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冬时烤雪, 迟夏时写封长信予你

来源 :故事家·花开不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一的暮冬带着冰碴,北方天气带着冷若冰霜的气息。新洗的羽绒服与冷空气接触后,顿时变得笔挺起来,滴答的水滴还未落地,就凝固成了冰,而后又升华成了水蒸气。大抵是太过寒冷,衣服晾干时,也是潮湿且没有温度的。没有暖气的寝室,入睡良久,还是四肢冰凉。呵气成冰的北方,没有落寞的歌声,只有亘古的美梦。
  我和婷婷的初识就是在这样的天气,冬日的阳光就像是油画里或是相机里任人欣赏的风景,看得见光亮,却没有温度。若不是有人开怀微笑的样子太过温暖,我大抵觉得冬天的样貌正是如此。
  我不怎么会交朋友,更没有能吸引朋友的特质和秉性。就像是墨守成规的乏味过客,在生命的旅途里是可有可无的背景。或许是这样,就毫无存在感,那些踏实、刻苦的秉性,就显得不那么重要。
  冬天的风,裹挟着冷空气,呼啸着和黑夜斗争到底。白昼时天灰蒙蒙的,PM2.5是破除不了的魔咒,似乎要将这个城市的明艳都赶走,然后重新还一个春天回来。
  寝室楼旁边的网球场,我和婷婷是那里的常客。有时候会坐上一段时间,拿几本课外书就能打发一上午的时光。
  “你以后想去哪个城市上大学?”这是我们最经常问的问题。
  如果想到未来,想到以后将要去的城市,那些暂时的渺小的苦恼,就会被远大的未知的憧憬替代。
  “去南方吧,没有这么冷,10月的时候,那边还是夏季。”
  语文课上,老师讲的是戴望舒的《雨巷》,徜徉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如果戴望舒的情感没有偏颇,懵懂的心事怎么会将雨巷拉长到一首诗的时间。婷婷和我说,如果有机会了,就去烟花三月的江南吧,或许还能感受一下那些朦胧的心情。
  十五六岁时,大都喜欢结伴同行,似乎拉上一个人作伴,那些胆怯和忐忑也会一并消除。我和婷婷都是不善言談的人,有着相同的心事,简单的家庭背景下,却常常有大人以为我们感受不到的危机和悲愤。
  “你怎么这么自私?我嫁给你是瞎了眼了。”我和婷婷笑着说爸妈吵架的内容。其实那个时段的我,应该是蜷缩在床上,流着不知所措的泪。习惯于将眼泪化作微笑,将悲悯当玩笑说出去,才不会显得尴尬,包括别人不知从何安慰的尴尬,包括自己不知道如何伪装才显得不那么可怜的尴尬。
  爸妈离婚时,争论关于我的抚养权时,有些老死不相往来的决绝。但后来想到有我而必然存在交涉后,对我呼之欲出的冷漠,更像是泄愤。
  我是一个很少感受过温暖的人,所以才更加厌恶寒冬。古代的皇帝,只有厌恶一个人的时候,才会将其发配到宁古塔。暮冬的北方,更像是被阳光遗留在了“宁古塔”。
  不知道是谁说的,如果情绪低落时,就去读书,任何方式都没有读书带来的能量纯粹。我和婷婷常常置身在图书馆中,看旅游日志,看东野圭吾,看克莱尔·麦克福尔,看枯燥无味的鸡汤。
  城市的鸣笛声和时光的呜咽声一样,都混杂在日光灯焦灼的叹息里。喧哗和冷漠就像是结伴行走般,从来都是热闹的人一起热闹,假装热闹的人独自悲伤。我和婷婷相识的第二年暮冬,洗羽绒服时洗衣粉没有洗净,于是在晾干时,那些混合着芳香烃的洗衣粉,终于自成一派地将我的羽绒服当成了作画的底板。
  我和婷婷分在了不同的班级,毋庸置疑,也在不同的寝室了。唯一闲暇的时光,就是吃饭的那段时间,我和婷婷才可以见上一面。我几乎所有的高二时光都放在了学校,用来躲避父母那些无休止的争吵。我的父母就像是化合物和酶的关系,遇到一起,一定会触底爆炸。
  索性那些清净的地方,适合喜欢清净的人。自从高二换了语文老师后,我便不如当初那么喜欢语文课了。教条般的教学方法,总是让我如坐针毡。即便如此,语文仍然是我最喜欢的科目,写作文依旧是我最喜欢的事情。
  “来年三月,我们去扬州吧。”婷婷给我的朋友圈留言说。我出了教室门,看到她奔跑着回到自己的教室的背影。烟花三月下扬州,或许寄情于诗仙的诗句,烟花三月竟然是最适合去扬州的时间。自习课上,我查阅了很多关于李白写给孟浩然时的历史背景。
  一切还很遥远,要横跨高三、大一、大二,需要跨过高考,在高考的风刀霜剑里脱颖而出,然后去一个四季如春的大学,拥抱生活。
  想到未来,那些不想学习的慵懒顿时被打消了。如果可以通过上大学的方式走出去,会更加明朗。时间特别缓慢却又迅速地走过了高三,那些悲伤的情绪,被焦头烂额的试题取代。
  所有习题集加课本的厚度,应该会到我的头顶,学习的劲头却丝毫不减。每次遇到婷婷,我们都会和彼此说一句“烟花三月”,未来可期,烟花三月就是青春里的诗篇。然后各自到自己的班级,开始背书。
  城市的冬季不管多么灰暗,总有绿植;人生的冬季不管多么难熬,总有婷婷。如果人生中能有带你摆脱困境的人,那她或他就是你人生某一段路程中的贵人。人生尚远,一切经历,都自有其道理。
  高考结束,我和婷婷在她家的小卧室里等成绩单,没有尘埃落定时,等待的煎熬炙烤着所有考生。最终成绩出来时,我们才真正开始了青春的那场狂欢。在附近找了一份兼职,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写到纸上。
  2019年迟夏,我写了一封信给婷婷:烟花三月,别忘了我们的约定。
其他文献
上了大学之后,我经常会想起高三的日子。  人的一生中,至少会有那样一段岁月,为了心中的目標,奋不顾身地向前奔跑。那样偏执而又疯狂的时光,无论时隔多久回望,都会让人忍不住为之驻足怀念。  我的成长,好像是从高三那年才开始逐渐清晰起来的。或许是因为环境使然,从前和朋友们聚在一起时,讨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某部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可是后来慢慢地变成了倾诉彼此在学习上遇到的烦恼。一个人或一群人在那个时期的关注点
期刊
高二刚分到新班级,我仍沉浸在旧的关系网络中。在一种“举目无亲”的悲凉中无法自拔,幸运和快乐都微乎其微,更多的是一种手忙脚乱的不知所措感。熬过一周,失魂落魄地在学校对面的小店买炸鸡排,又想起英语课上做的有关“Emotional eating”(情绪化进食)的阅读理解,我叹了一口气。店主问我:“要什么味道的炸鸡?”我小声地说:“要甘梅和黑胡椒味。”店主又问排在我后面的同学,一个熟悉的女孩子的声音对店主
期刊
面对高考,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所恐惧,也有所期待。期待这一战能改变命运,实现梦想,又担心这只是一场重在参与的活动,有缘参加,无缘通过。  为了这一刻,我们准备了好久好久,300多个日夜的磨炼,300多天的众志成城,不敢懈怠,不敢放弃,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只为了这一场决战。  青春之所以叫青春,少年之所以为少年,是因为每一个少年的青春都未曾辜负,经过梦想的洗礼,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到如今的义无反顾。号角声
期刊
说尽心之所向,归来邂逅人海  徜徉在工程管理专业已经很长时间,着实是欢喜与艰难并存。但我愈来愈发现,“工管”不光带给我系统的专业知识,还有更为丰富斑斓的青春。  工程管理,初见它时还是在高三,教室里老旧的风扇“嗒嗒”地转着,仅有的一点风也驱不走夏日的炎热。班主任坐在讲台中央,一遍遍地强调着学习的重要性。彼时的我正在解一道物理大题,可研究过一段时间后,仍然没有任何头绪,于是便扔下了笔,随手拿起学校前
期刊
标签:美好;榜样;奋进  曾有一个姑娘,她的嘴角带着笑意,像冬日里落在身上的暖阳;曾有一个姑娘,她的眼眸温柔明亮,像悬在夜空里皎皎的月。她的温暖与美好,即便在时隔许久以后,在繁华盛世的热闹里也依旧让我难以忘怀。  初次见她时,是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午后。我站在教学楼的大厅犹豫着是否冲进雨里的时候,她穿着校服从旁边的教室走出来,嘴角带着清浅的微笑,手里拿着一把红色的伞。宽松肥大的校服套在她高挑的身上,别
期刊
泊月长廊边的垂柳随风舞动,我抱着一本厚厚的金融学慵懒地靠在长椅上,沐浴着午后暖阳,望了眼河园里碧波荡漾的湖水,一时思绪万千。  中考那年我超常发挥,以全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市区第一中学提前录取了。市区第一中学是我们市里最好的高中院校,而我所在的班级则被荣称为“一中小清北”,简单来说,就是每一年几乎全市的“清华”“北大”生都是从那个班上走出去的。  这种突如其来的莫大恩赐,伴着中考状元的光环使我沉浸
期刊
柿子树上高挂的红灯笼摇摇晃晃,孤零零的;刺骨的冷风就吹到了家门口,冷不丁的;成千上万片叶子从树枝上飘落下来,争先恐后的;仍接不住直直下坠的秋,被摔得七零八落的。冷冬的小心思再也藏不住,偷偷地跑了出来。  皑皑白雪,是冬天的礼物。云起雪飞,是这个季节独有的美丽。瑞雪兆丰年,虽被众人所喜爱,但在寒冷的冬天,零度以下的天气里,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也常常会为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就如那次带给我的,身外是冰冷刺
期刊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一楼的心事墙,不曾有过一刻空白。  有的时候,贴着读来便令人心动的告白信;有的时候,贴着热门电视剧的台词,“管他熙熙攘攘阳关道,我偏要一条独木桥走到黑”;有的时候,冷不丁地贴上了几句不冷不热的吐槽。而每当期末考试前夕,那便利贴就会像浪潮一般层层涌上墙头,一字一句,都写满了希冀。一如高三时每个期望明天的夜晚。  满天繁星同我一般彻夜难眠。每当耳机里传出蓝又时唱的“只能像一朵向日葵,
期刊
期待一场花开,在芳草纷飞的季节里翩然起舞;盼望一场黎明,在天光明媚处肆意放歌。这所有的轻快和爽朗,都是因为在岁月的深处,你曾给过我一丝暖阳。从此,我的心中充盈着太阳的光芒,可以直面凌冽的寒霜。  高一下学期,我作为插班生从外地转到一中,初次见面,你看着我手上戴着的两个大大的彩色手镯愣了愣。我挑衅一笑,你乐了,问我:“以前的学习成绩怎么样?”“一般般吧,数学不好,语文英语能考100分以上!”看着我桀
期刊
岁月深处,你曾給过我一丝暖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