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实践探索与思考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ld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办学,是指学校与企业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共同投资,利用校企双方资源共享,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一种合理结构体系。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多种模式的合作办学可以实现转型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转型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
  [作者简介]刘克勤(1964- ),男,广西北海人,北海职业学院讲师。(广西北海53600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7-0034-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科技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积极提倡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提高国民文化、技术素质,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校企合作办学,产学紧密结合、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社会共同参与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是实现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对于新成立的或从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转型期的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尤为显著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这类学校因自身的原因在发展的初期都面临着教学资源结构性匮乏,发展方向模糊不清,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摆脱传统办学思想的束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等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对校企合作办学实践的研究,探究转型期高职院校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一、转型期高职院校面临的三大困境
  
  1.专业设置难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必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的。因此,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等方面的决策必须紧扣市场需求,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调研,必须熟悉相关行业、产业的现状、动向以及发展趋势,并进行严密的论证。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单凭一所学校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虽然通过报刊、杂志或者政府有关部门的文件可以了解一些信息,但往往是滞后的,会给学校的决策带来失误,从而给高职教育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转型期高职院校在这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问题,由于它们刚成立或刚从中专学校升格,教学资源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匮乏,原有的教师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原有的实习实训条件很有限,再加上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而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了解,对专业教学规律缺乏整体认识等,导致这些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出现认识的偏差,往往首先考虑如何利用原有的师资和设备开设专业,或在原来熟悉的行业或专业上开发新专业,而忽视了专业设置中最重要的因素——按需办学,按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要科学设置专业,学校必须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各种渠道,及时获取最直接的信息,针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按照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培养学生,使学校在专业建设和调整、招生计划的名额分配、就业岗位的推荐等方面始终把握主动权。目前,有的转型期高职院校盲目设置专业、盲目扩大招生数量,造成某些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率明显偏低,严重影响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加紧校企合作,使高职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各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紧迫任务。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的盲目性。
  2.课程设置与就业实际需要脱节,教学仪器设备及实习实训条件无法适应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规格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特征:(1)人才层次的高级性;(2)人才类型的技术性;(3)知识、能力的应用性;(4)职业岗位的基层性。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关键是要制订一个以较高层次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培养方案,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确定学以致用的教学内容,以及保证与社会实际密切相关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然而,目前转型期高职院校还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是较多地沿袭了普通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成了学科型课程体系的“压缩饼干”。学生只是在教室里学到一些书本知识,几乎接触不到实际,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岗位技能都无法掌握,根本不能实现“技术应用能力为本”的培养目标。二是使用教材陈旧,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先进性。教学与社会实际脱节,学生学非所用,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与岗位知识需求存在很大差距,无法达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应有层次。三是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需要,基本的专业技能训练得不到保证,实际岗位能力得不到培养,对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更是知之甚少。学生缺乏对基层工作性质的了解,毕业后不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造成了用人单位与人才培养单位之间的一个严重错位:一方面,企业需要大批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具有熟练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毕业生就業难,造成大规模的“人才结构性失业”。因此,如何通过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使教学更好更快地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是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面临的紧迫课题。
  3.师资队伍中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首先必须拥有高水平的教师。近年来,由于各地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使我国原本就相对比较薄弱的高职师资队伍面临着巨大压力,这在转型期的高职院校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数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1)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太少,且正高级职称教师中绝大多数是普通高校或科研单位的退休人员;(2)高学历教师太少,具有硕士学历以上的教师不足;(3)“双师型”教师缺乏,大部分院校“双师型”教师人数不足教师总人数的15%;(4)青年教师比例过大,有的院校超过60%,而年龄层次在40~55岁的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则最为缺乏;(5)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最高的师生比接近1∶40。二是教师的教学理论背景缺乏,教育教学技能不足。由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起步较晚,转型期高职院校的教师中有大部分人来自普通中专或普通高校,职业教育的教学理论背景相对缺乏,他们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知、掌握和研究,而忽视对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本身就有违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宗旨。而且,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由于长期脱离社会实践,缺乏实训、实习指导经验,实践性教学水平不高,实际应用能力不强。所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对人才的高质量培养。因此,如何加快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通过校企合作,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当前转型期各高职院校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二、转型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探索
  
  校企合作办学,是指学校与企业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共同投资,利用校企双方资源共享,制订培养人才计划,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一种合理结构体系。具体来讲,校企合作办学是一种以市场经济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采取优势互补,有机结合,使学生毕业后直接成为适应企业需要的各类规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北海职业学院作为一所由中等师范学校独立升格而成立的职业学院,在转型期也面临着诸如专业设置、实习实训、专业教师等问题。为了尽快地发展壮大,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道路,学院从2004年开始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的探索,如与南宁赛尔企划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办了营销与策划、市场开发与营销、旅游营销与策划、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四个专业,由企业派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专业课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培养。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以上四个专业的学生在专业思想的树立、专业技能的掌握以及对岗位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比传统教学模式有明显的提升。截至2006年底,已有超过85%的学生获得了有薪酬的顶岗实习岗位,部分用人单位与学生提前签订了用工协议。为了解决学院专业教师和实习实训场所不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院在2005年与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北海香格里拉大饭店、广西银湾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办了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酒店管理、物业管理三个专业。在合作方式上,除了专业教学和实习条件的合作以外,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实践的探索,如与广西银湾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办的物业管理专业,公司提供了假期的带薪实习岗位和60%的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由此实现了学生从读书到工作的无缝连接;与北海香格里拉大饭店合作开办的酒店管理专业则采取了“2+1”的模式,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从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经过三年的实践,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认可,校企合作专业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热门专业。2007年,学院将继续加强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实践探索,计划通过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形式与合作企业共同培养企业管理干部,争取用五年时间形成一个校企合作专业群,使北海职业学院成为广西高职院校中具有鲜明校企合作特色的高职院校。
  
  三、校企合作办学是转型期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校企合作办学,使学校在市场竞争中有生存保障,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社会信誉,创造精品专业、品牌教学、品牌学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致使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中间出现断层,目前社会急需大批能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物质产品和现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应走差异化道路,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把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企业生产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校内模拟训练和校外现场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企业的生产规律、设备和技术等,从而在毕业后立即就能参加生产实践,得到社会及企业的欢迎。因此,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职教育办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高校教育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校企合作可以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研究机构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上,仅靠学校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还要大量依靠社会实践。校企合作对于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培养技术与技能型人才具有不可或缺的优势。学校根据企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开设课程,使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与行业、产业发展融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密切联系,企业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推荐技术工程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岗位实践提供场地,学生在企业进行经常性的实习和技能培训,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或工程实践中去。学校和企业还可共同建设实训基地。
  3.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聘请企业界专家,设立专业指导委員会,实现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科学化。由于专家们长期从事本行业的工作,甚至担任领导工作,对行业、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十分清楚,有的可能就是发展计划的制订者。因此,设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请专家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和调整,以及学校发展规划的研讨和决策,以保证专业设置紧扣市场需求,使学校的发展始终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同时,由于专家在行业中关系广泛,信息渠道畅通,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了解及时,对职业岗位的能力、知识要求把握准确,能够及时地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学内容的调整,实际能力的培养等提出合理建议,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能够紧紧地围绕市场的需求进行。同样,通过专家们的影响,可以促成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从而在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接纳学生实习、推荐就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4.通过校企合作与大中型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的合作关系。大中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大中型企业,其产品、技术、工艺、设备等往往都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对企业员工的人才规格要求也相对较高。学校应积极与这些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的合作关系,实现“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通过这样的合作,一是学校能够真正按照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同时接触了解当前相关领域中的先进技术、先端产品,促进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加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进得来,学得好,出得去,用得上,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积极性提高;三是企业得到了符合需求的人才。这样的合作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符合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5.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实行“订单式”教育,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办学,能解决现阶段企业需求的人才在学校里难以找到,而学校培养的学生到企业不适应这一供需非常突出的矛盾。实行“开门办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企业全面介入学生的培养工作,使学生较早树立起岗位意识。学校可根据各合作企业的“订单”,及时调整专业,或增设专业方向,根据不同岗位的特殊要求,进行特色培养。企业可向学校提出必要的课程和知识技能要求,提供实训场地以及实习指导人员,也可以举办职业岗位系列讲座或组织现场教学。学生通过岗位实践,更加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和任务,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开门办学”的校企合作形式,真正做到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使教育始终与实际紧密结合。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开拓了专业方向,培养了社会急需的紧缺人才;学生学有所用,并提前度过了岗位适应期;企业得到了符合岗位要求的合格人才,并且大大节省了新员工的培训成本,真正做到了校企“双赢”。
  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特别是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新一轮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热潮正在兴起,探索多种模式的校企合作办学将成为高职院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梁丽华.高职教育持续发展需要把握的四个环节[J].教育与职业,2002(11).
   [2]楼世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7).
   [3]马思援.校企之间怎样合作办学[N].中国教育报,2006-02-27.
   [4]姜蕙.校企合作使高职教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其他文献
由于管理理念错位、制度环境缺失、体制结构不畅等诸多原因,传统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已异化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管理体制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其目标是要理顺
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一项生命工程,事关无数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把安全工作摆在首位,在实际工作中,务必做到“十四个到位”。
以玉米芯为底物,采用间歇反应釜,在固液比为0.1g/mL,一定硫酸浓度(质量分数为0.1%~O.9%)和温度(130~170℃)下反应,建立酸水解动力学模型,通过非线性回归拟合获得模型参数。结果表明:较低温度和
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中研究了铜系催化剂上异丁醛加氢的反应性能,实验采用工业原粒度φ6 mm×6 mm柱状催化剂。实验条件为温度130~180℃,压力为0.3~0.8 MPa,液体空速为1.5
目的:分析Regan—MorreyⅡ型尺骨冠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评价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07年至2010年手术治疗的12例MorreyII型骨折,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15岁至45岁.平均29.3岁
光纤传输技术作为现代广播电视宽带网络高科技的传输方式,同以往的同轴电缆传输一样,系统同样存在着非线性失真效应.在光纤传输中,以二级失真为主要成分,这是光纤传输的特点.
介绍有线电视网络地埋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的原则、方法和经验,以保证网络安全运行.
研究了丙烯腈与少量衣康酸、丙烯酸、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等共单体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溶液共聚时的云点阈值。提出共单体云点迹线斜率的概念,用以比较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关系着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找出农村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及提出对策将是很重要的问题。
以哌啶(PI)为模板剂,在不添加晶化助剂下,采用动态水热晶化法合成MCM-22分子筛,考察了晶化时间、PI和Si O2、OH-和Si O2、Si O2和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等对晶化产物的影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