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问我在想什么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底子的熟人见面打招呼,一般都是问“吃了没?”现在似乎吃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于是寒暄语一般是这样几句话了,第一句“你最近忙不忙?”第二句是“你最近在忙什么?”第三句是为我本人定制的:“你最近在看什么?”
  这三个问题都很好回答,也都很难回答。为什么,因为职业的原因,又加上习惯的不同,忙和不忙,实在是一个没标准不靠谱的问题。人人朝九晚五,也说明不了到底是忙还是闲,而且付出和得到也并不是一回事情,有的甚至有天壤之别。起早摸黑的,比如说我们的中小学生,看上去当然很忙,但这个忙有意义和价值吗?这很难说。


  至于个别的朋友会问我的第三个“你最近在看什么?”这个问题是我乐意回答的,因为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看什么书和影碟不仅跟职业有关,也反映了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决定了我将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来。如果我习字时读的是王羲之临的也是王羲之,那十年之后,我的书写可能会带有一点点的“王气”,这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大约是一个道理。当然人毕竟不是奶牛,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并不一定是奶。同样是奶,有人生产奶茶,有人出品豆奶,而有人干脆是搞饮料罐装,或有人干脆卖白开水,这跟一个人“看什么”好像还是有关系的。
  但是我发现,从没有人问我“在想什么?”我以为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根本就没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中国古代有一则寓言叫《杞人忧天》,当时我们都把杞人解释成是可笑的、他是没有必要去顾虑天会塌下来的,直白地说杞人是精神有毛病的,或者他一天到晚在想引力波和外星人这样的问题。因此生活中没有人问我在想什么,大概他们本身也很少在想什么,或者说“想什么”是属于很私人的、很形而上的问题,没必要拿出来说给人听的,它不像“忙不忙”这种比较形而下的问题,比如开会忙带孩子忙,这大概人人都有同感,而至于你在想什么,这属于咸吃萝卜淡操心,操了也白操,所以就不花那个心思了。
  如果能让我把时空稍微转换一下,比如回到学生时代。作业做不出或闯了祸被叫去办公室,那除了用沉默来装孙子外是没什么好办法的,这时候老师常问的一个问题(也基本就是这么个问题)就是——你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老师也是人,有时也会说出一些很接地气的话,诸如“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脑子是不是破掉了?”
  嗨嗨,脑子里在想隔壁班的女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校门口的地摊上有没有新到的漫画,我的QQ邮箱里有没有她给我发来的新邮件……这样的问题当然不能告诉我的老师,就是把我家长叫来,我也是不会说的。这也等于说老师问的“你脑子里在想什么?”基本就不是一个疑问句,而是一个否定句,就是说你脑子里是不能想什么的,想了也白想!
  我写这一段话没有想怀旧致青春的意思,我是指大概只有中小学时代,老师认为我们会东想西想想开去,想那些跟功课无关的事情。而一到社会上,特别是人到中年之后,大概没有人再来关心我们在想些什么,包括我这样的文字工作者,大家也认为你只要写就是了,你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了,根本就没有“想”这档事情了,好像脑袋搁在肩膀上就是个装饰品。人家让你写什么,你就写到让人家满意就是了,至于你的个人风格和腔调,对不起,一切要由甲方说了算的。是啊是啊,从一句顶一万句的时代一下子跨入到大数据时代,我们的眼睛都离不开屏幕,手指离不开键盘,好像我们也真的很少再想什么问题了,最多也只是今天晚上吃什么,吃好之后的散步走哪一条路,哪一条的灰尘和雾霾会少一些?
  没有人问我在想什么,不代表我不想,只是东想西想还基本处于混混沌沌当中,不会去梳理和归整,也没有去清零,因为现在我们的生存已经到了一个碎片化的状态,本来我一天做自己的事情,最多也就几个电话的联系。现在电话也还有,但都是陌生人打进来的。还有就是你时不时要去关注一下微博啊微信啊,那上面有没有好玩的文字和图片。也就是说我们为了这“好玩”而牺牲掉了不少无聊的无所事事的时间,包括一个人发呆的时间。殊不知,一个人在发呆的时候,真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好像人进入了一个真空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才会有思想的火花和灵感迸发出来。
  没有人问我在想什么,这不是我朋友的错,更不是这个时代的错,而是我自己也常常忽视了这种“想”。在忙和碎片化的借口下,冷静和清醒少了,跟风和随大流多了;坚持和专注少了,滑到哪里算哪里多了;更可怕的是,我们的理想少了,我们跟现实讨价还价多了;同样的,我们的思想家在渐渐消少,我们的策略家攻略家增多,当然忧虑和焦躁也在增多,只是很少有人会涉足这一块,我们在朋友圈里东看西说,但最终还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世界看似开放,实则还是封闭的,因为没有更深入地去想……
  没有人问我在想什么,这是我碰到的问题。我想借此反省,我是不是真的想得少了,没有敢在黑暗的隧道里顶着矿灯前行;我是不是沉迷于浮光掠影,而没有沉下心来认真地写一篇文章哪怕是千字文;我是不是不敢也不想突破自己,而只是停留在对朝花夕拾的迷恋之中?
  我最近就在想以上这些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爆炸性扩张,以大众传播为主导迅速向人际传播为主导的社会舆论格局转变。社会舆论实际上形成了“两个舆论场”,一个是由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组成的主流舆论场,一个是由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形成的民间舆论场。  如何深入研究自媒体语境下,受众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的新变化,改进传播艺术、创新引导方式,增强主流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摆在主流媒体集团面前一项
说起猴子.人们就会想到《西游记》中的孙猴子,凭一根金箍棒,保唐僧去西天取经。在民间,猴子是讨人喜爱的。旧时街上有耍猴戏的。常常吸引过往行人。直至今之节庆佳日,人们还爱带着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古琴曾有过辉煌,也有过衰落,但始终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曾放弃古琴,甚至把古琴视作比自己生命还要珍贵的人生财产。多年以来,李祥霆致力于推广和研究古琴的工作,一直被媒体称为全世界唯一能即兴演奏的古琴大师。  主持人:李老师,您好!现在古琴界能够现场即兴的也只有您了。  李祥霆:平常音乐会是观众出题,临时命题更具有随机性,这可能是其他人从来没做过的。  主持人:回想当年查阜西见到您,因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空间出现了许多园林景观,有些园林景观是在旧时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使之更加完美;有些园林景观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衍生的,它们的出现见证了城市发展快步伐的同时也为城市空间增添了靓丽的一笔。现代城市空间所收获的种种荣耀离不开园林景观艺术的烘托,可以说,园林景观艺术是一座城市的象征,其在装点城市美丽空间的同时,也为城市空间带去了更多的生态环保性能,使得城市空间的绿
猴年春节期间,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无名“民国女神”的老照片,然后又有网上寻找此位女神的新闻,最后是知其已经离世,这让人还是颇为感慨。这感慨倒不是说红颜易老,也不是岁
2016年春节过完恢复上班之后不久,由于政策调整原因,杭州的房市就进入了一种集体“兴奋”。不仅仅供销两旺、成交数量猛增,而且各大售租房公司纷纷增开门店,扩大布局和进军杭城原先的售房“薄弱”地带;加上来自各地的年轻人闻风而动、求职入行,一时间杭城各大小区进进出出、急速奔走的都是满面笑容、身着深色西装制服的年轻经纪人。我问了一位新入行的销售代理,原来他们目前因为是“新人”,甚至连底薪也没有,就是根据具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国内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拥挤等“城市病”。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推进,杭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常住人口已经接近1000万,正在迈向特大城市行列。但由于人口、产业、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资源过度集聚于主城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城市病”日益突出。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杭州要结合“十三五”规划,通过向郊县和周边地区疏解人口、产业、公共服务
西子湖畔,山灵水秀,人文荟萃,温润如玉的江南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他生于七十年代,生长于杭州江南的诗情画意当中,如今,他已是当今书坛备受瞩目的一位年轻书法家。就请随我们一同对话书法家沈浩,共同解读他的书法心性。  主持人:沈老师,您好!您出生于1973年,现在已经是非常出名的书法家,而且是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副主任,可以用年轻有为、非常幸运和一帆风顺来形容您的书法生涯。  沈 浩:我觉得到目
摘要:以九江市南山公园为例,结合南山公园的概况,通过实地考察,分析其公共设施的使用概况和现状的优缺点,总结出改良公园公共设施设计的对策,力图对便利居民生活,完善公园景观,提升城市总体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南山公园;公共设施;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20-2  一、九江市南山公园整体概况分析  南山公园地理环境优越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注重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追求精神生活。要想得到长期稳定的幸福,就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优良资源。城市公园作为日常生活中与人们最贴近的娱乐休闲场所,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就需要在公园建设中多增添一些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下面就探讨一下城市公园中人性化设计的现状。  关键词:精神生活;城市公园;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J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