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时代促进了媒介的多元化发展,使二元对立的传受关系彻底崩解,人、社会和媒介互相不再处于主客对立的状态,而是协同发挥作用,促进社会文化的重组。本文主要对网络时代的传播要素和传播关系进行剖析,在总体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去透视当代媒介革命的价值和文化精神。
【关键词】:网络;媒介;人文价值;反思
随着传统媒介的网络化和数字化转型、跨媒介联合的逐步普及与推广,报纸、广播、电视、电脑等新旧媒体协同发挥作用,对信息进行着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这些变化引爆了媒介文化的发展和扩散,其影响力进一步向各个社会领域渗透。
一、网络时代的传播要素
在网络传播时代的背景下,传播学者H·拉斯韦尔提出的“5W”基本要素已经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在:就传播者而言,网络媒介传播的双向互动,造成了传播者的身份呈现出不确定性,传播者可以是人、媒体、组织,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变成传播者;就传播形态而言,媒介融合产生了许多新的媒介形式,传统媒介也在进行数字网络化转型,传播形态异彩纷呈;就传播信息而言,网络化的媒介平台使大众可以选择多种媒介形式发布信息,然而,媒介提供的信息虽然呈现多样化,但却缺乏深刻性,显得业余而非专业,网络繁复的链接关系和信息的复制、拼接及更新,使人们难以获知信息的出处;就受众而言,受众的主体性地位得到提升,通过网络互动可以对信息进行搜索、分享、反馈和编辑,受者与传者的角色可以随时发生转换,人人皆成自媒体;就传播效果而言,当前信息膨胀加剧,人们对信息资源的消化能力明显不足,网络媒介信息的海量供应与人们注意力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凸显。
二、传受合一的传播关系
鲍尔提出的“固执的受众”理论认为,受众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找信息,以满足自身需求,由此引发了“受众主体论”,[1]如今自由开放的互联网担当了促使受众处于媒体发展中心环节的驱动器,传播者和接受者重新回归平等对话的地位。从信息接收的同时性和一致性来说,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已经变成了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统一体,成为传播的主体(人、组织或机构);传统意義上的传播者的主控权被彻底粉碎瓦解,而后出现了无数的传播主体,它们向着虚拟、不确定、多元、分散等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发展。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根本性的区别在于传播者和接受者不再明确地有所划分,传者即受者,受者也是传者。
由于网络所具备的高度交互性和灵活性,受众能够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分享和互动,成为自媒体。传播学者认为,“互动是对媒体潜在能力的衡量,这种潜在能力能使受众对媒体沟通的内容或者形式施加影响”。[2]在数字网络化的媒介中,“由于信息与来源的多样性,观众本身变得更会选择。”[3]
三、网络媒介的人文价值
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的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4]对于网络媒介,其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价值,使得多重话语交错发声,共同上演着交响变奏曲,这象征着个人多元视角和去中心化意识的逐渐成熟。
數字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安迪·沃霍尔的预言得到证实,自由开放的网络传播使每个人都享有“十五分钟”出名的机会时间。不管是草根还是精英,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通过适当的媒介引爆,便可流传千里。
媒介是一把双刃剑。新旧媒介拓宽了信息选择范围,同时也缺乏了必要的规划和指导;网络在赋予人们自由、平等地表达话语的同时,也使人们卷入了迷惑和混乱之中;自由开放的媒介环境,也导致了多元主体的无政府状态和个人主义色彩,出现诸如视觉色情、网络诈骗、信息低俗化等不良文化现象。政治话语权的减弱使社会容纳了各种异质文化因子,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入推进,社会文化形态严重地受到世俗化消费社会的猛烈冲击。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法则之下,人的个性得到极大解放,同时人的私欲也在日益膨胀。如何掌握好中间的 “度”至关重要。
网络媒介技术革新中最关键的并不是信息交换频率的增加,而是身份的构建方式以及文化中更广泛而全面的变化。[5]作为信息交流和传播的中介化工具,媒介应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促成多元文化之间的互动,弘扬“存在即合理”的包容精神,让各种声音自由表达,促成平等对话,使不同的文化在彼此的交流沟通中相互补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共同致力于构建充满新生活力的当代人类精神文化。
四、网络媒介的精神反思
从文化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媒介符号是“社会整合”的最佳工具。作为知识和交流的工具,各种符号使得对于社会世界的意义达成共识成为可能,这种共识其基本特征是对于社会秩序的再生产。[6]当人们想要了解一个事物时,会习惯性的去上网搜索;当人们觉得精神空虚时,就习惯性的打开电脑上网冲浪;需要添置物件时,人们会习惯性的去淘宝。
在使用与满足的媒介效果中,温达尔发现人们越是渴望从媒体那里获得满足或是认为他们获得了满足,他们就越会依赖这个媒体。[7]在网络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趋势中,传播媒介的“物”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网络媒介显得过分依赖,出现了大批量的网虫,剁手党,手机控,宅男宅女等。在新媒介技术带来的媒介环境中,人们自认为获得了自由,却更深地迷失了自我。一个人可以做得到一个月都不出门,却容忍不了几天没有网络的生活,人们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在媒介机器面前的被动地位。
马克思曾表示“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把我们的打算化为乌有的物质力量。”[8]这话值得让我们深思。我们不能否认媒介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世界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如果我们的整个生活都寄托在了媒介身上,让媒介去代替我们获得知识,让媒介去代替我们的身体力行,让媒介代替我们所有想做的事情,久而久之,人类就会变得越发无知和无能。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媒介在对人体进行延伸或截除的同时,它也获得了独立性和自主性。媒介正以它自己的方式影响着人类观察世界的角度,进行着社会文化景观的塑造。胡塞尔认为,一个从其世界脱离的自我是没有意义的。媒介使用者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做到理性地看待、使用和掌控媒介,才能真正的摆脱对媒介的依赖,形成人与媒介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03
[2]玛格赫丽塔·帕加尼.多媒体与互动数字电视-把握数字触合所创造的机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09
[3]Maunel Castells.High Technology.Space.and Society[M].Beverly Hills.CA:Sage,1985.129
[4]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9卷,1963.406
[5] 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34-35
[6] Bourdieu,P.,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ed),Tompson,J.B.,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166.
[7] 谢新洲,蒙晖.“使用与满足”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OL]北京:新华网,2003
[8]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第1卷,1972.38
【关键词】:网络;媒介;人文价值;反思
随着传统媒介的网络化和数字化转型、跨媒介联合的逐步普及与推广,报纸、广播、电视、电脑等新旧媒体协同发挥作用,对信息进行着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这些变化引爆了媒介文化的发展和扩散,其影响力进一步向各个社会领域渗透。
一、网络时代的传播要素
在网络传播时代的背景下,传播学者H·拉斯韦尔提出的“5W”基本要素已经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在:就传播者而言,网络媒介传播的双向互动,造成了传播者的身份呈现出不确定性,传播者可以是人、媒体、组织,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变成传播者;就传播形态而言,媒介融合产生了许多新的媒介形式,传统媒介也在进行数字网络化转型,传播形态异彩纷呈;就传播信息而言,网络化的媒介平台使大众可以选择多种媒介形式发布信息,然而,媒介提供的信息虽然呈现多样化,但却缺乏深刻性,显得业余而非专业,网络繁复的链接关系和信息的复制、拼接及更新,使人们难以获知信息的出处;就受众而言,受众的主体性地位得到提升,通过网络互动可以对信息进行搜索、分享、反馈和编辑,受者与传者的角色可以随时发生转换,人人皆成自媒体;就传播效果而言,当前信息膨胀加剧,人们对信息资源的消化能力明显不足,网络媒介信息的海量供应与人们注意力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凸显。
二、传受合一的传播关系
鲍尔提出的“固执的受众”理论认为,受众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找信息,以满足自身需求,由此引发了“受众主体论”,[1]如今自由开放的互联网担当了促使受众处于媒体发展中心环节的驱动器,传播者和接受者重新回归平等对话的地位。从信息接收的同时性和一致性来说,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已经变成了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统一体,成为传播的主体(人、组织或机构);传统意義上的传播者的主控权被彻底粉碎瓦解,而后出现了无数的传播主体,它们向着虚拟、不确定、多元、分散等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发展。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根本性的区别在于传播者和接受者不再明确地有所划分,传者即受者,受者也是传者。
由于网络所具备的高度交互性和灵活性,受众能够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分享和互动,成为自媒体。传播学者认为,“互动是对媒体潜在能力的衡量,这种潜在能力能使受众对媒体沟通的内容或者形式施加影响”。[2]在数字网络化的媒介中,“由于信息与来源的多样性,观众本身变得更会选择。”[3]
三、网络媒介的人文价值
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的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4]对于网络媒介,其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价值,使得多重话语交错发声,共同上演着交响变奏曲,这象征着个人多元视角和去中心化意识的逐渐成熟。
數字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安迪·沃霍尔的预言得到证实,自由开放的网络传播使每个人都享有“十五分钟”出名的机会时间。不管是草根还是精英,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通过适当的媒介引爆,便可流传千里。
媒介是一把双刃剑。新旧媒介拓宽了信息选择范围,同时也缺乏了必要的规划和指导;网络在赋予人们自由、平等地表达话语的同时,也使人们卷入了迷惑和混乱之中;自由开放的媒介环境,也导致了多元主体的无政府状态和个人主义色彩,出现诸如视觉色情、网络诈骗、信息低俗化等不良文化现象。政治话语权的减弱使社会容纳了各种异质文化因子,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入推进,社会文化形态严重地受到世俗化消费社会的猛烈冲击。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法则之下,人的个性得到极大解放,同时人的私欲也在日益膨胀。如何掌握好中间的 “度”至关重要。
网络媒介技术革新中最关键的并不是信息交换频率的增加,而是身份的构建方式以及文化中更广泛而全面的变化。[5]作为信息交流和传播的中介化工具,媒介应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促成多元文化之间的互动,弘扬“存在即合理”的包容精神,让各种声音自由表达,促成平等对话,使不同的文化在彼此的交流沟通中相互补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共同致力于构建充满新生活力的当代人类精神文化。
四、网络媒介的精神反思
从文化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媒介符号是“社会整合”的最佳工具。作为知识和交流的工具,各种符号使得对于社会世界的意义达成共识成为可能,这种共识其基本特征是对于社会秩序的再生产。[6]当人们想要了解一个事物时,会习惯性的去上网搜索;当人们觉得精神空虚时,就习惯性的打开电脑上网冲浪;需要添置物件时,人们会习惯性的去淘宝。
在使用与满足的媒介效果中,温达尔发现人们越是渴望从媒体那里获得满足或是认为他们获得了满足,他们就越会依赖这个媒体。[7]在网络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趋势中,传播媒介的“物”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网络媒介显得过分依赖,出现了大批量的网虫,剁手党,手机控,宅男宅女等。在新媒介技术带来的媒介环境中,人们自认为获得了自由,却更深地迷失了自我。一个人可以做得到一个月都不出门,却容忍不了几天没有网络的生活,人们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在媒介机器面前的被动地位。
马克思曾表示“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把我们的打算化为乌有的物质力量。”[8]这话值得让我们深思。我们不能否认媒介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世界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如果我们的整个生活都寄托在了媒介身上,让媒介去代替我们获得知识,让媒介去代替我们的身体力行,让媒介代替我们所有想做的事情,久而久之,人类就会变得越发无知和无能。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媒介在对人体进行延伸或截除的同时,它也获得了独立性和自主性。媒介正以它自己的方式影响着人类观察世界的角度,进行着社会文化景观的塑造。胡塞尔认为,一个从其世界脱离的自我是没有意义的。媒介使用者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做到理性地看待、使用和掌控媒介,才能真正的摆脱对媒介的依赖,形成人与媒介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03
[2]玛格赫丽塔·帕加尼.多媒体与互动数字电视-把握数字触合所创造的机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09
[3]Maunel Castells.High Technology.Space.and Society[M].Beverly Hills.CA:Sage,1985.129
[4]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9卷,1963.406
[5] 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34-35
[6] Bourdieu,P.,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ed),Tompson,J.B.,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166.
[7] 谢新洲,蒙晖.“使用与满足”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OL]北京:新华网,2003
[8]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第1卷,19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