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柳州府志》中汉字记载的壮语词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ju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州府志》编撰于清代乾隆年间。柳州府辖地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广西柳江、宜山一带。《府志》中有一段用汉字记录少数民族语言的行文:“獞语食曰哏,饮咽,饭嗳,衣服不,锅寡,盖空,筷子特,水缸八荡,鱼璧拉,肉糯,米侯,菜迫勒……”这段话共有12个小句,每个小句的行文特点是:先列出词项,然后用汉字摹写壮语的读音。整段话的意思是说,在当时柳江一带的壮语中,“吃”念为“哏”,“饭”读作“嗳”,“衣服”称为“不”,等等。现在根据当地壮语方言,用国际音标注明相关例词的读音,以供比较:
  
  


  
  如上表,这些词的标音注义,大多比较清楚。只是“鱼璧拉”和“菜迫勒”这两小句不太好理解。按照整段话的行文特点,“鱼璧拉”这一小句的“鱼”表示要说明的词项,“璧拉”则表示壮语“鱼”的读音。现代柳江一带的壮语方言中,“鱼”只有一个音节,按常规,只需用一个汉字标音即可。例如,方块壮字就只用一个“”字来记录。(覃晓航2007)可是,这里却用两个汉字来记载,令人费解。
  有人猜测是壮语“大刺鱼秋”pja1lat7的标音。诚然,“璧拉”与pja1lat7读音相似,可以构成标记关系,但它们缺乏意义上的一致性。因为“璧拉”指的是鱼的泛称,而不是专指某一种鱼。所以这种说法站不住脚。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史籍作者用两个汉字来记录呢?
  覃晓航(1997,2009)指出:“璧拉”和“迫勒”所记的是壮语“鱼”和“菜”的复辅音形式*pla1、*plak7。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首先,从整个汉藏语系语言来看,*pl->pj-这种音变相当常见。比如瑶语:
  汉义标敏话龙胜勉话
  毛pli1pjei1
  房pla3pjau3
  上述几个例词,在瑶语标敏话中还保留复辅音,而龙胜勉话中复辅音的流音成分已经腭化:*pl->pj-。(邓方贵、盘承乾1984)类似的音变有时在同一方言的不同年龄层次中也有体现,往往是老一辈人读复辅音,而年轻的读腭化音,共时的变异体现了音变的方向。假定300多年前的乾隆时期“鱼”和“菜”读复辅音声母*pl-,现在变为腭化的pj-,是发生了*pl->pj-音变,这符合普遍的音变规律,因而是很可能的。
  其次,从壮语内部来看,在有些方言中还保留有复辅音形式,如武鸣、横县壮语:
  汉义 武鸣横县宜山罗城柳江
  鱼pla1pla1pja1pja1pja1
  菜plak7plak7pjak7pjak7pjak7
  山pla1pla1pja1pja1pja1
  走plai3 plai3 pjai3pjai3pjai3
  根据pj-<*pl-这种普遍音变,推测柳江地区的“鱼”和“菜”这两个词的声母在300多年前还读复辅音声母,这种推测,在武鸣等地的壮语方言中得到印证。
  再次,魏晋以后的汉文史籍中,用两个字或两个音节记录少数民族语言中的一个复辅音音节,这种现象在侗台语中并不少见。例如:仡佬族自称klau是复辅音声母,人们用两个汉字标记为“仡佬”、“革老”、“仡僚”、“告佬”、“鸠僚”、“仡偻”等。再如:(李锦芳2002)
  桄榔<原始侗台语*kla(壮语kwaa1/kuu,布依语kua1,木佬语ko1,黎语-luu);
  橄榄<原始侗台语*klam(壮语kjam3/kwm3,泰语、老挝语kjam3);
  干栏、干兰、干阑、葛栏、阁栏<原始侗台语*ɡla;
  仡伶、仡览(中南地区古代族群)<侗族自称klam;
  皋卢、过罗、拘罗、瓜卢(古代岭南方言“茶”)<侗台语“茶”*ɡla;(德保壮语kja2,雅郎布央kjau31,仡佬语khɑu55,傣语la4,普标语ɑ33)
  这种标音法的特点是:头一个字摹写侗台语复辅音声母的首辅音(塞音),后一个字摹写后辅音(流音)及韵母。看来,在300多年前,柳州府的汉人也是用“璧拉”和“迫勒”两个字的形式记录柳州一带还保留复辅音声母的“鱼”*pla1和“菜”plak7这两个词。其中,“璧”对应“鱼”的第一复辅音成分,“拉”对应第二复辅音成分及韵母;另外,壮语“菜”是塞音韵尾,所以lak用“勒”(来母德韵)来摹写,而由于发塞音韵尾时气流较强,所以声母有点像送气的,于是用“迫”来摹写。当然,当时的汉人并不懂得声韵母的分析,他们是凭听感上的整体形象来摹写的。对于母语中没有复辅音声母的听者,他在记录复辅音声母的例词时,往往会把单个复辅音声母音节,听成两个音节。甚至受过一定语音学训练的调查者,在刚接触复辅音时,也可能听成两个音节。比如,我们在调查六枝仡佬语的“桃子”时,乍一听以为是p0la31,经发音人重复之后才确定是pla31;而有些壮语方言中的复辅音声母pl-、kl-,在首辅音(塞音)和次辅音(流音)之间连接得并不是很紧密,也确实稍带点混元音的色彩。由于清代柳江地区的汉语中没有复辅音,只能用单音节的汉字来摹写,而*pla1听起来更像两个音节,所以汉人便凭听觉将壮语“鱼”的形式摹写为“璧拉”。
  其实,汉文典籍中除了用两个字或两个音节来记录侗台语的一个复辅音音节外,也有用一个字来记录的。不过那是在汉代以前。例如,《越绝书》中说:“越人谓盐曰余”。“盐”,壮语kju1,侗语ko1,水语kwa1,早期侗台语*kla或*kra。汉语“余”,中古以母三等,李方桂先生拟上古音*raɡ,郑张-潘拟*la。比较侗台语的情况,可知上古“余”还有一个塞音声母,当为*ɡla。与此类似并可相互印证的是:“茶”,古作“荼”,从余得声。《尔雅》称茶为“槚”,系音译,来自侗台语。(李锦芳2002)侗台语“茶”*ɡla。“槚”,李方桂先生拟*kragx,郑张-潘拟*kraa。汉语与侗台语均为复辅音声母,音近。(当时,可能汉语的*ɡl已变为*kl,所以用*kl声母的“槚”摹写)。《越绝书》和《尔雅》用一个汉字记录侗台语的复辅音音节,表明当时汉语中还保留复辅音。晋以后,汉语复辅音简化,就用“皋卢、过罗、拘罗、瓜卢”等两个字的形式来摹写还保留复辅音的侗台语“茶”*ɡla。
  用汉字记录的民族语词,对于民族语和汉语的历史语音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
  参考文献
  覃晓航《〈广西太平府属土州县司译语考〉的壮语方言词》,《民族语文》2007年第6期
  QinXiaohang(覃晓航)Evolution of the Initial Consonant Clusters pl,kl,ml in the Hongshuihe Vernacular of Zhuang.MON-KHMER STUDIS, 1997
  覃晓航《侗台语语源探索》,民族出版社,2009
  李锦芳《侗台语言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2
  邓方贵、盘承乾《从瑶语论证上古汉语复辅音问题》,《民族语文论丛》,中央民族学院语言研究所,1984
  张均如、梁敏、欧阳觉亚、郑贻青、李旭练、谢建猷《壮语方言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
  (通讯地址:100081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其他文献
朋友有了一套很不错的住房,好好装修一番是少不了的事情。可怎样才能把新房布置得不同凡响,却煞费心思。终于,我们得到了邀请,她说一定会使我们大吃一惊的。新屋其他布置都与我曾
很多疾病都具有遗传性,对于子女来说,常常可以通过父母的身体状况来预测自己的疾病发展,如果你的母亲或外祖母有下列疾病之一的话,作为子女的你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早预防。1心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历史的现代化学校,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丰厚的人文底蕴。近年来,学校以“传承围棋文化,涵养学生气质”为发展理念,以培植良好的
香港四通八达的陆海空交通运输网,已成为维持这个世界著名自由港生命的动脉。香港的市内公共交通每天要承接75—85%的香港居民。各种交通服务设施包括贯穿市区稠密地带的地下
我正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处理文稿,忽听身后“啪嗒”一声响,回头一看,室内的空气立即凝固了:我们刚用过两年的宝贝相机仰面朝天掉在了水泥地上。是老伴收拾床铺,要给它复位,放回
于三十年代形成的高度集中、高度行政化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是具有二重性的。它既含有能发挥积极作用的一面,也含有消极的因素。只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和社会所面临的主
风光总在最险处—风光摄影师经常要面对恶劣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同样面对考验的是摄影师随身携带的装备,如果没有可靠又方便携带的摄影包来容纳那些贵重的摄影器材,后果真是难
每一年的夏天都是球员们的欢乐时光,球迷们的难熬季节。经历了一个赛季的征战之后,球员们四散休假,要么走穴,要么旅游,要么找个地方练上一个暑假。但是这个暑假有些不同,旅游的人自然没有心情,想要锻炼的人连体育馆门都打不开,走穴之人也不见得很开心,原因很简单,停摆的事件悬而未决,谁也放不下心来。  换做往年的这个时候,那些来到中国的球星们满口谈的是展望,转会或是新队友,而如今这些话题自然无从谈起,谈起停摆
北宋末年女真族灭辽,攻宋,迫使宋统治者退居南方,占领淮水以北之地,建立了金朝(1115年~1234年),与南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女真族建国之初,都城设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的白城,
众所周知,高中物理难教又难学。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经常出现乱套公式、张冠李戴、思维混乱等现象,这往往是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即理解不到位的原因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