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加体育高考的学生,时间紧、任务重、基础差是摆在每个高三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找到突破口,是当务之急。根据我的经验,在学生的速度、力量、弹跳、柔韧、灵敏协调等素质中,发展速度素质的难度最大,并且速度素质对各个运动项目成绩的影响也比较大。因此,我们的训练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速度素质,找准这个突破口,不断促进各项素质的协调发展,为创造优异的成绩打下牢固的基础。
高三学生的训练一般从当年9月到次年的4月下旬,共有7个月时间。我认为可划分为两个周期,即准备期和竞赛期。每个周期分为两个阶段,9—10月为一般准备阶段,以学习和改进跑的基本技术,提高跑的能力为主,训练强度不宜过大;11—1月为专门准备阶段(冬训阶段),速度训练应具有专门性的特点,注意提高加速能力及保持高速度的能力,训练的量和强度逐渐加大;2—3月为竞赛前期,应大力加强专项跑的练习,并适当参加短跑比赛,以提高学生的速度能力;4月为竞赛期,运动量减小到较低水平,强度增加到比赛强度,多进行大强度比赛,不断调整学生的竞技状态,提高竞赛能力。
就跑的基本技术来说,人们都习惯采用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专门练习来改进跑的技术。其结果是,学生几乎每次准备活动都做这些跑的专门练习,但跑的技术却没有多大改变。我推荐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一平动技术和高速跑中的放松技术,其技术特点是快速伸髋和摆动式积極着地。特别是塑胶跑道的运用,现在世界优秀运动员跑的技术动作倾向动作幅度大、充分向前抬腿送髋、后蹬腿并没有完全蹬直即折叠向前摆动。这种跑的技术一方面利用腰腹力量,使髋绕纵轴做前后摆动,增加了腿的前摆幅度,增加步长。另一方面,后蹬腿并未完全蹬直就迅速折叠前抬,缩短了摆动腿的转动半径,加快了腿的前后摆动节奏,增加了步频。另外,大小腿的充分折叠,是在后蹬结束且膝关节的充分放松基础上进行的,使运动肌的紧张与放松交替变化,有利于人体能量的恢复与供给,提高了神经的持久兴奋能力。
一、一般准备阶段
在一般准备阶段,学习和改进跑的基本技术时,应花时间、花精力,着重加强摆臂、抬膝送髋、折叠前摆伸小腿等关键技术动作的学习。
(一)摆臂
正确的摆臂技术可加快摆臂动作,摆臂动作越快,则腿的动作也就越快,从而加快跑的速度。大多数摆臂练习时,要求学生成弓箭步,听口令或节奏,直接做摆臂练习。虽不断强调放松,但节奏一快就呈现紧张状态,笔者的做法是分三步解决放松问题。
第1步,成站立姿势(左右或前后开立),做直臂前后摆动,强调以肩为轴的放松摆动练习。
第2步,在掌握了以肩为轴前后摆动的基础上,屈臂摆动(姿势同前),强调肘关节角度变化,眼看前方,注意前摆的高度。
第3步,在掌握了前两步的基础上,成弓箭步,上体稍前倾,听口令或节奏,由慢及快进行摆臂练习,以及听口令左右脚交替前迈,注意摆臂的幅度。
(二)抬膝送髋伸小腿
1.走动中,每走第3步时完成抬膝送髋伸小腿动作,循环进行。
2.跑动中,每跑第3步完成抬膝送髋伸小腿动作,跑动时上体不能后仰,注意身体重心跟随前移,速度由慢及快。
3.每一步皆完成抬膝送髋伸小腿动作,注意上体稍前倾,膝抬到最高处时再向前送髋伸小腿,两臂要配合两腿大幅摆动,动作节奏由慢到快。
(三)折叠前摆伸小腿
1.后踢腿跑。练习时身体适当前倾,膝关节放松向后折叠,脚跟触及臀部,脚前掌弹性着地,动作幅度逐渐加大,动作速度由慢到快,过渡到途中跑,动作轻快,重心平稳。
2.车轮跑。练习时身体尽量保持直立,膝关节放松向后快速折叠、前抬、向前送髋伸小腿,积极下压,鞭打“扒地”,两臂配合两腿大幅摆动,动作速度由慢到快,过渡到途中跑,注重身体重心平稳向前移动,不能上下起伏过大。
二、训练安排
就训练安排来说,由于速度训练对人体的神经—肌肉系统的要求很高,容易产生疲劳,不宜长时间持续进行。
前苏联的观点是,以每次训练课平均重复6~9次,每周训练4次为宜。因此,提倡隔日训练,每日训练课的量不宜过大,否则,不仅难以达到应有的训练效果,还容易产生速度障碍,同时注重训练手段多样化,经常变换时间、距离、频率、节奏,使身体练习始终处在变化状态下进行,在不同的阶段侧重点不同。
(一)一般准备阶段
以改进跑的基本技术,提高跑的能力为主,体会自然、协调、放松跑的感觉,主要手段如下:
1.摆臂练习,快慢结合,时间组合(3秒—4秒—7秒—5秒)。
2.折叠前抬送髋伸小腿的弹性跑,由慢到快,距离(25~40米)。
3.斜坡跑道的上坡高抬腿跑(15~25米)。
4.斜坡跑道的下坡跑(15~25米),接惯性水平跑(25~35米)。
5.40~60米弯道进直道,直道进弯道的中速放松大步跑。
(二)专门准备阶段
注重提高跑的加速能力及保持高速度的能力,主要手段如下:
1.15~30米起跑(蹲踞式、半蹲踞式、站立式),注重动作的准确性,身体的前移,起动的突然性。通过各种口令、声音的变化,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起动速度。
2.斜坡跑道上坡段的起跑练习,体会身体前倾两腿后蹬的加速能力。
3.30米慢跑+30米加速跑,慢跑段逐渐加速,防止分界线上的突然加速。
4.牵引跑50~80米。
5.50~80米,80~100米力口速跑。
(三)竞赛前期
加强专项跑的练习,提高速度耐力,主要手段如下:
1.30~50米的重复跑、间歇跑,控制好间歇时间。
2.60~70米的追逐跑。
3.80~120米的直道进弯道,弯道进直道的加速跑。
(四)竞赛期
注重起跑,多进行50米以内的加速跑练习,适当进行比赛距离的短跑比赛,调整竞技状态,提高参赛能力。
总之,高三体育考生的短跑速度训练,应注重折叠前摆,快速下压的技术改进,注重体会轻松、自然、协调的放松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跑完全程。
高三学生的训练一般从当年9月到次年的4月下旬,共有7个月时间。我认为可划分为两个周期,即准备期和竞赛期。每个周期分为两个阶段,9—10月为一般准备阶段,以学习和改进跑的基本技术,提高跑的能力为主,训练强度不宜过大;11—1月为专门准备阶段(冬训阶段),速度训练应具有专门性的特点,注意提高加速能力及保持高速度的能力,训练的量和强度逐渐加大;2—3月为竞赛前期,应大力加强专项跑的练习,并适当参加短跑比赛,以提高学生的速度能力;4月为竞赛期,运动量减小到较低水平,强度增加到比赛强度,多进行大强度比赛,不断调整学生的竞技状态,提高竞赛能力。
就跑的基本技术来说,人们都习惯采用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专门练习来改进跑的技术。其结果是,学生几乎每次准备活动都做这些跑的专门练习,但跑的技术却没有多大改变。我推荐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一平动技术和高速跑中的放松技术,其技术特点是快速伸髋和摆动式积極着地。特别是塑胶跑道的运用,现在世界优秀运动员跑的技术动作倾向动作幅度大、充分向前抬腿送髋、后蹬腿并没有完全蹬直即折叠向前摆动。这种跑的技术一方面利用腰腹力量,使髋绕纵轴做前后摆动,增加了腿的前摆幅度,增加步长。另一方面,后蹬腿并未完全蹬直就迅速折叠前抬,缩短了摆动腿的转动半径,加快了腿的前后摆动节奏,增加了步频。另外,大小腿的充分折叠,是在后蹬结束且膝关节的充分放松基础上进行的,使运动肌的紧张与放松交替变化,有利于人体能量的恢复与供给,提高了神经的持久兴奋能力。
一、一般准备阶段
在一般准备阶段,学习和改进跑的基本技术时,应花时间、花精力,着重加强摆臂、抬膝送髋、折叠前摆伸小腿等关键技术动作的学习。
(一)摆臂
正确的摆臂技术可加快摆臂动作,摆臂动作越快,则腿的动作也就越快,从而加快跑的速度。大多数摆臂练习时,要求学生成弓箭步,听口令或节奏,直接做摆臂练习。虽不断强调放松,但节奏一快就呈现紧张状态,笔者的做法是分三步解决放松问题。
第1步,成站立姿势(左右或前后开立),做直臂前后摆动,强调以肩为轴的放松摆动练习。
第2步,在掌握了以肩为轴前后摆动的基础上,屈臂摆动(姿势同前),强调肘关节角度变化,眼看前方,注意前摆的高度。
第3步,在掌握了前两步的基础上,成弓箭步,上体稍前倾,听口令或节奏,由慢及快进行摆臂练习,以及听口令左右脚交替前迈,注意摆臂的幅度。
(二)抬膝送髋伸小腿
1.走动中,每走第3步时完成抬膝送髋伸小腿动作,循环进行。
2.跑动中,每跑第3步完成抬膝送髋伸小腿动作,跑动时上体不能后仰,注意身体重心跟随前移,速度由慢及快。
3.每一步皆完成抬膝送髋伸小腿动作,注意上体稍前倾,膝抬到最高处时再向前送髋伸小腿,两臂要配合两腿大幅摆动,动作节奏由慢到快。
(三)折叠前摆伸小腿
1.后踢腿跑。练习时身体适当前倾,膝关节放松向后折叠,脚跟触及臀部,脚前掌弹性着地,动作幅度逐渐加大,动作速度由慢到快,过渡到途中跑,动作轻快,重心平稳。
2.车轮跑。练习时身体尽量保持直立,膝关节放松向后快速折叠、前抬、向前送髋伸小腿,积极下压,鞭打“扒地”,两臂配合两腿大幅摆动,动作速度由慢到快,过渡到途中跑,注重身体重心平稳向前移动,不能上下起伏过大。
二、训练安排
就训练安排来说,由于速度训练对人体的神经—肌肉系统的要求很高,容易产生疲劳,不宜长时间持续进行。
前苏联的观点是,以每次训练课平均重复6~9次,每周训练4次为宜。因此,提倡隔日训练,每日训练课的量不宜过大,否则,不仅难以达到应有的训练效果,还容易产生速度障碍,同时注重训练手段多样化,经常变换时间、距离、频率、节奏,使身体练习始终处在变化状态下进行,在不同的阶段侧重点不同。
(一)一般准备阶段
以改进跑的基本技术,提高跑的能力为主,体会自然、协调、放松跑的感觉,主要手段如下:
1.摆臂练习,快慢结合,时间组合(3秒—4秒—7秒—5秒)。
2.折叠前抬送髋伸小腿的弹性跑,由慢到快,距离(25~40米)。
3.斜坡跑道的上坡高抬腿跑(15~25米)。
4.斜坡跑道的下坡跑(15~25米),接惯性水平跑(25~35米)。
5.40~60米弯道进直道,直道进弯道的中速放松大步跑。
(二)专门准备阶段
注重提高跑的加速能力及保持高速度的能力,主要手段如下:
1.15~30米起跑(蹲踞式、半蹲踞式、站立式),注重动作的准确性,身体的前移,起动的突然性。通过各种口令、声音的变化,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起动速度。
2.斜坡跑道上坡段的起跑练习,体会身体前倾两腿后蹬的加速能力。
3.30米慢跑+30米加速跑,慢跑段逐渐加速,防止分界线上的突然加速。
4.牵引跑50~80米。
5.50~80米,80~100米力口速跑。
(三)竞赛前期
加强专项跑的练习,提高速度耐力,主要手段如下:
1.30~50米的重复跑、间歇跑,控制好间歇时间。
2.60~70米的追逐跑。
3.80~120米的直道进弯道,弯道进直道的加速跑。
(四)竞赛期
注重起跑,多进行50米以内的加速跑练习,适当进行比赛距离的短跑比赛,调整竞技状态,提高参赛能力。
总之,高三体育考生的短跑速度训练,应注重折叠前摆,快速下压的技术改进,注重体会轻松、自然、协调的放松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跑完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