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13家公募基金净利润下滑不像券商那么严重,但是呈现内部分化,诸如易方达、华夏、招商等老牌基金仍然表现强势。
2016年A股市场低迷,对于基金来讲,赚钱效应已与2015年不可同日而语。
近日,随着上市公司股东方年报的陆续披露,多家公募基金公司2016年经营状况也浮出水面。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3月31日,已有13家公募基金公司经营状况曝光,从资产规模上来看,13家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盈利能力方面则出现分化,5家公司净利润增幅出现下滑。而成立于2014年的创金合信成为当前业绩中最大的“黑马”,总资产、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幅均为第一,业绩实现翻倍增长。
对于业绩表现不同的原因,多位业内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虽然去年A股缺乏系统性赚钱机会,针对“委外”资金设计的产品成为规模与业绩的贡献者,把握好这一机会的公募基金公司业绩受到的冲击比较小。
“委外”资金的涌入也加深了对公募基金公司业务机构化的影响,华南一位基金公司负责人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当前与银行“委外”资金的合作已经不局限在大银行,早已向中小城商行、农商行布局。
业绩分化明显
从已经披露的13家公募基金财务情况看,各家公司的总资产均实现增长,总资产平均增幅为17.68%,盈利能力则良莠不齐,净利润率平均增幅为12.02%。其中,华夏、易方达、创金合信、财通基金、博时基金、金鹰基金、招商基金、长信基金8家公司实现正增长。
华夏基金仍是最会赚钱的公司,去年营业收入41亿元,净利润为14.6亿元,同样营收和净利润迈入40亿元和10亿元门槛的还有易方达基金,而且后者增速明显高于华夏基金。
老牌公募基金公司依然保持着活力,近日招商证券的年报显示,2016年年末,博时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6134亿元,同比增长54.18%。其中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3760亿元,同比增长83.08%,行业排名由第12名提升至第7名。
招商基金去年的成绩也算不错。2016年招商基金实现营业收入23.24亿元,实现净利润6.28亿元,净利润水平较之2015年同比增长14.7%。2016年年末,招商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4440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3455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里净利润出现下滑的基金公司并不在少数。广发基金、华富基金、国联安基金与江信基金等几家公司净利润分别下滑13%、15%、44%以及50%。
创金合信成“黑马”
由于经营基数较小,创金合信成长也相对迅速,成为当前营业收入、净利润增幅均翻番的唯一一家公司,同比分别上涨122%、189%。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创金合信基金的营业收入为2.69亿元,比2015年增长1.48亿元;净利润为0.32亿元,同比增长0.11亿元。
根据创金合信大股东第一创业证券年报披露,作为2014年成立的次新基金公司,是第一家成立之初便实现员工持股的基金公司。对于去年取得较好业绩的原因,创金合信总经理苏彦祝认为,创金合信最大的优势就是机制创新,以人为本,内部倡导合伙文化。
据了解,创金合信业务快速发展,目前团队成员已经超过200人。最让苏彦祝欣慰的是其投研实力的提高。在主动管理方面,固定收益投资、权益类投资和量化投资都有优秀的领头人和资深业务骨干。投研团队自2010年年初开始搭建,原来的第一批研究员,好几个已成长为基金经理。创金合信基金自2014年成立后,陆续邀请了金牛基金经理陈玉辉、量化基金经理程志田加盟。
2016年创金合信产品业绩和规模双双取得突破:公募和专户管理规模同比增长221%,其中公募管理规模同比增长223%,专户管理规模同比增长215%。
主动管理产品业绩整体表现良好,有多只产品业绩优异。Wind数据显示,创金合信量化多因子股票基金A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为21.74%,在150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位列第9。
此外,受益于港股的上涨势头,创金合信沪港深基金近一年的收益率为31.65%,在836只灵活配置型同类基金中位列第18位。创金合信沪港深基金近6个月的收益率为16.85%,在1081只灵活配置型同类基金中位列第11位。
业务机构化趋势放缓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2016年年末,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合计为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业务规模16.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
《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从行业整体数据来看,正是“委外”资金大规模的涌入,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业务规模提升迅速,才使得基金公司去年业绩没有像券商动辄“腰斩”,反而很多公司保持了不错的增长。
“去年我们业务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去零售’、零售业务‘机构化’。资本市场行情不好,零售就难以为继,中小银行的‘委外’资金需求体量并不大,可能只有一兩亿元,公司机构业务觉得太小不愿意做,而地方零售业务部门刚好可以承接起来这一部分。”华南某基金公司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这一类机构客户在去年增多,公司经营非但未受到行情不佳的影响,反而发行了更多的产品。
不过对于今年机构业务的发展,华南另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向《投资者报》表示,预计不会出现去年的繁盛景象。“发展态势为总体平稳,局部调整。”
他分析称,从资金方面看,今年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总体中性偏紧,这从源头上就制约了机构资金的增加;业务机会方面,今年机构业务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结构性机会;从监管角度看,鉴于2016的债市风波,监管层现已通过限制单一机构持有比例、禁止公募产品通道化等一系列监管措施,为公募基金发展机构业务增设了人为障碍,增加了公募基金管理人从事机构业务的成本,也减少了委托人从事“委外投资”的冲动。
2016年A股市场低迷,对于基金来讲,赚钱效应已与2015年不可同日而语。
近日,随着上市公司股东方年报的陆续披露,多家公募基金公司2016年经营状况也浮出水面。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3月31日,已有13家公募基金公司经营状况曝光,从资产规模上来看,13家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盈利能力方面则出现分化,5家公司净利润增幅出现下滑。而成立于2014年的创金合信成为当前业绩中最大的“黑马”,总资产、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幅均为第一,业绩实现翻倍增长。
对于业绩表现不同的原因,多位业内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虽然去年A股缺乏系统性赚钱机会,针对“委外”资金设计的产品成为规模与业绩的贡献者,把握好这一机会的公募基金公司业绩受到的冲击比较小。
“委外”资金的涌入也加深了对公募基金公司业务机构化的影响,华南一位基金公司负责人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当前与银行“委外”资金的合作已经不局限在大银行,早已向中小城商行、农商行布局。
业绩分化明显
从已经披露的13家公募基金财务情况看,各家公司的总资产均实现增长,总资产平均增幅为17.68%,盈利能力则良莠不齐,净利润率平均增幅为12.02%。其中,华夏、易方达、创金合信、财通基金、博时基金、金鹰基金、招商基金、长信基金8家公司实现正增长。
华夏基金仍是最会赚钱的公司,去年营业收入41亿元,净利润为14.6亿元,同样营收和净利润迈入40亿元和10亿元门槛的还有易方达基金,而且后者增速明显高于华夏基金。
老牌公募基金公司依然保持着活力,近日招商证券的年报显示,2016年年末,博时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6134亿元,同比增长54.18%。其中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3760亿元,同比增长83.08%,行业排名由第12名提升至第7名。
招商基金去年的成绩也算不错。2016年招商基金实现营业收入23.24亿元,实现净利润6.28亿元,净利润水平较之2015年同比增长14.7%。2016年年末,招商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4440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3455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里净利润出现下滑的基金公司并不在少数。广发基金、华富基金、国联安基金与江信基金等几家公司净利润分别下滑13%、15%、44%以及50%。
创金合信成“黑马”
由于经营基数较小,创金合信成长也相对迅速,成为当前营业收入、净利润增幅均翻番的唯一一家公司,同比分别上涨122%、189%。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创金合信基金的营业收入为2.69亿元,比2015年增长1.48亿元;净利润为0.32亿元,同比增长0.11亿元。
根据创金合信大股东第一创业证券年报披露,作为2014年成立的次新基金公司,是第一家成立之初便实现员工持股的基金公司。对于去年取得较好业绩的原因,创金合信总经理苏彦祝认为,创金合信最大的优势就是机制创新,以人为本,内部倡导合伙文化。
据了解,创金合信业务快速发展,目前团队成员已经超过200人。最让苏彦祝欣慰的是其投研实力的提高。在主动管理方面,固定收益投资、权益类投资和量化投资都有优秀的领头人和资深业务骨干。投研团队自2010年年初开始搭建,原来的第一批研究员,好几个已成长为基金经理。创金合信基金自2014年成立后,陆续邀请了金牛基金经理陈玉辉、量化基金经理程志田加盟。
2016年创金合信产品业绩和规模双双取得突破:公募和专户管理规模同比增长221%,其中公募管理规模同比增长223%,专户管理规模同比增长215%。
主动管理产品业绩整体表现良好,有多只产品业绩优异。Wind数据显示,创金合信量化多因子股票基金A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为21.74%,在150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位列第9。
此外,受益于港股的上涨势头,创金合信沪港深基金近一年的收益率为31.65%,在836只灵活配置型同类基金中位列第18位。创金合信沪港深基金近6个月的收益率为16.85%,在1081只灵活配置型同类基金中位列第11位。
业务机构化趋势放缓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2016年年末,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合计为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业务规模16.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
《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从行业整体数据来看,正是“委外”资金大规模的涌入,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业务规模提升迅速,才使得基金公司去年业绩没有像券商动辄“腰斩”,反而很多公司保持了不错的增长。
“去年我们业务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去零售’、零售业务‘机构化’。资本市场行情不好,零售就难以为继,中小银行的‘委外’资金需求体量并不大,可能只有一兩亿元,公司机构业务觉得太小不愿意做,而地方零售业务部门刚好可以承接起来这一部分。”华南某基金公司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这一类机构客户在去年增多,公司经营非但未受到行情不佳的影响,反而发行了更多的产品。
不过对于今年机构业务的发展,华南另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向《投资者报》表示,预计不会出现去年的繁盛景象。“发展态势为总体平稳,局部调整。”
他分析称,从资金方面看,今年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总体中性偏紧,这从源头上就制约了机构资金的增加;业务机会方面,今年机构业务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结构性机会;从监管角度看,鉴于2016的债市风波,监管层现已通过限制单一机构持有比例、禁止公募产品通道化等一系列监管措施,为公募基金发展机构业务增设了人为障碍,增加了公募基金管理人从事机构业务的成本,也减少了委托人从事“委外投资”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