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c商店修改计划表,昔日“画饼”今何在?

来源 :计算机应用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如你不關注Epic商店,仅听过一些游戏媒体报道,你或许会惊讶这个上线不久、折扣不少、还经常免费送游戏的平台能够引起这么多“论战”;假如你关注Epic商店,并且在里面买过游戏,那么你很可能对它又爱又恨—它的界面和功能是真的简陋,但想玩的游戏又偏偏是它独占,不买又能怎么样呢?

精确“画饼”


  在工作、学习中经常接触项目管理、时间管理的人,应该对Trello不陌生。简而言之,它是一个协作工具,工作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看到项目进度、确认自己的工作,非常直观。许多项目还会在Trello上建立公开的计划路线图(Roadmap),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工作进度和方向。
  今年3月,Epic商店就在Trello上建立了Epic Games Store Roadmap。这个项目是公开的,所有玩家都可以查看。开发团队在其中列举了许多Epic商店未来计划增加的功能,包括玩家一直以来要求的愿望单和云存档等。
  至少在最初,Epic商店对于自己逐渐完善商店功能的能力还是有自信的。与许多游戏平台不定期默默更新,只在更新之后发条博客说明的做法不同,Epic商店明确把即将更新的内容划分为“短期计划(1个月~3个月)”“中期计划(4个月~6个月)”和“长期计划(6个月以上)”3个部分,把玩家需求安排得“明明白白”。
  多年以来,我们早就熟悉了“最终解释权属于商家”的说辞。在一个游戏正式发售之前,开发商作出的所有承诺都有可能是空头支票。而这样的情况远不止在游戏里出现,游戏如此,游戏公司如此,游戏平台自然也不能免俗。
  很快,Epic商店就发现自己完不成当初定下的计划。但说出来的话又没那么容易收回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只能一边给自己打圆场,一边想办法了。

修改计划


  事实上,自从这个计划公布以来,Epic商店的更新就一直在“跳票”。早在5月初,Epic商店就开始给玩家打预防针,表示新功能会推迟上线。到了9月,Epic商店进一步修改了自己的计划表,每一个未完成目标的日期和预计上线时间都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近期更新”“即将上线”和“未来发展”3个项目。此前那些过了时限却仍然没有实现,或是仅有部分实现的功能,又被分门别类地放进了新计划表。
  相应地,Epic商店提供了“正在进行”的项目更多的信息和更详细的步骤。不过这一次,玩家没法再直观地追踪它们的进度了——哪怕只是“画饼”。Epic商店专门发了一条博客文章解释这件事。文章声称,“Trello计划表没有实现我们的原定目标”。“Trello计划表是以玩家为中心,为了给玩家提供更透明的开发周期而设置的。虽然某种意义上它做到了这一点,但我们总是错过交付目标的日期。”Epic商店表示,他们以后会每2周更新一次Trello,并且在博客里详细介绍每一次重要更新。
  这种“因为计划实现不了,所以干脆修改计划”的做法在玩家之中没有引起太多讨论。也许是最近《莎木3》开始计划为众筹玩家退款、Epic商店包下所有退款费用的新闻比较引人注目;又或是这样的状况在长期项目中实属常态,与其勉强维持时间表又一次次“跳票”,还不如老老实实做完了再说……

昔日“画饼”今何在?


  不难看出,上线之前和上线之初,Epic商店追求的目标是“与Steam不同,但同样厉害”,这个目标当然是正确的。从平台角度说,它既想避开Steam的强项,又想从玩家对Steam的不满意之处出发,建立起新的模式。然而在这个过程中,Epic商店或许是步子迈得太大,抑或是过于强调自己与Steam不同,他们往往会做出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多给游戏厂商分利、增加独占游戏固然能够吸引不少核心粉丝,然而刻意追求独占,让原本在其他平台上的游戏下架,就难免惹到一部分玩家。而Epic商店发行总监Sergey Gaylonkin此前信誓旦旦允诺的上线评测、成就系统、创意工坊、抢先体验和游戏激活码分发等重要功能,目前看来仍然遥遥无期。
  更重要的是,在刻意宣扬与Steam差异性的同时,Epic商店也不得不考虑玩家需求而做出改变。平台宣传期间,Epic商店曾多次表示他们不会建立玩家社区,也不会设置愿望单与推荐算法,商店页面上呈现的游戏是经过筛选的“精品”游戏。然而实际上,自从Epic商店公布时间表开始,“愿望单”“开放评论”“成就系统”和“按标签搜索”等内容就一直在计划之中。
  与初始目标相比,这或多或少有些偏离了轨道—目前的Epic商店固然有许多使用不便之处,抑或独占策略招来玩家批评,然而这些都不是不可改变的。可以想见的是,未来Epic商店如果能将计划中的功能逐一实现,它看上去很可能会越来越“像”Steam,或者与目前已有的任何一个游戏平台差不多。玩家对它的认可,也比Epic商店想象中缓慢得多。

结束语


  在游戏数量尚且不多时,“增加独占游戏”或许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尽管现在看来也有利有弊),然而随着游戏和用户数量逐渐增加,“完善平台功能”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平台,Epic商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他文献
8月29日,第二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  所有议程中,最为吸睛的莫过于当天上午最后一项议程:马云和马斯克两人的“高端对话”。在马云与马斯克的“双马”对话中,谈到AI时,马云首先自豪地表示:“我不喜欢AI叫Artificial Intelligence,我更喜欢称作‘Alibaba Intelligence’。我为阿里巴巴AI的进展感到高兴,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人类本质。我不
难以变现的“恐怖”  《雅皮士精神》是高人气的小众恐怖游戏《卢卡诺伯爵》的续作,《雅皮士精神》在2016年年底公布时获得了极高的期待值,这正是由于前作《卢卡诺伯爵》在艺术风格、关卡、谜题设计、恐怖气氛以及剧情等方面都极为优秀,让人毫不怀疑续作的实力。  如今,《雅皮士精神》尽管在Steam上得到了“特别好评”的评价,但实际上销量和口碑似乎都打了些折扣。大部分玩过《卢卡诺伯爵》的玩家认为,《雅皮士精
“二手商”野蛮生长  2000年左右,中国互联网远不如今天这样普及,电话前还只带有固定两个字,移动电话悄然走进了商场的玻璃柜中。  “二手”在当时还是一个新名词,尚在萌芽阶段。正是在这一年,从事BP机生意的樊志刚(文中人物均为化名)嗅到了商机,他开始转行做手机代理批发。  随着手机市场的逐渐兴起,找樊志刚来买机器的人络绎不绝,直到有人向他提出能不能将手机以旧换新。  “以前听说过以旧换新,但收回来
巨头云集汽车何时能上天?  “報告机长,前方有汽车,不对,汽车在飞!对,真的是汽车在天上飞!”这一略显荒诞的对话,或许将在不远的未来成为现实。  9月9日,德国城市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宣布,完成C轮首轮5 000万欧元的融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控股)领投,戴姆勒也参与投资,双方各自占股10%。据悉,这笔融资将帮助Volocity机型在未来三年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商业认证
LCD的致命傷  “LCD教永不为奴!”倔强的口号背后,可以看到LCD曾经的辉煌,却也暴露了当下所处的尴尬境地。  就技术原理上来看,LCD的构造谈不上特别复杂,两片玻璃基板中间夹了一块“液晶层”,下基板放置了“薄膜晶体管”,上基板放置了“彩色滤光层”,中间的“液晶层”在电压的影响下会产生不同的光特征,这些光特征投射到屏幕外面时,会经过上面的“彩色滤光层”从而产生不同的色彩。  需要注明的是,LC
以便利之名,行窃取之实?  一些APP“习惯性”访问用户信息,早已是“不是秘密的秘密”。  去年vivo推出采用了升降摄像头设计的NEX时,就被网友戏称为“流氓应用检测器”,如果某个APP在后台偷偷调用相机权限,摄像头就会突然探出头来……一时间不少知名APP“中枪”,用户又往往束手无策。  不过,今日头条被投诉的案件又有所不同,“刘先生”并非是质疑《今日头条》是否读取了通讯录,而是《今日头条》悄悄
抛开“路线之争”不说,其实鲸灵集团的路线选择还让我们看到了这场社交电商的竞争里,“出局”和“出道”其实都在一线之间。  就拿甩甩宝宝为例,原本前期鲸灵集团对其的政策扶持和投入,让这家自2018年6月上线后的平台,成为了行业内成长最快的小程序社交电商。这样的高起点,本来拿得“一手好牌”,却因为平台缺少了有效的管控手段,让甩甩宝宝深陷传销丑闻,生生打出了“一把烂牌”。  一般来说,传销行为有三个主要特
從Force Touch到3D Touch  2015年9月9日,苹果在当天举行的新品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了iPhone 6s系列机型;作为与上一代的iPhone 6在外观设计上基本一致的产品,iPhone 6s系列机型带来了一个交互层面的重磅功能更新,也就是3D Touch。  3D Touch的前身,可以说是苹果此前已经在Apple Watch和 MacBook发布的Force Touch技术。简
“旧酒”和“新血”  “德军总部”系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由Muse Software开发的2D潜行游戏《狼堡》。1992年,id Software制作的《德军总部3D》是这个系列真正的开始,FPS的玩法在这时确立,但游戏并没有太多剧情,玩家只需要操控主角B·J·布拉兹科维奇到处开枪,击毙机甲希特勒、地狱恶魔等设定略微离谱的敌人。  进入21世纪后,《重返德军总部》等游戏在将系列真正3
从香饽饽到难啃的骨头  在经历4年野蛮生长之后,联合办公这一香饽饽似乎变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呈现两极分化,头部玩家在资本助力下疯狂扩张,资本退潮后中小玩家无力扩张,要么被兼并要么被淘汰出局。一时之间,兼并、倒闭、裁员、关店和转型的消息不绝于耳,而融资等利好消息则越来越少。  去年,裸心社以半价“贱卖”给联合办公鼻祖WeWork、优客工场接连并购四个联合办公品牌让人印象深刻。今年1月,金地旗下i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