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笔者进入幼儿园,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幼儿园中班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实践研究。将童话故事应用于游戏活动中,对游戏活动的设计,幼儿的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深入观察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关策略。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实践研究
将童话故事的情节合理的与游戏活动环节相结合,笔者设计了游戏活动《小红帽》。
游戏活动:小红帽
游戏活动设计重点在于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参与其中。场地布置如图1所示,活动观察记录如下:
老师在先组织语言活动《小红帽》,为幼儿的游戏活动奠定了基础。邀请幼儿扮演小红帽给外婆送东西,与幼儿来到游戏活动场地(如图1:场地布置图)开始游戏。
小红帽来到弯弯曲曲的山路时,幼儿侧着身子小心翼翼走过比较窄山路。邀请小白猪一起去外婆家时,老师引导幼儿先敲小白猪家的门:“小白猪,请问你在家吗?我是小红帽,我要去给外婆送礼物,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幼儿也跟着询问道,“小白猪,请问你在家吗?”“我是小红帽,我要去给外婆送礼物,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小白猪开门,“你要去给外婆送礼物吗?”“是的,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我愿意”,小白猪和幼儿同行。幼儿充满好奇,有序地爬过山洞,安安静静的过了大灰狼家附近的小河,幼儿A:“大家小声一点,大灰狼在睡觉,不要说话”,并做了一个“嘘”手势。看到小黑猪家时,幼儿就认出了小黑猪家,并主动走到小黑猪家到门外蹲下敲小黑猪家的门,问道:“小黑猪,请问你在家吗?我是小红帽,我们要去给外婆送礼物,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
到达绿油油的草地,有栖息在小草上的蝴蝶,大部分幼儿轻轻地走过草地,不打扰蝴蝶休息。幼儿C轻轻地走过去,想抓蝴蝶,幼儿A把他拉过来,靠着他耳边轻轻对他说:“不能抓小蝴蝶,它在睡觉,我们不要打扰他”。幼儿D点点头。幼儿E扮演的小白猪头饰掉地上了,幼儿B走过去帮她捡起来,并帮E戴头上。幼儿在采蘑菇的时候很认真,在森林里仔细地翻找。
幼儿见到外婆时,就吵着问:“外婆,你耳朵怎么尖尖的啊”“你嘴巴怎么大大的啊”“···”外婆回答说“嘴巴尖尖的好吃你们啊···”,大灰狼露出了可怕的嘴脸,张开大口,伸出双爪向小红帽扑去。幼儿就惊叫着立刻跑散开了,但最后还是被吃了。猎人出现救出小红帽和外婆后,小红帽假装去抱大石头装大灰狼肚子里,扮演猎人的幼儿E模仿了缝肚子的动作,特意将大灰狼的肚子缝起来。最后,小红帽、小猪、外婆、猎人一起分享礼物。
活动评析:
在游戏活动设计方面:活动设计主要由二部分构成,一是锻炼幼儿身体协调的各环节,如:走、跑、过河拆桥、单双脚跳、弯腰、手部精细动作等。二是童话故事《小红帽》,给幼儿的发展语言能力、想象力、社会性奠定了基础。幼儿的在经验上螺旋式上升,不仅巩固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如:故事情节。也在活动中获得新的经验,如:故事里的角色相见、交流,想象,路上的奇遇等。将童话故事与游戏环节更深入的结合起来,使活动内容更有趣,更具有拓展性。整个游戏活动仿佛冒险,故事的情节推动了游戏的开端、高潮、结束。活动源于故事,又高于故事。
在幼儿的发展方面:根据幼儿自己的已有经验,在游戏中也比较放得开。活动中幼儿的看到熟悉的角色会很激动,如:幼儿看到小猪的房子时,就能准确地说出哪一只小猪的房子;在过小河时,不再需要老师的引导,幼儿小心翼翼地过河,加深了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巩固。邀请小动物的环节充分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如:邀请别人时的礼貌用语,能简单地描述自己的愿望,征求别人的同意等。在幼儿C想捉小蝴蝶和幼儿A制止他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幼儿爱护动物的美好愿望,幼儿B帮E捡帽子的行为,促进了幼儿同伴之间的友好交往。幼儿捡蘑菇,发展了幼儿的辨别力、手眼协调能力、手部的精细动作。幼儿与狼外婆的对话,发展了幼儿的对大灰狼认知,面对危险的处理方式。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幼儿深入到情境中,进行辨别、前进、探索。
在教师的专业能力方面:教师在此次活动中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教师不再是游戏活动的主导者,而是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幼儿创造发展语言能力、想象力、社会性能力的空间。耐心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个体差异性,发展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二、童话故事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童话故事的选择:每个童话故事都有自己的学习意义、价值、特点,经典童话使幼儿明白善恶,科普童话使幼儿理解的生活,现代童话让幼儿充满幻想,动画片改编的童话使幼儿直观了解感受。在选择时,以童话故事内容为线索,伴随童话故事幼儿逐步深入游戏;以幼儿的兴趣和发展为线索,借助童话故事的力量,引发幼儿思考、探索;以活動的需要为线索,童话故事的力量,恰到好处的支持游戏活动。
情境创设: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情景;幼儿与教师一起根据游戏活动需要创设情景;因地制宜,根据已有的原材料,创新设计情景;根据幼儿的发展提供情景,注重幼儿最近发展区;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螺旋式发展创设环境。
幼儿的定位:游戏活动的主导者;环境创设的参与者;游戏创新的探索者;累积经验的学习者;与同伴相互帮助的合作者。
教师的定位: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观察者、合作者。教师根据需要选择“可游戏”的童话故事,营造“想游戏”的愉快氛围,准备“乐游戏”的丰富材料,扮演“活游戏”的角色配合,提供“渡游戏”的困难引导,鼓励“创游戏”的思维拓展。
总之,通过此次对童话故事在幼儿游戏中的实践研究笔者了解到,将童话故事合理的应用到幼儿游戏活动中是可行的,在游戏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主动获取直接经验,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提供有效的帮助、引导,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敢于创新,丰富教育教学方式。
(作者单位:中枢第三幼儿园)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实践研究
将童话故事的情节合理的与游戏活动环节相结合,笔者设计了游戏活动《小红帽》。
游戏活动:小红帽
游戏活动设计重点在于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参与其中。场地布置如图1所示,活动观察记录如下:
老师在先组织语言活动《小红帽》,为幼儿的游戏活动奠定了基础。邀请幼儿扮演小红帽给外婆送东西,与幼儿来到游戏活动场地(如图1:场地布置图)开始游戏。
小红帽来到弯弯曲曲的山路时,幼儿侧着身子小心翼翼走过比较窄山路。邀请小白猪一起去外婆家时,老师引导幼儿先敲小白猪家的门:“小白猪,请问你在家吗?我是小红帽,我要去给外婆送礼物,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幼儿也跟着询问道,“小白猪,请问你在家吗?”“我是小红帽,我要去给外婆送礼物,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小白猪开门,“你要去给外婆送礼物吗?”“是的,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我愿意”,小白猪和幼儿同行。幼儿充满好奇,有序地爬过山洞,安安静静的过了大灰狼家附近的小河,幼儿A:“大家小声一点,大灰狼在睡觉,不要说话”,并做了一个“嘘”手势。看到小黑猪家时,幼儿就认出了小黑猪家,并主动走到小黑猪家到门外蹲下敲小黑猪家的门,问道:“小黑猪,请问你在家吗?我是小红帽,我们要去给外婆送礼物,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
到达绿油油的草地,有栖息在小草上的蝴蝶,大部分幼儿轻轻地走过草地,不打扰蝴蝶休息。幼儿C轻轻地走过去,想抓蝴蝶,幼儿A把他拉过来,靠着他耳边轻轻对他说:“不能抓小蝴蝶,它在睡觉,我们不要打扰他”。幼儿D点点头。幼儿E扮演的小白猪头饰掉地上了,幼儿B走过去帮她捡起来,并帮E戴头上。幼儿在采蘑菇的时候很认真,在森林里仔细地翻找。
幼儿见到外婆时,就吵着问:“外婆,你耳朵怎么尖尖的啊”“你嘴巴怎么大大的啊”“···”外婆回答说“嘴巴尖尖的好吃你们啊···”,大灰狼露出了可怕的嘴脸,张开大口,伸出双爪向小红帽扑去。幼儿就惊叫着立刻跑散开了,但最后还是被吃了。猎人出现救出小红帽和外婆后,小红帽假装去抱大石头装大灰狼肚子里,扮演猎人的幼儿E模仿了缝肚子的动作,特意将大灰狼的肚子缝起来。最后,小红帽、小猪、外婆、猎人一起分享礼物。
活动评析:
在游戏活动设计方面:活动设计主要由二部分构成,一是锻炼幼儿身体协调的各环节,如:走、跑、过河拆桥、单双脚跳、弯腰、手部精细动作等。二是童话故事《小红帽》,给幼儿的发展语言能力、想象力、社会性奠定了基础。幼儿的在经验上螺旋式上升,不仅巩固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如:故事情节。也在活动中获得新的经验,如:故事里的角色相见、交流,想象,路上的奇遇等。将童话故事与游戏环节更深入的结合起来,使活动内容更有趣,更具有拓展性。整个游戏活动仿佛冒险,故事的情节推动了游戏的开端、高潮、结束。活动源于故事,又高于故事。
在幼儿的发展方面:根据幼儿自己的已有经验,在游戏中也比较放得开。活动中幼儿的看到熟悉的角色会很激动,如:幼儿看到小猪的房子时,就能准确地说出哪一只小猪的房子;在过小河时,不再需要老师的引导,幼儿小心翼翼地过河,加深了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巩固。邀请小动物的环节充分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如:邀请别人时的礼貌用语,能简单地描述自己的愿望,征求别人的同意等。在幼儿C想捉小蝴蝶和幼儿A制止他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幼儿爱护动物的美好愿望,幼儿B帮E捡帽子的行为,促进了幼儿同伴之间的友好交往。幼儿捡蘑菇,发展了幼儿的辨别力、手眼协调能力、手部的精细动作。幼儿与狼外婆的对话,发展了幼儿的对大灰狼认知,面对危险的处理方式。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幼儿深入到情境中,进行辨别、前进、探索。
在教师的专业能力方面:教师在此次活动中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教师不再是游戏活动的主导者,而是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幼儿创造发展语言能力、想象力、社会性能力的空间。耐心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个体差异性,发展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二、童话故事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童话故事的选择:每个童话故事都有自己的学习意义、价值、特点,经典童话使幼儿明白善恶,科普童话使幼儿理解的生活,现代童话让幼儿充满幻想,动画片改编的童话使幼儿直观了解感受。在选择时,以童话故事内容为线索,伴随童话故事幼儿逐步深入游戏;以幼儿的兴趣和发展为线索,借助童话故事的力量,引发幼儿思考、探索;以活動的需要为线索,童话故事的力量,恰到好处的支持游戏活动。
情境创设: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情景;幼儿与教师一起根据游戏活动需要创设情景;因地制宜,根据已有的原材料,创新设计情景;根据幼儿的发展提供情景,注重幼儿最近发展区;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螺旋式发展创设环境。
幼儿的定位:游戏活动的主导者;环境创设的参与者;游戏创新的探索者;累积经验的学习者;与同伴相互帮助的合作者。
教师的定位: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观察者、合作者。教师根据需要选择“可游戏”的童话故事,营造“想游戏”的愉快氛围,准备“乐游戏”的丰富材料,扮演“活游戏”的角色配合,提供“渡游戏”的困难引导,鼓励“创游戏”的思维拓展。
总之,通过此次对童话故事在幼儿游戏中的实践研究笔者了解到,将童话故事合理的应用到幼儿游戏活动中是可行的,在游戏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主动获取直接经验,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提供有效的帮助、引导,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敢于创新,丰富教育教学方式。
(作者单位:中枢第三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