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或苯哌利定和可乐定镇痛的相互加强作用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ularmp3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鼠蛛网膜下腔置管,幅射热甩尾法测痛。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2µg/rat)、苯哌利啶(1µg/rat)、或可乐定(5µg/rat)、甩尾阈略有提高;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或苯哌利啶加可乐定,痛阈明显提高,其程度超过分别注药的相加。大鼠皮下注射小剂量吗啡(1mg/kg)或苯哌利啶(40µg/kg),痛阈提高有限,但皮下注药的同时,蛛网膜下腔注射可乐定(5µg/rat),痛阈明显提高,镇痛持续时间延长。因而,蛛网膜下腔或皮下注射小剂量阿片类药和蛛网膜下腔小剂量可乐定,其镇痛呈协同。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将颅脑手术24例分成两组:硝普钠降压组11例,正常对照组13例,检测脑脊液和动脉血中乳酸含量,观察其变化,了解控制性降压60分钟,血压恢复后60分钟及正常手术对脑及全身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二组在手术(降压)各阶段,脑脊液、动脉血中乳酸变化及其比较均无差异(P>0.05),说明颅脑手术期间控制性降压60分钟对脑及全身代谢诸方面是安全的。这可能与麻醉药降低脑及全身的代谢、吸入气氧浓度提高及脑血流的自
报道梗阻性黄疸合并胆汁性肾病(CN)34例,术后死亡率29.4%,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生率41.2%,ARF死亡率为71.4%。作者探讨了CN患者麻醉处理与术后ARF关系,认为CN是术后ARF发生率和死亡率增高的病理基础,肾功能处于ARF的前兆,麻醉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ARF发生率与黄疸程度、麻醉方法和低血压持续时间有关。CN患者选择全麻优于连续硬膜外阻滞,对于重度黄疸(和)或伴有感染性休克
期刊
期刊
通过102例严重颅脑创伤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分析了伤后持续时间、年龄与GCS的关系,探讨了不同GCS的患者手术预后,从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维持麻醉用药量等方面,不同GCS患者的麻醉承受力各异。分析结果:(1)GCS越低,伤后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2)相同GCS,年龄越大,预后越差;(3)GCS越低,麻醉承受能力越差。
期刊
20例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PC)患者,在围术期对呼吸、循环及动脉血气进行了较详细的监测。结果显示:腹腔充气后SBP、DBP、MAP、CVP及Peak均显著升高(P<0.01),放气后恢复到术前水平。CH值、PaCO2在气腹后升高显著,放气后又进一步升高,呈酸血症。以上各参数的升高与气腹的压力、时间呈正相关。提示:气腹压力不宜过大,对老年、有心、肺功能不全及肥胖者更要加强呼吸及循环的监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