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戏剧表演艺术中规定情境对角色行动的制约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k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戏剧表演中,规定情境和角色行动是基础要素,特别是对演员塑造角色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有些演员因为对规定的情境缺乏深刻的理解,角色在舞台上的行动受到限制甚至破坏了规定情境。本文分析戏剧表演艺术中规定情境对角色行动的受制约原因。
  关键词:戏剧表演 规定情境 角色行动
  演員在塑造人物形象过程中,人物形象生动与否、行动准确与否,都取决于演员是否能够深刻理解和掌握规定情境,将感受与情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演员的每一个角色行动都是特定的且具体的,是基于剧本提供的特定规定情境来建立人物,增强目的性,并积极而迅速地进行调整。角色行动与规定情境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具有不可分割性,规定情境可以让角色行动的情感展现得更加丰富,角色行动受规定情境的制约。正确理解角色行动与规定情境之间的关系对演员塑造角色至关重要,要想真正创造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角色,塑造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角色行为是阐明规定情境的唯一方法,规定情境是角色行动的唯一依据。
  一、戏剧表演艺术中的规定情境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指出,所谓规定情境,“这是剧本的情节,剧本的事实、事件、时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生活环境,我们演员和导演对剧本的理解,自己对它所做的补充,动作设计,演出、美术设计师的布景和服装、道具、照明、音响及其他在创作时演员要注意的一切。”所以,规定情境并不是真实客观存在的,是假定的、虚构的,是由作家、导演、演员等共同协作创造出来的一种“假定性戏剧”的艺术形式。
  戏剧本身就是一门虚构的艺术,可以使生活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与提炼。艺术在表现过程中有着生活的痕迹,与生活相似,但是却又有着根本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喜剧舞台假定的表演。而这种假定性的表演才是戏剧真正的本质,也是戏剧特征的表现。也因此,在戏剧作品中,假定性时刻存在,并且正是由于这种假定性,才使戏剧作品开始了新的创作,是演员从心灵和想象中创造角色的开始,而规定情境是对假定性的限制的补充。规定情境可以让演员想象和虚构,从生活上升到艺术创作的境界,让演员在规定情境中创造角色行动。规定情境可以激发演员内心的创作动力、想象和逼真的角色情感,创造具有层次的角色行动。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会巧妙地利用规定情境,去展示人物关系、矛盾冲突,呈现舞台想要的效果。
  二、戏剧表演艺术中的角色行动
  戏剧家查哈瓦曾指出,“行动——这乃是由意志产生的,有一定目的的、属于人类行为的活动。”行动是戏剧的核心,也是演员表演的核心。演员在进行人物塑造时必须创造动作和抓住角色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行为可能是下意识地在进行,但是在舞台上,角色行动都是要有目的性的。要明确行动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这就是舞台行动三要素。做什么是任务,是推动整个行动的首要条件;为什么是目的,使行动方式产生差别;怎么做是适应,根据任务和目的完成行动。怎么做取决于规定情境的不同。在组织行动中,要重点关注怎么做。因为同样的剧本,任务和目的是一样的,但是适应的方法千差万别,人物的性格主要是通过怎么做体现的。舞台行动三要素紧密相连,是构成行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三、规定情境与角色行动的关系
  角色的行动离不开情境的规定,因此,也可以说规定情境是角色行动表演的开始,也是基础。在进行舞台表演时,每一名演员都是遵循这原始的角色设定进行情节、事件的扮演,从而展开进一步的想象,使角色所要求的行动得到较好的完成。因此,情境制约着角色的喜怒哀乐,制约着角色的行动与心理。同时,规定情境也控制着角色的情感变化,是一切角色的开端,也是使角色演绎得更加生动、逼真的必要因素。
  戏剧是一种行为艺术,行动需要通过演员表演完成。规定情境中产生特定的角色行动,会制约角色行动,同时,这种规定情境也能通过演员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想要观众感受到规定情境,演员必须有意识地把握规定情境,从心底领悟作家和导演设定的规定情境,深入思考在这种规定情境下会发生什么样的行为,让角色行动处处可以符合规定情境的要求,充分适应规定情境的设定,将这种假定、虚构的形象准确、鲜明地表演出来,变成观众心中真实的存在。因此,规定情境与角色行动是在演员创造的行动中展现出来的。
  四、规定情境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
  (一)规定情境制约着舞台行动
  在进行表演之前,必须明确,演员的角色是一切表演的核心,同时也是表演的基础。但同时,这种角色表演还要受到规定情境的约束。在进行角色创建时,往往由于个人性格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创造出来的角色也有着较明显的个人色彩,通常有着较为丰富的表达形式,但是,在进行创造时还是要受规定情境的约束,才可以使人物创作没有脱离情境要求。同时,规定情境的限制,还使舞台的连贯性等方面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在不同的规定情景下,同一个人物动作都有着较大的不同,同时,角色人物的心理也会因为规定情境的要求有所改变。在进行舞台表演时,演员角色的每一项活动都要在角色限制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可以保障角色的表现符合情境的要求。同时由于环境、地点的不同,还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
  (二)规定情境是创造舞台行动的基础
  舞台人物身上的全部信息,比如所生活的年代、生活环境、性格形成的因素、所受教育程度等,都与规定情境有联系,规定情境对人物的行动和生存状态都产生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产生某些行动的原因是为了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在舞台上,人物角色行动产生的原因就是规定情境。规定情境有复杂的,也有简单的。简单的规定情境表演起来比较轻松,演员比较容易把握;复杂的规定情境会增加演员的表演难度,迫使演员围绕角色进行想象、计划、组织,并展开一系列的行动,激发创造力,让人物角色与规定情境相融合。在排演剧本之前,演员必须做的准备工作就是要完整地熟读剧本,仔细分析剧本中的规定情境,作出人物画像,然后与其他演员围绕剧本进行讨论,深入剖析规定情境和需要展示的角色行动。只有先理解了剧本中的规定情境,才能更好地展示人物角色行动。   (三)在舞台行动中营造规定情境
  自然情境的特性是普遍性,也就是说生活中每个人都能处在自然的状态下。同时,生活中也会出现一些典型的、特殊的人或事。规定情境所包含的内容和自然情境是相同的,但是作为演员,需要将埋在规定情境深处的内容,通过特定的行动、创建人物关系,合理地表达出来,并且要与其他演员一起营造规定情境。
  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中阐释了规定情境可分为两个部分:内部情境和外部情境。外部情境是剧本事实、事件、故事情节,是演员在创作角色过程中必须依据的客观条件的综述,是作家固定的人物角色的外部生活情况,是事实和事件的外在生活,是最容易理解和达到的,是认识和分析剧本的开端。当演员了解和感受到了作家提供的外部情境,可以更容易、更清楚地探索剧本内容和角色的内部情境。内部情境是人物角色的内在精神生活情境,是情绪、思想、意向、目标、动机、对事物的态度等一切的心理状态的生活的综述。演员必须在字里行间体验人物角色的内部精神生活,才能引发与外部情境的交流,然后通过外部情境去反映内部情境的本质。内部情境是演員创造的主观条件,是强调角色特征的各种内因。外部情境和内部情境有着直接和内在的联系,两者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都会破坏戏剧的完整性。对戏剧来说,规定情境是一把钥匙,缺少这把钥匙无法启动戏剧的创造和发展,规定情境的重要性是任何戏剧元素都无可取代的。
  (四)人物的行动要随着规定情境的发展而发展
  在进行戏剧表演的过程当中,人物角色不仅受规定情景的束缚,还会受剧本的内容变化而变化。如果剧本中的人物情绪改变,那么演员在进行角色表演时也要发生相关的改变。在一场剧目当中,由于规定情景已经有变化,角色的表现形式、心理活动等也会发生进一步的改变。而正是这种改变的出现,使人物角色的表演出现了不同的发展,使新的事件和人物关系出现,从而使规定情境也得到新的改变。当规定情境发生进一步的改变时,在其影响下,人物的表现也会发生新的变化。所以,人物的表现形式及其行动会随着规定情境的发展而发展的。
  角色很难凭空“演”出来,都是通过舞台中规定情境创造出来的。表演理论中阐述过,创建角色的基本原理首先是要搞清楚规定情境,并对规定情境进行调查、分析和深层次的挖掘,因为角色就是在一系列连续不断的规定情境的催动中产生的,不了解规定情境是无法掌握角色的情感的。规定情境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让人物角色置身其中,有助于演员从心理上达到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引导采取特定行动,最终让演员在舞台上创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在规定情境条件制约下,演员必须自觉地、有意识地、有目的性地做行动,并按照规定情境的变化变动角色行动。换句话说,戏剧表演具有十分深奥的特性,这就要求演员在其演艺生涯中要不断对戏剧进行了解研究,并且要仔细理解每一个规定情景的具体内容,从而使角色行动更加流畅。这就要求演员不能单一地进行角色动作的研究,而是要将主观与客观进行良好的联系,使角色动作得到全面的研究。
  五、结语
  戏剧,是以演员的生理条件为中心媒介、当众表演一定长度的故事、观众与戏剧创演者以假定性为协作活动前提的艺术活动。因此,舞台上每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都是在规定情境和角色行动的结合中产生的。规定情境引导、触发演员更好地展示角色行动,同时也制约角色行动在此规定情境中表达特定的感情。因此,当演员创造角色时,需要很好地掌握和运用规定情境和角色行动,创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创造角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2]梁伯龙.电视表演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3]谭需生.戏剧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赵敏捷,男,本科,甘肃演艺集团话剧院,三级演员,研究方向:表演)
  (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摘要:20世纪以来,柯尔律治的诗歌思维和风格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认可。但在其诗歌集中,《老水手吟》《忽必烈汗》以及《克利斯贝儿》这三部“超自然诗歌”中的思维和含义依然使得许多学者对其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本文将诗人的创作思维与生态结合起来,讨论和解析柯尔律治三部诗歌中的人与自然是怎样从相对面的描写下进行融合统一的。  关键词:柯尔律治 超自然 诗歌 人与自然 融合统一  一、超自然诗歌的含义及
作为黑龙江文学代表作家的迟子建,她的创作带有浓厚的黑土色彩.作品中不管是人物还是景物,都带有东北地域独特的风貌特色,地域文化也在这种描写中得到体现.关于这一点她的作
摘要:中卫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卫市的文化底蕴,本文对中卫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中卫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途径,希望能为中卫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新的渠道,更好地促进中卫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中卫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存问题 解决方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并看作文化遗
静静的校园,  钟楼下书声朗朗。  课室是浪漫的回忆,  读书的专注,  汇成探索的乐章。  青青的校舍,  图书馆爬藤满满。  操场是快乐的记忆,  运动的挥洒,  合成青春的飞扬。  同学你我,  有缘相逢,  难忘大学时光。  啊!  奮斗的青春,  携手追梦想。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  (责任编辑 刘冬杨)
期刊
摘要:审美风格不仅是舞蹈的灵魂,也是区分不同舞种和作品的重要标志。对舞蹈表演者来说,一个重要任务就在于将舞蹈的审美风格予以淋漓尽致地展示,方能实现高质量的二度创作。基于此,本文从深入体验作品、提升综合素质、丰富实践经验等多个方面,就舞蹈表演审美风格的把握与呈现进行分析,以期起到相应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舞蹈表演 审美风格 呈现  一、舞蹈表演审美风格把握与呈现的不足  所谓舞蹈审美风格,是
摘要:哈尼族六月的苦扎扎是其三大民间文化节日之一,历史悠久,颇具文化底蕴。苦扎扎期间,哈尼族有打磨秋、串寨子等精彩的活动。本文以哈尼族奕车人聚居的大羊街乡妥垤村委会妥咪村为田野点,通过田野调查,梳理苦扎扎这一节日的具体活动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哈尼族 苦扎扎节 文化内涵  一、苦扎扎的主要内容  笔者通过调查,以2019年的苦扎扎节为例,从公历的6月12日起,至6月19日止。其间6
摘要:文物博物馆作为文物保管、展示的重要场所,在文化建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强化文物博物馆陈列设计则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要求和途径。但是,目前我国文物博物馆在陈列设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陈列方式、陈列内容等无法有效地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无法为参观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制约文物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加强对文物博物馆陈列设计创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则对文物博物馆陈列设计创新的必
摘要:目前,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红色宣传优势日益明显。若将东北地域红色资源——抗战精神运用到红色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其地方属性将使当地人有更多的亲近感和自豪感;其地域独特性会吸引外地人的眼球,有利于红色精神的宣传。因此,有必要深入挖掘东北红色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内涵,加强东北红色文创产品在材料和色彩等方面的创新,并使用恰当的营销方式,使东北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得到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摘要: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被应用到诸多领域当中,其中新媒体领域更是在此基础之上迅速地崛起壮大。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信息的传播速度、获取方式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都有着较为显著的优势,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基于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之下,我国传统文化要想得到更好的弘扬和传播,就必须借助新媒体这一平台,但也要对其优势与弊端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摘要:当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公众号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校自然也不例外,但在其具体的运营过程中却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未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于此,文本对微信公众号推广的现实意义及其在高校阅读推广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进而对如何更好地促进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广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微信公众号 阅读推广 策略  就当前情况而言,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