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有歌吟动地哀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_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四重奏世间稀少,我只知道前有二战期间梅西安的《时间终结四重奏》,后有王西麟的《四重奏》(Op. 41)。前者表达了身处集中营的作曲家在绝望中的信靠,后者是一生困顿、在黑暗中不断投射出光芒的作曲家的真实写照。
  这部只有十几分钟的单乐章作品作于2002年初,同年4月13日首演于德国科隆,2005年5月演出于美国旧金山国际艺术节,2007年5月13日于科隆再度上演。虽然它在国内偶有演出,但听过的人少之又少。王西麟在交响曲方面的创作世人瞩目,但在国内同行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远远不够。加上有时还会有艺术之外的干扰,使得王西麟新作品的传播屡屡受挫。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西麟结识了来北京工作的德国单簧管演奏家奥利弗·施瓦茨(Oliver Schwarz)。在认真地听了王西麟的《第三交响曲》和《第四交响曲》的录音之后,奥利弗郑重地邀请王西麟为他的科隆四重奏团写作一首新作品,还要赶上2002年4月的演出。首次应邀为欧洲的四重奏团创作,机会难得,兴奋之余,王西麟感到这也是他改变困境的契机。奥利弗回去后,很快给王西麟寄来一批室内乐作品,包括梅西安的《时间终结四重奏》,这之前他从来没有仔细研究过。为了开阔视野,王西麟还研究了波兰作曲家古雷斯基的《安魂波尔卡》《晚安》等一批管弦乐队作品。压力自然很大,因为这不是标准的四重奏作品,除了梅西安的《时间终结四重奏》以外,这种类型的作品世所罕有。我们难以得知科隆四重奏团为什么要邀约王西麟写这样的作品,但王西麟的内心非常坚决:“我必须做好它!”
  首演如期在科隆举行,举座皆惊,掌声不断。2002年4月16日的《科隆文化报》评论说,“王西麟的新作《四重奏》中震荡着巴托克式的激情,然而个性已完全改变。”“人们可以听到表现主义和印象主义完美地融合其中。”奥利弗深情地致函王西麟说:“你的音乐对这场音乐会十分重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控诉,它的哀悼,它的悲伤,它的充满希望和爱:经过中间的恶魔之舞,而最后却是和平的结尾。不仅如此,你的音乐还表达了,在悲伤和痛苦后面还有一个更好的世界——人一定要信任自己,相信能击败邪恶,并最终将感受到和平、自由和神圣、纯净的爱!”


梅西安

  时隔五年后,即 2007年5月13日,这首《四重奏》再次演出于德国科隆Music Triennalekoln现代音乐节。科隆音乐学院教授约克·霍勒尔(York Holler)在听后说:“昨天的音乐会上,《四重奏》是最好的作品……在曲式上很有说服力,同时也很有个性。大提琴开始的独奏很有力量,很原始,很个人化,作品并没有让人联想到像韦伯恩等任何现代作曲家的影响。我还能记得开始的动机,也记得作品的结构,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发展都很有逻辑。”他认为,这部作品比他听到的日本、韩国的作品都要好。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四重奏》还很清新,其中透射出的精神状态像三十多岁的作曲家写的。当然,三十多岁的作曲家不可能有这样成熟的曲式。
  如果说行家的看法和王西麟心有灵犀尚属情有可原,那么德国观众的不谋而合则让王西麟颇感兴奋。2002年音乐会首演后,有心的奥利弗给王西麟寄来了两封普通听众的来信。一封信中说:“我必须告诉您,我和我太太深为您的作品所感动。您的《四重奏》是智慧的结晶,散发了无穷的表现力。我和其他室内乐界的同行们都一致认为,您的《四重奏》是通过紧凑而密集的语言和多种多样的音色来感动听众的。”另一封信说:“我们十分幸运地亲历了您的《四重奏》首演,可惜您没能亲自来现场收下那排山倒海般的掌声。我不是音乐家,但我想肯定地告诉您,您的《四重奏》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很想再次听到您的这部作品,从而更好地理解它。”
  这部作品没有录制唱片,而且版权在科隆四重奏团那里,因此平日里很难听到。多亏科隆方面给王西麟复制了一张首演的唱片,我才得以在他家里听到这部作品。一个犀利的和弦拖着长音,大提琴以宣叙调式开启了幽怨的独白,另外三件乐器仿佛是看客,任由大提琴自言自语。听的出来,这是作曲家多年积累的地方戏的散板音调,但在这里却变成了强烈的控诉。一声声,一句句,欲说还休,老泪纵横。大提琴还在继续,有中音区的悲愤与哀诉,也有高音区的呼喊、嚎叫和凄厉的痛哭。短短三分钟不到,八个长大的乐句层层展开,须知有什么样的大苦大难才能有如此的哭嚎与痛不欲生。那一刻你的心是紧的,是痛的,挺拔的音型和有力的附点节奏,凸显了作品的悲剧性。
  在达到紧张激烈的顶点时,钢琴强横粗暴地介入进来。那是残酷的斥骂和鞭打,突兀而起的对抗性立刻使作品产生了强烈的戏剧冲突。我一下子想到那个不公平的年月对王西麟残酷的围攻与批斗。在不断增长的尖锐的对抗中,音乐进入快板的第二部分。王西麟说,这是粗暴的撒旦之舞,是魔鬼的肆虐。这个长大的快板,其动机来自秦腔的一个曲牌,间或有波兰作曲家古雷斯基《安魂波尔卡》的戏仿。两者结合在一起成为邪恶横暴、色厉内荏的形象。惊悚的单簧管穿过僵硬冷酷的节奏,充满了激烈的抗争和痛苦的呻吟。单簧管丰富的表现力和小提琴、大提琴、钢琴共同组成了富于交响性的织体。从作品开始的冤诉、鞭打到此时的鬼魂之舞,三条线索密集而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既有旋律和节奏的对抗,也暗示了压迫与抗争对峙。音乐一步步紧逼,张力不断增强,在推进到高潮之后,突然坠入无底的深渊。


王西麟

  进入第三部分的广板,喑哑而断续的钢琴以小二度的低音持续着,单簧管长长的独奏既是凄凉的悲声,又是低吟的叹息,让人想到鲁迅“万家墨面没蒿莱”的诗句所呈现的破碎凋敝的民生境况。作品中“主人公”的情怀(我一直在作品中感受到他的存在)从伤己转而伤众,一己之凄苦已经饱含着民生的悲凉。到了作品的最后一段,单簧管转为亮色,钢琴也奏出明亮流动的音型,仿佛是一种释怀。虽然作曲家自己解释说“这里并不是光明的预示,而是无奈”,但它却在结构和四件乐器的声部音响色彩上有着奇特的对比。   这首四重奏得以在国内演出时,恰巧被作曲家古拜杜丽娜听到。2005年10月13日,古拜杜丽娜来中国讲学,在中央音乐学院小演奏厅的学术交流和讲座中,她听到王西麟的《四重奏》和《铸剑二章》(《黑衣人歌》和《三头釜中舞》)。这一听,让大师震惊不已。她情不自禁地说道:“这是大师的作品,给我留下很强烈的印象。第一部作品《四重奏》的感情非常强烈,形象非常鲜明。开始的大提琴独奏,好像是有力的抗议……后面出现的四度、五度的和声,很安静,很抒情,给人感觉非常美。这些音调的变化、戏剧性的对比和构思特点,是大师的手笔。”耐人寻味的是,古拜杜丽娜还从这部十六分钟的作品中感受到了交响性思维:“虽然这只是个四重奏,但不只是普通的室内乐,而是交响性思维很强的作品。它不仅有情节的感觉,而且音调上有强烈的戏剧性,这不是外在的戏剧性形象对比,而是具有内在的戏剧性。它的旋律进行以及顿音都很独特, 并且形成前后的极大对比。”王西麟听后深感遇到了知音,而在我看来,这是大师对大师的惺惺相惜。
  当被问到这部作品的构思时,王西麟打开了他特有的“话匣子”。“很久以来我就认为,中国的地方戏是任何国家都没有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我长期生活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这里的地方戏主要是秦腔、蒲剧和上党梆子,这些戏里的许多故事都是奸佞当道忠良受害的苦戏、悲情剧,像《杨家将》《过韶关》《走雪山》等。那些人物有许多诉说冤情的悲怆的唱腔,很早就深深地感动了我。”与王西麟的许多作品一样,这首《四重奏》的音乐元素自然少不了地方戏的影响和创造性的运用、改造和提升。国外评论家感受到结尾的安静平和,却和王西麟的理念并不相同。王西麟说他非常欣赏郑板桥当年的挂冠而去,营造类似毛驴碎蹄的拟声,表达了一种面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这种社会学意义的解析古拜杜丽娜自然无从辨析,但“内在的戏剧性”的评论已经证明了两位作曲家在审美取向上的暗合。了解王西麟的人都知道,他的一生就是一出起承转合的悲苦戏,后期作品里,哪部没有他困顿人生隐匿的影像?《四重奏》化用了大量的中国地方戏,却让无数国外观众悠然心会,充分显示了王西麟音乐的穿透力和超越性。


古拜杜丽娜

  和王西麟话别之时,古拜杜丽娜特别强调说,这样的音乐在我们当今的世界上也是很少有、很独特、很新鲜的,希望在全世界能有更多的人听到,这对当今世界的现代音乐是很大的补充。也许古拜杜丽娜还不知晓王西麟的音乐在国内的尴尬处境,但她的高度评价让王西麟有绝处逢生之感。我突然想到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一段话,权且用来作为本文的结语:“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凌晨五点醒来,躺在床上再听王西麟的四重奏。十六分钟,大开大合,大悲大苦,泪沾衣衫……推开窗,见天光微明。好吧,让我们坐等王西麟音乐时代的到来。
其他文献
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浪漫音乐:十九世纪欧洲音乐风格史》  作者:列昂·普兰廷加  译者:刘丹霓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年出版  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是美国诺顿出版公司于二十世纪后期策划的一套音乐史系列丛书,六部专著分别由各个断代史领域的著名学者执笔,反映了当今音乐研究的新成果,堪称西方音乐断代史论的优秀文本。  《浪漫音乐》是一部典型的“风格史”。在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音乐史学方法论转向的总体潮流
期刊
2016年5月14日晚上6点,我有幸观摩、聆听了本年度上海的又一音乐文化盛事——“经典947钜献,2016纯净·如实——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的系列之一“好莱坞电影之夜”。此次音乐节的宣传和介绍已经让我充满了期待,而且我留美学习十余年,原本就是此类露天音乐会的忠实拥趸。那天我早早就来到辰山植物园两个大暖棚南边的大草坪,在暖风吹拂的傍晚,满怀期待地静坐于充满青草芳香的坐椅上。傍晚的空气出奇的好,晚霞、
期刊
在小提琴艺术发展史中,西班牙小提琴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Pablo de Sarasate)无疑是极具风采的一位,他因演奏家以及作曲家的双重身份,成为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小提琴乐坛风靡一时的人物。作为一名演奏家,萨拉萨蒂充满了乐观和朝气蓬勃的生命力,纯净柔美的音色蕴含着璀璨的演奏技巧。可以说,萨氏继承了前辈帕格尼尼的长处并有着真正的建树,他将帕格尼尼技巧上的精巧流利与西班牙音乐的善变多姿结合起来,形
期刊
《光:钢琴家里赫特传记》  Svetik:A Family Portrait of Sviatoslav Richter  作者:莫斯卡留(Walter Moskalew),阿什肯纳齐作序  英国Toccata Press出版社,2015年出版  对于许多人来说,里赫特的晚年就好似一个谜团。1947至1994年间,他百分之八十的录音都来自现场,演奏速度任性,且要求环境“只留一盏灯”。他一向不愿意谈
期刊
我,弗兰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于1732年3月31日出生在奥地利的罗劳(Rohrau),爸爸是一位车匠兼镇长,妈妈是公爵府上的厨娘。我们的家庭热爱音乐,经常聚在一起唱歌。虽然没人识谱,但妈妈的歌声像夜莺,爸爸自学了竖琴。父母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儿子将被后世誉为“交响乐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  我家的远亲,海恩堡的校长、教会合唱指挥弗兰克发现了我天使般的嗓音
期刊
与许多国家颂歌式的国歌不同,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在抗战的烽火年月诞生的,是战斗的号角,具有永久的现实意义。这曲警钟式的歌曲,我们对于它的来历、本体,虽有记载或介绍,但长期以来缺少详实深入的研究。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也是《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八十周年之际,这个缺憾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我们的国歌》一书弥补了。著者紫茵真名陈志音,曾担任《音乐周报》副总编,
期刊
聆听巴赫的《受难曲》  (Hearing Bach’s Passions)  作者:梅兰姆德(Daniel R. Melamed)  牛津大学出版社美国分社,2016年出版  J.S.巴赫的两首受难曲始终是百演不衰的巴洛克核心声乐曲目。不过今天上演巴赫的受难曲存在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它的情景距离现代社会挺远,起码与十八世纪的莱比锡差别甚大。学者梅兰姆德可能料想到了这一点,在书中并未采取一个个乐段依次
期刊
在中央音乐学院五年的学业,前三年半被我自己荒废了。入学时正值开始逆反的年纪,一下子远离父母获得了自由,根本不想好好练琴,不是经常窜琴房找与我一样不用功的同学聊天,就是借来图书馆的小说一本本尽兴地阅读。记得曾因没练琴,还不出课,活生生地气走过三个主科老师。直到成了林耀基老师的学生,才开始用心练琴。他就像如来佛,管住了悟空,把我拉到正途。  说起林老师,众人对他无比敬畏。我倒不完全是被林老师的严厉吓住
期刊
至今为止,我谈到的所谓“冷门”音乐家,基本上都属于如下三种:  第一种,生前是很有名望的音乐家,有些当时的名气甚至比我们现在人人皆知的贝多芬、莫扎特都响;但是,一去世之后,就变成了今天的所谓“冷门”音乐家,比如安东·埃布尔(Anton Eberl)和法郎兹·霍夫梅斯特(Franz Hoffmeister)等。  第二种,生前既是作曲家,又是学者和教授,所以他们主要在学术界有名望,死后人们也就逐渐遗
期刊
1  复制时代汹涌得过快了,反潮流就肆机“杀人”。当某刻惊觉一张张CD堆满书柜,手里的闲钱越来越少,收藏的乐趣就不像原来那么嚣张了。塞尚说:在音乐厅听音乐是荒谬的,音乐理应在家自己听。但常年躲在家,经常过惯拿起来就听,想听哪段就能随手在播放机按钮上倒退前进的日子,时间长了,魅力就会一时失效。科技已经让艺术的仪式感消损殆尽。顷刻间,我莫名开始寻求与拷贝入耳不同的短暂乐趣。恰是放假,更有考学契机作为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