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教育充满色彩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尊重幼儿、热爱幼儿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落实,积极的师幼关系正在形成之中,不少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如何让幼儿教育充满色彩,有效的课堂互动和良好的沟通是关键。本文以“美丽的条纹装饰画”为例,浅谈幼儿教育课堂的沟通艺术。
  一、活动目标
  1.欣赏生活中用条纹装饰的物品,感受深浅、冷暖、粗细条纹搭配组合的美。
  2.尝试用水粉颜料和工具大胆创意条纹装饰画,体验艺术探索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课件PPT(生活中成条纹物品图片)。
  2.水粉颜料、排笔、裙子、T恤、帽子、盘子、碗、手提袋、凳子、相框等。
  3.场景布置(教师新家的一角)。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引起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有两位小朋友穿的衣服非常漂亮,我们一起看看吧!你们喜欢他们的衣服吗?(引导幼儿发现彩色条纹衣服)
  2.欣赏幼儿身上穿的彩条纹毛衣,感受条纹衣服线条搭配组合的美。
  小结: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这样一条一条的彩色的条纹装饰的衣服
  (二)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条纹,探索不同条纹排列所带来的视觉感受
  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样的漂亮的条纹?
  1.欣赏图片,引导幼儿发现条纹的不同排列组合方式。
  ①横、竖、螺旋排列方式。
  ②粗细宽窄不同的彩条间隔排列等。
  2.欣赏图片,引发幼儿感受不同色彩组合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冷暖色)。
  3.欣赏图片,感受生活中更多有创意的条纹物品。
  小结:人们很喜欢彩色条纹,因为彩色条纹颜色多、色彩鲜艳、排列变化多。
  (三)引导幼儿大胆创意装饰老师的新家
  1.师:这是老师新家的一角,现在请你来做设计师,你打算用彩色条纹怎么装饰?
  2.引导幼儿大胆创意装饰生活中的物品。
  鼓励幼儿在新家的裙子、盘子、碗、手提袋等物品上大胆创意条纹,用不同方法表现彩色条纹,并注意良好的操作习惯。
  (四)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1.引导幼儿将作品布置在老师家里,共同欣赏作品。
  2.在新家里师幼合影留念。
  四、感悟
  师幼互动中,我们遇到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师动幼不动”,老师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又唱又跳又演又说,孩子却无动于衷。这种场面是每个老师都不愿看见也害怕遇见的,其实,出现问题不可怕,关键是怎样来解决。当幼儿对教师预设课程没有兴趣时,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行为脱离了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没有做到充分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所以,笔者认为实施师幼互动的关键就是要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从幼儿生活实际和年龄出发,坚持“让幼儿跳一跳够得到”的教育原则,激发幼儿的认知冲突,引发幼儿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心理、情感体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惟其如此,才能使幼儿进入积极学习状态,而师幼间互动的目的也就是为了促进师幼双方特别是幼儿的学习、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性的发展。
  师幼互动发生的情景具有多样性,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教师的态度言行对幼儿具有潜在、巨大的榜样、示范性影响。由于教师角色的特殊性、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其自觉或不自觉流露出来的对幼儿的情感、期望与评价等,都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自我认识、社会行为、师幼互动及其教育效果。《纲要》也中明确提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那么,怎样做到师幼互动呢?
  首先,教师要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幼儿,把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这种“平视”的眼光,也就是要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去理解孩子。这种理解不仅是要观察幼儿的某一个独立的行为,更要结合幼儿的个性特征及其所处的场景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全面的认识;不仅包括对幼儿某一种行为客观原因的了解,还涉及对他们行为理由的理解。由于受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更由于摄于教师的权威,孩子自己很少能够借助语言把自己的真实想法直接表述给教师,这时更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开放性的心态,尽可能弄明白孩子行为的意义与理由。
  其次,要允许幼儿大胆尝试,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幼儿的探索行为随时都可以发生,如:天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打电话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幼儿各种各样的好奇心都是基于他们对事物认知的兴趣,即使有很多问题在教师看来都很简单甚至是荒诞离奇的,教师也应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尝试,使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的体验,并给予帮助和指导。
  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所以教师应转变观念,构建尊重、理解、平等的师幼互动关系。
其他文献
健美操作为新兴的体育教学形式,近几年在我国学校中发展迅速、开展广泛。之所以得到认可和喜爱,是因为这项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的发育,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的达到健身健心的效果。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气质。所以,健美操在体育教学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小学阶段,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及师资的关系,开展的并没有中学那么广泛。为此,本文主要通过对全校
期刊
【策划人语】  日前,来自共青团浙江省委和全国首家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人格成长交互平台心辰网共同发布的《2013年浙江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调查中发现,有48.8%的受调查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远高于2001年浙江省15-19岁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23.9%。  也就在同一时期,温州市共青团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专家开展面对面活动,在座谈中提出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议案(建议)、提案
期刊
课堂互动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所谓课堂互动,实质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它可以发生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人与教学材料之间。它是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方式,是师生在同一教学目标下,同时发生作用。体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相互促进。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乐趣,激发互动  创设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要有利于学生获得体验,有利于激发
期刊
去年,共青团浙江省委与全国首家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人格成长交互平台——心辰网对浙江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展开了调查研究,调查显示:浙江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中学生学业压力大、幸福感最低。  从1988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到2000年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再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期刊
据统计,中国有2.3亿名儿童,城市家庭教育消费占家庭消费的65.5%,有56.5%的家长把孩子教育投资列为第一位,可见儿童教育市场潜力之巨大。但目前幼教现状参差不齐。有的机构租个房子、招几个幼师毕业的学生、弄本教案,就开始办班;有的亲子园,教师连普通话都说得不标准;甚至有机构还没发展成型,就忙着发展连锁,以赚取加盟费。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呈现出一派“百花争鸣”的景象,却鲜有“奇葩”。  随着现代社
期刊
清晰的思路,睿智的表达。是笔者对毛校长最深刻的访谈印象。采访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与具体的事实,也让人感到一份树德文化的厚重与自信,以及一份身为树德人的激情与自豪。  树德中学是四川省成都市的一所知名中学。学校由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孙震创办于1929年,以“忠、勇、勤”为校箴,以“树德树人”为办学宗旨并因此而得名。成都市树德中学副校长毛道生1996年进入成都树德中学,现任树德中学副校长,主持
期刊
长期以来,教育界就有一个命题始终困扰着所有的学校管理者和理论工作者,那就是:“学校由强变弱易,而由弱变强难,持续稳定发展难”。纵观教育之林,不乏多年炼成的名校、强校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在短时间内就犹如过山车一般滑而再滑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考量其中缘由:有的是校校合并,有的是异地搬迁,有的是偶发事件特别是安全事件处理不佳,还有的是政策走向把握不准,校长易人,机遇丧失等等。失败的原因千差万别却都让人扼腕
期刊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就是天下之气、昌盛之气、明达之气,养浩然之气就是要培养正气、大气、静气、包容、和谐等良好品性和行为素养。强立身之本,就是浩然之气见诸行动的德行立身、理解掌握学科知识技能和学科思想方法的知识立身、关乎人生远景的基础要素和关键能力立身。  当下学校教育改革四处兴起,但依然面临学生志向与责任感下滑、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薄弱、综合素质与创造个性欠缺的成长困境,基于学校教
期刊
二轮复习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规律,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复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知识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教给了学生归纳和总结知识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深化、简化、系统化,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实现轻负高效的学习。  一、归纳总结在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复习中的应用  2012年浙江理综化学考试
期刊
摘 要:三年多多来,我校以中央电教馆“十一五”专项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应用研究”为载体,搭建起现代化数字平台,创编了以“数字化”形式为主体的多样化校本课程教材及课程实施方案,通过课例开发,初步形成校本课程(选修课)系列。课题研究获得了成功,分别被省教育厅、市教育局评为一等奖。今年我校配合新课程改革,紧紧围绕“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优化结构”,进一步完善了“课题研究管理技术网络暨校本课程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