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建构对话型师生关系。建构这种关系:改变教学观念是前提,相互信任是基础,相互欣赏是关键。
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课堂教学 对话型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师闻道在先,是学识的楷模;随时可查阅各种资料,是资源利用的便利者。在这种强势的主宰下,教师常常独自选择教学内容,运用固定的教学模式,成为课堂的专制者,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课、做笔记,成为课堂的奴隶。这样的课堂学生没有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没有情感体验,不能完成知识和能力的重构。“没有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教育或者没有真正的教育。”
鉴于此,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建立起共同参与、真诚合作、互相欣赏、互相分享的对话型师生关系。
1 改变教学观念是建构对话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每个教师实质上都有其教学观念,犹如每个人都有其人生观一样。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总是隐隐地受其教学观念的影响。”由于受旧课程的影响,重知识、重讲解的语文教学观念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过程,支配和决定着我们的教学结果,教师教学观念的实质性转变成为新课程的必然要求。
1.1 重新认识和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0世纪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师只是落实制度性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这样课程与教学成为彼此分离的两个领域,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而教学是“被专制”的一方。新课改要求我们准确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懂得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课程具有生成性,是师生共同在教学中建构的结果。新课程在内容上力求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语文的教学内容时始终要与时代切合,与学生的心理需求贴近,在教授语文内容时不能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而照本宣科。开放性的语文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把语文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 重新塑造和确认教师角色
首先,教师必须剔除自我权威意识。教师应放弃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改变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将自己的“教”定位于学生“学”的行为的引导和启发上,多让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多倾听学生的教学建议,多与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多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名著,与学生真正平等地沟通和交往,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其次,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推进,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的是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是激励思考。教师应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氛围;作为语文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1.3 重新倡导和树立学生观
“学生观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在传统的语文学中,学生被视为教师的劳动对象,被动的个体,其任务只是听讲、练习,把所传授的知识尽量储存起来,没有情感的参与,没有价值观的重构,只为考试而活,不为自己而活,以致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不振。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学生的本位意识,主体意识、个体意识。在语文的教学进程中,时刻要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根据学生的需求立即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要让课堂变成痛苦之源。为了突出学生主体,不能包办课堂,多留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在独立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发散性思维。
2 相互信任是构建对话型师生关系的基础
师生相互信任能发挥较强的教育功能,为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创造了条件。
(1)它有助于师生双方在发展中实现情感的统一。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由于基础差、能力不够,常常感到困惑或焦虑,此时教师给予理解、给予指导、给予鼓励,避免学生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同时教师可发挥自身的丰富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的焦虑转化为促进其解决目前困难的驱动力,借以激发、维持和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的自我职业效能感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师生双方融合成情感统一的成长共同体。
(2)它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给予信任及恪守信任对社会关系的建立和接触都很重要。”语文课堂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更要呼吁互相信任的回归。“所谓师生信任,就是建立在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基础上,经由矛盾冲突的不断调和,为促进彼此的发展提供保障,并在教学、管理的交往互动中构建双向化的责任感。”由于学生信任老师的学识、人格、教学方法,所以乐意接受老师的指导,由于老师相信学生会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漏洞并及时加以改正和补救,所以敢于放开课堂,只是进行引导点拨。在互动过程中,双方的责任感加强了,目标清晰而坚定了,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3 互相欣赏是建构对话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师生双方都不认同对方,无法进行交流。“教师会欣赏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学生的自信可以在欣赏中建立,优秀的品质可以在欣赏中得到发扬。”语文学习提高难,学生很看重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就是他们学习成功的基石,因此,老师平时要多观察,多交流,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勤奋,肯定他们不太完美的回答。欣赏并不是教师单向的付出,学生在老师欣赏的目光中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关心,他们也会以同样的爱来回报老师,他们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让老师有巨大的成就感。
总之,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学交往。“在教学交往活动中,参与交往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能动的,有意识的信息交换者和传递者,他们都是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交往活动的,这就决定了教学交往活动是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对话……”新课程就是呼吁这种平等的沟通和交往。在相互沟通和交往中,老师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尊重,主体意识加强了,从而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课堂教学 对话型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师闻道在先,是学识的楷模;随时可查阅各种资料,是资源利用的便利者。在这种强势的主宰下,教师常常独自选择教学内容,运用固定的教学模式,成为课堂的专制者,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课、做笔记,成为课堂的奴隶。这样的课堂学生没有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没有情感体验,不能完成知识和能力的重构。“没有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教育或者没有真正的教育。”
鉴于此,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建立起共同参与、真诚合作、互相欣赏、互相分享的对话型师生关系。
1 改变教学观念是建构对话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每个教师实质上都有其教学观念,犹如每个人都有其人生观一样。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总是隐隐地受其教学观念的影响。”由于受旧课程的影响,重知识、重讲解的语文教学观念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过程,支配和决定着我们的教学结果,教师教学观念的实质性转变成为新课程的必然要求。
1.1 重新认识和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0世纪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师只是落实制度性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这样课程与教学成为彼此分离的两个领域,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而教学是“被专制”的一方。新课改要求我们准确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懂得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课程具有生成性,是师生共同在教学中建构的结果。新课程在内容上力求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语文的教学内容时始终要与时代切合,与学生的心理需求贴近,在教授语文内容时不能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而照本宣科。开放性的语文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把语文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 重新塑造和确认教师角色
首先,教师必须剔除自我权威意识。教师应放弃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改变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将自己的“教”定位于学生“学”的行为的引导和启发上,多让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多倾听学生的教学建议,多与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多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名著,与学生真正平等地沟通和交往,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其次,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推进,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的是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是激励思考。教师应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氛围;作为语文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1.3 重新倡导和树立学生观
“学生观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在传统的语文学中,学生被视为教师的劳动对象,被动的个体,其任务只是听讲、练习,把所传授的知识尽量储存起来,没有情感的参与,没有价值观的重构,只为考试而活,不为自己而活,以致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不振。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学生的本位意识,主体意识、个体意识。在语文的教学进程中,时刻要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根据学生的需求立即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要让课堂变成痛苦之源。为了突出学生主体,不能包办课堂,多留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在独立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发散性思维。
2 相互信任是构建对话型师生关系的基础
师生相互信任能发挥较强的教育功能,为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创造了条件。
(1)它有助于师生双方在发展中实现情感的统一。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由于基础差、能力不够,常常感到困惑或焦虑,此时教师给予理解、给予指导、给予鼓励,避免学生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同时教师可发挥自身的丰富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的焦虑转化为促进其解决目前困难的驱动力,借以激发、维持和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的自我职业效能感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师生双方融合成情感统一的成长共同体。
(2)它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给予信任及恪守信任对社会关系的建立和接触都很重要。”语文课堂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更要呼吁互相信任的回归。“所谓师生信任,就是建立在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基础上,经由矛盾冲突的不断调和,为促进彼此的发展提供保障,并在教学、管理的交往互动中构建双向化的责任感。”由于学生信任老师的学识、人格、教学方法,所以乐意接受老师的指导,由于老师相信学生会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漏洞并及时加以改正和补救,所以敢于放开课堂,只是进行引导点拨。在互动过程中,双方的责任感加强了,目标清晰而坚定了,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3 互相欣赏是建构对话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师生双方都不认同对方,无法进行交流。“教师会欣赏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学生的自信可以在欣赏中建立,优秀的品质可以在欣赏中得到发扬。”语文学习提高难,学生很看重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就是他们学习成功的基石,因此,老师平时要多观察,多交流,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勤奋,肯定他们不太完美的回答。欣赏并不是教师单向的付出,学生在老师欣赏的目光中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关心,他们也会以同样的爱来回报老师,他们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让老师有巨大的成就感。
总之,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学交往。“在教学交往活动中,参与交往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能动的,有意识的信息交换者和传递者,他们都是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交往活动的,这就决定了教学交往活动是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对话……”新课程就是呼吁这种平等的沟通和交往。在相互沟通和交往中,老师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尊重,主体意识加强了,从而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