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发动机

来源 :上海艺术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龙是意大利语, 原意为大客厅。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沙龙,是指17至18世纪西欧上流社会文学、艺术、社会问题的讨论场所或社交场所。从最广义的角度来说,是指有知识和身份的男女人物,以言谈和娱乐为目的的经常性的非正式集会,一般在宅院的客厅中举行。女主人对宾客要精挑细选,受邀请的宾客总是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这群人因志趣相投而结为朋友,通过千丝万缕的精神纽带结成一个核心团体。
  沙龙是近代西方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亮点之一,从文艺复兴时初具雏形到20世纪销声匿迹,时间绵延了数个世纪,地域遍及法国、英国、德国等西欧主要国家。沙龙社交常常左右一个时期乃至一个时代的思潮和风气,最具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沙龙并不单纯只是精神娱乐中心。在18世纪,反叛17世纪的道德和文学艺术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潮流,沙龙日渐成为一个巨大的发动机,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公众舆论代表机构。
  一、沙龙的摇篮——文艺复兴
  1.个人价值被重视
  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完全处于骑士精神的影响之下,贵族保持自己的独立,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区别是时代的特征,审判都是由比武决定。文艺复兴的曙光改变了这一切,个人优点被评价为自身的高贵,各阶级之间的壁垒开始衰退,人们已经学会了承认自己的个人价值,出身和家世已不再成为一个人价值和才能的检验标准,财富和学识成为体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因素。中世纪的种种习俗不再享有他们以前备受尊敬的那种资格了,人生的各种形式都必须改变。
  2.女性地位提高
  在这场变革中,妇女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文艺复兴的曙光给予个人自由努力的权利以一种动力,且不问性别。她们开始意识到自我肯定之权,参与科学界和艺术界的竞争,并逐步赢得和男人相等的地位。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交模式——沙龙。在沙龙里,她们自然而然要求突出自己,成为社交活动的中心,施展无限的魅力。在文艺复兴乐观精神的照耀下,诗人、音乐家、画家聚集在公主或命妇的身边,在曼图亚、费拉拉、乌尔比诺,对任何一个题目的谈论和辩论都被加工成了一种艺术,而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不断流动着的饮宴、戴面具、音乐、跳舞和其他种种欢乐。
  二、沙龙最先在法国产生的原因
  沙龙社交的形式最先在法国出现并非偶然。首先,贵族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给予法国女性空前的权力和出入宫廷的机会。其次,沙龙社交整合了贵族文化,它以媒介的形式出现,迎合了不同身份、地位的贵族间相互融合的需要。传统以军事能力决定的贵族权力受到挑战,出身、教育、行为方式和社交等因素综合成为贵族身份的标志,而沙龙正是形成、体现和融合这些因素的舞台。第三,法国17世纪的文化特色也决定了沙龙社交形式首先在法国的出现。这一世纪,法国在文化领域存在着以巴罗克为代表的鼓吹自由放任的潮流和以古典主义为代表的崇尚高雅尊贵的潮流。沙龙既在形式和思想上迎合了巴罗克的自由潮流,又在语言、行为上符合了古典主义的高雅追求,从而使沙龙能为文化领域所普遍接受。最后,沙龙社交的形式在法国出现与法国当时宽松的社会氛围也有关系。
  三、17世纪——沙龙的兴起
  17世纪,沙龙成为当时最显赫的名士淑媛汇聚的场所。透过沙龙,可以认识当时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可以追溯重要的思潮流变,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浮生万象。作家和艺术家从这里开始成名,诗歌和戏剧作品开始带上文学批判的痕迹。这里是18世纪伟大哲学的摇篮,这里端坐着礼仪的裁定者和社会成就的主宰者,每个追逐名望的人都要来此接受评判。
  1.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沙龙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沙龙始于17世纪上半叶德·朗布依埃夫人的蓝色沙龙。她将自己的文雅、喜好评价以及谈吐锋利的性格特点赋予了沙龙,她为沙龙定下了礼仪规则,将自己的社交圈建立在新概念的基础上,并决定了以后沙龙的主要特征。她使沙龙上升到一种明确的、独立的社会组织,并在文学史上产生重大作用。在现代法国文化中占据突出位置的言谈艺术也发端于德·朗布依埃夫人的沙龙。“言谈的妙处不在自我炫耀,而是激发别人的灵感……人们在言谈中希望获得的不是训导,甚至不是有趣与否,而是受到欣赏,被人报以掌声的感觉。让别人得到这种满足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微妙的快乐。”(拉布吕耶尔)德·朗布依埃夫人的沙龙使社交界有了一种开放和包容的眼界,言谈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创立了新的规则,这些规则通过文字的代代传承保留了下来。
  2.17世纪沙龙的特点
  在17世纪,法国政府也处于登峰造极的绝对君主制统治时期,路易十四本人通过自己的意志,为着自身的利益(首先是政治利益,如路易十四发动的一系列政治战争),对包括文化领域在内的一切领域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这使得17世纪的沙龙有以下特点:(1)沙龙仍是贵族阶级的特权。哈贝马斯认为,沙龙是宫廷的精神遗产,同宫廷有着紧密联系。(2)矫揉造作、虚伪矫情。这一风气在沙龙建立之初,有促进法语的净化和发展的功能,然而因过了头而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生活于这一时代的莫里哀在《可笑的女才子》一文中,对当时的这种言语的矫揉造作之风进行了嘲弄。(3)相对于18世纪的沙龙,17世纪的沙龙可以说是纯粹精神领域的代表。17世纪的沙龙女主人不具有下一世纪同行们那么高超精湛的社交技术,但在文学和道德领域,她们堪称同时代的典范。德·丝鸠德里小姐、德·塞维涅夫人和德·拉法耶特夫人,这些从事写作的沙龙女性代表,都生活在17世纪,她们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她们对文学领域的涉足和取得的成就决定了17世纪沙龙的主要类型是文学沙龙。这个时期沙龙讨论的主题多围绕文学领域,在沙龙中产生了许多新的文学风格。
  四、18世纪——沙龙大繁荣
  法国著名史学家基佐指出:17-18世纪,法国在欧洲的影响是以完全不同的面貌出现的。在17世纪,对欧洲发生作用的是法国政府,是它居于进程的领先地位。到18世纪,占优势的就不是政府而是法国本身。随着太阳王的陨落,绝对君主制急剧衰退,处在启蒙时代的法国,继续保持着其欧洲乃至世界文化之都的地位。这一时期在思想领域各种观念冲突激荡,思想活跃非凡,人们冲破封建宗教道德牢笼,人性获得解放。   1. 18世纪沙龙的特点
  18世纪产生了新的沙龙类型。骑士风范、柏拉图精神和文学时代已经过去,享乐主义开始抬头。沙龙主人开始注重外在的展现,而不是对道德和精神的追求。这是一个辛辣有趣的时代,非常机智诙谐,但不再具备精致和感性的特征。与以前相比,现在社会或许不那么矫情,但依然相当做作。在这个世纪,主宰时尚和思想潮流的女性具有超凡的社交能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沙龙到18世纪达到成熟和繁盛的顶峰。一方面,女性在沙龙中拥有更多的权力并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沙龙在参与者和涉及领域方面表现出多样性。首先,沙龙女主人的身份地位不再受到限制。其次,参与沙龙的人表现出多样性,从作家、哲学家、政治家到科学家、宗教人士等,各种身份地位的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才能就可以在沙龙中寻求到一席之地。第三,沙龙的类型也随着常客的多样性比前一世纪的文学沙龙出现了更多形式,如乔芙林夫人的哲学沙龙、莱丝比纳丝小姐的百科全书派沙龙,以及内克夫人的政治沙龙等。最后,沙龙社交谈话涉及的领域也更广泛,与参与者的多样性相对应,沙龙到了18世纪逐渐由教育与教化的作用、文学性的讨论,转化为哲学、科学、宗教的思考中心。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那些深刻影响了其所在时代、其流风余韵至今未绝的沙龙。它们不仅仅是优雅、休闲的智力和娱乐中心,沙龙已经成为推动18世纪社会和政治变化的一股重要力量,成为公共舆论的喉舌,其地位堪比现代的报纸。
  2.沙龙在欧洲的影响力
  沙龙作为17、18世纪的流行文化,其影响力不仅在西欧国家,甚至影响到东欧国家,如俄罗斯和法国沙龙相比,俄国沙龙出现时间明显较迟,俄国沙龙和法国沙龙传统一脉相承。17、18世纪是法国沙龙文化繁盛的世纪,同时也是俄国在彼得大帝的率领下向西方学习的世纪,特别是在欧洲启蒙运动广泛开展的18世纪,法国作为启蒙思想最为活跃的国家,成为俄国学习的对象。沙龙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在俄国出现,19世纪初俄国在尼古拉一世的高压统治下陷入思想文化危机时,沙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自由思想讨论的场所。受过良好教育的俄罗斯贵族妇女成为文学沙龙的女主人,她们的沙龙是那个时代莫斯科精神生活的中心。
  五、19-20世纪——沙龙的衰败
  在19世纪,沙龙已失去往日的辉煌,沙龙的巅峰时代已经过去。尽管还保存着形式上的存在,但同往昔那个沙龙鼎盛时代相比,已失去了至高地位。法国大革命以及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复辟,政治上的动荡使得沙龙的发展也颇为曲折,沙龙一度为拿破仑政府关闭,又因政治需求被重新开办,沙龙与政治的关系渐趋密切,沙龙已失去往昔的魅力,其繁盛的土壤也已发生改变。
  20世纪以后,沙龙文化经历了变奏与分流,德奥地区的沙龙文化渐趋销声匿迹;英国的咖啡馆继续发挥着社交中心的地位;意大利和西班牙地区的讲谈会取代了类似沙龙文化中心的地位,并以每年文学奖的颁发达到顶峰;在法国,传统沙龙文化尽管一息尚存,但已失去了往昔的繁盛和地位,一些传统贵族式的沙龙和外交部走得很近,还有一些则与边缘团体较为密切,沙龙已不能形成影响主流社会的力量了。某种意义上讲,沙龙已经消失,再也没有如那个时代女性拥有如此醒目的地位,再也没有如那个时代谈话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沙龙作为舆论中心、信息中心、交流中心等的作用也不再存在了。
  六、沙龙衰亡的原因
  怎样看待沙龙逝去的现象?德国人瓦·托尔尼乌斯有这样的见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则是我们的时代是被物质生活统治着。收益就是我们今天生活的出发点和归宿。即使是灵心善感和文质彬彬的人们也要屈从于它的要求。这种对物质生活持续不断的关注、这种永无休止的贪婪,就赋予生活以一种机械的节奏,那就只能是在感觉主义之中找到出路。无论是政治、体育、舞蹈、演剧、音乐、文学还是艺术,都在提供感觉,它是人们谈论的唯一东西。在别人身上找到使自己开心的那种能力、认真讨论严肃的题材、与一位异性开心地谈话——所有这些形成过去时代社交魅力的东西似乎是整个地结束了。尤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今天缺乏精于遣词用字的谈话;而凡是缺少了这一点的地方,就不可能发展出真正的沙龙。”
  总之,法国大革命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组织机构的陈旧、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物质追求的扩大以及现代出版业的发展等因素合力造成了沙龙的逐渐衰落。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沙龙作为一种交流、讨论的活动在今天的社会中仍能频繁见到,在促进文化、思想和艺术等的交流和繁荣方面,沙龙或变异的沙龙仍然发挥着作用,这也是沙龙留给我们的伟大精神财富。
  七、法国历史上著名沙龙掠影
  1.德·朗布依埃夫人的蓝色沙龙
  德·朗布依埃夫人的蓝色沙龙坐落在卢浮宫圣托马斯路,与王宫相距不远。后人这样描述这间著名的沙龙大厅——金色的阳光透过长长的窗户披泄下来,窗外的小花园直通往杜勒丽宫。室内陈设精美:蓝色和金色交错的垂幕,造型奇特的橱柜,精心挑选的艺术品,威尼斯风格的灯盏,还有水晶花瓶,瓶中鲜花不断,四季如春。德·朗布依埃夫人营造了一个高尚、简约、优雅、和谐的氛围,将生活提升到艺术的境界。沙龙的言谈和娱乐都带有浓厚的文人气,享有荣耀的是天才、学识和风度。德·朗布依埃夫人将意大利式的优雅和西班牙式的骑士风范结合起来,参加沙龙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拥有高尚优雅的言谈举止。堪称楷模的男士必须机智幽默、智能出众而不迂腐,必须勇敢、英武、慷慨、殷勤,同时必须拥有良好的教养和温柔谦逊的态度。每一个“正派的人”都可以进入她的沙龙,不问他的出身。从这种门第与同等尊贵的智力的混合中,使她的沙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朗布依埃夫人的沙龙节目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兴趣是文学。
  2.尼侬的黄色沙龙
  尼侬的家位于图奈尔街,大厅里有一间宽阔的客厅,莫里哀把他的喜剧班子带到这里,谈话则在二层。房间装饰的主色是黄色,因此以“黄色沙龙”得名。尼侬经常在这里接待她最亲密的朋友,他们兴高采烈地谈论文学和时尚,谈论哲学,当然更多的是谈论爱情。他们与当时的“自由思想”有共鸣,每个人都想方设法说点好内容,尽管夹杂着玩笑和俏皮话。这个沙龙像是一座训练良好风范的学校,绅士们可以从中提升自己的素养,有人这样评价尼侬的沙龙,宫廷里最狂妄自大的小狗也不敢在这里胡说乱动。   3.德·丝鸠德里小姐的周六沙龙
  德·丝鸠德里小姐的周六沙龙设于玛黑,风格朴素,但有明确的定位和广泛的影响。德·朗布依埃夫人的蓝色沙龙关闭后,德·丝鸠德里小姐开始每周六招待朋友,希望重现当日的盛会。在周六沙龙里,人们讨论各种话题,从时尚到政治,从文学艺术到飞短流长,无所不及。他们诵读作品,讨论批判,互相比试即兴作诗。最后,周六沙龙开始出现类似于现代的文学俱乐部的雏形,聚会场所不再固定在一处,对参加的来宾也不再那么精挑细选,并且资产阶级色彩越来越浓。参加的人多了,素质却下降了,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造作伪饰、狂妄自大。几年之后,沙龙的影响力消失,沙龙也随之解散。
  4.大郡主的卢森堡沙龙
  大郡主由于她的皇室身份,主持沙龙的性质和范围受到诸多约束,虽然沙龙只是她生命中的一个插曲,但由于她的宾客才华出众、创意非凡,她的沙龙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发源地。大郡主流放期结束后来到卢森堡宫建立了自己的沙龙,人物描写便成为这个沙龙最重要的特征。沙龙的宾客主要限于贵族,间或有几个文人。
  5.德·莎泊勒夫人的波尔罗亚尔文学沙龙
  德·莎泊勒夫人在波尔罗亚尔修道院建立了一个由朋友和文学知己组成的沙龙。德·莎泊勒夫人的隐修生活相当世俗化。她的房间十分舒适,独门独院,不仅便于养生信教,还方便她招待自己精挑细选的客人谈天说地。这个小圈子奇妙地融合了宗教、文学和时尚,话题从神学、道德、物理学、笛卡尔的哲学,到友情和爱情,十分广泛。相比德·朗布依埃夫人,这个沙龙更严肃,更富有思想性。
  6.德·朗贝尔夫人的“才子事务所”
  德·朗贝尔夫人的沙龙设于马萨林宫的豪华寓所内,她与法兰西学院的院士们结交,把自己的寓所建成了一个“才子事务所”。她每两周举行一次沙龙,菜肴和宾客一样精彩。人们在这里诵读讨论新的作品,作家谈论自己的计划,还推举出法兰西学院的院士候选人。她的沙龙一个重要特征是将严肃思想与轻快礼节小心地糅合在一起。德·朗贝尔夫人的沙龙是一个影响巨大的知识分子活动中心,它既是旧礼仪的最后保留地,也是新生自由派的庇护所,它代表着当时最纯净的审美倾向,被称为“法兰西学院的前厅”。
  7.杜·曼公爵夫人的沙龙
  杜·曼公爵夫人的沙龙设于国玺镇,体现了18世纪社会生活的特点:躁动不安,寻欢作乐,热闹纷繁,透着本质上的轻佻浮躁气息。
  8.德·唐辛夫人的沙龙
  德·唐辛夫人既没有权势也没有巨额财富,但她的沙龙却是18世纪上半叶最著名的沙龙之一,并衍生出一个哲学新流派。她的会客厅成为法国最激进的思想家们的聚集地。
  9.乔芙林夫人的沙龙
  乔芙林夫人的沙龙风格比较温和,但富于哲学性,构成上完全是开放性的,接纳了各种社会成分。乔芙林夫人的沙龙是“那个时代最完整、最有组织、最有规划的沙龙;是从沙龙存在以来,即从德·朗布依埃以来,最优秀的一个。”(圣佩韦)“她的沙龙因为她四十年来魅力不衰。她一直都是那么高尚,那么慈祥。”(莫赫耶神甫)通过她的沙龙,作家、艺术家可以和重要的文艺赞助人直接接触,特别是来自国外的赞助人。她以这种方式对法国艺术和文学的传播作出了贡献,她的沙龙也因此被列入“18世纪的重要机构”。
  10.杜·德芳夫人的贵族沙龙
  杜·德芳夫人的沙龙是自由的哲学圈子和轻浮的纯流行性社交圈的一种中和。它囊括了当时最著名的文人,聚集了大批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外交家、教士和权贵,成为当时的首席社交中心。到1740年左右,她的沙龙成为了巴黎著名的时尚和文艺中心之一。
  11.罗兰夫人的大革命时代沙龙
  罗兰夫人既不是议员,也从未担任过任何公职,但巴黎政界送给她的头衔是“吉伦特的无冕女王”。这个39岁的女子拥有不平凡的容貌和风韵,更拥有不平凡的头脑和文采,为她倾倒的不仅是自己的丈夫、吉伦特派领袖罗兰,还包括几乎所有的吉伦特派政治家。她的沙龙是吉伦特派最主要的聚会场所,她的意见左右了吉伦特派的政治走向,而以罗兰名义发出的各种政纲和法令,几乎无不出自她的手笔。
  12.雷迦密哀夫人的沙龙
  雷迦密哀夫人的沙龙集中了沙龙时代的最后光华,而她本人也被称为“最后的沙龙之花”。她的沙龙召集了当时最有才智的人物。这种温文优雅的美感和才气,都是法国文化的特色,但是其影响力相当有限,没有造成明显的效应。特定历史环境已经不复存在,沙龙的显赫时代已经结束。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奋斗目标。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是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仅仅是建设一批公共文化设施以惠民,也不仅仅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以提升GDP占比,更重要的是要在文化创意和内容创新上形成独特
期刊
艺术类出版物是构筑美术史的主要载体之一。不论油画、国画,还是版画,以往所出版的各类作品集均是美术创作的写真性记录,是人们研究和认识某一阶段美术演进状况的基础资料。尤其是经历岁月的荡涤,绘画原作消失于世的时候,各种早期画册就显得特别的珍贵。今年是鲁迅先生倡导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八十周年,上海作为中国现代版画的摇篮,不仅是中国现代版画的创作中心,同时也是版画作品的出版中心。通过早期部分版画出版物的考察,
期刊
文艺界人士需要通过交锋、交流的碰撞,激发鲜活的思想和涌动的灵感。艺术家如果只知道闭门造车,往往会山穷水尽,一个人冥思苦想往往会走入死胡同,而交谈会使自己的思路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文艺界特别需要那种有特定目的或无明确目的的恳谈、交流、叙谈,沙龙是一种比较不错的形式。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周恩来总理、陈毅同志直接关心下,为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创作、交流、聚会和活动的场所,市委、市政府领导把当时属于
期刊
意象画是相对于具象画和抽象画而出现的一种现代绘画形式,因强调意度空间,注重个人意趣,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创意,而倍受关注!  山与水,在中国古代诗与画中常与愁丝和志趣连在一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象征了陶渊明的“静穆”和“淡远”的心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自己绵绵不断的愁思,这就是所谓的意象。  人最值得骄傲的其实莫过于想象力,它使我们创造了文明
期刊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
期刊
过去的一年,“克勒门”玩得很high。起初,它只是沪上文化名家陈钢、程乃珊等人的自发聚会,地点在马勒别墅,其中不乏像现任国际贵都大饭店总经理嵇东明和艺术人文频道主持人阎华这样的年轻人。7月,文化玩家们在旅法钢琴家宋思衡的独奏会上相聚,提议可以到贵都搞个沙龙。沙龙总要有个名字,索性就从上海话“老克勒们”改出了俏皮的“克勒门”,又去申请了一个微博,就这样玩了起来。  接下来的5个月间,“克勒门”连着做
期刊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让很多普通老百姓都跃跃欲试,但是,动辄数十万元的投资,令很多“新人”望而却步。荣宝斋(上海)首次大众收藏拍卖会于春暖花开的3月举槌开拍,正是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场为广大收藏爱好者精心准备的大众拍卖吸引了不少新买家光临拍卖现场,中国书画和现当代艺术三个专场共成交2537.94万元,其中,中国书画两个专场成交2422.71万元。  对于以往走高端路线的荣宝斋(上海),此次是第一次
期刊
满地的白桦树皮,游弋在木雕作品中的参观者——“行走集:彭小佳雕塑作品展”于2013年3月15日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开幕。  展览集中展出了彭小佳从1984年至今创作的多个系列的80余件作品,其中包括了代表作品《轮子》、《书》系列、《骰子》、《七宗罪》、《祭祖牌》、《山水》,以及新作《园中缘》。近半数作品为木雕,各类木材是他多年雕塑创作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材质之一。彭小佳的雕塑作品中始终保存着清晰的手
期刊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故国。  从尼泊尔的蓝毗尼园 Iumbibni (古印度之迦毗罗卫城蓝毗尼园), 到印度北部比恰尔邦伽耶城南郊的菩提伽耶Buddha gaya摩诃菩提寺,到印度北部波罗奈城的鹿野苑Sarnath,再到中部奥兰加巴德的阿旃陀Ajanta石窟群、埃洛拉Ellora石窟群,还有博帕尔城附近的世界第一佛塔桑吉 Sanchi古塔……这里既是梵义圣地的佛祖降生地、证成正觉
期刊
元代景德镇已成功烧制了釉下彩瓷青花和釉里红,进入明代以后,景德镇制瓷业迅速崛起,“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景德镇所制各类彩色瓷器,各种颜色釉瓷器,很快占领国内外市场。  洪武青花、釉里红釉下彩瓷无论在釉色、画工和造型等方面,均有元代瓷器的遗风。元青花龙纹高足碗,纹饰线条潦草疏简,色调清淡,洪武早期的青花色泽也很清淡,不浓重,底足也有类似元瓷底足的乳钉状突起。到了永乐、宣德时期,随着手工业和城市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