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主体性问题是德国审美现代性传统的核心问题。康德、黑格尔代表的主体性美学着力研究人主体性的构成问题,并将主体性视为人的本质。但随着主体性的膨胀,现代社会的弊病随之爆发。为解决这个问题,哈贝马斯提出以主体间性破解主体性的迷局,以实现现代性重建的理想。
关键词:哈贝马斯 德国审美 现代性
德意志民族的文化环境形成了德国审美思想史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集中体现在康德、黑格尔、费希特代表的德国主体性美学。和传统美学重视本体论研究不同,作为近代美学重要一支的德国主体性美学把关注的重点放到对人认识能力的研究,他们认为人之为人的核心在于主体性。这种观点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人觉醒的标志。近代社会的时代症候是反对专制反对集权,在文化领域与之相对的是对人情感知识欲望的尊重和肯定。对这些文艺学家而言,获得认识并不神秘,神秘的是获得的过程,三大批判的出现就是为了破解此迷局而出现的。在康德看来,审美判断力是人认识能力的核心,康德以审美的四因说诠释了艺术的由来,把人的主体性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以此成就了康德的美学体系,实现了哥白尼式的革命,最终开创了德国古典美学,也为20世纪西方美学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一.主体性问题的提出
主体性问题是西方美学史的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古希腊开始,德尔菲神庙上镌刻的“认识你自己”诤言引导着古代希腊人探索人的精神世界,让人思考斯芬克斯之谜的终极意义。但是局限时代带来的思维困局,对人主体性的探讨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到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统治下的欧洲社会并无追寻人本质的紧迫感,作为神学婢女的艺术也根本没有探索人性的可能。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性尊严的思考有待后来者。当历史的车轮驶入近代社会,人的价值伴随着宗教的去魅终于变得可能。社会的变革必然推动思想的革命,伴随着18世纪启蒙运动的发展,欧洲社会的世俗化进程逐步加快,整个社会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化方面都逐步开始近代化,随着市民阶级的崛起,宗教势力的退场,世俗趣味开始抬头。虽然市民阶级初登历史舞台,但权力的获得并非易事。法国选择以暴力革命实现权力的更迭,然而这种暴风骤雨式的方式显然让邻居德国感觉不适,德国市民阶级的软弱性决定其注定难以沿袭法国的模式,德国容克阶级的强大注定不给予德国市民阶级革命的机会。但德国市民阶级转而以文化革命的方式实现社会革命,希望通过文化的引导来塑造市民的主体性,最终激发德国人的民族精神。这种文化革新的结果是德国人开始思考人的主体属性,特别是人理性的价值。这种思考在康德文艺美学思想中开始成熟,在黑格尔文艺美学思想中达到高峰,在之后的一个世纪的过程中不断被强化,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国审美现代性传统。这种传统偏好探讨人的理性在人格健全方面的功用,至此,德国古典美学中的主体性问题开始形成。
二.主体性问题的历史资源
主体性是人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本质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概念。人的主体性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助力人主体的成熟。人对自身价值的确认并不容易,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对未知世界的敬畏是先民共有的心态,由于人的认识能力不够,生活的困局让人自我造神以求得庇護,这直接导致了原始信仰的出现。这种心态让文艺创作也同样对生活保持敬畏,古希腊的柏拉图也只能认为文艺不能反映生活,文学和真理隔三层,最好的文艺一定是神赐的结果。和这种哲学观念类似的是,希腊的众多古典神话也多次探索着命运对人的影响,著名的《俄狄浦斯》以一个古典英雄的悲惨经历彰显了神秘莫测的命运对人的支配,在这种命运的控制下人越是挣扎,越会陷入困难的结局。虽然,今天我们赞赏古希腊悲剧中人的行动抉择,但也深深感受到先民探索人命运的无力感。
在这种时代环境的影响下,早期的西方哲学多偏爱思考本体论问题,泰勒斯、恩培多克勒、赫拉克利特等人常常以朴素唯物的观点把火、土等物质实体看作是世界的本体,把人对动物的模仿看作是知识的来源,著名模仿说的核心观点就是人向蜘蛛学结网,向鸟学鸣叫。由于这一时期古希腊哲学的研究重点是本体论,没有对主客体做出清晰区分,自然无从辨析人的价值,近代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根本无从涉及。随着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提出,人的价值才被放到了哲学家的桌面上思考。人的价值是什么呢?苏格拉底提醒了欧绪德谟“认识你自己”。这种认识的根本人的“思考”,是“思考的人”让人可以自我确认。
虽然主体性思想在古希腊已经萌芽,但主体性思想被确认有待近代社会的到来,正如哈贝马斯所言,只有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才最终确立了主体性。恩格斯肯定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进步的变革,作为一次复兴古典文化的社会思潮,文艺复兴假借复兴希腊罗马文化的口号,实则树立了批判封建主义和教会权威的潮流。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文化浪潮中,教会权威被质疑,人性尊严被高扬,人性的核心——主体性,一一被确认,并在以后的宗教改革中被强化,在启蒙运动中被进一步探讨。最终,众多启蒙思想家都一致认为主体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并对其寄予厚望,虽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质疑,但其观点因太超前而不被人理解。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开启了一个新的转向,他肯定科学理论的价值,进而肯定了提出科学理论的人的价值。黑格尔认可笛卡尔的观点,指出人的主体性是人发源于主体自我的一种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不需要外物赋予其合法性,具有自给自足的合理性。但是笛卡尔并没有深入探讨人理性的来源,最后把理性的来源归结为上帝的权威。这个未完的工程就留给了德国同行来解决,康德强调人类和动物的区别是主体性,主体性由认知、意志、情感三大能力构成的,相应的人以认知能力、意志能力、情感能力构造生活世界。康德认为认识对象不是独立客体之外的客观存在,而是在主体意识中建立的,对象意识的存在是因为有自我意识的存在。康德赋予了自我意识以真正本体论的意义,摆脱了经验对象的局限性,成为了认识对象的前提。由此,康德实现了认识论的重大转变,把人的主体认识确认为宇宙的基础,一切都需要在理性的面前得到检验。
关键词:哈贝马斯 德国审美 现代性
德意志民族的文化环境形成了德国审美思想史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集中体现在康德、黑格尔、费希特代表的德国主体性美学。和传统美学重视本体论研究不同,作为近代美学重要一支的德国主体性美学把关注的重点放到对人认识能力的研究,他们认为人之为人的核心在于主体性。这种观点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人觉醒的标志。近代社会的时代症候是反对专制反对集权,在文化领域与之相对的是对人情感知识欲望的尊重和肯定。对这些文艺学家而言,获得认识并不神秘,神秘的是获得的过程,三大批判的出现就是为了破解此迷局而出现的。在康德看来,审美判断力是人认识能力的核心,康德以审美的四因说诠释了艺术的由来,把人的主体性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以此成就了康德的美学体系,实现了哥白尼式的革命,最终开创了德国古典美学,也为20世纪西方美学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一.主体性问题的提出
主体性问题是西方美学史的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古希腊开始,德尔菲神庙上镌刻的“认识你自己”诤言引导着古代希腊人探索人的精神世界,让人思考斯芬克斯之谜的终极意义。但是局限时代带来的思维困局,对人主体性的探讨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到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统治下的欧洲社会并无追寻人本质的紧迫感,作为神学婢女的艺术也根本没有探索人性的可能。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性尊严的思考有待后来者。当历史的车轮驶入近代社会,人的价值伴随着宗教的去魅终于变得可能。社会的变革必然推动思想的革命,伴随着18世纪启蒙运动的发展,欧洲社会的世俗化进程逐步加快,整个社会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化方面都逐步开始近代化,随着市民阶级的崛起,宗教势力的退场,世俗趣味开始抬头。虽然市民阶级初登历史舞台,但权力的获得并非易事。法国选择以暴力革命实现权力的更迭,然而这种暴风骤雨式的方式显然让邻居德国感觉不适,德国市民阶级的软弱性决定其注定难以沿袭法国的模式,德国容克阶级的强大注定不给予德国市民阶级革命的机会。但德国市民阶级转而以文化革命的方式实现社会革命,希望通过文化的引导来塑造市民的主体性,最终激发德国人的民族精神。这种文化革新的结果是德国人开始思考人的主体属性,特别是人理性的价值。这种思考在康德文艺美学思想中开始成熟,在黑格尔文艺美学思想中达到高峰,在之后的一个世纪的过程中不断被强化,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国审美现代性传统。这种传统偏好探讨人的理性在人格健全方面的功用,至此,德国古典美学中的主体性问题开始形成。
二.主体性问题的历史资源
主体性是人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本质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概念。人的主体性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助力人主体的成熟。人对自身价值的确认并不容易,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对未知世界的敬畏是先民共有的心态,由于人的认识能力不够,生活的困局让人自我造神以求得庇護,这直接导致了原始信仰的出现。这种心态让文艺创作也同样对生活保持敬畏,古希腊的柏拉图也只能认为文艺不能反映生活,文学和真理隔三层,最好的文艺一定是神赐的结果。和这种哲学观念类似的是,希腊的众多古典神话也多次探索着命运对人的影响,著名的《俄狄浦斯》以一个古典英雄的悲惨经历彰显了神秘莫测的命运对人的支配,在这种命运的控制下人越是挣扎,越会陷入困难的结局。虽然,今天我们赞赏古希腊悲剧中人的行动抉择,但也深深感受到先民探索人命运的无力感。
在这种时代环境的影响下,早期的西方哲学多偏爱思考本体论问题,泰勒斯、恩培多克勒、赫拉克利特等人常常以朴素唯物的观点把火、土等物质实体看作是世界的本体,把人对动物的模仿看作是知识的来源,著名模仿说的核心观点就是人向蜘蛛学结网,向鸟学鸣叫。由于这一时期古希腊哲学的研究重点是本体论,没有对主客体做出清晰区分,自然无从辨析人的价值,近代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根本无从涉及。随着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提出,人的价值才被放到了哲学家的桌面上思考。人的价值是什么呢?苏格拉底提醒了欧绪德谟“认识你自己”。这种认识的根本人的“思考”,是“思考的人”让人可以自我确认。
虽然主体性思想在古希腊已经萌芽,但主体性思想被确认有待近代社会的到来,正如哈贝马斯所言,只有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才最终确立了主体性。恩格斯肯定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进步的变革,作为一次复兴古典文化的社会思潮,文艺复兴假借复兴希腊罗马文化的口号,实则树立了批判封建主义和教会权威的潮流。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文化浪潮中,教会权威被质疑,人性尊严被高扬,人性的核心——主体性,一一被确认,并在以后的宗教改革中被强化,在启蒙运动中被进一步探讨。最终,众多启蒙思想家都一致认为主体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并对其寄予厚望,虽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质疑,但其观点因太超前而不被人理解。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开启了一个新的转向,他肯定科学理论的价值,进而肯定了提出科学理论的人的价值。黑格尔认可笛卡尔的观点,指出人的主体性是人发源于主体自我的一种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不需要外物赋予其合法性,具有自给自足的合理性。但是笛卡尔并没有深入探讨人理性的来源,最后把理性的来源归结为上帝的权威。这个未完的工程就留给了德国同行来解决,康德强调人类和动物的区别是主体性,主体性由认知、意志、情感三大能力构成的,相应的人以认知能力、意志能力、情感能力构造生活世界。康德认为认识对象不是独立客体之外的客观存在,而是在主体意识中建立的,对象意识的存在是因为有自我意识的存在。康德赋予了自我意识以真正本体论的意义,摆脱了经验对象的局限性,成为了认识对象的前提。由此,康德实现了认识论的重大转变,把人的主体认识确认为宇宙的基础,一切都需要在理性的面前得到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