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十三绝图画中的京剧名伶十三绝在北京的故事(六)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_l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京找同乡,转行工老旦


  郝兰田在家里上了几年学,就上不起了,可是他也没种地,为什么呢?他有一副特别好的嗓子,而且悟性也高,于是他就唱戏了。他唱的是安徽怀宁的又有西皮又有二黄的弹腔,他先唱青衣,后改唱老生。他有一出拿手戏,叫《祭风台》,这《祭风台》又名《借东风》,实际上就是后来马连良唱的《借东风》的原始版本,他唱得非常之好。这时,家乡就有人跟他说,你唱得这么好,可始终在这五里八乡唱不出个什么名堂来,你怎么不去京城呢?你看看,过去来咱们这地方唱过戏的,有一个叫米喜子的,后来到京城里非常红。还有咱们的老乡程长庚,现在在京城里红得发紫,你应该上那儿去。他说我去了要不行呢?不行你再回来,你也损失不了什么。郝兰田就被说活了心,于是他就从怀宁去往京城,走了十来天,才到了北京。他是怎么去的呢?笔者自揣他是先从安庆上船,在长江中船行到镇江,改乘船在京杭大运河航行,一直来到通州张家湾码头下船,然后步行进了北京,再就奔了北京宣武门外的韩家潭胡同,找三庆班的大下处(办公地兼演员宿舍)。到了三庆班大下处以后便自我介绍,程长庚非常高兴,班里头很多安徽人也非常高兴。因为郝兰田当时在家乡还唱出了点小名气,有些人知道他。程大老板问他,你要搭班,唱哪一工呢?他说,我工老生。那你唱一出咱们听听——实际这就等于考试。他寻思我唱什么呢?老板说你自个儿想吧。他说这样吧,我就唱一出《天水关》诸葛亮《收姜维》。当时程大老板非常高兴,说,我们三庆班就是诸葛亮戏多,你唱吧,你就唱这出《天水关·收姜维》。于是他就参加演出,在茶园唱了一出《天水关》。唱得非常之好,不但嗓子好,而且台风好、气质佳。这个时候管事的人说啦,这才是诸葛亮,不是“猪狗亮”。说他像,装龙像龙,装虎像虎。于是他就留在了三庆班,有时三庆班程长庚唱《群英会》或者是《取南郡》,程大老板扮鲁肃,他就来诸葛亮。一来二去,他在这里待了一些时候以后,可就看出来了,三庆班的好老生太多。当时除了程长庚以外,虽然此时卢胜奎可能还没到三庆班,但是还有夏奎章、王贵、殷德瑞、张三福,这些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好老生。他想我在这三庆班定是唱不出什么名堂来了。所以,尽管他在这,待遇很好,可想想前途茫然,一咬牙他就转了班。他投了什么地方?他到了另一个大徽班春台班去唱老生。但是春台班里的老生也特别多。据说这个时候还是他的老乡程长庚给他提醒说,你看春台班的老生,班主周春奎就是有名的奎派老生,此外还有张三元、张喜儿,都是相当不错的好老生,这么多“不白给”(犹不一般)的老生,在这儿你可是唱不出来,等你唱成角儿,那可得有个时间。眼下,各大徽班不缺好老生,但都缺好老旦,你考虑考虑是不是舍老生改唱老旦?他特别聪明,一看两看,几大徽班里真都没唱得响的名老旦。于是他当机立断,在春台班不唱老生,就改工老旦。

郝兰田居然把老旦唱“红”了


  郝兰田一看形势,他就改唱了老旦。他有创造性、有革新性、有悟性,他还有一往无前的韧性。当时老旦的唱腔,都比较呆板平直、不悦耳,所以观众不喜欢、不买账。他想要使老旦站住脚,必须进行改革,有所创新。他首先是要在两方面改变,一个是唱腔上,再一个是表演上。唱腔上,要让观众听着好听、顺耳、有韵味,想跟着学两段,到票房能传得开、留得下。要达到这个目的得有开拓精神。老旦的唱腔,虽然用的也是大嗓,但一定要跟老生的唱法、唱腔有所区别,再不能光指着嗓子亮、能翻高来赢得观众的掌声。再说这表演,以前的老旦角色大多由班社里的三四路老生替代,所以前辈们也没有留下多少老旦表演的程式动作,都是用老生的喜、怒、哀、乐的程式凑合着用。郝兰田觉得以后再不能对付了,必须要装龙像龙、装虎像虎,要像老年妇女,但还不能千人一面,得一人千面,演谁像谁。演老太后这样的贵老妇人,绝不能和吃不上饭的老乞婆一个模样,只有这样,老旦这个行当才能挣得一个位置。


  宗旨己定,郝兰田就朝这个方面奋力拼搏。他的想法是正确的,也有这个本事。他在老旦的腔调中,揉入青衣和老生的唱腔与旋律。因为他在唱老旦以前最初唱青衣,然后改老生,所以对这两个行当的唱腔有基础,故此他才能够创造新腔。当然这不可能一蹴而就。他经过不断的实践修改,终于创新成功,一种流畅、跳动的旋律,十分的易懂、新颖,唱腔可以说强弱高低、变化无穷。而且他加强了表演,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每个人物不再是毫无个性的老太太,而是性格各异特点不同的各种各样的老妇人。数载艰辛创造的苦心没有白费,郝兰田成为京师皮簧班中的第一老旦,同时也提高了老旦在皮簧班中的位置。他不再始终是作为主演的配角出现,而在皮黄的舞台上,老旦的正戲也被他一个一个地呈现在红氍毹上。他经常演出的剧目有《断皇后》,也就是现在的《遇皇后》的李宸妃,《游六殿》的刘青提,《太君辞朝》的佘太君。此外还有《打龙袍》《望儿楼》《探寒窑》等,而他最拿手的剧目则是康氏戏,例如《钓金龟》《行路训子》《哭灵》等。所以同光十三绝这幅画上,画的是他的拿手剧目《行路训子》中康氏的形象。
  总的说,他的老旦戏,一是感情充沛、炽烈,唱腔刚柔相济,花腔多,别致新颖,做表逼真传神,颇能使观众动容感喟。另外,既然在唱腔和做表上下了功夫,他自然也不放过念白,他在老旦的念白上也有较大的创新。他注意倾听揣摩老妇人说话的口吻,他的念白在中州韵的基础上,注重生活化,苍老稳健,语气迟缓,颇如老妇人讲话一般。戏曲史专家王芷章评价说:“能用老旦享盛名,由郝兰田开始。”(见王著《中国京剧编年史》)因此,在老旦泰斗龚云甫享誉之前,郝兰田时为清咸丰同治年间老旦第一人,所以他被沈蓉圃绘入“同光十三绝”图中。

反串戏有三绝,昆曲戏《守宫杀监》年只一演


  清末演反串戏是时尚,郝兰田戏路广,所会行当又多,所以他的反串戏较多,有所谓郝氏“三绝”。有哪三绝呢?是《拾玉镯》的刘媒婆、《双钉记》的贾有礼、《淮河营》的田子春。刘媒婆是彩旦应工,他在刘媒婆被押送复审的路上,编了一大段幽默滑稽的西皮流水,唱得俏皮诙谐,很受观众欢迎。而且这段唱居然保留下来,现在京剧《法门寺》,演刘媒婆的都要唱这段流利别致的流水板,并且要唱出俏头来。   关外有名的京剧艺术家唐韵声,也爱反串这个刘媒婆。而且发展为手持旱烟袋,边唱边耍,十分引人入胜。头几年,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部在过小年时举办的戏曲反串戏《戏迷家庭》,特请唐派传人常东也表演这个刘媒婆,常东不负众望,真是手拿旱烟袋,又唱又耍,滑稽俏利,受到观众欢迎。这段唱过去还有一些有名的女演员,如言慧珠、童芷苓,也以反串刘媒婆而饱受好评。第二绝是四喜班首演的新编戏《双钉记》,演包拯断案侦破奸夫淫妇,以双钉谋害亲夫的故事。郝兰田扮演奸夫绸缎商贾有礼,他将小生的一些身段动作融入其中,外表斯文内心卑污,个性鲜明,很有光彩,这出戏有色情暴力的内容,因此早已被禁止了。他的第三绝是在做工戏《淮河营》中扮演田子春,这个角色虽然不是主角,但几度周旋于敌我之间,内心戏很重,是个硬里子老生活,郝兰田饰演老生出身又善于用脑,所以他这个田子春颇夺观众的眼球,故也成为他的绝戏之一。过去,一个好的皮黄伶人,大多也兼学昆曲,手里也会有几出昆曲好戏。郝兰田擅演昆曲《花婆》《罢宴》,以昆曲老旦应工,而他另一出昆曲戏《守门杀监》,扮演太监王承恩,则综合了老生、小生、老旦诸行当的技巧,塑造的这一忠心耿耿却又回天无力的忠仆形象,非常出色。他表现其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十分感人。所以这出戏也成为他的杀手锏,据说郝兰田轻易不露,一年只演出一回,可见他对此剧的珍视。

郝兰田之后,老旦名伶层出不穷


  郝兰田由于享年不永,40多岁就离开人世,所以他还没有来得及开山门收徒弟。他以后,皮黄班社里较好的老旦有熊连喜、周长顺等。但是这几位老旦,都是以做工见长,演唱方面比较弱。但是不久,在四喜班里就出现了一个杰出的老旦演员,这个人就是龚云甫。他经过十来年的锤炼,技艺大增,不但擅长表演各种老妇人,而且在演唱方面,他的老旦唱腔,非常悦耳动听。他的音色非常好,他将老旦的苍老之音和年岁大的妇女的雌音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珠落玉盘。所以,很快就被人们誉为老旦泰斗,并且他开创了以老旦唱大轴的先河。应该说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纪录。虽然龚云甫不是郝兰田的弟子,但是龚云甫在老旦方面的转化、创新和发展,是受了郝兰田创新发展精神的影响。他是继郝兰田之后出现的杰出老旦艺术家。龚之后,老旦行当又出现了李多奎、李金泉以及众多的女老旦艺术家,从而使过去不受重视的皮黄老旦,到今日成為京剧院团不可或缺的重要行当。郝兰田没有儿子从艺,但却有两个了不起的外孙。郝兰田的女儿,嫁给了王绚云又名王彩琳的著名昆旦,郝女生有二子,即有通天教主之称的王瑶卿,和著名汪派老生演员王凤卿,这弟兄两个人在梨园界享誉甚高。后代子孙也多从艺于京剧,成为五代梨园世家。故现在说到王瑶卿,也多半顺带提到他的外祖父郝兰田。


  不久前在京剧舞台上,举行了一次纪念著名老旦表演艺术家李多奎先生诞辰120周年的重大活动。李多奎先生的男女弟子和再传弟子几十人,演唱了李多奎先生的著名剧目中的经典唱段。其中李多奎先生的女弟子李鸣岩女士已经80岁有余,但是嗓音依然高亢嘹亮、苍劲有力。多奎先生的男弟子何佩森先生也年近八旬,演唱起来仍然颇有韵味,而且嗓音苍凉遒劲、凄美挺拔。李多奎先生的老师是龚云甫先生的琴师陆五,因此可以说多奎先生是龚云甫先生的弟子,而龚云甫前文已经讲到,受郝兰田先生的影响甚大。所以从郝兰田、龚云甫到李多奎及他的众多传人弟子是一脉相承。李派众弟子已经成为当下京剧行当中一支非常重要的老旦队伍。不但继承了传统老戏,而且创作了许多以老旦为主角的新编历史剧。新剧目被推出后,在京剧舞台上风行一时,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如《岳母刺字》 《赤桑镇》《洪母骂畴》《罢宴》,以及《对花枪》《风雨同仁堂》《八珍汤》等优秀剧目。这些新戏和老旦优秀传统剧目,同时在京剧舞台上开出灿烂之花。从而使京剧中的老旦成为这门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行当。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其他文献
宋宝森  庞各庄,北京南郊一座以“西瓜”著称的农庄。这里诞生了北京农业代表品牌“老宋瓜王”,也写就了从1983年包产到户开始的“西瓜传奇”。  一只老百姓餐桌上的西瓜,见证和参与了改革开放进程中北京农业的成就、国家扶贫攻艰中北京大兴对口支援内蒙古的践行和“制度创新”中农业合作社的制度性探索。  2021年4月27日,本刊造访了北京大兴区庞各庄老宋瓜王西瓜种植园区,见到了“西瓜传奇”的写就者宋宝森、
期刊
1950年代房修公司参建的北京火车站工程编者按  古都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都风貌的地图里,首开集团北京首华建设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华建设公司”),是绕不开的所在。无论是参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火车站、中国美术馆等“建国初期十大建筑”工程建設,还是参与天安门、宋庆龄故居等地标修缮工程,首华建设公司充分发挥了北京国有企业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  首华建设公司,脱胎于原北京市房屋管理
期刊
“80后”的刘心宇,从小最大的愿望就是当兵。军校毕业后,他如愿来到“万岁军”(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陆军第38集团军,后于2017年组建为82集团军),成为了英雄集体的一员。他喜欢唱歌,擅长演讲,打得了篮球,上得了练兵场。从军15年,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基层度过。刘心宇说,父亲给他起名为心宇,是希望他的心胸要像宇宙那样宽广。能够天天和战士们在一起,他感到十分快乐。他既可以和战士们携手并肩、摸爬滚打
期刊
又是一年毕业季。完成了在悉尼麦考瑞大学的所有本科学分,可以实实在在轻松一阵子了。我和室友张瑶瑶,规划着搞个毕业旅行——游遍澳洲、新西兰;去日本买买买……都快成“梦想家”了。实际上,我们却还是归心似箭,最终飞回了伟大祖国。然而,在家也待不住,我俩又分别从北京、太原“投奔”在厦门的学弟。每年回国都是直飞北京,已经很久没有去南方了,甚至忘了冬天南方的气息。古早味的厦门生活  我个人推荐秋冬季节来厦门。春
期刊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盲人,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他们浪迹于各个村落之间,以弹三弦说书唱曲为生。老盲艺人有一个心愿,他的师父曾经告诉他,琴槽里有一张治疗失明的药方,只有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把药方取出来抓药。他念兹在兹,盼了50年,终于弹断了一千根琴弦,可他却发现琴槽里的药方是白纸一张。最后,老盲艺人告诉自己的徒弟小盲艺人,只有弹断一千两百根琴弦,才能作为药引,取出琴槽的药方去抓药……  作家史铁生
期刊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联合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大型征文征集活动。即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面向全国征集相关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以及摄影、短视频等影像作品。  活动旨在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主线,用文艺的形式生动展现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人民追求幸福的精神风貌
期刊
2016年5月24日,一张侦查员用手机拍摄的“彩虹抓捕图”引爆网络,两名侦查员押解一名嫌疑人伫立在彩虹之下。背影中,年轻刑警队员英勇果敢而又乐观浪漫的情怀跃然画面,令人惊叹。站在嫌疑人右手边的侦查员就是陈旭,这是他与战友们连续奋战了20个小时,成功破获一起杀人抛尸案,带着嫌疑人辨认作案地点时,躲过一场暴雨,巧遇天际出现彩虹,随手拍下的工作照。谁也不曾想到,因为这张照片,向来沉稳低调的陈旭成了“网红
期刊
9月15日,以“新国门·南囿秋风”为主题的南海子文化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少儿戏剧场拉开帷幕。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巡视员马文(右二)和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阎崇年(左二)为文化周鸣锣启动  在启动仪式上,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祁金利和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侗分别致辞。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启骧先生为南海子文化周赠送墨宝一幅。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期刊
去台湾完全是临时起意,没有仔细谋划。抵达台北后获知将遇连日降雨,遂决定以看民情为主,了解一下与大陆血缘最近,但文化氛围却大相径庭的另一群中国人。阳刚未果的台湾男人  在世界华人圈里,台湾人是属于比较浪漫的。不知是台湾文化造就了琼瑶小说,还是琼瑶小说造就了台湾文化。感觉台湾人的心态很天真,似乎人人都渴望浸淫在琼瑶的故事里,梦游在三毛的散文中,徜徉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据我的观察发现,台湾男人比较儒
期刊
在北京市密云区城北13公里处、燕山群山丘陵之中,有一个被称为“燕山明珠”的亚洲最大人工湖。这个人工湖就是始建于1958年、建成于1960年9月的密云水库。水源保障  为了保护水库大坝的安全,1976年解放军战士开始在密云水库大坝上设岗护坝。1984年由武警接替解放军继续担任护坝执勤任务。为了守护北京市民的一泓“井水”,2000年,水库开始封闭管理,由武警官兵设岗守卫,禁止游人上坝。  俗话说:“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