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翻译为高考必考题,并且从2004年开始,加大了考查力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总有许多考生在答题时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失误,造成一些不该出现的“硬伤”。那么,怎样做才能让考生准确无误地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呢?下面我谈谈一些做法。
一、明确文言文翻译的关键
人们常说:“打蛇打七寸。”七寸是蛇的要害,打在那里一下子就能把它打死。文言文翻译也是如此,考生必须抓住翻译的关键,否则会徒劳无功,白忙活一场。总的来说,文言文翻译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点。
(一)关键词。
文言文翻译试题中往往会有几个关键得分点,这几个关键得分点多数是句中的关键词语。文言句子中的关键词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尤其是多种意义用法的虚词)。翻译的时候,只要找出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并准确翻译,就能得分。反之,关键词语翻译错误,或不准确,那么这个分就遗憾地丢掉了。如:“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 这里即有两个关键词:“承”译为“承受”“秉承”一类的意思;“年”译为“年成”“收成”一类的意思。如果两个关键词翻译错误,这个题就很难得分。
(二)特殊句。
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的翻译,也往往是考题设置的关键得分点之一。考生如果不能识别某个特殊句式,不知道它的特殊顺序、固定译法,就不能准确翻译这个文言句子,因此丢分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如:“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这是一个“……者,……也”形式的的特殊句式,翻译的时候必须翻译成“……是……”,否则就要丢分。
二、把握文言文的翻译原则
具体说来,翻译古文时,我们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文章的词、句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的。翻译古词、句,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然后才能正确翻译。如初中课本《狼》一文中:“其一犬坐于前。”只看这一句,似乎可以翻译成:“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上文“途中两狼”,“少时,一狼径去……”可知“坐于前”者不是“狗”,而应是另一条“狼”。“犬”的意思,即“像狗似的”,用来修饰“坐”的姿势的。这个例子说明,译古文先应通全文,了解大意,然后紧扣“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要求作详译。
(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是依据原文的词语、句子,逐一翻译,还要求保持原句的句式和语气等。如:“其真不知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句中的“其”,应译为“难道”,表反问语气,后句中的“其”要译为“恐怕”,表推测语气。但在翻译时,某些词句直译以后语意仍不明朗,甚至十分拗口,那就要用意译来辅助。如:“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直译为:“处在宗庙、殿堂的高处。”含义仍嫌不明确,可采用“在朝廷做官”这种意译,则使人容易理解了。下面几种情形往往需要意译。
1.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时。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句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假如不了解此修辞方式,很轻易将此句误译为:“不因为外物的美好而感到喜悦,也不因为自己的坎坷而感到悲伤。”正确的翻译是要把相对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此句应译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再如:“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该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此句中的“日薄西山”就是比喻祖母刘氏寿命将尽。在翻译时可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其译为:“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到西山一样,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又如:“金就砺则利。”一句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金”是借代,代指“金属制成的刀剑”,属材料代物。翻译时要直接点明借代的本体,译为:“金属制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假如不了解该句中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
2.使用紧缩复句或言简意赅的句子时。
如:“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这个句子属于紧缩复句,直译不好翻译,只能意译为:“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
3.为了渲染、铺陈某种情况而故意用繁笔时。
如: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句子中的“席卷”“包举”“囊括”“并吞”意义相同,“天下”“宇内”“四海”“八荒”意义相同,都是为了渲染铺陈,因此必须意译作:“(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三、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文言文的翻译其实是有技巧可遵循的,具体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留。
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抄录。此外,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和习惯用语,也无需翻译。如:“ 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我们可以直接将其译为:“光绪十六年闰二月二十四日,我游览了巴黎蜡人馆。”再如:“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行军用兵”作为一个成语,我们没有必要大费周折地去翻译,只要照抄即可,因而可译为:“深远的谋略,行军用兵的本事,不及过去的那些将领。”又如:“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其实指的就是李广将军,应保留下来不用翻译,译成:“大概说的就是姓李的将军吧。”
(二)放。
将那些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的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放弃,否则会使句意不畅。如:“宋何罪之有?”在本句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因此翻译时应删去。可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呀?”再如:“夫秦,何厌之有?”“夫”为发语词,无实在意义,翻译时不做理会。又如:“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中的“而”等都属于这一类。另外还有一些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啰唆赘余。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姥”为偏义复词,重于“姥”,所以翻译时只需翻译出“婆婆”即可。除此,有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也不一定要翻译。
(三)换。
用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词语替换与现代说法不同,音节不一致的词。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如(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其中“妻子”在古汉语中是“妻子和子女”的意思。(2)“处分适兄意,哪得自由专。”“处分”在古汉语中是“处理安排”的意思,翻译时要特别留心。
(四)补。
将原句省略的内容适当补出来,使句意完整通畅。如:“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将“焉”后省略的“而未至”(有能力到达却没有到达)补进去翻译才连贯。否则文理不通。又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 “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译文时,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一”字之后应加量词“枚”。“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翻译为:“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
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成分才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如:“外连衡而斗诸侯。”“外”名词作状语,翻译为:“对外”“连衡”用作动词,翻译为“用连衡的策略。”“斗”为使动用法,翻译为“使……争斗”,因此正确翻译应为:“对外用连衡的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
(五)调。
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将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有的学生翻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这个译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的翻译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再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译为:“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为节操而死的臣子。”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而况人臣乎?(《触龙说赵太后》)译为:“国君的儿子,是他的亲骨肉啊。他们尚且不能靠着没有功劳的尊位和俸禄,而守着贵重的金玉,况且一般人呢?”
需要说明的是,文言文中表达语气的助词,也应根据现代人的表达习惯进行调换。如“乎”“哉”“焉”等用在句末,可用“啊”“呢”等调换。
(六)缩。
文言文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三个短句,在翻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总之,要想让考生做好文言文的翻译题,除了要求他们要扎扎实实地掌握古汉语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外,还要让他们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识,把握翻译的关键、原则及技巧,这样才能更准确、更明白、更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地译出古文,做到“信”“达”“雅”。
一、明确文言文翻译的关键
人们常说:“打蛇打七寸。”七寸是蛇的要害,打在那里一下子就能把它打死。文言文翻译也是如此,考生必须抓住翻译的关键,否则会徒劳无功,白忙活一场。总的来说,文言文翻译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点。
(一)关键词。
文言文翻译试题中往往会有几个关键得分点,这几个关键得分点多数是句中的关键词语。文言句子中的关键词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尤其是多种意义用法的虚词)。翻译的时候,只要找出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并准确翻译,就能得分。反之,关键词语翻译错误,或不准确,那么这个分就遗憾地丢掉了。如:“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 这里即有两个关键词:“承”译为“承受”“秉承”一类的意思;“年”译为“年成”“收成”一类的意思。如果两个关键词翻译错误,这个题就很难得分。
(二)特殊句。
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的翻译,也往往是考题设置的关键得分点之一。考生如果不能识别某个特殊句式,不知道它的特殊顺序、固定译法,就不能准确翻译这个文言句子,因此丢分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如:“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这是一个“……者,……也”形式的的特殊句式,翻译的时候必须翻译成“……是……”,否则就要丢分。
二、把握文言文的翻译原则
具体说来,翻译古文时,我们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文章的词、句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的。翻译古词、句,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然后才能正确翻译。如初中课本《狼》一文中:“其一犬坐于前。”只看这一句,似乎可以翻译成:“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上文“途中两狼”,“少时,一狼径去……”可知“坐于前”者不是“狗”,而应是另一条“狼”。“犬”的意思,即“像狗似的”,用来修饰“坐”的姿势的。这个例子说明,译古文先应通全文,了解大意,然后紧扣“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要求作详译。
(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是依据原文的词语、句子,逐一翻译,还要求保持原句的句式和语气等。如:“其真不知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句中的“其”,应译为“难道”,表反问语气,后句中的“其”要译为“恐怕”,表推测语气。但在翻译时,某些词句直译以后语意仍不明朗,甚至十分拗口,那就要用意译来辅助。如:“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直译为:“处在宗庙、殿堂的高处。”含义仍嫌不明确,可采用“在朝廷做官”这种意译,则使人容易理解了。下面几种情形往往需要意译。
1.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时。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句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假如不了解此修辞方式,很轻易将此句误译为:“不因为外物的美好而感到喜悦,也不因为自己的坎坷而感到悲伤。”正确的翻译是要把相对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此句应译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再如:“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该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此句中的“日薄西山”就是比喻祖母刘氏寿命将尽。在翻译时可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其译为:“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到西山一样,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又如:“金就砺则利。”一句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金”是借代,代指“金属制成的刀剑”,属材料代物。翻译时要直接点明借代的本体,译为:“金属制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假如不了解该句中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
2.使用紧缩复句或言简意赅的句子时。
如:“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这个句子属于紧缩复句,直译不好翻译,只能意译为:“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
3.为了渲染、铺陈某种情况而故意用繁笔时。
如: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句子中的“席卷”“包举”“囊括”“并吞”意义相同,“天下”“宇内”“四海”“八荒”意义相同,都是为了渲染铺陈,因此必须意译作:“(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三、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文言文的翻译其实是有技巧可遵循的,具体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留。
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抄录。此外,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和习惯用语,也无需翻译。如:“ 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我们可以直接将其译为:“光绪十六年闰二月二十四日,我游览了巴黎蜡人馆。”再如:“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行军用兵”作为一个成语,我们没有必要大费周折地去翻译,只要照抄即可,因而可译为:“深远的谋略,行军用兵的本事,不及过去的那些将领。”又如:“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其实指的就是李广将军,应保留下来不用翻译,译成:“大概说的就是姓李的将军吧。”
(二)放。
将那些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的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放弃,否则会使句意不畅。如:“宋何罪之有?”在本句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因此翻译时应删去。可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呀?”再如:“夫秦,何厌之有?”“夫”为发语词,无实在意义,翻译时不做理会。又如:“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学而时习之”(《论语》六则)中的“而”等都属于这一类。另外还有一些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啰唆赘余。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姥”为偏义复词,重于“姥”,所以翻译时只需翻译出“婆婆”即可。除此,有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也不一定要翻译。
(三)换。
用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词语替换与现代说法不同,音节不一致的词。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如(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其中“妻子”在古汉语中是“妻子和子女”的意思。(2)“处分适兄意,哪得自由专。”“处分”在古汉语中是“处理安排”的意思,翻译时要特别留心。
(四)补。
将原句省略的内容适当补出来,使句意完整通畅。如:“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将“焉”后省略的“而未至”(有能力到达却没有到达)补进去翻译才连贯。否则文理不通。又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 “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译文时,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一”字之后应加量词“枚”。“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翻译为:“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
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成分才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如:“外连衡而斗诸侯。”“外”名词作状语,翻译为:“对外”“连衡”用作动词,翻译为“用连衡的策略。”“斗”为使动用法,翻译为“使……争斗”,因此正确翻译应为:“对外用连衡的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
(五)调。
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将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有的学生翻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这个译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的翻译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再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译为:“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为节操而死的臣子。”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而况人臣乎?(《触龙说赵太后》)译为:“国君的儿子,是他的亲骨肉啊。他们尚且不能靠着没有功劳的尊位和俸禄,而守着贵重的金玉,况且一般人呢?”
需要说明的是,文言文中表达语气的助词,也应根据现代人的表达习惯进行调换。如“乎”“哉”“焉”等用在句末,可用“啊”“呢”等调换。
(六)缩。
文言文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三个短句,在翻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总之,要想让考生做好文言文的翻译题,除了要求他们要扎扎实实地掌握古汉语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外,还要让他们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识,把握翻译的关键、原则及技巧,这样才能更准确、更明白、更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地译出古文,做到“信”“达”“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