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信号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g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今年,一年一度的315晚会一如既往曝光了令人发指的企业劣行,受到全网关注,霸占了一半的微博热搜榜。
  其实,差不多同时还有两条信息,被315晚会的热搜淹没,却牵动着数万买房者的心。
  一条是,3月16日,广东银保监局通报严查经营贷、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的情况,广东省违规进入楼市资金达2.77亿元,涉及920户购房者。
  另一条是,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用一句话概括便是,70个城市中,八成城市的新房、二手房价格的环比、同比上涨。
  看似不相关的两条信息,背后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不关注。

调控之下的上涨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楼市调控不断收紧,进入牛年,严调控的趋势越演越烈。
  1月1日起,严控房企融资的“三道红线”和金融机构地产信贷的“两道红杠”(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正式实施。紧接着,2月底,针对全国22个重点城市的土地供应“两集中”政策落地。可以说,中央的楼市调控已经深入土地供应、房企融资和银行信贷了,调控再度升级,且系统监管严防死守的意味明显。
  在这种高压态势下,各地方的楼市调控政策也不敢松懈,甚至还有创新之举。如深圳住建局在春节之前(2月8日),便紧急发文,要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同时,还发布了深圳3595个住宅小区的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格。
  随后,上海、东莞、无锡、杭州等地纷纷效仿,开启对二手房市场的监管。
  如果说“三道红线”和“两集中”政策从房企融资和土地供应直接掐住了新房价格的脖子,那么,时间一长,这些政策也会带来负效应,即加剧新房和二手房的倒挂,让二手房过热。此时,二手房成交参考价发布机制的政策,不失为一条缓解负效应蔓延的举措。
  那么,问题来了,这一波密集的调控下来,樓市情况到底如何?2月,国家统计局按例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就是最及时的答案,也因此备受市场关注。
  情况不容乐观。按城市来看,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二手房价格上涨的城市分别有56个和55个,而在去年12月,这一数字分别为42个和38个,显然,楼市上涨行情已经在更大区域铺开。
  按房价指数来看,2月份,70个城市新房价格指数环比、同比均上涨,其中,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4.3%。二手住宅价格涨幅更大,其中,环比上涨0.57%,同比上涨5.2%。值得一提的是,4个一线城市的二手房价格涨幅领跑全国。
  然而,房价上涨并没有影响销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08倍,相应地,住宅销售额也增长1.44倍。
  如此销售成绩,即使与疫情前的 2019年同期相比,涨幅也分别达到23.1%和49.6%,可谓火爆。
  不仅如此,今年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中的住宅投资达10387亿元,增长41.9%,比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出3.6个百分点,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高出6.9个百分点。
  无论是从房地产开发、销售还是具体的新房、二手房价格,楼市行情都是一片火热,即便考虑疫情的因素,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速也明显。
  与此同时,楼市调控也从未停歇。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截至2月底,今年以来各地与房地产市场有关的楼市调控次数已高达87次,但这些都无法阻挡2021年初楼市“小阳春”的脚步。
  那么,楼市到底怎么了?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截至2月底,今年以来各地与房地产市场有关的楼市调控次数已高达87次,但这些都无法阻挡2021年初楼市“小阳春”的脚步。

“二手房时代”


  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已经事实,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房价的同比和环比涨幅差值较大,主要是因为参照的基数不一样。
  同比涨幅大,是因为受疫情影响,去年房价价格基数较低。相比之下,环比数据更能真实反映当前楼市情况。
  具体分析2月份70大城市房价的环比、同比数据,有两个新趋势值得关注:
  其一,随着楼市分化,一线城市的二手房环比增幅高于新房,而在二三线城市则是相反的情况。
  具体来看,2月份,4个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的环比涨幅为1.1%,比新房高出0.6个百分点,且这还是在一线城市二手房被纳入调控后的结果。相应地,35个三线城市的新房价格环比涨幅为0.3%,比二手房价格环比高出0.1个百分点。其中,徐州新房涨幅为1.2%,是此次新房价格上涨最快的城市,长沙新房以1%涨幅紧随其后。
  如果将时间拉长,参看同比数据,这种趋势更明显。
  其二,聚焦4个一线城市的楼市,在具体户型上,4个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又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显而易见的是,刚需一族被逐渐挤出一线城市的新房市场,只能在二手房市场不断委曲求全才有一丝上车的机会。
  具体来说,在新房市场,除广州外,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里,144㎡以上的房子更受购房者青睐,这也意味着,北京、上海、深圳的新房市场有逐渐转变为豪宅市场的趋势,而广州的新房市场对刚需比较友好,90㎡以下的房子更受欢迎。
  在二手房市场,4个一线城市又是另外一番情形。上海、广州、深圳三个城市中,90㎡-144㎡房子市场需求大,说明这三座城市的二手房市场由改善性需求撑起的趋势凸显,北京最受欢迎的是90㎡以下的房子,可见,北京的刚需被挤压到二手房市场得以满足的无奈,值得一提的是,北京90㎡-144㎡价格环比涨幅为1.2%,高于同期广州和深圳的涨幅,看来,北京的改善型需求也逐渐开始在二手房中找到归宿。   与此同时,如果将时间拉长,从同比数据来看,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广州90㎡以下的房子,涨幅在4个一线城市中位居首位,不难看出,广州楼市在一线城市中仍保留着少有的刚需气质,当然,这部分市场也竞争激烈。
  在调控收紧下,广州四大行的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利率纷纷上涨,即便能如愿上车,此时,他们的成本也比之前高了不少。
  他们不知道的是,广州刚需市场远比他们想象得要激烈。从去年开始,90㎡以下的小户型的房子,成交量就在攀升。据克而瑞数据,去年广州70㎡-90㎡面积的房子,同比增长了64.5%。就连平时不被看好的50㎡以下的二手房,仅去年一年就成交了1.3万套,同比增长了92.5%。
  与此同时,记者观察发现,这两年,广州的新盘中,不仅逐渐远离城市次中心,甚至还推出了不少面积在70㎡左右的三房户型,用较低的总房价,满足刚需一族多元的住房需求。
  这些都意味着,即便是在一线城市中的房价洼地—广州,因房价攀升导致房屋总价水涨船高,刚需们只能牺牲房屋面积、房子的舒适度、地段来降低房屋总价来上车,更何况北上深。

谁是罪魁祸首?


  此轮楼市“小阳春”,一线城市是当仁不让的主力,但另一方面,一线城市的楼市调控也是最严厉的。不论是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还是严查经营贷、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都是从一线城市开始的,为什么在调控越严的地方,房价上涨最猛?
  信贷资金是楼市上涨的内核,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就认为,这一轮楼市2020年市场翘尾到2021年小阳春核心原因是信贷政策,特别是与经营贷入楼市有关。
  而掌握着楼市信贷资源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否严格执行调控政策就十分关键了。而现实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不仅没有严格将政策执行到位,还放任违法行为一步步突破调控限制,让风险累积。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直接针对银行的监管要求“两道红杠”,收效甚微。2021年1月的信贷数据显示,人民币贷款增加3.58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2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27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448亿元,住房按揭贷便是银行中长期贷款的重要部分。
  另一方面,银行还放任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楼市,助长买房者加杠杆,加速风险积累。在让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这件事上,工行可是公开领过罚单的,此外,另据广东省银保监局对外披露的情况,广东省涉嫌违规流入楼市的资金为2.77亿元,涉及920户,可见这种情况,并不在少数。
明知与监管要求不符,一些银行信贷人员为何还要逆向而行,特别是放任本该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经营贷流入楼市?

  明知与监管要求不符,一些银行信贷人员为何还要逆向而行,特别是放任本该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经营贷流入楼市?
  其实,银行的这些行为是有完整的利益逻辑支撑的。想象一下,银行也是需要盈利的机构,一方面,低利率环境下,银行传统息差收入变窄,另一方面,信贷宽松的情况下,手握海量信贷资金的银行,其信贷任务也会相应提升,必然催生银行寻求新的放贷业务,拓宽收入。
  一直以来,房地产信贷都是银行信贷业务中优质而安全的,每当房价上涨,意味着作为抵押物的房子在升值,银行不仅能一起享受房价上涨的红利,还能降低信贷风险,何乐不为?所以,可以看到,以房贷为代表的中长期贷款增加数额较大。
  而银行放任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也是同样的逻辑—有利差可賺,且对象是优质而安全的房贷业务。
  其实,一般情况下,经营贷、消费贷等这类周期短的小额信贷产品,银行出于风险收益的考量,其贷款利率普遍要高于抵押贷利率。据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的文章透露,在深圳,过去这类产品的贷款利率多为6%~7%,有些甚至达到10%左右,远远高于同期抵押贷利率,在这种情况下,流入楼市投资,根本无利差可赚。
  但疫情改变了许多事情,为了给中小微企业纾困,经营贷等信贷产品利率下调就是一件。2020年,消费贷、信用贷主流利率下调为4.36%,抵押贷主流利率低至3.85%。但是,按揭贷款利率比较高,无论首套房还是二套房,利率都在5%以上,两者之间利差也由此产生,此时,经营贷流入楼市便是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
  除了融资端信贷资金的违规涌入,此次一线城市二手房的火爆也有供需关系失衡的因素。
  一方面,在一线城市,学区房需求大、投资属性强,是二手房价格提升的主要推手;另一方面,一线城市的新房及二手住宅供应稀缺,刚需被迫转向二手房,再次推高二手房行情。
  让人欣慰的是,3月以来,楼市热点城市开始严查经营贷违规入楼市情况,楼市严调控仍再在继续。对刚需族来说,他们显然希望楼市尽快回归它本来的轨道。
其他文献
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在2017年7月5日的年会上宣布,2016年基金会共资助了31500项科研项目,经费达30亿欧元。这其中约7900项为新批准项目,资助金额达20亿欧元。与2015年相比,资助项目数量增加了3%,资助金额增加了6%。  德国科学基金会是德国最大的科研资助组织,其预算的67%来自联邦,其余的33%来自各州。基金会旨在加强德国尖端科学研究,其资助重点之一就是德国精英大学计划。20
处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贵州,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省份。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州迎来了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报道》记者就贵州的发展情况专程采访了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    抢抓机遇 化资源优势为
2008年5月国民党重新执政以后,两岸关系发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变化。大陆官员从中央部委到省市首长访台络绎不绝,即为其中一个重要变化。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及今年以来,大陆掀起一股地方省市高层官员密集访问台湾的热潮,其中又以最近访台的上海市长韩正最为轰动,在台湾欣起一阵“韩旋风”。  韩正之后,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接着访台。接下来的几个月,陆续访问台湾的还有福建省长黄小晶、山东省副省长才利民、四川省委书记刘奇
谭保罗常务副主编城市研究院院长  在7月初的这几天,A股又起来了,很多人蠢蠢欲动。  一位年轻朋友问我:他刚刚准备好了房子的首付,但想首付再多一点,弄个大一点的房子,把110平换成130平,于是有去股市碰碰运气的打算。  显然,我没办法直接回答这种问题。如果不让他去,万一错过了股市的几百万,他会怪我。如果让他去,最后血本无归,房子泡汤,未婚妻跑路,他会提着菜刀找我。  于是,我只给他讲了一个道理,
城管对小商贩乱摆摊行为的制止和管理,不仅涉及到城市环境问题,也是对正常市场经济秩序、对合法商家利益的一种维护,更是对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公共安全的一种保护。    上世纪90年代,北京城市管理领域有10多支队伍,同时履行着各自领域里的执法权力,这种局面为城市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弊端:本部门既是制度的制定者、审批者又是执法者;各种名目的执法行为让社会和各类企业应接不暇;管理漏洞多,执法交叉现象严重。  1
和朋友聊起他在餐馆打工的经历,他感叹说:“在中国做服務业太难了。很多客人要的并不只是‘服务’本身而已,还得你陪笑,有些人真的是‘脸难看,话难听’,活脱脱的‘有钱就是爷’。如果要赚他们那几个钱,还得抛下自尊,那我不赚也罢。”对同一个人的服务,不同的人可能做出迥然不同的评价,因为消费者的“体验”可能是相当主观的,并不一定着眼于你所提供服务的专业水平上,倒不如说是你如何能“讨得欢心”。就像民俗学者岳永逸
刚刚闭幕的2018全國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作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起点,此次两会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选举和决定任命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决定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事项,把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凝聚为国家意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注入了强大的驱动力。  新的历史方位,新的使命担当。此次两会任务之重大、会期之长,在近些年
记者4月17日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梁平县着力打造“中国西部(重庆)塑料生态产业园”,以塑料制品加工为核心,发展涵盖原料、机械、模具、助剂为一体的新兴制造业,形成中国西部影响力较大的产业集群。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纵深推进和成渝经济区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对塑料制品的需求大幅增长,同时东部地区土地、人力、能源成本的大幅提高,使塑料产业的重心正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为梁平塑料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面对《中国报道》“您的市场份额国内外是多少”的提问,浙江温州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在北京外交学院小会客厅里张口答道:“在国际上比较少,不到5%;在国内是老大,占了28%。”而其起家时,仅仅是个小鞋匠。这正印证了他的高论:“温州人是特别能吃苦的群体,即能当老板也能睡地板!”敢于吃苦、敢于创业的温州人,普通话说得不好却走遍全国、外文不懂却闯遍世界。目前,像南存辉这样的温州人,在全国创业的有180万,在世
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巴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要发挥走廊建设对两国务实合作的引领作用,以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为重点,形成“1 4”合作布局。走廊规划和布局要兼顾巴基斯坦各地区,让发展成果惠及巴基斯坦全体人民,进而惠及本地区各国人民。  ——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题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的重要演讲  “金色孟加拉”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