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学研究显示,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所谓语感,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阅读、分析和运用中形成的对语言比较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语感的内涵极为丰富,一般认为它主要包含意蕴感、形象感、情味感、和畅达感。语感又分为词感、句感和篇感。但对小学生来说,重点是形成词感和句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阅读;语感;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7-0110-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谈谈语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辨析揣摩
读书不仅要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还应理解文字背后的意思。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发现课文中有很多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辨析、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如《爱滋病小斗士》一文,“他竟然挺(坚持)到了上学的年龄。”可以将带点的词换成括号里的词吗?读到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些词,你又感受到了什么?从“挺”可以想到熬、撑、坚强,体现的是小恩科西乐观面对病魔,并与之顽强斗争的精神。所以比“坚持’ 更恰当,感情色彩更浓。
二、开辟通道
教师要充分开辟学生“感触”词语的通道,如利用上下文,利用学生的身边生活,利用多媒体等等,感触的“通道”越多,学生对词义的领悟也就越到位。如一位教师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教师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先用问题创设情景,借助情境去启发,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自悟。让学生充分想象当时的场面:“面对突入其来的撞击,船上的人们各是什么反应呢?”最后教师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学生马上领悟了“惊恐万状”的含义!于老师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时通过表演让学生感受“气势汹汹”、“团团围住”、“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在一节课上通过动作的指点、语音的点拨,情境的体验,使得感悟水到渠成。
三、想像训练
教师应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运用形象思维想像,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例如: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时,我让学生做了这样一件事“小朋友,夏姐姐也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你想变成什么呢?悄悄告诉周围的小伙伴吧!快拿起桌上的彩笔,把你美丽的想像画下来吧!。”学生们兴奋地交流着,很快地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了起来。学生完成后,有的还踊跃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有的小朋友甚至还赋上了一首诗,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学生在能动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创造性地获得了语感。
四、体验情感
训练学生的语感,要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作者起伏的情感,因为情感是一篇文章的主旨。再如薛老师教《爱如茉莉》,课文结尾写了这么一句话: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他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爱如茉莉”?而且还要加上一个“哦”?先让学生通过前文的文字,抓住细节感受爸妈之间的真爱。再读这句话的时候很自然地说出:一开始的时候她认为妈妈说的不对,感到很奇怪,妈妈生病住院,爸爸细心照料,两个人相互关爱对方这样一件事,真的像妈妈说的一样,爱就像茉莉一样。所以前面用了一个字“哦”。课文的结尾意味深长,非常含蓄,把父母之间那种纯洁的爱情比作了茉莉。作者深深地认同了爱真的像茉莉一般,所以她用了两个重复的词语“爱如茉莉”
五、重视质疑
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清朝唐彪则进一步认为:“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胡学者非悟之难,而疑之难。”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并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将解疑和感悟结合起来。要告诉学生,质疑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可以与思想内容有关,可以与表达形式有关,可以对课文有不同的看法等。教师千万不要追求标准答案,要充分尊重学生质疑和感悟积累的独特性。
六、积淀语感
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的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每篇课文学完后,最好腾出点时间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要为学生设计出运用语感的多样性、科学性、创造性、可选择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练习,如情境性填词、情境性造句等模仿性练习,读与说写结合等,将范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使其语感积淀下来。
总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语感的形成也不是立竿见影的训练,需要长期反复的语言实践。组织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去读、去听、去问、去品、去思、去背、去写,学生的语感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阅读;语感;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7-0110-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谈谈语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辨析揣摩
读书不仅要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还应理解文字背后的意思。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发现课文中有很多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辨析、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如《爱滋病小斗士》一文,“他竟然挺(坚持)到了上学的年龄。”可以将带点的词换成括号里的词吗?读到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些词,你又感受到了什么?从“挺”可以想到熬、撑、坚强,体现的是小恩科西乐观面对病魔,并与之顽强斗争的精神。所以比“坚持’ 更恰当,感情色彩更浓。
二、开辟通道
教师要充分开辟学生“感触”词语的通道,如利用上下文,利用学生的身边生活,利用多媒体等等,感触的“通道”越多,学生对词义的领悟也就越到位。如一位教师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教师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先用问题创设情景,借助情境去启发,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自悟。让学生充分想象当时的场面:“面对突入其来的撞击,船上的人们各是什么反应呢?”最后教师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学生马上领悟了“惊恐万状”的含义!于老师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时通过表演让学生感受“气势汹汹”、“团团围住”、“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在一节课上通过动作的指点、语音的点拨,情境的体验,使得感悟水到渠成。
三、想像训练
教师应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运用形象思维想像,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例如: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时,我让学生做了这样一件事“小朋友,夏姐姐也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你想变成什么呢?悄悄告诉周围的小伙伴吧!快拿起桌上的彩笔,把你美丽的想像画下来吧!。”学生们兴奋地交流着,很快地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了起来。学生完成后,有的还踊跃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有的小朋友甚至还赋上了一首诗,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学生在能动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创造性地获得了语感。
四、体验情感
训练学生的语感,要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作者起伏的情感,因为情感是一篇文章的主旨。再如薛老师教《爱如茉莉》,课文结尾写了这么一句话: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他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爱如茉莉”?而且还要加上一个“哦”?先让学生通过前文的文字,抓住细节感受爸妈之间的真爱。再读这句话的时候很自然地说出:一开始的时候她认为妈妈说的不对,感到很奇怪,妈妈生病住院,爸爸细心照料,两个人相互关爱对方这样一件事,真的像妈妈说的一样,爱就像茉莉一样。所以前面用了一个字“哦”。课文的结尾意味深长,非常含蓄,把父母之间那种纯洁的爱情比作了茉莉。作者深深地认同了爱真的像茉莉一般,所以她用了两个重复的词语“爱如茉莉”
五、重视质疑
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清朝唐彪则进一步认为:“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胡学者非悟之难,而疑之难。”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并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将解疑和感悟结合起来。要告诉学生,质疑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可以与思想内容有关,可以与表达形式有关,可以对课文有不同的看法等。教师千万不要追求标准答案,要充分尊重学生质疑和感悟积累的独特性。
六、积淀语感
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的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每篇课文学完后,最好腾出点时间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要为学生设计出运用语感的多样性、科学性、创造性、可选择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练习,如情境性填词、情境性造句等模仿性练习,读与说写结合等,将范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使其语感积淀下来。
总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语感的形成也不是立竿见影的训练,需要长期反复的语言实践。组织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去读、去听、去问、去品、去思、去背、去写,学生的语感定会有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