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名字的女同学

来源 :意林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讀高中时,我暗恋宋佳航整整三年。
  宋佳航是我们班班长,学习成绩优秀,为人有礼貌,在众多爱慕他的女生中,我可能是最不起眼的那个。那时的我穿着一身校服,坐在最后一排。
  高二那年,学校组织了一次演讲比赛,每个班级都必须参加。演讲比赛要有领读,男领读无疑落到了宋佳航身上,而女领读则让班里的女同学争破了脑袋,班主任一时有些为难,转头把这个难题丢给了宋佳航,问他:“宋佳航,你觉得咱班女生谁演讲好一点儿?”静默几秒钟后,宋佳航声音清晰地说出了“林瑶”两个字。班级顿时陷入喧嚣之中,八卦的女生直接凑在一起互相讨论着:“你看吧,我就说宋佳航对林瑶有意思。”
  演讲比赛之后,班级很多女生对宋佳航失去了兴趣,觉得宋佳航早已把芳心许给了林瑶。而我却不甘心,总觉得自己不应该就此放弃,就算不能名正言顺地和宋佳航站在一起,最起码也应该让他记住我。于是,我开始观察林瑶的生活,包括每天穿什么鞋,系什么样的发绳,说什么样的话。
  在那之后,我一股脑地换掉了我的运动鞋,买了和林瑶一模一样的白色帆布鞋;林瑶喜欢绑高马尾,我就把头发养长,然后高高地扎起……
  事实证明,我的努力还是有效果的。那天放学后,我背着书包从教室离开。在走廊上,后背被人拍了一下,随之是宋佳航的脸展现在眼前,我被吓了一跳,“对不起啊!同学,我认错人了,我以为你是林瑶呢。”我学着林瑶的样子笑不露齿,小声地说:“没事。”宋佳航略带歉意地笑了笑,然后转身下楼。
  后来的日子顺风顺水,因为我的努力观察与模仿,走在学校里有好多次都被班上的同学误认为林瑶。
  只是,我依旧胆小,没有向宋佳航表达过我的好感,直到高考结束,我也只是加上了他的QQ,没有聊过天。高考报完志愿,我去学校取录取通知书,在校门口碰见了几个班上的同学,她们一时间没有认出我来,站在不远处仔细地辨认了好一会儿才了然地点了点头说:“小林瑶,你也来取录取通知书啊?”我一愣,随后木然地点了点头。
  宋佳航去了南方的一所大学,而我留在了北方。上大学以后,直到第一个学期末,无意中滑到宋佳航的QQ,稍许思考后,我发了两句话过去:Hello,干吗呢?
  宋佳航的消息十分钟后回了过来:在图书馆。半分钟后,他又发了一句:你是?我才突然想起来还没说过自己是谁,但我还是卖了个关子:我是你的高中同学,在走廊上你还把我当成林瑶拍过我的肩膀。宋佳航的消息很快回过来:我知道了,当时真是抱歉啊。
  那天我和宋佳航乱七八糟地聊了很久,宋佳航说该去餐厅了。我说:好的,有时间再聊。
  宋佳航发了个oK的表情。我放下手机,正打算穿衣服去餐厅吃饭的时候,宋佳航的消息又发过来: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来着?我一愣,紧接着,他又说:好像高中时大家都叫你小林瑶,你真名叫什么啊?我彻底呆住了,心里像突然漏了一个洞,青春里那些自以为的小心思、小雀跃像秋天的落叶般簌簌掉落,扎进了泥土里,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
  在那之后我总会觉得遗憾,那样明媚又美好的年纪,本应该大胆、无畏、活出自我,可我背道而驰,驶离了青春原本的路线,到头来,却都没能让喜欢的男孩记住我的名字。
其他文献
外太空的商机  “弄一颗卫星玩玩儿?”这个念头来自三年前的美国nAsA(国家航空航天局)之旅后。  “天堂成了人类世界的一部分。”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表面,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出了这句充满“爱与和平”的名言。  半个世纪后,“亚特兰蒂斯号”已静静地安卧在nAsA的博物馆里,供人们参观凭吊。但人类探索外太空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技术的进步,打破了原本由政府垄断的
期刊
期刊
期刊
一个人意识到父母之恩,就是这个人成年之时。一个人意识到父母之恩,就是这个人能肩负责任之时。第一次为人子女,我们都很青涩。  血缘亲情,没有什么是不能原谅的。此生为家人,就是所有人都抛弃你,我也不会离开你。即使相顾无言,青春叛逆,仍是一生一世的父母子女。  生命最大的残酷——我只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做你们的子女。当我懂得你们时,你们已经老了呀!第一次为人子女,让我们彼此关照,用爱相处,用情相助。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一  小时候,我就愿意跟着哥哥,想让他带我玩儿。哥哥才不愿意呢,他的好伙伴都是男孩,哪想带一小姑娘啊。每次玩捉迷藏,他都喊我先藏好,说一会儿来找我,我数著数着,哥哥就不见了,心里很恼火。  有孩子的地方,肯定有争争抢抢。我俩也是,争吃的,争玩具,争一切。夏天买冰棍儿,我哥吃得快,吃完了盯上我的,让我给他尝一口,我说行,一口尝下去,三分之一没了。后来,我每次都吃得飞快,结果他又来馋我,气得我够呛。 
期刊
“他上了二级平台,沿着铁路线急速地向东走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这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的结尾,孙少平出院后,独自悄然离开省城,回到久别的大牙湾煤矿,去拥抱他那“平凡的世界”。  我和学生共读路遥《平凡的世界》后,不少学生对这个结尾提出质疑:孙少平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应该选择留在省城发展,为什么还要回到那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