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从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实施策略等角度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进行了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浅显的看法,希望能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日常阅读教学提供一点理论借鉴,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情感;意义;阅读;重视;经典;感动;关注;生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情感教育是指针对学生的爱好、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构建教育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推动力。高中语文是高中的重要科目,如何有效利用情感教育提升高中生的语文水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意义
情感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是趣味性特征,要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必须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和热爱。情感是一个作家创作的源泉,也是学生在学习高中阶段文章时所必须具备基本的基本态度。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学创设相关情境,将作品的意境展示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利用文字来传递自己的情感,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高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完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情感复杂多变,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认知能力都趋于成熟,并且能够凭借自己的判断来分析事物。因此,教师在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授课时,应该加强情感教育,将学生的心理情绪引向良性的发展道路。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感受能力,像常见的文学形式,诗歌、散文、小说等等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内容,能够引发学生的丰富情感,容易引发学生更深的情感感受,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在高中階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通过阅读文章构建自己的感情世界,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能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自身素质。
二、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策略
(一) 阅读教学必须重视“读”
教师的讲解分析要为指导阅读服务,重点是学生自己的“读”。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感受文本,从而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使阅读训练达到我们期待的成果。在阅读教学的实践操作中我们不能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时的个性化的解读。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理解和体验,就会深入文本,对文本产生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就会受到作品中正能量的影响,就能获得美的体验。我们要反复诵读经典作品,在阅读中感受它的魅力。在已经粗知文意的基础上,细细品味整篇作品,抓住最能打动人的语言、动作、情节,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化抽象文字为真实感受。教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质疑权威解读,在同学间分享阅读感受,与学生全方位对话,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二) 推荐作品主要为经典作品
经典作品是人类在探索自然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的结晶,它们可以塑造学生高尚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而低俗读物更多是一种快餐文化的产物,它们会让人意志消沉,精神麻痹。一个人最怕精神贫血,思想缺钙。只有肥沃的精神土壤,才能孕育出理想之花。那些有教育意义的阅读材料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能力。阅读教学就是要通过阅读,挖掘作品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情感。学生学习课文不光是学习课文的知识点,也是在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伟人和英雄身上的正能量会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完善、提升。
(三) 教师要先感动自己
于漪老师在《语文谈世录》中说:“教师要先进入角色,披文入情,才能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要达成情感目标必须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匠心独运地创设与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学生的情感就会不知不觉融入所感知的文章中。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可以采用默读、朗读、讨论,甚至表演的方式阅读体会作品。在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教师三者的心灵碰撞中,阅读教学的情感教育才会真正取得实效。
(四) 指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学生的情感体验来源于他们对社会生活直观感受,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理解感受阅读材料至关重要。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闭塞,所以他们直接接触社会生活的途径很少。他们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网络,这与实际的社会生活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在阅读一些作品时,他们会产生经历、认知和情感上的隔膜。教师帮助学生开阔生活的眼界,把阅读经典作品与课外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走出文本、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完成生命的体验。
王国维说过:“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具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此。教育之事可分为智育、德育、美育是也。”语文教师要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在阅读教学中牢牢抓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塑造他们的理想人格,引导他们去追求美,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下的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为本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振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及改进[J].现代语文,2017,1.
[2]程荣华.探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教育[J].写作,2017,1.
作者简介:
郭军,重庆市,重庆市忠县忠州中学校。
关键词:情感;意义;阅读;重视;经典;感动;关注;生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情感教育是指针对学生的爱好、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构建教育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推动力。高中语文是高中的重要科目,如何有效利用情感教育提升高中生的语文水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意义
情感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是趣味性特征,要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必须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和热爱。情感是一个作家创作的源泉,也是学生在学习高中阶段文章时所必须具备基本的基本态度。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学创设相关情境,将作品的意境展示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利用文字来传递自己的情感,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高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完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情感复杂多变,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认知能力都趋于成熟,并且能够凭借自己的判断来分析事物。因此,教师在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授课时,应该加强情感教育,将学生的心理情绪引向良性的发展道路。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感受能力,像常见的文学形式,诗歌、散文、小说等等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内容,能够引发学生的丰富情感,容易引发学生更深的情感感受,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在高中階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通过阅读文章构建自己的感情世界,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能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自身素质。
二、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策略
(一) 阅读教学必须重视“读”
教师的讲解分析要为指导阅读服务,重点是学生自己的“读”。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感受文本,从而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使阅读训练达到我们期待的成果。在阅读教学的实践操作中我们不能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时的个性化的解读。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理解和体验,就会深入文本,对文本产生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就会受到作品中正能量的影响,就能获得美的体验。我们要反复诵读经典作品,在阅读中感受它的魅力。在已经粗知文意的基础上,细细品味整篇作品,抓住最能打动人的语言、动作、情节,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化抽象文字为真实感受。教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质疑权威解读,在同学间分享阅读感受,与学生全方位对话,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二) 推荐作品主要为经典作品
经典作品是人类在探索自然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的结晶,它们可以塑造学生高尚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而低俗读物更多是一种快餐文化的产物,它们会让人意志消沉,精神麻痹。一个人最怕精神贫血,思想缺钙。只有肥沃的精神土壤,才能孕育出理想之花。那些有教育意义的阅读材料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能力。阅读教学就是要通过阅读,挖掘作品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情感。学生学习课文不光是学习课文的知识点,也是在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伟人和英雄身上的正能量会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完善、提升。
(三) 教师要先感动自己
于漪老师在《语文谈世录》中说:“教师要先进入角色,披文入情,才能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要达成情感目标必须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匠心独运地创设与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学生的情感就会不知不觉融入所感知的文章中。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可以采用默读、朗读、讨论,甚至表演的方式阅读体会作品。在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教师三者的心灵碰撞中,阅读教学的情感教育才会真正取得实效。
(四) 指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学生的情感体验来源于他们对社会生活直观感受,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理解感受阅读材料至关重要。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闭塞,所以他们直接接触社会生活的途径很少。他们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网络,这与实际的社会生活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在阅读一些作品时,他们会产生经历、认知和情感上的隔膜。教师帮助学生开阔生活的眼界,把阅读经典作品与课外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走出文本、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完成生命的体验。
王国维说过:“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具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此。教育之事可分为智育、德育、美育是也。”语文教师要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在阅读教学中牢牢抓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塑造他们的理想人格,引导他们去追求美,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下的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为本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振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及改进[J].现代语文,2017,1.
[2]程荣华.探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教育[J].写作,2017,1.
作者简介:
郭军,重庆市,重庆市忠县忠州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