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跨越·回归·提升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i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高职教育经历34年艰辛探索,实现了跨越发展。在跨越发展的同时,从2006年开始重视内涵建设,进入回归本真、常态发展的阶段。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高职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在转型中提升。“跨越-回归-提升”,揭示了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跨越;回归;提升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9-0027-05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艰辛探索与跨越发展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艰辛探索与跨越发展:从举旗起步到法律地位确认,从规模扩张到发展方向定位,从示范引领到全面质量提升[1]。 第一阶段:探索、调整发展时期(1980~1998年)。1980~1989年为探索阶段,主要办学形式为短期职业大学;1990~1998年为调整发展时期,通过“三改一补”形成“专科”与“高职”并轨局面。第二阶段:规模扩大、快速增长时期(1999~2005年),大力兴办职业技术学院[2]。当时全国范围的高职教育实现了在物质资源条件不够充足情况下快速发展和数量扩张。在超常规的大发展之后,亟待从数量扩张为重点转向模式、制度建设为重点。第三阶段:内涵建设、质量提升时期(2006~2012年)。其主要形式是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出台,标志着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以提高质量、加强内涵建设为中心的新阶段。该阶段以示范院校为动力,先是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后是百余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掀起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高潮。第四阶段:层次提升、体系构建阶段(2012年至今)。高职教育经过7~8年内涵建设,并有一定数量的探索和尝试后,以层次提升推动体系构建成为必然。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步入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全新阶段,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3]。2020年以后我国高职教育将进入体系完善、品牌形成阶段。 实现规模跨越发展之后,内涵建设、质量提升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线,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并以此整体谋划未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我国高职教育回归本真、常态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在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之后,开始从外延建设转到内涵建设,由重视规模速度转变为重视质的提升。重新审视高职跨越发展之后的常态发展道路,回归高职教育的本质,这是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人”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目标的回归 高职院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功能。高职教育承载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职能。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其肩负着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神圣使命,其经济功能往往被强化,而忽略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不关注人的发展,忽视人性存在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只是“职业人”、“技术人”,高职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应由“重技能”向“重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培养完整的人,回归高职教育的本质。 (二)“高等性”——高职教育重要属性的凸显 长期以来,由于在外延型发展实践中,过度重视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同时,对就业导向理解出现偏差,高职教育逐渐演变成为就业教育和谋生教育,办学层次向中职教育下移,高职院校是不是大学、像不像大学受到质疑。由于“高等性”属性的旁落,高职要不要搞科研,也曾经引起不少争论: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走“产学研”结合道路;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走“产学”结合道路,“研”字被去掉,高职研发功能被淡化;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由此可见,在高职发展过程中,“高等性”曾经是被忽略的。2011年教育部12号文件再次强调了高职教育的“高等性”,重新强调了高职教育科学研究的功能。与普通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所不同的是,高职科研的重点应是“立地”,围绕技术开发等进行科学研究,这是高职区别于中职的重要内涵,是高职教育“高等性”属性回归的重要体现。鲁昕强调,应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应用科研能力建设,高等职业院校要与行业企业联动,努力成为促进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要重视应用科研能力建设,重点服务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服务企业人才发展战略[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5]。 (三)“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定位 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我国对高职培养人才类型经历了多次的转换和嬗变:20世纪80年代~2003年,突出高职教育对“技术型”人才培养,先后表述为“专门技术人才”、“高级技艺性人才”、“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2003~2011年,由于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我国开始强调“技能”型人才培养,先后表述为“高技能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6],但一味强调技能人才培养,出现人才培养的单一性,不能满足国家生产、服务、建设的需要,同时也忽略了高职教育同时承担着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的两大使命。2012年之后,我国强调了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是“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并重,明确了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技能”前面加了一个“技术”,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7]。对高职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类型的明确,反映了我国对高职教育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反映了高职教育在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明晰其培养目标。 (四)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教育的生命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高等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这充分体现了高等学校应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思想。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首要功能,也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全国有236所高等职业院校公布了人才培养质量年报,公开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绝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建立了质量保障与监测机构。基于此背景,我国首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全面展示了12年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担当,是高职教育工作者梳理过去、厘清现状、展望未来的一种努力与尝试[8]。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永恒主题,是高职院校的务本之举,固本之策。建立教学评估制度,完善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是高职教育今后发展重点。 (五)专业建设——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心 专业是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的重要载体,是高职联系社会的纽带,是高职人才培养的落脚点,是高职教育生存、发展的基石[9]。高职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必须以专业为基础,并把专业设置、专业管理、专业建设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由于一段时间,高职院校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将课程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核心,试图通过课程建设引领高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等,以带动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由于过分强调课程的作用,在实践中引发了诸多现实问题。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育人为本是前提、专业建设是基点、校企合作是基础、工学结合是主线、师资提升是关键、产学研结合是道路[10]。加强专业建设是高职发展的核心工作,是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应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对专业建设的重新回归是对高职内涵建设的重新审视。 (六)文化自觉——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诉求 促进文化传承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显著特征。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血脉,以高职文化引领高职教育的科学和谐发展,增强高职文化自觉是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诉求[11]。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中专学校升格、合并而来,缺乏从文化自觉的理性层面对高职教育办学发展方向、路径进行反思与探索。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内涵建设是造就具有文化涵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对“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如何办学”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比较系统成熟的思考,形成办学理念,使之成为高职文化建设中统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提炼大学精神。高职文化建设内容很广泛,应抓住理念、精神等核心价值观精髓。唯有如此,才能达到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最高境界:以人为本、文化立校。 由此可见,内涵建设、质量提升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永恒主线,贯穿于高职各项工作之中,并以此整体谋划未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三、未来展望:高等职业教育在转型中提升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转型诉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攻坚时期,这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只是线性发展,停留在速度和规模上,而应在内涵和质量上进行提升,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以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需要。 2014年5~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先后出台,为实现中国梦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国家政策和制度上作出了重大创新,并在体系建设上进行了顶层设计。这些创新和顶层设计为当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方向。 (一)高职教育应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必须“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以此为指导,高职教育在目标上应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在途径上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服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把促进就业作为办学导向,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根本[12],把提高能力作为办学目标,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制度,把工学一体化教学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高职教育服务转型与改革提供了依据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已明确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3]为高职教育转型提升搭建了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第一,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打通中等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通道,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形成人人皆可成才的上升通道[14]。同时,引导中职和高职科学定位、有机衔接、协调发展。第二,鼓励和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突出本科职业教育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构建研究型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其中,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这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要求,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内在必然,主要目标是充实高职教育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提升职业教育层次,使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更加科学。第三,产教融合发展,推动高职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15]。第四,建立普通高等学校和高职院校之间转学升学通道,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学习制度,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第五,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形成研究类型高校、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高等职业学校等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制度[16]。 (三)坚持制度创新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源性动力 应建立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制度创新平台。第一,办学制度创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形成多元主体办学,多种形式办学,多渠道筹资,多种分配形式,多来源的教学队伍,多元化办学的新格局。第二,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形成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现代职业院校制度,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制度,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第三,健全职业教育相关法律制度,修订《职业教育法》,制定《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及适应地方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地方性法规。第四,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完善高等职业学校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深化高等职业学校专业体系、培养模式、招生入学制度等关键领域改革,提升办学活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以协同创新为契机,转变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 协同创新计划是我国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速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做出的重大决策。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院校要与高校、企业行业、科院院所、政府等进行协同创新[17];同年6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18];《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国家将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推动企业将职业院校纳入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新技术产业化与新技术应用人才储备同步[19]。这必然要对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理念及创新能力提升作出深刻变革。因此,协同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发展水平的又一重要历史机遇,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创新驱动为发展方式的二次转型[20],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其他文献
黄淮学院是2004年由原驻马店师专和民办中原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的一所地方本科高校。多年来,学校积极探索,主动转型,走出了一条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道路。
期刊
那一滴滴珍珠似的泪,接连不断地从我眼角滑落,我满肚子的委屈不知道用什么言语表达。爸爸的痛斥在还我的耳畔回荡,我的思绪定格在那一刻……那是星期天下午,我和同学们在小博
期刊
在国家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并召开此次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决定》对职业教
今天,我捧着那本《你是我的宝贝》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贝贝是一个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儿童,有轻度智力障碍而且终生无法治愈。爸爸妈妈都不在他的身边了,只有慈爱宽容的奶奶陪
期刊
那是在一个上午,英语老师发试卷,我考砸了。那鲜红的“88.5”和“28名”不仅写在试卷上,更刻在我的脑海中……那晚,我胆战心惊地回到家。原以为妈妈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她竟温
期刊
期刊
爸妈争吵,是我家的家常便饭。每当听到他们的吵骂声,我就闭着眼睛,捂着耳朵,从心底发出高喊:“爸——妈——不要再吵了,给我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吧!”爸爸妈妈确实很爱我,可他们
期刊
晚上,我走向阳台,在窗口大喊一声:“飞仙坐骑!”飞鹿里奥斯立刻闪电般地来到我身边。我郑重其事地拿出一张奇怪的海报,大声说:“你好好看看,这儿,月球幻景公园——多美呀,有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