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8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以及组织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和精神引领。经过多年的探索与践行,在此基础上,我们党于十八大提出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党员、干部要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如何使党员干部领会其内涵,如何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
  一、党员干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
  邓小平指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党员干部必须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带动群众。
  党员干部是国家的脊梁。《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是基本路线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国家层面,提出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分别代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生态文明发展目标。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国家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完全契合的。对此,党员干部要按照党的奋斗目标与国家要求,忠于党国,精诚团结,顾全大局,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真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好。
  党员干部是社会的中坚。《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最后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这是对未来社会本质的高度概括,也是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与一切旧社会的本质区别。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每个人的个性、才能、智慧都能得到自由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平等、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社会层面,在价值导向上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规定。自由是指个人思想、存在和发展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集体、社会、国家确保人的自由的保障。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共产党宣言》根本结论一脉相承,这种科学理论的价值导向,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完全符合《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思想,完全符合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类社会发展做贡献的根本宗旨,体现出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美好向往的不懈追求。党员干部要尊重人民自由、平等的政治权利,维护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
  党员干部是道德的楷模。国家、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组成国家、社会的最小单位,国家、社会的发展要靠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古人说:“百行以德为首”。习近平同志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党员干部身处社会各个阶层,扎根于群众当中,他们的思想道德、言论行为、自身形象,直接影响着周围风气的形成,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风向标”、“先锋队”。党员干部只有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才能以道德的力量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公民个人层面,在道德准则方面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爱国是个人对祖国感情的基本认可,敬业是个人对职业行为的基本准则,诚信是个人对他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友善是个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打铁还需自身硬”,在道德问题上,党员干部无疑应该比普通群众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处处、事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实践者。
  从系统论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是国家、社会、个人价值目标的高度统一。党员干部只有做道德的楷模、社会的中坚、国家的脊梁,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社会发展、国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踏实做人、实干富民、勇于担当,社会风气才会更好,国家发展才会更强。
  二、当前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不足
  近些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多次组织活动进行研究探讨,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亮点纷呈、载体创新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有效促进了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内化,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情况呈现良好态势。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部分党员干部中还存在着一些令人感到忧虑的问题。
  (一)系统理论学习不够,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感。普通心理学认为,认知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包括知晓概念、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过程。通过调查,部分党员干部不能够完整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24个字,不少党员干部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什么会议上提出的,更多的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脉络讲不清、道不明。究其原因,是部分党员干部系统理论学习不够,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学习认识上,自觉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二是在学习整体上,全面学习不够,缺乏全面性。三是在学习方法上,形式手段单一,缺乏多样性。四是在学习效果上,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践性。五是在学习机制上,制度不健全,缺乏约束性。
  (二)理想信念有所淡化,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习近平同志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是坚守革命理想、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接受的过程。部分党员干部不能完全认同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甚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产生理想信念动摇。有不少的党员干部对国家的认同度比较低,态度模糊。归根结底,是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缺失。尽管中央组织部曾说过“99%的党员都是共产主义的坚决拥护者和追随者”,但现实是披着“共产党员”的神圣外衣却不具有共产主义的信仰的党员实际上远远超过了1%。从最基础的不过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到不少党员干部作风腐化、贪污腐败种种现象来看,毫不夸张的估计,相当部分党员其实都已经缺失了信仰,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党内的“投机分子”。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从近年来贪污腐败案件屡发、群体性事件频发等现象中,我们可以反证看出信仰缺失的危机已经在党内不断蔓延。   (三)知行不一,部分党员干部未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实践是检验党员干部认知、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唯一标准。党员干部只有始终把是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判断是非的根本准则,才能确保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迷失方向,才能在面对各种诱惑时,如何判断,如何进退,如何取舍。党员干部是党的执政主体,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传播者和路行者。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但是,在现实社会中,部分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不一”,他们貌似“双面人”,对中央方针政策和上级决定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或者消极应付,难以落实。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党员干部表面上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打心底不认同。
  三、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着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处理好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价值观是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恶丑时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的总和[4],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任何价值观都可分为两大类, 即“核心价值观”和“非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具有普遍意义,正处于转型时期背景下的中国,也正由一元价值观即集体主义价值观向多样价值观并存转变。核心价值观具有特定意义,决定着人们行为的方向和目标, 是支撑一个国家或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价值观里面最为重要、最为稳定、最为持久的部分。
  (二)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的关系和定位。
  进一步地说,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方向一致,相辅相成、有机统一,都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追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此,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的。
  但是,两者各有侧重。一是内涵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其内涵更广。二是地位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其核心和灵魂。三是表达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凝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于传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准表达、高度凝练和抽象概括。四是目标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强调实践性、规范性,便于践行和遵循,注重理念的构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强调认识和掌握,注重系统性、结构性。五是发展过程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存在基础和重要载体。
  (三)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义与狭义概念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笔者认为,有广狭两义之分。广义上,泛指世界上、历史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价值观。狭义上,它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本文所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狭义的角度出发的,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再进一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也有广狭区分。狭义上,仅指24个字的“三个倡导”。广义上,它不限于这24个字的概括。理论界有的人认为“24 个字等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概念”,有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能仅仅局限于24个字”,等等。这些看法值得深入探讨,也为进一步研究这一重大课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分的余地。
  四、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把握的重点
  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员干部必须要认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否则,这个党员干部就不是合格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天起,就强调除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发展阶段,无数党员干部和革命先烈,在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的引领下,带领中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党带领人民屹立世界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
  (一)从党员自身来说,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性。
  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员按照党性原则通过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使自己的党性得到增强和完善。加强党性修养,是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的重要保障,是党员干部实行自我价值的重要方法。党员干部只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
  1、加强学习。习近平同志强调:“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不断的更新新知识,形成新理念。党员干部要通过不断学习,拓展视野思维、增长知识才干、提升能力修养,做到锤炼党性、锻造品格,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要注意学习方法,探索新方式,着眼于增强学习的有效性,积极探索创新团队学习、互动式学习、共享式学习、反思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既向书本学习,又向实践学习,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要丰富学习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相结合,积极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吸取营养,不断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延。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不断开阔眼界视野和提高思想境界,使自己真正成为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的学习型马克思主义工作者。   2、求真务实。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大力弘扬党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保证。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实践品格,换句话说,就是要在实践中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真善美,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将其理念转化为实践。党员干部要带头讲实情,反对“空大假”,听真话、讲真话;听真理,讲真理。出实招,按照实际工作情况,深入实地调研,不提不能实现的目标,不说不切实际的口号,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办好办妥。办实事,少说多做,说到做到,表里如一,上下一致,不空谈、不作秀、不作假,真正坚持求真务实的实践原则,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具体事做起,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空谈。求实效,要说到做到、雷厉风行、狠抓落实,不要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干的是非马克思主义,要沉下身子,踏踏实实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3、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各级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党员干部应该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在建设和发展中取得新胜利。党员干部要主动深入群众,了解社会现状和群众需求,经常性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经常开展“民情家访”,走访慰问结对联系的困难群众,做到真正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效果。要主动深入基层,虚心听取基层意见,主动到条件比较艰苦、路途比较偏僻的基层单位,摸实情、接地气、排忧难、办实事,确保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外在行动。
  (二)从培训体制来说,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情怀,又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付出和实干。党校作为培育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的重要场所,有责任、有义务为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1、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构建党员干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制定好、落实好、监督好党员干部教育工作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党校理论培训的主阵地作用。党校要树立按需培训理念,在加强调研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立足学习培训和典型示范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创新完善课程体系,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2、创新党员干部学习成效的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党员干部学习成效的考核方式,有利于为党员干部素质测评和能力建设提供一个客观依据,有利于推动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以素质测评和能力建设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注重个人与组织相结合的考核运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内容,注重近期与长远相结合的考核目标,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党员干部党校结业、职务升降、业绩奖惩的重要依据,避免赏罚不明的情况。因而,在学习与评优、争优、创优相结合的问题上,既要防止单纯精神鼓励的简单操作,也要防止片面地追求对物质利益索取的倾向,确保党员干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落到实处。
  3.营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系统思考来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方法。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校是党员干部学习、学习型组织建立的最佳场所。各级党校首先要积极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敢于弘扬正气,反对歪风邪气,理直气壮地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错误言行作斗争,大力宣传践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做法、新典型、新理念,形成全社会、全方位、全时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三)从党组织建设来说,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定性。
  党的基础组织,作为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带动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打牢思想基础。
  1、引导机制。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诸如组织党员干部进农村扶贫帮困、进社区共建文明、进企业破解难题、进学校结对助学;诸如组织述学习、述工作、述贡献,评议党员、评议支部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活动中去。要建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机制,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督促落实,进一步树立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追求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精神,进一步树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严谨求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2、监督评价机制。用科学的党建监督评价机制衡量和保证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证公共权力行使过程达到预设的价值目标,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手段。党员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强化监督评价确保价值引导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执政基础的广泛性。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把实现民族解放、民族复兴,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监督、评价。第二,党的建设实效性。树立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明的理念,体现在有效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人民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上,使之成为评判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标。第三,评价机制的合理性。即执政党必须依循党的领导规律和执政规律,即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践行,推动政党现代化建设,使治党永葆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2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3 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
  [3] 中央编译局 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 何东平.试论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冲突与调试〔J〕.法制与经济, 2006(6).
  [5]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713. 作者简介:
  缪黎(1971-),女,中级经济师,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办。
其他文献
摘 要:会计工作对于企业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更是企业正常运营的有效保障,企业对于会计工作的认知越来越重视,从而促进会计行业的迅速发展。那么,这也使得现代会计工作面临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才能加强做好现代会计工作,进一步提升会计工作水平,这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因此,本文针对现代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探讨,具体介绍了现代企业工作的变化特征,对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 要 分析当前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机械设计原理实验教学的新模式,为更好地适应学科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149-02  高职机械专业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专业的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在机械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中明确提
期刊
完善农产品加工企业研发人员的薪酬制度,对预防研发人员流失、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研发人员薪酬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研发人员的特点
ISO26000在全球的不断发展,给我国出口导向型企业竞争理念提出了严峻考验。本文依据ISO26000指南核心内容,分析了我国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构建出口导向型企业新的“
本课题选自人民邮电出版社俞艳主编的《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9单元:综合实训一一组装和调试万用表。万用表是电工必备的仪表之一,每个电气工作者都应该熟练掌握其使用及维护
摘 要:随着各国积极推动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路灯作为城市照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能中的效果日益凸显,尤其是LED的智能控制特性不仅强化了LED路灯产品的优势,更大大提升了道路照明系统节能的空间。所以,在当前节能减排,各地政府广泛推广LED路灯产品的背景下,开发新型高效、节能、使用时间长、环保的路灯对城市照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LED路灯;LED照明;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LED道路照明的快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