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能力是信息时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及其培养情况展开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大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能力;策略
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面对瞬息万变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信息技术能力也已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大学生终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重要目标之一。据调查和研究,当代部分大学生明显表现出信息能力的缺失。如果忽视这种能力缺失,将极有可能在大学期间进一步加大这种“数字鸿沟”,直接导致这类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削弱和综合素质的降低。因此,對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信息技术内涵
1.1信息技术概念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只要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也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1.2信息技术基本特征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1.3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素养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高等院校的学生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要求,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包括大学生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来在工作中所具备的信息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
1.4信息技术技能
主要包括信息搜集的能力、信息筛选的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信息保密、建档、分类储存的能力。
2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统计,同时综合对部分大学生访谈结果分析,学生来源中小城市和乡村的较多,大学生网上活动时间大多数在两个小时内,上网的聊天人数最多,其次是查找资料和看新闻。从获取信息方面,大学生首先是利用网上资源收集信息,其次是利用图书馆资源,这说明大学生能较好运用网络信息资源针对某一专题内容进行资料收集。但有目的利用信息资源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还不具备正确筛选、利用信息。对收集到的有用信息,采用比较简单工具进行加工处理,对于难度较大的软件,不能很好地利用,并制作出作品。大学生交流思想、发表看法采取的大都是利用传统的方式,大学生的现代信息情感意识相对较薄弱。
此外,表面上看大多数大学生都在使用计算机学习,但事实上以聊天、通话、看视频、无目标链接查看娱乐新闻为多,而在从事专业内容搜集和有目标检索工作时则无法完成相应任务,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现在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处理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差;信息利用能力较强,信息创新能力不足。这表明这些大学生没有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相关技术,需要大幅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
3大学生信息技术技术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3.1为提高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构建良好环境
近十年来,各大学加大了信息化教育硬、软件环境建设的投入,大大改变了师生的学习、工作方式。提供了音像教材、电子阅览室、CAI课件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环境,构建了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因特网等丰富的学习技术环境。基于这些学习资源环境和学习技术环境,可以创造和展示各种学习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2建立与创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
大学学习资源环境和教育技术环境的改变,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从传统的教师一言堂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素养提高的实验教学、探究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利用网络传递学习信息,交流思想,调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网络提供了不同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为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最佳支持。
3.3以教师信息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作为重要保障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信息技术能力离不开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水平提高。近几年,大学院校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注重以“学”为中心,从注重传授知识转向注重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转化。教师通过提供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和环境,大大促进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3.4加强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应用》、《文献信息检索》、《教育技术学》等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在教学与实践中培养大学生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种资源,开展丰富的网络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因特网学会如何在因特网中游览信息、查找信息、下载保存信息、以及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后,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使用新软件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能力。
4结束语
信息能力是当今大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加大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终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高校大学生整体信息能力的提高,必将对经济建设与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端强.新时期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调查与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12.
[2]刘柏云.关于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
(作者单位:保定市莲池区实验双语幼儿园)
【关键词】大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能力;策略
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面对瞬息万变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信息技术能力也已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大学生终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重要目标之一。据调查和研究,当代部分大学生明显表现出信息能力的缺失。如果忽视这种能力缺失,将极有可能在大学期间进一步加大这种“数字鸿沟”,直接导致这类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削弱和综合素质的降低。因此,對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信息技术内涵
1.1信息技术概念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只要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也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1.2信息技术基本特征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1.3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素养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高等院校的学生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要求,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包括大学生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来在工作中所具备的信息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
1.4信息技术技能
主要包括信息搜集的能力、信息筛选的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信息保密、建档、分类储存的能力。
2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统计,同时综合对部分大学生访谈结果分析,学生来源中小城市和乡村的较多,大学生网上活动时间大多数在两个小时内,上网的聊天人数最多,其次是查找资料和看新闻。从获取信息方面,大学生首先是利用网上资源收集信息,其次是利用图书馆资源,这说明大学生能较好运用网络信息资源针对某一专题内容进行资料收集。但有目的利用信息资源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还不具备正确筛选、利用信息。对收集到的有用信息,采用比较简单工具进行加工处理,对于难度较大的软件,不能很好地利用,并制作出作品。大学生交流思想、发表看法采取的大都是利用传统的方式,大学生的现代信息情感意识相对较薄弱。
此外,表面上看大多数大学生都在使用计算机学习,但事实上以聊天、通话、看视频、无目标链接查看娱乐新闻为多,而在从事专业内容搜集和有目标检索工作时则无法完成相应任务,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现在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处理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差;信息利用能力较强,信息创新能力不足。这表明这些大学生没有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相关技术,需要大幅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
3大学生信息技术技术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3.1为提高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构建良好环境
近十年来,各大学加大了信息化教育硬、软件环境建设的投入,大大改变了师生的学习、工作方式。提供了音像教材、电子阅览室、CAI课件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环境,构建了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因特网等丰富的学习技术环境。基于这些学习资源环境和学习技术环境,可以创造和展示各种学习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2建立与创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
大学学习资源环境和教育技术环境的改变,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从传统的教师一言堂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素养提高的实验教学、探究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利用网络传递学习信息,交流思想,调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网络提供了不同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为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最佳支持。
3.3以教师信息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作为重要保障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信息技术能力离不开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水平提高。近几年,大学院校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注重以“学”为中心,从注重传授知识转向注重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转化。教师通过提供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和环境,大大促进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3.4加强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开设《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应用》、《文献信息检索》、《教育技术学》等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在教学与实践中培养大学生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种资源,开展丰富的网络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因特网学会如何在因特网中游览信息、查找信息、下载保存信息、以及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后,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使用新软件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能力。
4结束语
信息能力是当今大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加大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终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高校大学生整体信息能力的提高,必将对经济建设与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端强.新时期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调查与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12.
[2]刘柏云.关于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
(作者单位:保定市莲池区实验双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