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动能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gay3_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近年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心已越发聚焦于“教育现代化”之上。以创新驱动推进教育现代化,可以说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有鉴于此,本刊在今年第6期刊发《以创新推动教育现代化》一文,从横向视角提出,创新推动教育现代化要从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机制、学校文化等方面锐意创新;紧接着,在第7期刊发《在传承中创新推进教育现代化》一文,从纵向视角出发,认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既要根植于已有的教育认知与文化积淀,又要探寻更多的文化共识与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并以我省教育总抓手的传承创新这一宏观案例凸显了在传承中创新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意义与价值。本期,我们则立足于由省到市到县直至到校的推进教育现代化个案,以“以案说法”的方式给出“创新驱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动能”这一论断的理由。
  从省级层面来说,省教育厅提出以“争先进、当标兵、建高地”为总抓手,通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优质化、多样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五化一体”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极好地彰显了创新驱动对于我省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不仅是省级层面如此,市县层面也是如此。例如,江门市以教育现代化为核心目标,牢牢把握高标准普及15年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两大重点,立足于学校特色的传承创新,从2006年开始至今共创建了260多所特色学校,打造了丰富多样的侨乡教育新生态;佛山市禅城区从治理体系结构、办学主体结构、资源配置结构、招生供给结构、服务社会结构五方面入手,以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全新视角回应了教育现代化发展主题;湛江开发区立足于书院传统、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灯塔精神及开发区风范所建构起来的区域性文化立体风貌与精神品质,生成了点燃式引领的“觉民教育”理念,推动了区域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韶关市武江区,倡导各校通过凝练特色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构建“校际联盟体”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式发展,走出了一条立足于学校生长的教育现代化之路。
  省级层面是如此,市县层面也是如此,学校层面还是如此。例如,像一棵树一样生长的“贤文化”,滋养着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的现代教育理想;基于“立德创新”宗旨,广东顺德德胜学校以德之核心本性与价值规范来谋划教育未来并规约教育创新,找到了一条素质教育突围的新钥匙;本刊从今年第1期开始持续推出的“‘提升品质 打造品牌’南海特色学校建设系列报道”中所展示的学校,它们也无一不是在实践中传承创新学校特色理念,并在特色理念的引领下建构出现代化学校的个性化图景:石门中学的“立人教育”、石門实验学校的“扬长教育”、西樵镇民乐小学的“飞鸿教育”……
  行文至此,值得一提的是,本刊本期以专题策划形式大篇幅报道的第五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教育改革发展:理念、问题与路径”这个主题,深入探讨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以及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问题。
  责任编辑 罗 峰
其他文献
当下,一股涵盖全球化、大数据、新技术、在线课堂等“未来已来”的力量朝着教育界席卷而来,线性扩散。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学校的现在,孕育着学生的未来。为此,教育人都需努力,努力让教育的视线不仅关注当下,也望向未来;努力教学生三年,为学生想三十年。  唤醒灵魂,致力未来  怎样的教育才是致力于未来,为学生想三十年?  有这么一则故事: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大师。有一次,他父亲正在雕刻一只
“互联网 ”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程度越来越深,《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更是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的愿景。在此背景下,对于历史悠久、积淀丰厚、传承久远的语文学科,信息技术对其的助推并不仅仅是提供日益丰富和便捷的网络环境、智慧平台、各类学习终端中的海量资源、便利的学习条件和强大的支撑工具,更重要的是引发了师生对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都是从单词开始教起,然后到句子,最后到篇章。这种方法如房子打地基一样,基础非常牢固。对于那些踏实努力的学生很有效果,也很稳当,但对于那些意志力稍微薄弱的后进生来说,效果就差强人意了。因为他们很难坚持到句子这个环节,往往在记忆一个个孤立、无趣的单词的时候就举起了白旗,放弃了英语学习。如果教师改变教学顺序,一开始就让后进生学习整篇的文章,树立篇章意识,他们就能从中发现英语的美感,提
为了更好地实施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在启动广东省新一轮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前我们做了充分的调研,发现一线教师们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也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指导提升,然而以往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轻通识、重讲授轻研讨等问题。  为此,在新一轮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中,我们针对以上问题调整了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等,采取专家引领、“师带徒”经验分享、自主探究、远程学习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培训模式方式。其
七十年,广东社会发展波澜壮阔。  七十年,南粤教育改革風起云涌。  在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的征程中,教育,从来没有缺席。现在,教育越来越成为青少年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成为有志青年实现人生抱负的重要手段。  今天,回望来路,广东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历史画卷渐次展开:在经济社会百废待兴之时,我们迎难而上,调方向,固基础;在改革开放社会巨变之时,我们抢抓机遇,先行先试,着力扩大教育规模,提高人口素质;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当下引领中国全局改革的五大发展理念,也是我们应对、化解教育变革中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思想利器。7月16日至17日,第四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在广州召开,峰会主要围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展开研讨。  本次峰会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林积,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广东省教育
卢春梅,小学语文正高级教师,广东潮人阳光教育集团总校长,广东省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潮州市阳光教育协会会长,潮州市湘桥区阳光实验学校校长。她倡导上善若水、大爱如光的阳光育人理念,效果显著:2014年,《三构互动阳光活力课堂教学模式》荣获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x 1”读写互动 作文新学》荣获广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她曾荣获广东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首届名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在教育领域,办好内地民族班(以下简称“民族班”)是
刘闻,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学生物高级教师,现任佛山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他是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学特级教师、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工程”名师培养对象实践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特聘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国培计划”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兼职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新课程培训专家、广东省骨干校长高研班学员、广东省教育家培养对象。  
金春花是一名“80后”硕士生导师,2010年,她到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工作,被聘为副教授;三年后,年仅30岁的她通过学校的优秀青年人才破格聘任通道,被聘为教授。  目前,华南师范大学45岁以下青年教师1089人,约占全校教师的55.1%。近年来,学校立足高水平大学建设,把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拥有合理的人才梯队放在关系学校长远发展的核心位置,以“创新强校”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坚持引进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