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微课”,提高公共政策教学有效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公共政策教学工作有效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依据目前公共政策课程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运用微课,以“公共政策目标群体”一课为例,尝试其在公共政策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实践“微课”对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及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等方面都达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目的。
  【关键词】微课 公共政策 应用 有效性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2010年度项目 《公共政策网络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编号:10A018)。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51-02
  一、传统公共政策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公共政策课堂下,公共政策的课程体系相对陈旧,且没有系统化,教学模式单一,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教学氛围过于沉闷,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能力不能得到根本地提升。随着微课时代的来临,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日益凸显,不仅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还很难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将微课应用于教学,能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公共政策教学存在的理论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二、微课应用于公共政策课堂教学的意义分析
  1.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值得大力提倡。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探究与思考,纯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其需求。如果把每课知识点做成微课或微课系列放到网上,学生就可以通过手机选择自己喜欢的知识点自主学习,通过反复观看生动、美观、直观的微课视频,不仅心情好,而且还可以使自己的文化基础知识得以提高,并且微课延伸的知识点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微课模式通过提问、讨论、案例教学等手段,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教师承担的是引导的角色,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中享受乐趣。将微课充分运用到每个学习环节,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微课时间较短,主要是围绕某一个知识点去进行教学分解,而关于此内容的微课内容并不涉及整体教学内容的线与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灵活的选取,激发学习人员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3.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由于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时间与以往的学习方式相对较短,时间一般在2分钟~10分钟左右,这种短时间的学习所费时间不多,学习人员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就可以更认真地学习所要完成理解和吃透的知识点,在精神疲倦度上和厌烦程度上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相对于公共政策教学主要是以理论为主案例为辅进行教学,公共政策微课案例授课,不仅对课堂教学的时间有所缩减,同时也激发了学习人员学习积极性,使学习人员学会自主学习,同时随着无线网络和移动电子产品的普遍运用,学生可以把零碎的时间运用在微课学习上,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
  三、微课在公共政策课堂教学的实施
  下面以《公共政策学》中的《公共政策目标群体》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实施过程。
  以往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有:1.给学生准备的时间不充裕,学生无法充分展现出较好的内容。2.在课堂上学生获取资源的方法少,学生无法收集到更好的资料。3.老师讲解缺乏视频的直观感、趣味性,学生听课和操作积极性不高。因此造成任务布置了,学生不知如何展示,不能达到有效教学。4.学生喜欢看手机,喜欢玩手机,尤其是看精美的视频。
  基于此,本课我尝试利用微课来组织教学。设计为2课时,第1课时,学生利用微课1《目标群体重要性》,熟练掌握目标群体重要性概念,并能说出目标群体重要性的表现。第2课时,结合教材内容,利用微课2《会分析目标群体对政策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训练。要求:1.反复观看微课,学习会目标群体对政策态度的影响因素,结合案例,要求各小组思考,能准确、熟练地完成“知识运用迁移”。
  具体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教师制作微课,布置任务
  教师在课前制作微课1《目标群体重要性》、微课2《会分析目标群体对政策态度的影响因素》,提前一周通过微信、QQ发给同学,布置学习任务。
  环节二:利用微课1《目标群体的重要性》和学生提交的答案,加强基础知识学习
  微课1《目标群体的重要性》主要是针对课程内容和课程性质而制作。包括:含义、重要性表现、引导小组进行思考如何分析目标群体对政策态度的影响因素并建构梳理目标群体对政策支持认同的知识。
  由于大學生具备一定知识基础,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强,思维敏捷,思考问题的能力较强,所以本次课借助微课案例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更能迎合学生的兴趣点和特点。同时,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合理恰当的授课方式,充足的时间训练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以往在教学时,是在老师理论讲解下,再要求学生进行案例辨析训练。但经过几次学习发现一些问题,学生难以短时间内掌握理论内容,且随意性较大,分组讨论难以兼顾到每一位组员,讨论主题的发散性较强,难以实现有效教学效果。而老师又做不到全班几十位同学逐个验证理论掌握情况,对其讨论给予纠正。于是我制作了微课辅助教学。
  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创境激趣、引出新课,播放微视频《番禺区焚烧垃圾选址事件》,要求思考:这些民众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反对政府决策?紧接着播放微课1《目标群体重要性》,巩固同学们的知识点。了解目标群体指受公共政策影响和制约(分配利益、规范行为)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三要素:(1)条件限定性;(2)整体性;(3)利益直接相关性;然后引导同学们为什么重视目标群体。并通过案例分析目标群体的态度选择(支持或者反对)将直接影响公共政策能否落实,影响政策目标能否实现。   环节三:利用微课2《分析目标群体对政策态度的影响因素》,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接着环节二内容,我设置了本环节,旨在深化提升知识应用能力,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把全班分成三个组,每组选一个组长。针对《番禺区焚烧垃圾选址事件》,各组讨论,分析目标群体对政策态度的影响因素,给出3-5个理由。组长负责收集,报给老师。2.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影响目标群体政策态度的因素有哪些?一一进行详细介绍。(1)政治社会化。指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政治观念的树立和政治行为模式的形成。案例中民众在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下,参政意识和维权意识都较强,焚烧厂址这一决定伤害到了民众权利(如知情权、生命健康权等),故得不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2)傳统思想和行为习惯。政策往往会对目标群体思想和行为的改变提出一定的要求,其变化幅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目标群体对政策的接受和服从。案例中焚烧厂离太近对民众日后的行为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如:出门戴口罩、为防异味经常关门关窗,健康受威胁、不敢出门等,所以不支持。(3)对“成本—收益”的权衡。目标群体对某项政策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利益得失的判断。案例中将与垃圾处理场为邻的人们,将额外地承受健康危害、房产贬值、心理压力等成本,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他们,不会支持该政策。(4)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民意是评判公共政策公共性的价值尺度。案例中97%的目标群体提出抗议,表明目标群体是出于整体判断抉择的,不符合公共民意的决策不支持。(5)对政策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看法.焚烧厂选址项目在制定程序方面缺乏透明度,缺乏相应听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缺失,故遭到抵制。(6)对政策强制性的敬畏.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自于它的合法合理性。因而有时候人们会因为畏惧权威而接受和遵从政策。民意是维护公共政策权威性的根本保证。案例中民众不畏权威,通过万人签名、上访等进行反烧活动,也进一步证明了政策的不合理.3.给出任务,活动反思。
  除了展示的小组外,其他同学作为观察者,需要做到:完成评价表的填写。要求,1.认真观看,如实填写;2.统计哪一组总分最高,表现最突出;为什么;3,回答问题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有何启发。
  四、实施效果评析
  实践证明,利用微课,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群体对政策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的难点得以有效突破。利用微课这种有文字、图片共同构成的视频,一方面可以通过视频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加上手机的便利性,同学们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有助于知识点掌握。另一方面,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对比学习,有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会应用知识点分析问题”的关键点,掌握技能。
  2.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激发。利用微课短小、趣味性特点,给学生进行详细、直观的指引和示范,尽可能减少教师口头讲授的低效果,引导他们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并较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3.小组合作学习得以有效促进。利用微课完成小组活动任务,使学生之间起到互助作用,并且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4.有效融合书本内外知识,点拨拓展。公共政策教材内容单一,理论性较强。利用微课巧妙地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目标群体对政策态度的影响案例与教学内容融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案例进行判断,去思考分析,初步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教学反思
  制作适合教学的微课,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是也有问题随之而来。
  1.微课程的制作要注意不能变成多媒体课件,教师要清楚微课程是用于学生自助学习。
  2.以学生为主教学课堂纪律的把控、时间把握问题。大学生善于讨论探究,需要老师较好的管理把控整个课堂,稍疏于管理,课堂会陷入捣乱的现象,部分学生会浑水摸鱼。要想实现一个有效的课堂,老师除了要制作微课外,还要预设整个活动过程以掌握。
  3.学生对于老师课前任务布置的完成度,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实施效果。大学生自主性较强,如何让学生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或者如何有效监控学生完成进度,是个大问题。教师应通过引导、激励,与考核挂勾等多方面结合使学生参与度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勃侠.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2).
  [2]刘雪明.情景模拟法在公共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评论,2011(1).
  [3]曹泉,曹苏.微课如何走进职业院校课堂[J].文教资料,2014(25).
  作者简介:
  韦春艳,女,广西河池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与职业教育政策。
其他文献
【正】 刘心武同志是呐喊着尖锐的社会问题走上文坛的。大约到了《这里有黄金》和《我爱每一片绿叶》,他的创作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更注意刻画人物,更注意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对许多混合过程而言,连续检测原料和过程对获得所需的混合效率是必要的,使用特征为配方管理及各种控制元件的Haver CPA动态图象分析设备,通过粒度分布的在线分析,可以优化混合过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于高校思想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展开分析,并探讨了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大思政视野下 高校思政教育 实践育人模式 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54-02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实践育人模式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根据攀枝花钛铁矿的选矿实践,并结合当前国内外钛铁矿选矿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各种新型选矿设备和工艺在原生钛铁矿选矿中的应用,特别是对原生微细粒级钛铁矿浮选进行
根据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矿石的物质组成和矿石嵌布特性,制定了处理这种矿石的工艺流程.其中包括全混合浮选-分离浮选流程、部分混合浮选-分离浮选流程和正优先浮选流程.介绍了
用旋流器对某煤系硬质高岭土进行了除砂与分级工艺研究,经过一次Ф75mm旋流器除砂、一次Ф50mm旋流器和一次Ф25mm旋流器分级,铝硅比从0.725提高到0 825,-2μm含量从14.90%提
颚式破碎机主要用于破碎中硬物料,特别是抗压强度大于100MPa的物料.在采场,它们经常被用作粗碎机,破碎爆破产生的给料.随爆破方法不同,其破碎给料粒度可能大于2000mm.物料的
研究了磨矿介质,浮选用水中的离子(钙离子和硫代硫酸根离子)和矿浆的氧化作用对硫化镍矿石可浮性的影响,用乙基黄药作为Enonkoski矿石小型浮选试验的捕收剂。试验结果表明,钢磨矿
【摘要】从20世纪初开始,数学界出现了一种以“高观点”看待中学数学的观点,此“高观点”指的就是高等数学。专注于此项研究的数学家从各种各样的视角出发,百花齐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以高等数学融合中学数学的研究教育实践依然少见。本文主要分析在高等数学的视野里研究中学数学的可行性,重要性以及它的教育意义。为了避免本文的论述过于泛泛而论,笔者会将重点放在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最重要的桥梁——函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