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特色乐器制作工艺人才培养》是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的工艺美术领域的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项目,旨在培养与我国民族乐器制作行业当前和长远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尤其是在制作关键环节紧缺的青年艺术人才。项目立足于广西丰厚的民族音乐文化和品类丰富的特色乐器资源,坚持“高层次、小批量”的培养原则,从全国众多的报名者中遴选出30名优秀学员进行培训,通过学习广西特色乐器的性能和传统乐器制作工艺,面向全国培养既熟悉古法工艺又具备对乐器进行合理改良的复合型人才。项目培训总时长90天。培训班从全国各地报名人员中择优录取了分别来自北京、广西、河南、内蒙古等14个省(自治区)的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京族、蒙古族等8个民族的学员30名,特邀了在乐器制作、工艺美术行业等领域的47位专家组成教学团队,开设了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民族乐器改革历程回顾与思考、广西特色乐器概述、乐器中的智慧与科技、生态环境对乐器改良的影响、乐器文化的技术特征、京族独弦琴制作与改良、壮族铜鼓铸造技艺、传统独弦琴的制作技艺、天琴制作技艺、啵咧制作技艺、侗族乐器侗笛的制作与改良创新、马山会鼓制作技艺、芦笙制作、烟墩大鼓的制作技艺、马骨胡制作技艺、传统工艺与知识文化产权保护、广西民族音乐器材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广西少数民族乐器工作室平台搭建等专题课程,并组织赴桂南、桂北、桂西等民族地区进行学习实践,以提高学员对乐器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理解及对广西特色乐器制作核心技艺的掌握运用。同时,项目组织学员研写了相关的研究文章。《歌海》本期特稿专栏特从学员提交的论文中择4篇刊发,供业界借鉴参考。
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刘文荣博士的《独弦琴历史形态考 》以较为详实的文献史料对独弦琴做了历史形态的考察,介绍了独弦琴的悠久历史和有关民族使用的情况及特点,以及文献史料中关于我国独弦琴在乐器中的分类、形制、结构与发音原理、演奏方法等。
唐丹岚的《铜鼓制造实践总结及创造性发展分析》总结韦氏民间传承仿古铜鼓制造厂的铜鼓制造实践流程,结合现代多元化审美进行分析,认为可从立体装饰、喷漆、图案、剖面外形、音色等五个方面对铜鼓铸造工艺进行创造性发展。
鲁松的《活动膜——细腰鼓类乐器音乐文化研究综述》梳理了广西的细腰鼓类乐器的基本情况和国内细腰鼓类乐器研究现状,给业界細腰鼓类乐器音乐文化研究提供了不少史料线索。
啵咧是壮族民间特色的吹管乐器,由管身、管头、哨嘴、喇叭四个部分构成,制作较为复杂。牛晶晶、黄司祺的《广西壮族啵咧制作流程》介绍了壮族啵咧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刘文荣博士的《独弦琴历史形态考 》以较为详实的文献史料对独弦琴做了历史形态的考察,介绍了独弦琴的悠久历史和有关民族使用的情况及特点,以及文献史料中关于我国独弦琴在乐器中的分类、形制、结构与发音原理、演奏方法等。
唐丹岚的《铜鼓制造实践总结及创造性发展分析》总结韦氏民间传承仿古铜鼓制造厂的铜鼓制造实践流程,结合现代多元化审美进行分析,认为可从立体装饰、喷漆、图案、剖面外形、音色等五个方面对铜鼓铸造工艺进行创造性发展。
鲁松的《活动膜——细腰鼓类乐器音乐文化研究综述》梳理了广西的细腰鼓类乐器的基本情况和国内细腰鼓类乐器研究现状,给业界細腰鼓类乐器音乐文化研究提供了不少史料线索。
啵咧是壮族民间特色的吹管乐器,由管身、管头、哨嘴、喇叭四个部分构成,制作较为复杂。牛晶晶、黄司祺的《广西壮族啵咧制作流程》介绍了壮族啵咧的制作工艺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