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课程改革无疑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 《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同时使课改更具可操作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融入新一轮课改中.
一、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定式思维:教材是教师授课的唯一依据,也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唯一材料. 但是,当前使用的教材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有一定的差距,教材有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大,甚至是學生完全陌生的. 这样,学生心中很难形成“数学来源于生活”这样的理念,也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会让学生厌烦数学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如:在教学“克、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我用小黑板准备了一些题:一头猪重75克,一个鸡蛋重50千克,一个梨重75千克……这些物品都是学生常见的,所以让学生对以上数据发表自己的意见时,虽然学生对千克和克没有明确的区分,但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这些物品有所了解,一眼就能够看出物品的重量不对. 由此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引入教学. 这样,在有限的教材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挖掘出鲜活的内容,拓宽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概率”时,我课前准备了十个白乒乓球和三个黄乒乓球装在袋子里,让学生猜测摸出哪种颜色乒乓球的可能性大,并让学生亲自实践. 这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也很快融入教学之中.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便于组织教学,又利于学生进行操作. 这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只有对课程文本进行再加工、再建构,在这种加工和建构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得到了某种情感的体验、生命的感情,同时,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就是水到渠成的必然.
二、合理、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具备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 于是,有的老师便把小组合作交流当成了法宝,好像一节课如果没有合作、没有小组讨论,就不是一节完整的课,就不是一堂成功的课一样,弄得小组合作满堂飞. 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分小组摆一摆5根小棒或者5个小圆. 这些简单的数学活动学生完全能够独立完成,没有必要再让学生小组合作,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而应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 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 例如“根据数列的排列规律,填出空缺位置上的数:19,1,17,4,15,7,( ),10,11,( ),9,16,7,19”这类题,学生不能很快找出规律,就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从不同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只要说出一种规律并能合理解释,就应该给予肯定. 当遇到了学生都希望解决的问题,教材中没有答案,而问题又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争辩”.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合作交流. 同时,在课堂上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不能为了突出形式而草草收场. 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要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三、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并强调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积累,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把学习到的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加以应用,从而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以及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行程应用题”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拓展,让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应用,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习惯于对学生说:“你们懂了吗?”当学生回答:“懂了!”老师就放心了,学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种教学是以学生学懂为目的,内容听懂了,问题解决了,就大功告成,功德圆满. 这似乎无可厚非,但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知识获得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思维过程进行学习,这并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小学生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和疑问的,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总是带着满脑子的问题,然而过去的中国教育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就算目标达到了. 因而《数学课程标准》倡导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善于提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 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发现疑问、提出疑问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定式思维:教材是教师授课的唯一依据,也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唯一材料. 但是,当前使用的教材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有一定的差距,教材有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大,甚至是學生完全陌生的. 这样,学生心中很难形成“数学来源于生活”这样的理念,也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会让学生厌烦数学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如:在教学“克、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我用小黑板准备了一些题:一头猪重75克,一个鸡蛋重50千克,一个梨重75千克……这些物品都是学生常见的,所以让学生对以上数据发表自己的意见时,虽然学生对千克和克没有明确的区分,但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这些物品有所了解,一眼就能够看出物品的重量不对. 由此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引入教学. 这样,在有限的教材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挖掘出鲜活的内容,拓宽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概率”时,我课前准备了十个白乒乓球和三个黄乒乓球装在袋子里,让学生猜测摸出哪种颜色乒乓球的可能性大,并让学生亲自实践. 这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也很快融入教学之中.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便于组织教学,又利于学生进行操作. 这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只有对课程文本进行再加工、再建构,在这种加工和建构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得到了某种情感的体验、生命的感情,同时,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就是水到渠成的必然.
二、合理、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具备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 于是,有的老师便把小组合作交流当成了法宝,好像一节课如果没有合作、没有小组讨论,就不是一节完整的课,就不是一堂成功的课一样,弄得小组合作满堂飞. 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分小组摆一摆5根小棒或者5个小圆. 这些简单的数学活动学生完全能够独立完成,没有必要再让学生小组合作,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而应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 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 例如“根据数列的排列规律,填出空缺位置上的数:19,1,17,4,15,7,( ),10,11,( ),9,16,7,19”这类题,学生不能很快找出规律,就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从不同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只要说出一种规律并能合理解释,就应该给予肯定. 当遇到了学生都希望解决的问题,教材中没有答案,而问题又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争辩”.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合作交流. 同时,在课堂上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不能为了突出形式而草草收场. 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要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三、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并强调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积累,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把学习到的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加以应用,从而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以及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行程应用题”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拓展,让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应用,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习惯于对学生说:“你们懂了吗?”当学生回答:“懂了!”老师就放心了,学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种教学是以学生学懂为目的,内容听懂了,问题解决了,就大功告成,功德圆满. 这似乎无可厚非,但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知识获得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思维过程进行学习,这并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小学生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和疑问的,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总是带着满脑子的问题,然而过去的中国教育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就算目标达到了. 因而《数学课程标准》倡导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善于提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 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发现疑问、提出疑问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