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三种能力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uli_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力、感受力与想象力。是写作的三种能力。
  苏轼说过,有意于物,往往可观。所谓可观就是有所发现,即对事物的观察不能停留于外表,还要深入事物的内蕴。观察需要的是有意注意,从而表明一种关注。绘画有个取景框,大可把事物从相关的背景及联系中暂时隔离开来,从而认真观察。写作的观察虽说限制没有那么严格,但也要对观察的对象保持足够的注意,否则很可能忽略过去。写作的观察也如绘画的写生一样,可培养一种基础能力。国学大师钱穆早年教小学,就采用过这种写生法。他在《师友杂忆》中举例说:“又一日,命诸生各带石板石笔铅笔及毛边稿纸出校门,至郊外一古墓;苍松近百棵。命诸生各自择坐一树下,静观四围景色,各自写下。再围坐,命诸生各有陈述。何处有人忽略了,何处有人遗忘了,何处有人轻重倒置,何处有人先后失次,即据实景互作讨论。”这种作文法,将人的视线引向生活与自然,教人留意身边的现实,从中有所发现。这对于先前总是面对书本的写作,可谓一种解放。
  其实观察所得,并非照相式地摄取,而是有心灵的因素。观察的对象不妨称之为物,与之相应的则是心的反应。观察力是对物而言的,至于心灵的因素就是感受力。钟嵘在《诗品》的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刘勰在《物色》篇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又于《明诗》篇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物之感人或应物斯感,表明人在接触外物时会有心理的反应。传统文论中,甚为看重此种反应,即感受力。感受力,表明的是心的灵敏。寻常所说的多愁善感,也有此意。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心的灵敏也需要训练。换言之,在培养观察力的同时还得加强感受力。感受力的培养,起先要注意初感,即初次的感觉。初感就印象来说是鲜活的,换言之也就是第一印象。其次则要在感受中寻找出一种独特来,由于日常生活大同小异居多,因而感受上也不无雷同。感受的独特,需要避同求异。就趋向来说,观察力是外视,感受力则是内视。观感中要加强内视,培养一种内省的功夫,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从传统来看,尤其看重此种内省的功夫。
  与观察力及感受力相比,想象力可视为一种延伸或拓展。既突破物的局限性,又不受心的约束。不过想象并非天马行空,仍是有所凭借的。朱光潜在《想象与写实》中说:“所谓‘写实’就是根据经验,所谓‘想象’就是集旧经验加以新综合。”想象是经验的重组,并非胡编乱造。换言之想象需要生活的阅历,虽说不必照搬生活。汪曾祺在《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的自己》中这样说:“想象和虚构的来源,还是生活。一是生活的积累,二是长时期的对生活的思考。接触生活,具有偶然性。我写作的题材几乎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个作家发现生活里的某种现象,有所触动,感到其中的某种意义,便会储存在记忆里,可以作为想象的种籽。”想象不是凭空发生,而要有生活的底子。想象不是天马行空,而是要合乎情理。学生作文中,常有一些寓言或童话式的想象,往往显得幼稚,就是生活的积累不够。至于科幻一类的想象,虽说自由度更大一些,但仍要有生活的经验。其实想象大可在重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再适当地添加一些场景及细节,为的是表达上更为真切。
  写作有一个从训练到自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妨加强基本素质的培养。作文是写作的一个类别,就大方向来说自然与写作一致,有着共通的规律。所不同的是作文还有练笔的性质,即要从训练起步。从练笔出发,更可有意地训练观察力、感受力及想象力。其实观察力、感受力及想象力,分而言之是三种能力,综合起来,仍就是一个智能结构。分开来看,是为了有所侧重,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这三者常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其他文献
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令语文教师深感头痛的问题,教师们苦苦寻觅好方法,却常常舍近求远。其实语文课本名篇佳作荟萃,可作为最直接可供利用的素材,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个宝藏,以读导写,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散步》就是其中一个可用于写作教学的典型例子。这篇叙事散文选材角度小却内容丰富,反映的主题深刻,结构精巧且篇幅不长,不足700字,与初中生作文的篇幅
素有江南“一枝笔”美誉的柳永,其词嗟叹哀婉、缠绵悱恻、凄楚动人,常惹得十七八女郎无端生怨、泪眼婆娑。或许柳永的万千风情吻合了时代的悲哀,或许柳永的愁情满怀见证了人生际遇的多难。不管是天涯沦落还是孤独迷惘,都磨损不了他任性不羁的个性,也抚慰不了他那颗伤痕累累的心,但艺术的灵性浸透肌体渗透血液,文学的智慧在他的笔下尽情挥洒。  如此一位写词的丹青圣手,因时运不济,沦落成歌楼舞馆中粉红女郎的“铁杆粉丝”
《老王》是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的一篇生活散文。文章的主人公老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三轮车夫,他孤身一人,体有残疾,始终生活在艰难困苦的境地之中,但他却拥有一颗纯朴善良的心。而且,这颗心经作者妙笔精点,如荷花映日,显得别样的红艳,值得我们细细玩味。  第一,以“比”衬“善”,凸现老王纯朴善良的心理基础。作者写老王,在介绍了他的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等基本情况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他在一年夏天,愿意以“车费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在听了成都七中教研室主任、语文教研组组长石峰老师的一堂作文训练课后,我顿悟: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一堂褪尽铅华、彰显本色的语文课!  课改6年,我们听过无数优质的语文课,见过无数热闹的课堂情景,领略过无数教师的课堂激情,享受过无数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在一片繁华中,我们忘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似乎也忘却了语文课的本色。  语文课的本色是什么?用华中师范大学杨
2020年,创客空间2.0来了。来得好像不是时候,疫情当下,政府预算面临很大压力,校长对很多主科尚且不暇顾及,怎么还能有时间搞这种花架子?且慢,容我细细道来。  创客空间2.0是在创客空间1.0阶段的开源硬件、图形化编程和3D打印技术普及的基础上开展的一种创客教育的自我反思与提升的系统工程。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就像专业人士都知道CAD软件很重要,但是那个阶段,大家更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3
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教学改革正在经历着曲折的转变过程,从最初的目标教学到五个转变,再到今天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我们越来越紧迫地感觉到,课堂教学的改革,其实是教师观念的改革,过去填鸭式的教学越来越不适合学生的发展了。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醒自悟,这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但课堂还给学生了,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过去练
4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而我国正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伟大变革,其广度深度难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40年来,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1978年至2017年,我国GDP从1495亿美元增加到12.3万亿美元,按不变价计
思维导图是建立在研究主题之上,通过图表形式反映学习者大脑思维过程的模型,它主要以图片、数字、文字、符号等为载体来展示学习者发散思维的过程,用这个方法来让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有更深的记忆,还可以帮助学习者训练思维能力。因此,将思维导图工具与思维可视化全脑发展理论引入教育界,并以此推动教育的快速发展,将成为未来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  基于XMind软件制作思维导图  现阶段,教师们普遍使用幻灯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界定口语交际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课标注重实践,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在参与。这种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口语交际教学理念充分反映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点,是我国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个重大进步。但是通过对国外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和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其中触龙高超的说话艺术令人折服。  文章一开始就把种种矛盾摆在读者面前:一是赵国与秦国的矛盾,“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二是赵国与齐国的矛盾,赵求救于齐,而齐“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三是群臣与赵太后的矛盾,“大臣强谏”,而赵太后疼爱小儿子,不愿让小儿子作人质,并且发下狠话,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作人质,“老妇必唾其面”,当众羞辱他。两个“必”字,可见矛盾之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