事人收到合同标的物后,应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处置,比如收到对方货物后应支付货款、收到对方的预付款后应交付货物。如果行为人在收到对方的货款或货物后不按照合同约定从事,而是挪作他用。便应该认定为非法占有为目的。刑法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收到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逃匿的”属于此类情况。
  此外,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才能达到立案标准。
  就合同诈骗罪而言,应该注重其中虚假签订、履行合同行为与骗取财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只有行为人通过虚假的签订、履行合同行为使得他人好像“自愿地”交付财物,行为人进而非法占有该财物的,才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本质属性。对于行为人“非法占有”的认定,可以从诈骗罪的内涵出发,认定行为人是否存在对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财物予以挥霍、拒不退还或者投资于明显没有盈利的活动等方面入手。所以,具体认定犯罪,还是应该从具体犯罪的本质属性出发,否则,从表面行为认定,就会出现错误。
  参考文献:
  [1]殷玉谈,丁晶.《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载于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1期.
  [2]李英才.《论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载于政法论坛,2002年第5期.
  [3]王昌正.《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的概念探究》,载于法制与社会,2014年.
  [4]沙君俊.《论合同诈骗罪的合同》,载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11卷.
  [5]齐章安,周少华.《合同诈骗与民事欺诈行为界限分析》,载于法律科学,1999年第5期.
  [6]夏朝晖.《试论合同诈骗罪》,载于法商研究,1997年第4期.
  [7]周友苏,许前川.《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之研究》,载于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4期.
  [8]杜宏光.《合同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界限》,载于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5期.
  [9]吴昊.《论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载于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5期下.
  [10]佟竹青.《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主观要件之辨析》,载于当代法学,2002年第4期.
  [11]高铭喧,马克昌.《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
  作者简介:
  陆雪(1990—),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法。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其他文献
郭广生,1963年生,工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指
【正】 发扬实事求是精神,抓好工作落实,这是提高领导工作科学性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对国内96所本科医药院校高等外语教育现状调查发现,除北京大学自设的生物医学英语复合型专业之外,40所院校设置了涉医外语专业,22所院校开设了涉外医药专业,语种均以英语为主;其中
浙江万里学院面向全体学生,以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基本取向,以创业文化为先导,以创业能力为核心,以专业教学为主渠道,注重创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实战化,取得了显著实效。
【正】 我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而不是经济实体。革命军人是一个以奉献为特点的职业,而不是商品经营者。因此,军队的竞争目的,决不能与商品经济的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回顾中国天主教与祖国共同走过70年的风雨历程,我感到十分激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切向前走,
本文从科技统计的角度阐述了科研院所进入市场经济后,在日常设计活动中,如何加强科研开发,促进设计进步、推广普及计算机应用和建立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从而尽快使我院完成国有企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落实《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发展留学生教育的工作要求,实施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吸引和鼓励更多优秀外国学生来广东学习
【正】 一、把“兴利抑弊”作为方针提出的基本依据坚持把“兴利抑弊”作为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提出来,决不是人们的主观构想,而是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影响
【正】 南京政治学院系总政治部直属重点院校。院址在历史名城南京市市区。1986年,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制定的院校训练规划,赋予该院60名在校研究生培养定额。其培养目标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