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健身方法——梳头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an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人体的主宰。人体中十二条经脉、奇经八脉皆聚集于头部,这些经脉起着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抗御外邪、沟通表里上下的作用。而且在头部有许多重要穴位,梳头时梳齿要经过百会、太阳、玉枕、风池等穴,经常梳头,能起到按摩这些穴位的作用。可改善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
  梳头通过对头部上星、神庭、百会等穴位的反复梳理,可使烦躁和抑郁逐渐消退,能起到催眠的作用。“黄昏梳头健身法”为宋代苏东坡所推崇,他主张:“梳头百余梳,散头卧,熟寝至明。”睡前反复梳理头发,会使人睡意增加,助人安然入梦。
  眩晕多由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或神经官能症等引起。通过梳理头部的百会、风池、太阳等穴位和特定刺激区——晕听区,可起到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和养精定神的作用。
  脑溢血或脑血栓后遗症引起的瘫痪、肢体麻木、反应迟钝、记忆衰退、失语、嘴歪眼斜及大小便失禁等后遗症患者,若能长期坚持对百会、上星、风池、目窗、神庭、通天等穴位的梳理,可起到缓解和治疗作用。
  梳头可增强头部血液循环,使头部毛发和头皮得到较充分的气血调节和营养供应,有利于毛发的正常代谢和发育,从而减少黑发早白或不正常的脱发。
  梳头的梳子应尽量采用木梳,梳齿不要过尖或过密。梳理力度要适度,不宜太轻又不能过重,以中等速度为宜,反复梳理。每次梳理,要做到手到、心到、意到。梳理次序主张顺梳、逆梳皆有,从额到颈梳理。梳理节奏应由轻到重,由慢到快,起到刺激头部穴位的作用。梳头时用手将整个头皮和面部按摩几下后,反复梳理,效果更佳。
  手指梳头法有按摩头皮的功能,能使气血通畅,头皮光润,并可防治脱皮、白发。古医书上称此法“能常行之,发不落而生”,“千遍梳头,发不白”。其方法是每日早、午、晚,以双手十指自额上发际开始由前向后梳拢头发至后发际,动作要缓慢柔和,边梳边揉搓头皮,每次5~10分钟。
  梳头可对大脑起到很好的按摩保健作用,传统医学将梳头作为养生保健的一项重要措施。现代医学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专家提出:梳头是最简单的健身方法。
  注: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处。
  玉枕: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处。
  风池: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
  上星: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
  神庭:前发迹正中直上0.5寸处。
  〖编辑:迟昊〗
其他文献
前一阵我因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  在医院住了十多天,终于可以回家了。出院前一天老公对我说,你再不回去儿子可以飞上天了。是呀,平时主要是我在管他,我这么久没在家,儿子不知该有多高兴、多自由。  回到家里,儿子的东西扔得到处都是,玩具和书籍都没归位。我因不能长时间走动,随便收拾了一下就上床躺着了。下午五点多儿子从幼儿园回来了,进门就听到他吵着要吃东西、要看电视。我叫他三四声都没理会,我心想他现在一门心思
期刊
河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测检验与评价、公共卫生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全民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是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测检验业务技术及卫生服务技
期刊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但对患膝关节病人来说,运动就成了大问题。难道说,关节出了毛病,就要和运动“绝缘”吗?怎样才能使身体得到很好的锻炼又不损伤身体呢?专家指出以下方法。  最适合患者运动的项目  有些锻炼对膝关节病的预防、康复都有重要意义,不仅增强下肢功能,提高心肺能力,若配合饮食控制,还消耗脂肪,减轻体重。  散步:如果症状减轻,可尝试缓步行走,注意腿要慢抬、轻放,避免关节面撞击
期刊
【正】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要把我们党建设好,是一项新的伟大的工程。而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努力造就一支跨世纪的领
【正】 刑法是我国法律部门中修改最多的一部法律。自1979年刑法颁布以后,全国人大常委会相继颁布了二十余个单行刑事法规,对中国刑法作了大范围的补充和修改。就刑事立法技
在企业破产中,抵销权是与破产债权相关的一项民事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破产法)第33条明确规定:“债权人对破产企业负有债务的,可以在破产清算
【正】 监狱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一个标志。河南省地处华夏腹地,是中华民族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是中华古代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河南在率先迈进文明的门槛的同时,也
因为体内胆固醇堆积过多而引发各种疾病的现代人为数不少。但是如何才能够帮助自己“消耗”掉多余的胆固醇呢?现在来看看美国专家给我们提供的这份健康食单。
人到中年,正处于壮年与老年之间的过渡时期。中年是人生黄金时期,然而, "英年早逝"的不幸消息不断发生。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中级知识分子猝死者中30~59岁的中年人占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