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90-02
五月伊始,头晕失眠,胸闷心悸找上了我。西医检查不出来什么问题,中医围绕着“虚”字大做文章。总是自诩身体健康的我,开始了药罐子生涯,然而药效甚微。本打算暑期好好调理下,但暑假又有为期一个半月的学习活动。每天要上六个小时课。加上来回路途,一天八个小时出去了。又哪来的时间去调理呢。暑假伊始,带着对自己身体和对即将到来的高三繁重工作的担心,我开始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学习。忙忙碌碌的暑假过半,除了偶尔头晕,其他症状倒是陆续消失了,脸色也好看了许多。于是家人一致认为之前是因为工作太累,压力太大。
从教十年,当班主任却只有短短两年光景。做科任教师的时候,总羡慕班主任和学生的亲密。觉得没当过班主任就不算做了老师。可是真得做了班主任,脑袋里就只剩下“忙”,“累”,“烦”这三个字了。
班主任确实忙,忙着看自习,看做操,看午休,搞卫生,填表格,查纪律,家校沟通,师师沟通,师生沟通,上传下达,处理学生问题等等。还要应付各种领导布置任务和突击检查。这俨然就是一个拼体力的工作。加上本人家离学校较远,搭上上下班奔波之苦,这份工作就更显得其累无比。身体的累还在其次。学生家长的“不领情”更让人觉得“心累”。与此同时,科任老师频繁地找我反应班级同学作业的问题,学校主管部门也经常找我投诉班级卫生状况。双面夹击之下,我更是觉得心头火起,怎一个“烦”字了得。于是,这一把火就烧出了我各种毛病。
假期听课,我很是钦佩的一位老师说:“要在正确的时间,出于正确的动机,用正确的方法去做事情。”很简单的一句话,我却突然想到了我的班主任工作。我这么累,这么烦,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思前向后,应是方法不当。
班主任工作想要做好,就要善于管理。“管”就是要求,规范,约束,评判,督促。“理”就是协调,理顺,理性。“管”体现着班主任的态度和魄力,是低头走路,踏实前行。“理”则体现着班主任的智慧和能力,是抬头看路,把握方向。而我无论是“管”还是“理”都有相当多的欠缺。
“管”上面,我对自己定位失当。我把自己当成了学生的朋友和保姆,没有把自己放到教师的高度。和学生过多的交流,以及兴趣爱好的分享,让部分学生没大没小起来。表面上看起来师生关系和谐,其乐融融。但给自己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带来了难度,也损害了自己作为教师的尊严。
其次,对学生关怀备至,事必躬亲,班级一切事务包办代替也是我工作中的另一大问题。诚然,关心学生没错儿,但事事过问就要不得了,如同学之间发生的可以自己解决的小纠纷,有些同学情绪的短暂变化。还有班级的班会,墙报的设计。
从“理”这个角度来说的话,我更是问题多多。理就是有目的地学习,有深度地写作,有计划地创新。“创新”偶尔为之,也常常是拍脑袋临时决策,缺乏深入的前期思考和后续收尾。
这种工作习惯和思路,让我的班主任工作势必处处不顺。心态也大受影响。找不到那种宁静平和的心态,没有了幸福的感觉。假期前,班主任测评,孩子们对我不是很好的评价更是让我心头火起,而火大伤身。
如何寻回失落的健康,找回内心的平静呢?锻炼是必须的,但只能解决表层问题,最关键的是针对症结,找到恰当的方法。那就是超越日常繁杂的事务,改变自己的“管”的模式,提高自己“理”的水准。
班主任工作纷繁芜杂,但细细分类,却无非是事务性工作,沟通性工作,决策性工作三类。其中事务性工作耗时最多,它指的是班级日常事务的处理,目的在于让一个班级有序地运转发展。沟通性工作,则指的是家校沟通,师生沟通,师师沟通,目的在于拓展班级教育空间,充分利用外部因素,调动学生内部因素,促进班级良性发展。决策性工作是班级发展目标和学生个人发展目标的提出和实施。具有规划性,预见性和反馈性的特点,如好好利用,成充分调动学生潜力,为班级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无数可能。在日常工作中,事务性工作挤占了我的大多数时间,每天忙忙碌碌,却收效甚微,难逃瞎忙的嫌疑。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列过一个教师成功公式:成功=经验+反思。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我要做一个善于反思的人,定期记录下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并对失败之处,进行总结,寻求解决的办法。同样,我还要做一个勤于阅读的人。教育是一门科学,只有不断探寻,才能真正了解教育的规律,并把它应用于实践。不阅读,不了解教育规律的教师,很难称之为真正的教师。
暑假过半,我逐渐找回了我的健康。但要想长久地保持身体健康,内心平静,恐怕我还得继续学习如何做一个高效,快乐,有成就感的班主任,否则就会陷入开学病怏怏,放假好气色的怪圈。
五月伊始,头晕失眠,胸闷心悸找上了我。西医检查不出来什么问题,中医围绕着“虚”字大做文章。总是自诩身体健康的我,开始了药罐子生涯,然而药效甚微。本打算暑期好好调理下,但暑假又有为期一个半月的学习活动。每天要上六个小时课。加上来回路途,一天八个小时出去了。又哪来的时间去调理呢。暑假伊始,带着对自己身体和对即将到来的高三繁重工作的担心,我开始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学习。忙忙碌碌的暑假过半,除了偶尔头晕,其他症状倒是陆续消失了,脸色也好看了许多。于是家人一致认为之前是因为工作太累,压力太大。
从教十年,当班主任却只有短短两年光景。做科任教师的时候,总羡慕班主任和学生的亲密。觉得没当过班主任就不算做了老师。可是真得做了班主任,脑袋里就只剩下“忙”,“累”,“烦”这三个字了。
班主任确实忙,忙着看自习,看做操,看午休,搞卫生,填表格,查纪律,家校沟通,师师沟通,师生沟通,上传下达,处理学生问题等等。还要应付各种领导布置任务和突击检查。这俨然就是一个拼体力的工作。加上本人家离学校较远,搭上上下班奔波之苦,这份工作就更显得其累无比。身体的累还在其次。学生家长的“不领情”更让人觉得“心累”。与此同时,科任老师频繁地找我反应班级同学作业的问题,学校主管部门也经常找我投诉班级卫生状况。双面夹击之下,我更是觉得心头火起,怎一个“烦”字了得。于是,这一把火就烧出了我各种毛病。
假期听课,我很是钦佩的一位老师说:“要在正确的时间,出于正确的动机,用正确的方法去做事情。”很简单的一句话,我却突然想到了我的班主任工作。我这么累,这么烦,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思前向后,应是方法不当。
班主任工作想要做好,就要善于管理。“管”就是要求,规范,约束,评判,督促。“理”就是协调,理顺,理性。“管”体现着班主任的态度和魄力,是低头走路,踏实前行。“理”则体现着班主任的智慧和能力,是抬头看路,把握方向。而我无论是“管”还是“理”都有相当多的欠缺。
“管”上面,我对自己定位失当。我把自己当成了学生的朋友和保姆,没有把自己放到教师的高度。和学生过多的交流,以及兴趣爱好的分享,让部分学生没大没小起来。表面上看起来师生关系和谐,其乐融融。但给自己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带来了难度,也损害了自己作为教师的尊严。
其次,对学生关怀备至,事必躬亲,班级一切事务包办代替也是我工作中的另一大问题。诚然,关心学生没错儿,但事事过问就要不得了,如同学之间发生的可以自己解决的小纠纷,有些同学情绪的短暂变化。还有班级的班会,墙报的设计。
从“理”这个角度来说的话,我更是问题多多。理就是有目的地学习,有深度地写作,有计划地创新。“创新”偶尔为之,也常常是拍脑袋临时决策,缺乏深入的前期思考和后续收尾。
这种工作习惯和思路,让我的班主任工作势必处处不顺。心态也大受影响。找不到那种宁静平和的心态,没有了幸福的感觉。假期前,班主任测评,孩子们对我不是很好的评价更是让我心头火起,而火大伤身。
如何寻回失落的健康,找回内心的平静呢?锻炼是必须的,但只能解决表层问题,最关键的是针对症结,找到恰当的方法。那就是超越日常繁杂的事务,改变自己的“管”的模式,提高自己“理”的水准。
班主任工作纷繁芜杂,但细细分类,却无非是事务性工作,沟通性工作,决策性工作三类。其中事务性工作耗时最多,它指的是班级日常事务的处理,目的在于让一个班级有序地运转发展。沟通性工作,则指的是家校沟通,师生沟通,师师沟通,目的在于拓展班级教育空间,充分利用外部因素,调动学生内部因素,促进班级良性发展。决策性工作是班级发展目标和学生个人发展目标的提出和实施。具有规划性,预见性和反馈性的特点,如好好利用,成充分调动学生潜力,为班级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无数可能。在日常工作中,事务性工作挤占了我的大多数时间,每天忙忙碌碌,却收效甚微,难逃瞎忙的嫌疑。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列过一个教师成功公式:成功=经验+反思。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我要做一个善于反思的人,定期记录下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并对失败之处,进行总结,寻求解决的办法。同样,我还要做一个勤于阅读的人。教育是一门科学,只有不断探寻,才能真正了解教育的规律,并把它应用于实践。不阅读,不了解教育规律的教师,很难称之为真正的教师。
暑假过半,我逐渐找回了我的健康。但要想长久地保持身体健康,内心平静,恐怕我还得继续学习如何做一个高效,快乐,有成就感的班主任,否则就会陷入开学病怏怏,放假好气色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