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电影的纪录片式表演美学

来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er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影表演美学呈现为一种纪录片式的风格.因为在历史的巨大变化之下,表演无法深入时代和人物的内心,只能是一种“速描”和“白描”,有着表层的素净和明朗.如果说“体验生活”在从前还只是表演观念,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变成一种表演工作制度,“体验学派”初步形成.“体验学派”还只是达乎行为而止于行为,过程式的表演普及,表演比较拘谨,情节矛盾解决轻易,主角呆板而配角相对生动,表演的舞台化痕迹较重.纪录片式表演风格的成因,主要是时代的崭新以及陌生,来不及沉淀及其深度阐述,以及延安纪录片电影美学的惯性作用,与农村观众文化水平的适应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以短视频社交应用抖音为例,考察数字媒介技术及其提供者、使用者在城市意象形塑中的角色.通过对抖音首批上线的城市地标增强现实特效及用户生产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在
斯蒂格勒从康德、胡塞尔意识先验机制中发掘元电影,将其作为第三持留加以重构.依德里达反客为主的替补逻辑构建的第三持留电影理论,作为电影工业文化问题解药,也是毒药,它无
中国投资者热衷于海外电影投资,尤其是投资好莱坞.除好莱坞的国际票房号召力外,美国不奉行文化例外是重要原因.中国电影产业的海外投资不仅会面临高额投资回报不确定的风险,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近年一直在进行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主导思想下,各级主任教员在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拥有一定的自由度来对自
方言区和少数民族语言区受到社会认知、教师专业素质等影响,中小学普通话教育、推广落后。针对存在问题,从学校、社会、职能部门职责强化等角度,对从中小学介入为重点实施“
期刊
20世纪20年代末期,有声电影凭借声音的介入丰富了媒介形态、拓宽了感官经验并助推银幕艺术发展为现代科技滋养下的视听奇观;随着时间属性在电影艺术层面的凸显,舞台剧的银幕
两部小说与两个金巴rn叶航(以下简称“叶”):导演好,我刚刚看了一下猫眼的专业版,现在票房是992.2万,也许采访结束的时候就能过千万,这应该是您所有片子中票房最高的了吧?rn
期刊
本文通过分析电影—装置的影像运行机制,发现在电影中存在着三个时刻:拍摄时刻、放映时刻与观看时刻,而发生在拍摄时刻与放映时刻之间的机械移行(具体移行),最终转换为放映时
2018年11月3日,第三届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论坛在北邮科技洒店隆重开幕.“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论坛”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和研究生院共同承办.本届论坛以“
期刊
儒学和墨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中一直活跃在历代政治文化舞台的中央,渗透于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