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流的空间模式:概念与分类

来源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enmi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流被定义为地理对象在不同空间位置间的流动,而地理流通常涵盖了物质、信息、资金、能量等的空间转移。位置之间各种流的出现与强化,改变了以距离衰减效应为基本规律的传统认知。因此,针对地理流的研究将有助于从新的角度理解地理格局及其形成机理。本文认为可采用2种模型对地理流进行表达:①将地理流抽象为包含起点和终点坐标的四元组(又称地理流正交模型);②将其抽象为包含起点坐标、流长度与流方向的模型(又称地理流极坐标模型)。在地理流表达模型的基础上,流空间可以定义为由两个二维空间通过笛卡尔积形成的四维空间。本文给
其他文献
八月江城的正午,太阳炙烤大地,放假的校园里闷热空旷、行人稀少。等候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一楼的我们,看着潘正风教授从外头神采奕奕地拍开玻璃大门,一路生风向我们走来,岁月在他身上刻下的痕迹似乎只有脸上微笑时抬起的皱纹,让人忽略了这是一位即将迎来80岁生日的老人。进到采访的会议室,他忙上忙下,开空调、拉窗帘、递水,坐下后却又马上娓娓道来,向我们欣喜地说起现在工程测量这支队伍的壮大。2019年,是中国测绘学
期刊
生态环境部标准样品研究所(IERM,以下简称"标样所")是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校准实验室(注册号:CNAS L11444),具有臭氧校准仪、动态气体校准仪和臭氧气体分析仪的校准技术服务能力。标样所于2008年引进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系统首台国际通用臭氧计量标准器具——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SRP 48),并建立了臭氧一级校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IEC 17025
期刊
智慧实验室建设引入大量的物联网设备和智能移动终端,由此产生了海量分散数据,对原有的计算体系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云计算平台可缓解计算压力,但随着数据量增大,通信压力也随之增大。因此,引进雾计算的概念,提出一种混合云雾架构,该架构应用雾计算模式充分利用分散在实验室网络环境中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结合云计算强大的集中式服务,提高实验室管理应用中的服务速率和用户体验,以解决当前智慧实验室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期刊
I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Newtonian gravitational constant G with the time-of-swing method,the influence of the Earths rotation has been roughly estimated before,which is far beyond the current experi
期刊
我国测绘产业发展迅速,在进行大面积地面测量的时候,低空无人机航测技术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对无人机航测的数据精度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影响测绘精度的各项因素,然后通过改进航测流程和技术来提高测量精度,更好的满足测绘需求。
期刊
地理学和测绘学及其各分支学科日渐深度融合,物联网、互联网、智能传感、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迅猛发展;同时,中国社会经济和科技事业对地理信息提出了新需求。在此背景下,地理智能新时代呼之欲出,如日东升。智能传感器附着在或移动于地球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中,从36 000公里的高空到万米深的海洋,构建了针对地球各圈层的立体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多要素的观测体系和传感网络,快速、准确、细致地获
期刊
随着遥感数据网、传感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逐渐形成空天地海立体化、集成化和一体化的地理空间传感网。地理空间传感网感知资源呈现出多源、异构和分散的特征,面向多层次用户个性化、即时化和智能化应用需求,存在异构资源共享管理、多协议实时接入、时空无缝感知、自动化感知和精准预测等技术挑战。静态地理信息服务由于无法提供鲜活的地理信息,难以满足地理事件的综合监测、决策预警和聚焦应用需求,急需发展地理空间传
期刊
在大数据时代,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实现了对地球表层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最为真实、量化、全面覆盖又快速更新的数据化记录,可为地理空间认知研究的新发展奠定时空信息聚合与挖掘计算的基准。地理图斑是影像空间映射到地理空间中对于地理实体的抽象化表达,是构建地理场景和承载地理空间各类信息进而开展模式挖掘的最小单元。本文以地理图斑为基本对象,通过分析其中视觉模拟、符号推测等几类机器学习的协同计算机制,从空间、时间
期刊
陈述彭(1920—2008年),我国现代地图学的开拓者、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奠基人,著名地理学家和地图学家。1920年生于江西省萍乡市,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42—1948年任浙江大学助教、讲师,期间在重庆资源委员会经济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44—1945年)。1950年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副所长,1988—
期刊
现有基于PIR(Passive InfraRed)传感器数据的人体行为研究主要局限于运动时空分布、聚类等,对行为轨迹的重建和语义特征的解析相对较少,亟需发展新的建模与行为分析方法。本文尝试利用室内区域PIR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时空轨迹重构及其所揭示的运动语义特征研究。本文引入几何代数理论方法,构建传感器场景网络,实现了几何代数空间下动态网络的表达与路径计算,分析了人体运动特征及语义特征,建立最小语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