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遭遇一些偶发事件。正确应对这些偶发事件,适时捕捉和利用课堂管理中的动态生成资源,对于提升课堂管理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试用几个案例来说明课堂管理中的动态生成。
学学诸葛亮的“七擒七纵”
这是一个让我引以自豪的堪称经典的课堂管理案例:那是新学期的第一堂地理课,一位坐在教室最后面的男孩儿,一上课就把一本《三国演义》摊在课桌上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我很快就发现了他的举动。于是,我笑眯眯地走到他身边,把那本《三国演义》拿到讲台上,然后仍然是笑眯眯地面向全班同学说道:“吴老师上课,明察秋毫。今天是第一堂地理课,胡某就敢在课堂上看《三国演义》,尽管他很聪明也很有胆识,敢跟老师唱‘空城计’,但还是被吴老师发现了。今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宣布处理意见:第一,不准报告班主任;第二,我要学学‘诸葛亮七擒七纵’,我来个‘十擒十纵’,请所有同学作证……”之后的地理课,胡某果然不时地拿出那本《三国演义》来看,但每次都被我发现,在全班同学的见证下,经过“十擒十纵”,胡某再也不在课堂上看课外书了,我和这个班的同学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从此,地理课成为这个班最爱上的一门课。
虽然已经十多年过去了,我也已经成长为一名学校领导,但是这段经历却让我终生难忘。我时常在反思我们的课堂管理,什么才是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什么才是彰显生命活力的课堂管理?上述的这类课堂偶发事件,教师处理是否及时、得当,将直接影响教师的形象和威信,从而决定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对不起,老师我不会”
曾经有这样一个小个子的男孩儿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有一次我上课提问这个小男孩儿,可他一直微笑着愣在那儿,就是一句话也不说,我也微笑着看着他,等待着他……最终我还是忍不住了,下面是我和他的一段对话:
老师:“你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呢?”
小男孩儿:“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老师:“回答问题啊,是不是没有听清楚老师的提问?”
小男孩儿:“不是。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老师:“那你就说‘对不起,老师我不会。’。”
于是,这位可爱的小男孩儿就说了一句“对不起,老师我不会”,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后来,我只要一提问这个小男孩儿,他就来一句“对不起,老师我不会”。再后来,我发现“对不起,老师我不会”成了地理课堂上的流行语言。我不由得反思,这样下去不行,都跟老师耍偷懒了。我决定,还是从小男孩儿身上寻找突破口。我又一次提问小男孩儿,他还是那句话。这次我可不放过他了,我一点一点地启发他,“逼”着他“挤牙膏”似的一步一步地把问题给解决了。我感慨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首先是老师做得不够,我应该更加科学地设计问题,应该给同学们更多的启发。但是,同学们也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让我们从此告别‘对不起,老师我不会’吧!”
教师让学生说“对不起,老师我不会”,本意是引导学生尊重老师,同时节约教学时间,却在不经意中产生了负面效应。于是,教师让“生成”延续,促使“再生成”,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可见,真正有效的课堂生成应该是动态的。
真咳嗽与假咳嗽
课堂上时常会有学生咳嗽,是真的生病了还是恶作剧呢?在上周我的地理课上就遇到这种事情。这是本学期我给该班上的第一堂地理课,刚开始上课,一名男生就不停地咳嗽(课间他还好好的)。这是学校“知名度”很高的一名问题学生,我知道这是他故意施加于我的“下马威”,也是对我的一种试探性“挑衅”。我如果不“接招”,显得我这个“堂堂的副校长”无能;我如果接招,却要提防掉入他预设的陷阱。于是,我走到他面前,关切地问他:“王某,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呀?这样不停地咳嗽不行,我送你去校医那儿看看好吗?”王某说是生病了,但是不肯去校医室。我接着说:“那我通知你家长带你去医院吧。”王某更加不愿意了。到此,我已心中有数,接着说:“那么你可要控制自己,尽量不要再咳嗽了。”之后,整堂课他不再咳嗽了。
显然,与这位问题学生第一回合的“较量”,我取得了“胜利”。在课堂上遇到类似事件,教师要永远牢记:关爱学生是我们的职责,尤其是当我们面对那些问题学生的恶作剧时,更要冷静处理。教师要把这种恶作剧作为课堂管理中的生成资源很好地加以利用,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有效地控制课堂。
一鸣惊人的插话
曾经听过一堂政治课,课题是“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教师播放一段录像资料,画面呈现的是一个遭遇车祸的小女孩儿,失去了双腿的她坐在轮椅上。放完录像,教师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正当同学们按照教师的预设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感想时,教室里突然冒出一句似乎“很不和谐”的声音:“还不如死了好!”这真是一鸣惊人的插话,教师看上去很气愤,大声质问学生:“刚才是谁插嘴的,站起来!”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没有人敢站起来……教师于是继续着自己的授课。
可能这位教师没有意识到,虽然这是一句似乎“很不和谐”的声音,虽然这是“无组织无纪律”的插嘴,但它却是那位学生最真实的感受。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好好阐述自己的观点呢?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呢?“还不如死了好!”,其实是一个很有个性、很大胆的回答,那位学生感叹的正是这位小女孩儿“生不如死”的悲惨遭遇呀!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课堂生成资源吗?要善待学生的插话,看似不和谐的插话,往往却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善于捕捉这种可贵的生成资源。
学学诸葛亮的“七擒七纵”
这是一个让我引以自豪的堪称经典的课堂管理案例:那是新学期的第一堂地理课,一位坐在教室最后面的男孩儿,一上课就把一本《三国演义》摊在课桌上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我很快就发现了他的举动。于是,我笑眯眯地走到他身边,把那本《三国演义》拿到讲台上,然后仍然是笑眯眯地面向全班同学说道:“吴老师上课,明察秋毫。今天是第一堂地理课,胡某就敢在课堂上看《三国演义》,尽管他很聪明也很有胆识,敢跟老师唱‘空城计’,但还是被吴老师发现了。今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宣布处理意见:第一,不准报告班主任;第二,我要学学‘诸葛亮七擒七纵’,我来个‘十擒十纵’,请所有同学作证……”之后的地理课,胡某果然不时地拿出那本《三国演义》来看,但每次都被我发现,在全班同学的见证下,经过“十擒十纵”,胡某再也不在课堂上看课外书了,我和这个班的同学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从此,地理课成为这个班最爱上的一门课。
虽然已经十多年过去了,我也已经成长为一名学校领导,但是这段经历却让我终生难忘。我时常在反思我们的课堂管理,什么才是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什么才是彰显生命活力的课堂管理?上述的这类课堂偶发事件,教师处理是否及时、得当,将直接影响教师的形象和威信,从而决定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对不起,老师我不会”
曾经有这样一个小个子的男孩儿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有一次我上课提问这个小男孩儿,可他一直微笑着愣在那儿,就是一句话也不说,我也微笑着看着他,等待着他……最终我还是忍不住了,下面是我和他的一段对话:
老师:“你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呢?”
小男孩儿:“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老师:“回答问题啊,是不是没有听清楚老师的提问?”
小男孩儿:“不是。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老师:“那你就说‘对不起,老师我不会。’。”
于是,这位可爱的小男孩儿就说了一句“对不起,老师我不会”,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后来,我只要一提问这个小男孩儿,他就来一句“对不起,老师我不会”。再后来,我发现“对不起,老师我不会”成了地理课堂上的流行语言。我不由得反思,这样下去不行,都跟老师耍偷懒了。我决定,还是从小男孩儿身上寻找突破口。我又一次提问小男孩儿,他还是那句话。这次我可不放过他了,我一点一点地启发他,“逼”着他“挤牙膏”似的一步一步地把问题给解决了。我感慨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首先是老师做得不够,我应该更加科学地设计问题,应该给同学们更多的启发。但是,同学们也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让我们从此告别‘对不起,老师我不会’吧!”
教师让学生说“对不起,老师我不会”,本意是引导学生尊重老师,同时节约教学时间,却在不经意中产生了负面效应。于是,教师让“生成”延续,促使“再生成”,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可见,真正有效的课堂生成应该是动态的。
真咳嗽与假咳嗽
课堂上时常会有学生咳嗽,是真的生病了还是恶作剧呢?在上周我的地理课上就遇到这种事情。这是本学期我给该班上的第一堂地理课,刚开始上课,一名男生就不停地咳嗽(课间他还好好的)。这是学校“知名度”很高的一名问题学生,我知道这是他故意施加于我的“下马威”,也是对我的一种试探性“挑衅”。我如果不“接招”,显得我这个“堂堂的副校长”无能;我如果接招,却要提防掉入他预设的陷阱。于是,我走到他面前,关切地问他:“王某,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呀?这样不停地咳嗽不行,我送你去校医那儿看看好吗?”王某说是生病了,但是不肯去校医室。我接着说:“那我通知你家长带你去医院吧。”王某更加不愿意了。到此,我已心中有数,接着说:“那么你可要控制自己,尽量不要再咳嗽了。”之后,整堂课他不再咳嗽了。
显然,与这位问题学生第一回合的“较量”,我取得了“胜利”。在课堂上遇到类似事件,教师要永远牢记:关爱学生是我们的职责,尤其是当我们面对那些问题学生的恶作剧时,更要冷静处理。教师要把这种恶作剧作为课堂管理中的生成资源很好地加以利用,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有效地控制课堂。
一鸣惊人的插话
曾经听过一堂政治课,课题是“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教师播放一段录像资料,画面呈现的是一个遭遇车祸的小女孩儿,失去了双腿的她坐在轮椅上。放完录像,教师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正当同学们按照教师的预设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感想时,教室里突然冒出一句似乎“很不和谐”的声音:“还不如死了好!”这真是一鸣惊人的插话,教师看上去很气愤,大声质问学生:“刚才是谁插嘴的,站起来!”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没有人敢站起来……教师于是继续着自己的授课。
可能这位教师没有意识到,虽然这是一句似乎“很不和谐”的声音,虽然这是“无组织无纪律”的插嘴,但它却是那位学生最真实的感受。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好好阐述自己的观点呢?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呢?“还不如死了好!”,其实是一个很有个性、很大胆的回答,那位学生感叹的正是这位小女孩儿“生不如死”的悲惨遭遇呀!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课堂生成资源吗?要善待学生的插话,看似不和谐的插话,往往却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善于捕捉这种可贵的生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