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防暑降温有妙招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ch1987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一段漫长的年代,在没有电、空调、电扇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是怎样过夏天的呢?他们都有哪些传统的避暑方法?
  
  房檐角度藏玄机
  明代以后的建筑规制是:“檐步五举,飞椽三五举;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这简单的建筑法式,里面却有大奥妙。
  那时人们已经善于运用冬夏季日影的角度(就是今天所说的太阳高度角,北京地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7°,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6°),来设计出檐的角度。宫内的北房有了这个角度的屋檐,就能够在夏至前后,屋檐遮阳;到了冬至前后,阳光满室,使得房间内有冬暖夏凉之感。故宫里的窗子也大有文章。窗户一般上边可以支起来,下边可以拆掉,这样敞开通风,室内也会比较凉快。
  卷帘凉棚造阴凉
  宫中营造人工阴凉的方法也不少。比如,屋檐前面悬挂帘子,一方面可以遮挡阳光,另一方面也留有空隙保持通风。帘子何时挂何时收当时都有规定。
  帘子还有等级划分,最高级的是用斑竹、香妃竹编织的,饰有各种图案,等级低的是用苇箔编成的。道光帝所作《湘帘》诗说:“一桁垂银蒜,编成翠竹箩。篆烟留细处,草色看时多。月下纤无影,风前动有波。湘江遗趣在,夏永静如何。”
  更大一点的工程是搭凉棚,就是在宫殿顶上和院里搭个顶盖来遮蔽阳光。棚匠们用简单的圆木作为支架,搭好后上边铺上苇席,并用绳子捆扎好。这种凉棚可卷可展,烈日当头的时候展开遮挡阳光,早晚时再收起来通风。搭凉棚一般在阴历四月开始。故宫修缮记录中记载,1934年绛雪轩前罩棚加固、1936年养性斋罩棚替换大木及油饰工程、1938年再次修理绛雪轩罩棚等,所以从故宫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照片中还能看到凉棚。
  “洋桶”盛冰作“冰箱”
  冬季储藏冰块到夏季用的习掼,在我国北方由来已久。考古发现,在周代就有了冰窖。明清时候,盛夏也会大量用冰。冰窖一般有官窖、府窖和民窖,《大清会典》中记录的清代在紫禁城、景山、德胜门外、正阳门外都设有官窖,共计18座,仅紫禁城中的冰窖就藏冰25000块。
  冰窖造型基本相同,采用埋入地下15米的半地下形式,长约11米,宽约6米,容积为330多立方米。这些冰块都是在每年三九御河起冰后,由采冰者凿成规定尺寸的方块拉入冰窖,待转年的夏天使用。隆宗门外西南的造办处附近就有一处冰窖。
  清代宫内储存冰块的器具被称为“冰桶”“洋桶”,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为内胎,也有用金属胎的。形制呈斗状,口大底小。盖多采用很厚的木板,两腰部都有铜环,方便搬运。有四条腿足,足下还装有托,用来防止潮湿。
  “洋桶”主要有两个用途,一个是用来冰镇和保鲜食物;另一个用途是降低室内的温度。
  冰碗御药暑汤解热
  夏季冷饮也是宫中防暑的佳品。冷饮中最出名的冰碗是用甜瓜果藕、杏仁豆腐、桂圆洋粉、葡萄干、鲜胡挑、怀山药、枣泥糕等料制成,冰镇后吃起来绝对爽口。
  宫中的御医在夏季还会开出消暑的方子,诸如香薷汤、暑汤等汤剂,还有金衣祛暑丸、香薷丸、藿香正气丸、清暑益气丸、六合定中丸等丸药。这些药方主要的成分是藿香、香薷、白术、苍术、厚朴、扁豆、陈皮、茯苓、半夏、木瓜、滑石、甘草等,主治濕疫时气、暑湿感冒。
  还有一种避暑办法,是制造人工瀑布:在屋中造一个水池,然后用水车把池水车到屋顶上,水流再从屋顶冲入水池中,以此循环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古人防暑还利用工具,例如有雨伞、扇子、凉帽、凉席、竹夫人,等等。
  选自《燕赵晚报》
其他文献
三载情缘空成恨,悔恨绵绵的白妮欲说无语,欲哭无泪,她像从一场噩梦中醒来,悟出一个道理:爱就是放手。    民国年间,豫西南农村偏僻闭塞,唯一的娱乐活动是看戏。哪个村子晚上有戏,附近十里八乡都扶老携幼去看。当时戏班子很多,唱豫剧、曲剧、越调几个剧种,是盛产无数传奇故事的由头。我四爷石玉琬在豫剧戏班唱文小生,传统戏多演才子佳人,他优美的唱腔和身段,尤其受到女性观众的青睐,人称“女人迷”。乡间流传调侃女
期刊
唐朝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张蕴古任大理寺丞。当时,相州(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有个名叫李好德的,因患有疯癫病,发作时就胡言乱语,竟说出了一些“大逆不道”的话,被抓进了监狱。唐太宗传旨严加审讯,张蕴古奏道:“李好德疯癫病的症状很明显,按照法律不应治罪。”太宗一听有理,同意宽宥他。张蕴古便偷偷地将这一情况告诉了李好德,并与他一起下棋。负责举劾非法行为的侍御史权万纪发现后,就向太宗揭发了这件事。太
期刊
陈骐任江西金宪,刚到任时,曾梦见一只身中三箭的老虎,登上了他的船。醒后他感到很奇怪。当时正是他在审问吉安女子谋杀亲夫一案的时候,因疑点很多,难于结案。  原来这女子是许嫁给一书生的。女家富、男家穷,所以女家经常周济男家。那穷书生很感激,每次都跟他的朋友周彪说起这些事。周彪家中也很富有,听说那女子又长得很美,就想向她求婚,但又没有办法。后来,在穷书生迎亲时,周彪和他一起上路。周彪做伴郎,途中他们遇见
期刊
进军深山  大奇坐在山坡,望着远方。那些崇山峻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他感觉到那些大山最险密的地方,仿佛存在着什么。它们在向他招手,在向他呼唤。他的心怦怦地跳动着,一股无法抵制的冲动撞击着他的脑门,一个奇怪而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慢慢形成。  这一天,大奇、迷糊、美美和胖胖他们出发了。他们对家人说他们相约去旅游。爸妈还真为他们准备了好些东西。  他们到了某个城市,就乘车到了一个偏远的县城,然后徒步
期刊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全国地图”,历朝历代不同时期还有不同的版本。但有三张地图影响最大:一是《九鼎之图》,这是传说中的第一张全国地图,“大中国”概念诞生:二是《秦地图》,这是第一张真正意义的全国地图,“大中国”的版图形成;三是《十道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全国性测绘地图,“大中国”疆域走向精准……    《九鼎之图》:中国最早的一张全国地图  古人很早已开始了地图测绘活动,中华人文始祖之一
期刊
今天的人类是如此之多,以致地球几乎都无法承载我们,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开始思考外星移民计划。不过人类并非一开始就是现在这样一个兴旺、强盛的种群,在人类历史上有三次差点儿人口少到几乎要灭绝的经历。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究竟是什么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化解这些危险,存留下来的。    120万年前:人类祖先在众多原始人种类中活下来 启示:待着不动很重要  科学家完整分析两条人类基因组的测序,
期刊
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因《岳阳楼记》而成为千古名胜,当年若没有滕子京(名宗谅,字子京)修楼,便没有范仲淹作赋,名楼名篇都将无存,因此首先要感谢滕子京。《岳阳楼记》开篇就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说明滕子京是被贬到这里,那么滕子京为什么被贬到这里?  被贬到巴陵郡之前,滕子京任庆州知州,御史梁坚弹劾滕子京之前在泾州知州任上“费公钱十六万贯”(《宋史·滕宗諒传》),用于犒赏军队和安抚当地羌人,
期刊
南宋初年,战祸不断,北方难民纷纷逃往江南,金人也意图过江入侵南宋,国家江山岌岌可危,百姓也已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偏偏就在这危难之时,江南苏州府辖地出现了一个飞针夺命之徒,传言说他已研究出可以致人于死地的夺命穴,被其飞针击中此穴者前六天病重,第七天死亡,完全无药可救。正当家人为死者操办后事时,中针者却突然回光返照,活了过来。病症全无不说,还要比未病之前更加生龙活虎。因此搞得民间人心惶惶,谈针色
期刊
王侯将相的座上宾客,如日中天的大红伶人,居家拥红偎翠,出入前呼后拥,放着荣华富贵不享,却跑到人生地不熟的东都洛阳过起了平民生活,这是为什么呢?  一  碧荷随驼队刚回到京师长安城,就立即叫上一顶小轿,直奔“水云榭”歌舞坊。小轿穿行在熙来攘往的大街上,碧荷透过轿帘,不经意地瞥见迎面驶过的一辆豪华马车。车中端坐着的那个男子竟是三年来魂牵梦萦的八郎李衮。  “八郎!李衮!”碧荷忍不住急切地叫道。当她掀开
期刊
清朝初年,湖北襄阳有个卖针头线脑的货郎名叫杜重凡,他每天早早挑担出门,摇着拨浪鼓走村串户吆喝叫卖,日落西山才一人往回赶。由于经常独来独往行夜路,杜重凡的胆子越来越大,什么妖魔鬼怪、豺狼虎豹他全不怕。    有年初冬的一天,杜重凡由于串乡跑得太远,直到天黑还没赶到家。当他挑着货郎担踏上山路穿过一座树林时,忽听林中有朗读诗文的声音,在夜风中忽急忽慢,抑扬顿挫。  杜重凡不由大吃一惊,心想:天色已晚,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