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42伞兵步枪小传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G42伞兵步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空军专门为伞兵部队设计的武器。该枪的理念有可取之处,但结构设计不完善,乃至产量较低,很快退出装备序列——

研制由需求牵引


  FG42伞兵步枪型号名称中的“FG”为德文伞降步兵武器的缩写,“42”表示其于1942年期间设计定型。该枪装备使用时间十分有限,仅维持到二战结束,生产数量亦十分稀少。
  
  二战爆发后,作为德国空军的精锐力量,德国伞兵部队一直使用与其他常规步兵部队相同的武器,如毛瑟98k步枪、MG34/42机枪、MP38/40冲锋枪等进行空降作战。特别是在克里特岛战役中,德军伞兵部队士兵使用的武器携行具仅用一根带子系在身体上,士兵在落地时手和膝盖必须同时着地并不断向前翻滚以保证安全,因此在伞降过程中无法安全携带步枪和机枪等质量较重的装备,伞兵部队的士兵们在进行伞降时仅携带手枪和手榴弹,而冲锋枪和轻机枪则分别收纳在独立的包装袋中,从飞机上进行空投。由于伞降时携带武器火力不足,降落后又遭遇到盟军步枪和机枪的猛烈火力打击,而德军伞兵要冒着猛烈火力到处寻找空投下来的步枪和机枪,几乎处于只能被动挨打的局面,造成了严重伤亡。这一惨状使得德国空军意识到普通的步兵武器无法满足空降作战的特殊要求,伞兵部队需要一种专用的武器,兼顾步枪与轻机枪两种角色。
  1941年,德国空军部队要求为伞兵部队设计一种可选择单、连发射击的武器,空军航空部高层人员对该提议表示赞同,并进一步提出该武器同时要满足射程远、质量轻、威力大的特点,以取代步兵部队装备的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冲锋枪和轻机枪,并且还希望这种新型武器能够简化后勤供应并增强伞兵的单兵火力。
  德国空军航空部欲在专门负责为德军开发轻武器的陆军武器局走正式的武器开发程序,并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指标,要求新型伞兵步枪使用7.92×57mm标准弹,在拥有轻机枪性能的同时空投体积不大于一支常规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的体积。此外,还要求该枪使用10~30发弹匣,能发射枪榴弹,带有两脚架、刺刀和光学瞄准镜等。但是由于当时陆军武器局正在研制7.92×33mm中间威力枪弹,因研发优先权等问题而拒绝了德国航空部的设计要求。于是德国航空部决定自己组织人员进行新枪的研制。德国航空部的设计进程比较缓慢,而在此期间,德国伞兵部队在随后的多次空降作战中连续不断遭到惨重伤亡,迫使希特勒重新考虑空降突击的有效性并大大减少空降突击的数量,致使新型伞兵步枪的研制计划被停止。但德国空军并未就此放弃,而是私下继续展开该项目。
  这一次,德国空军并未再自行进行研制,而是将目光锁定在了德国各武器制造商,并在1941年12月提出具体指标,要求新型武器长度不得超过1000mm,质量不能比毛瑟98k步枪重太多,可进行单、连发发射,使用可拆卸的10发或20发弹匣供弹,并可以安装枪榴弹适配器以发射枪榴弹。尽管当时陆军武器局已经开发出7.92×33mm中间威力枪弹,但德国空军仍要求新枪使用射程较远的7.92×57mm标准毛瑟步枪弹,并将这一要求放在了最优先位置。

经过多次改进设计


  德国空军共选择了6家武器制造商进行原型枪的设计,分别为古斯特洛夫公司、毛瑟兵工厂、格罗斯法斯公司、黑内尔公司、莱茵金属公司以及克里格洛夫公司。几家公司都签订了设计合同,但提交的原型枪只有几种,且多数在初期被淘汰。如毛瑟公司提供了一种GM81机枪的改进型,但由于质量过重并使用弹链供弹而被淘汰;克里格洛夫公司提供了一种公司以前所生产步枪的改进型,同样很快遭到淘汰。
  1942年中旬,德国空军武器发展研究部决定对剩余的样枪进行测试,测试在位于吕贝克的塔尔耐维茨空军试验场进行,由陆军部组织。经过测试,德国空军对莱茵金属公司的样枪表示满意,该枪由公司旗下的设计师路易斯·斯坦格负责设计。其早期的试制型被称为A型枪,机匣、枪托和护手都采用冲压金属板制作而成,枪机机构的设计则以一战时期的刘易斯机枪的枪机机构为蓝本。德国空军接受了A型枪的基本设计,但对其提出了改进要求。改进后的枪命名为B型枪,将原本由冲压金属板制作的护手改为采用加强纤维材料制作,降低了导热性以保护射手在射击过热时手不会被烫伤,并同时对握把也进行了防潮改进设计。
  
  德国空军对改进后的B型枪于1942年4月进行测试,测试中该枪又暴露出几个缺点,于是德国空军责成斯坦格再次对该枪进行改进,要求提高耐用性和可靠性。斯坦格接到任务后根据要求再次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枪命名为C型枪,由莱茵金属公司生产了50支样枪提交给德国空军进行测试。该枪提交后进行了基本测试和耐用性测试,德国空军对其性能表示基本满意,但要求斯坦格在该枪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小改进,改进后的该枪采用光滑的冲压金属板枪托和一个试制型膛口制退器,经测试后得到了德国空军的满意答复并被命名为FG42伞兵步枪。
  FG42伞兵步枪在1943年早期由莱茵金属公司生产了50支,并将其中的6支枪递交给德国空军进行进一步测试。在测试中该枪出现了严重的危险:一支步枪在射击2100发枪弹后发生致命故障,并在一名士兵要使用其射击枪榴弹时爆炸,使该士兵严重受伤,同时冲压金属板制作的枪托在射击数发枪榴弹后掉落。于是该枪停止进行大规模生产,德国空军又要求斯坦格对该枪进行了多次改进。由于莱茵金属公司的生产进度无法满足军方要求,因此德国空军要求克里格洛夫公司进行生产。FG42伞兵步枪的机匣由铬镍钢切削而成,由于战争时期贵金属的严重匮乏,由该枪后来的生产商克里格洛夫公司改进了生产工艺,将铬镍钢由铬锰钢代替,并修改设计提高性能。改进后的FG42伞兵步枪一般被称为第II型,因此将原型枪命名为I型。克里格洛夫公司的第一批生产量为3000支。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供应的短缺而不断对该枪进行材料和工艺上的变化,并根据战场实战使用情况对该枪进行改进,1944年进行了最后一次改进,由于铬锰钢也逐渐出现短缺,克里格洛夫公司只好再次改进机匣,一般将这次改进后的型号称为III型。   FG42伞兵步枪设计成功后主要装备德国空军的伞兵部队使用,其首次亮相是在1943年9月12日德国伞兵部队营救墨索里尼行动中,但使用非常有限。此后德国伞兵部队基本作为步兵部队使用,这种专用的伞兵步枪的需求不再迫切,于是其量产仅持续到1944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仅生产了7000多支,因此现存的已非常罕见。FG42伞兵步枪大部分在克里格洛夫公司生产,还有少量在奥地利的迪特里希公司生产。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德军曾使用该枪外,阿根廷军队也曾少量使用,以供战场测试。

结构坚固但不具优势


  以现今的眼光来看,FG42伞兵步枪设计虽然并不成功,但其理念有可取之处。在当时的战争形势下,设计者利用仅有的物资资源,吸纳种种先进的设计构思,研制并投产了FG42伞兵步枪。但FG42伞兵步枪采用7.92×57mm标准步枪弹,全枪质量较大,弹匣横向设置,增大了体积。实战很快表明该枪不能满足要求,加之战争后期缺乏大量空降行动,FG42伞兵步枪逐渐被淘汰。
  FG42伞兵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回转式枪机带有两个闭锁突笋,而不像现代步枪那样采用多个闭锁突笋。单发射击时采用闭膛待击方式,连发射击时则采用开膛待击方式,以便冷却枪管。弹匣横向插入机匣左侧,弹壳从右侧抛出。枪托由钢板冷锻成型,采用中空设计,里面设有复进簧、后坐缓冲器,这样设计可以缩短全枪长度。扳机护圈后方带有倾斜式小握把。早期FG-42伞兵步枪小握把的向后倾斜角度很大,两脚架铰接在机匣前方,并可向前折叠。在改进型的FG-42 II型伞兵步枪上改用了倾斜度更适宜的小握把,两脚架安装位置接近枪口,并可向后折叠,方便携带。此外,为了节约资源以及适应冬季作战,又将金属制的枪托改为木制枪托,快慢机增加了保险功能。第II型枪机质量增加,并延长枪机后坐行程,全枪质量增加到4.82kg,全枪长度也增加,降低了射速。第III型枪的全枪质量进一步增加到4.98kg,枪机质量为595g,膛口制退器外观也不像最初的设计,而是带有横槽,呈宝塔状。膛口制退器卸下之后可以换装枪榴弹发射器而发射枪榴弹。配用可折叠式机械瞄具,照门为觇孔式,照门下方设有表示射程的数字,以根据射程调节照门高低。该枪亦可加装光学瞄准镜,使用光学瞄准镜时,将机械瞄具折叠即可。
  
  实战证明FG42伞兵步枪相对于使用中间威力枪弹的突击步枪并不具备优势而逐渐被淘汰。不过,FG42伞兵步枪坚固耐用,其某些设计元素被后来很多武器设计所借鉴,如美国的M60机枪等。
  编辑/王晓西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实验,探究清热祛瘀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效果.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组.除正常组外建立pristane诱导狼疮模型,各给药组灌胃(ig)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
目的观察布洛芬缓释胶囊联合生物陶瓷下腹部热敷治疗女中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4名女中学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联合生物陶瓷下腹部热敷治疗原发性痛经临
来自海上的威胁几十年来,来自海上的朝鲜特种部队,对韩国构成独特的安全威胁。美韩联合司令部在确保半岛防务安全中,要有效拦截并摧毁渗透到韩方海域的朝鲜特种分队,最奏效的
期刊
新疆机械研究院,在充分研究和借鉴国内外现有设备的基础上,研制出适合国内农业动力现状的“牧神M”和“牧神S”两大系列产品.其中牧神M-3000型(产品型号:9GQS-3.0)为牵引式苜
糖尿病患者作为各种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尤其应注重血管功能早期检测,早期评价[1].通过使用四肢多普勒血流的检测测量患者双侧肢体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血流波形测定,脚踝上臂
期刊
提起无托步枪,我们就会想到现代步枪,但其实对无托步枪的探索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本文力图呈现从探索之初直至现代无托步枪所走过的漫长道路——最早的无托步枪  最早的无托步枪是Thorneycroft卡宾枪,其于1901年7月18日在英国申请专利。该枪采用旋转后拉枪机式操作方式,枪机组件设在枪托部位,可谓是超前了几十年的设计。由于采用无托结构,该枪比起同时期的李·恩菲尔德步枪质量轻10%。但因其操作
期刊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志愿者单次和多次口服巴洛沙星片的药动学.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单次给药试验口服(100 mg、200 mg、400 mg)3个剂量,多次给药试验口服剂量为每次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