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智育”在初中德育课堂的渗透

来源 :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h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持续推行,初中阶段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力求让学生全面发展。而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大基础,“德育”和“智育”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德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为学生未来的社会活动打下基础,是学生立足于社会的为人处事之根本,“智育”是为了加强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让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自身与他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让学生对客观事物有正确的认知。二者缺一不可,都是学生成长的必经过程。本文将围绕智育在初中德育课堂中的渗透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智育;初中德育;渗透
  引言
  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加强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教学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共识,受到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但是,在德育在教学重点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忘了运用智育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以此来促进德育教育效果的提高。下面,本文就“智育”在初中德育课堂的渗透进行简要的分析与阐述。
  一、德育教育背景下智育渗透的必要性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德有是德育的重要渠道
  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德育素质"主要是通过课堂来获得的。课堂教学中渗透性德育是最丰富的道德教育,因为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内容。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伴随着学生求学历程的始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有利于解决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社会要求学生接受教育,其目的在于将受教育的学生培养成为顺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如今,德育教育在教学中越来越受人推崇,一度使得传统智育教学的地位产生了动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常常出现“将德育教育摆在教育工作第一位”的声音。笔者认为,德育作为针对人的修养和素质的教育,在整体的教育过程中固然应占据主导地位,人只有拥有高尚的品德,才具备被社会所接受的能力,缺少了德育教育培养出的人对于社会而言是不健全的人,无法真正融入社会,多年的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但是,尽管德育教育是一切教育工作开展的前提,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也不能摒弃智育教育。智育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如果面对一件事学生不能通过理性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那么培养出来的将是不具备主观判断能力的学生。即使拥有融入社会的能力,也无法为社会提供创新价值。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完全忽视智育,而是应该将智育渗透到德育课堂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智育”在初中德育课堂的渗透策略
  (一)让智力占领高地
  德育教育与学生的道德判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不可能抛开智育不谈,他们相辅相成,结合起来构成了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但是,受制于传统的教育理念,许多学生和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知仍然停留在将德育教育看作道德情感的激发,这也导致了许多学生对于与道德有关的事件面前,不经思考、分析和判断就滥用道德情感,这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德育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思想的壁垒,以是非判断能力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对一件事进行判断前,首先将智力放在第一位,让理性战胜情感,客观分析并得出正確的结论。
  比如,当教师进行有关宽容的主题德育教学时,学生往往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宽容是美德,对待他人的错误应该采用宽容的方式来理解他人”此类观点,但忽略了宽容的使用也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做人要有底线和原则,不能放任他人对自身利益产生侵害。如果学生秉持着错误的认知,就会让学生对他人的错误行为不敢进行反抗,逐渐养成学生懦弱的心理问题,这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在讲解有关案例时,教师要结合案例带领学生作客观的判断,让学生明晰宽容的限度。
  例如,在2010年10月西安大学生药家鑫撞倒张妙后连刺数刀导致张妙当场死亡这一案件中,虽然药家鑫的父母在当月带领药家鑫前往公安机关自首,并且在庭审的过程中向受害者家属下跪、痛哭认罪,但其行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给受害者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和不可磨灭的阴影,无论是从法律上还是道义上,都无法对其进行宽容,否则就相当于放任此种行为在社会上出现,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教师可以围绕这个故事,将宽容的另一面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宽容一词的含义:“宽容如果没有了底线,就会变成放纵,我们个人在生活中放纵他人,就相当于允许未来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的可能性存在,而社会选择放纵,就会导致社会中存在越来越多的黑暗与不安。对于不值得被宽容的人,要严格对待,让他们再无机可乘。”
  (二)理性不失感性
  巴尔扎克说:“以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但是,当一个人以绝对的理性去看待问题,就很容易走向极端的道路,让选择和判断变得去人性化,脱离了人性的考量。因此,教师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智育渗透作为前提,让学生保留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同时加以情感渲染,让学生将感性融合到判断过程中,作出符合人性的判断。这其中的取舍平衡,还要由教师带领学生来一起探索,为理性的是非黑白增添一抹人性的色彩。
  仍然以宽容为主题的德育课堂为例。宽容是品格修养的一部分,学生在判断事物的过程中,如果过分注重宽容的底线,将底线设立为一个很低的标准,就会导致学生对宽容一词的误解,使得学生成为一台冰冷的机器,不再散发人性的温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感性的呼唤唤起学生心中的情感。
  例如,南京“彭宇案”的出现让社会各界十分震惊,舆论持续发酵,社会中产生了不敢轻易信任他人的现象。许多本可以在别人陷入危机时可以轻松搭一把手的人,在面对陌生人的求助时却选择了沉默,因为他们无法确定求助者的真实意图是否会对自身的利益造成侵害。在武汉市,88岁老汉当街摔倒,围观者有许多,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提供帮助,最后老人在众人的围观之下由于鼻血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死亡,令人唏嘘不已。面对这样的悲剧,学生一定有非常多的感受或想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将对此事的看法进行真诚地吐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吐露的心声,进行智育与德育的融合,让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或行为模拟,进而实现对自身的道德的准确定位。如有学生从自身角度认为应该对那些围观者予以理解,并表示每个人在那种场景下都很可能变得冷漠和儒弱,由于环境的冷漠和内心炙热的对抗.也使他们的内心变得矛盾、痛苦,所以可以宽容。还有学生针对那些诬陷帮扶者的老人进行表达,他们认为老人之所以背叛自己的良知,很可能是因为想为子女减轻负担,因而在焦虑下导致道德天平的偏移。根据自己的感受,学生进行场景的模拟,最后,教师要进行概括总结.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引导,进而唤起学生面对社会的那颗炙热之心。
  道德维系着人自身情感的秩序。因此,德育教学是非常迫切的。在以智有为前提的德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在理性判断的前提下,结合感性作出附带情感的判断,点亮人性的光芒。
  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德育教学中渗透智育理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智力占领学生的思维高地,以理性的眼光判断道德事件。还要提醒学生理性中不能失去感性,让学生在客观辨析的同时也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这样,就能实现智育在德育教学中的渗透,让道德与人性之花绽放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试论德育的发展智育功能[J]. 王开业.  交通高教研究. 2000(02).
  [2]让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德育核心内容[J]. 潘熙宁.  党建. 2013(11).
  [3]新世纪德育与智育关系的思考[J]. 黄正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0(Z1).
  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  21512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体育教学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当前,“快乐体育”作为新的教育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本文主要对开展快乐体育教学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快乐体育”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体育;快乐体育教学;方法措施  引言  在初中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教育
期刊
摘 要:小篮球运动广受社会关注和喜爱,其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至关重要,也关乎国家未来体育人才的储备。如何在小学阶段优化小篮球教育成为了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项挑战,为了提高小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增强其身体素质,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探寻优秀教学方法应用与实践。本文基于小学体育教学,思考小篮球在小学阶段的各种教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教育方法;教学策略  引言  小篮球运动是一项使用
期刊
摘 要:初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我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生理、心理都逐渐成熟,是我们养成良好人格品质的关键期。为此,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个特点,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法治意识的人,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教师要积极探索一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吸引力;教学策略  引言  道德与法
期刊
摘 要:目前,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每一个学科都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在初中英语深度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并不是能够很好的落实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教育工作。部分英语教师由于对落实思维品质培养的具体教学方法不清晰,组织的阅读教学活动高阶思维含量较少。本文针对在初中英语深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思维品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引言  素质教育是基于这
期刊
摘 要: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单元整体教学概念浅析”“单元整体教学之实操”“单元教学整体教学反思”三个方面出发,对如何塑造整体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教学;整体教学;教学实操  前言  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情怀的学科,在语文课堂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丰富的文学魅力,而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并不了解语文课堂的特性,无法真正做到享受语文课堂之美,因此任课教师开
期刊
摘 要:学生父母关于怎样培养子女成人的初步认识,是整个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因此,不关注学生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育任务和教学都不可能完成。尤其是在初中这一学生的自我意识日渐觉醒的阶段,如果教师在为学生安排学习任务时不注意与学生家长密切沟通,那么教师的教学效率会受到极大的阻碍。本文将从目前家校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探索解决策略。  关键词:家校合作;初中德育;教学策略  引言  家校合作是指家庭和學校在
期刊
摘 要:教学改革是一项长远而且艰巨的任务,其无固定模式或统一标准,需要各个学科教师一同完成,在不同教师的通力合作下,经过共同探索和实践,完成各种教学任务,达到教育目的,完成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态势下,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与进步,为扩大教学硕果,教师不断转变教育理念,推动教学改革发展。本文对新课程体系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行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
期刊
摘 要: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对于教学方式进行积极的改进,这样才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对于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可以变得更加的有趣,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思考如何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优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技巧,也可以对于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引导,因此,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中创新型教学的策略探讨,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建议。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致力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而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思维能力提高了,智力水平也就提高了。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也成为数学教学的永恒主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组织教学;思维  一、创设情境,以疑情境,以疑激思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思、疑的关系十分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学科,面对新课改应当严格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因此,本文将就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实践探究  前言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形成良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