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庸》在近世被视作儒学神秘主义之先声妙啼,其一大依据,盖与"性"在《中庸》之突出的地位关联。以为《庸》无"心"却精言"性",《学》一"性"而放言"心",应已无关乎其时代之"心性"范畴究为成熟或定型的问题,乃大抵系《庸》重架构"内圣系统",而《学》偏经营"外王系统"的意趣呈现。"天命之谓性"的注家轨迹,乃系印刻着时代发展之印痕,也跟思想分派缠绕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