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宫格游戏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cm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核心是体现音乐教育的原本性,强调音乐活动的游戏性,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音乐的内涵、习得音乐技能。宫格游戏是根据数学九宫格的原理创设的一种音乐游戏,是可帮助幼儿直观、形象理解乐曲节奏、曲式的音乐游戏。在奥尔夫教学中运用宫格游戏,可帮助幼儿快速理解音乐曲式,增强节奏感受记忆,培养音乐创造力,同时还增强奥尔夫教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奥尔夫;宫格游戏;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是现代最科学,最先进、最适合儿童的音乐教学法之一。他的教学原理就是先让学生通过接触音乐实践使他们真正喜欢音乐。然后由老师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奥尔夫音乐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切从儿童出发”。强调音乐活动的游戏性,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音乐的内涵、习得音乐技能。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学习形式。音乐游戏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有关音乐的教学内容用游戏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使音乐与游戏融为一体,寓教于乐的一种教学形式。宫格游戏是音乐游戏中培养幼儿音乐素养较为有效的一种游戏,它是根据数学九宫格的原理创设的音乐游戏,把音乐中的节奏、曲式、音色用宫格图的形式直观表现出来,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习得节奏的记忆、理解音乐的曲式。宫格游戏在奥尔天教学中应用,不但提高幼儿的节奏感、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通过游戏把“真”“善”“美”的精神传给幼儿,使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一、宫格游戏的概念
  宫格游戏是根据数学九宫格的原理创设的音乐游戏,是帮助幼儿直观、形象理解乐曲节奏、曲式的音乐游戏,是可提高幼儿创造力的音乐游戏。宫格游戏以宫格图为基本载体,运用传统的游戏方式(如猜拳游戏、跳格子、打地鼠等)套入宫格图,变成多变、好玩的宫格游戏。宫格游戏是以培养幼儿音乐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有规则的音乐游戏。
  二、宫格游戏的特点与作用
  1.宫格游戏具有直观性与趣味性。宫格游戏以宫格图为基本载体,把不同节拍的乐曲设计成与其节拍相符的宫格图,如: 4/4乐曲设计为十六宫格图,2/4乐曲设计为八宫格图,3/4 乐曲设计为九宫格图。这些与节拍相符的宫格图可让幼儿直观、清晰知道乐曲的节拍,能帮助幼儿快速学习节拍。在宫格图中套入形象的动物、食物、音符、乐器图片,能帮助幼儿快速掌握乐曲节奏型,同时还增加学习趣味性,在增强幼儿节奏记忆力同时又可提高幼儿节奏学习兴趣。
  2.宫格游戏具有灵活性。幼儿可根据宫格图中横向、纵向的走动进行不同的节奏练习,幼儿在学习节奏时既容易又觉得多变有趣、好玩,给身心带来无限的愉悦感,真正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3.宫格游戏具有创造性。幼儿在熟悉乐曲基本节奏的基础上,在宫格游戏中可自行设计不同的节奏型进行游戏,可激发幼儿探究和好奇心理,从而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宫格游戏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奥尔夫的“原本性教育理念”强调音乐学习注重感受和体验,强调幼儿通过对音乐元素的掌握迅速进行自我运用的过程。在奥尔夫教学过程中,注重多种感官参与律动、声势、演奏,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更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宫格游戏,其直观性、灵活性、创造性可让幼儿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有更多的机会感受音乐和体验节奏,能通过对音乐元素和节奏的掌握讯速进行自我运用,让奥尔夫教学更游戏化,更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更贴近其原本性教育理念。
  1.奥尔夫教学中运用宫格游戏可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曲式和节奏型
  音乐中的横向组织结构称为曲式。显然,这个概念对于幼儿理解能力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奥尔夫教学过程中运用宫格游戏可让幼儿感知和明白音乐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如:大班音乐《朋友舞》曲式为ABC三段体,先利用宫格图的直观性让幼儿直观、快速理解乐曲结构和节奏型。再利用宫格游戏的灵活性感知音乐乐段。幼儿根据听到的音乐分别做邀请、双人舞蹈、感谢等舞蹈动作理解乐曲。如A段音乐出现时,幼儿做邀请、拉手等动作: B段音樂两名幼儿做转圈、拥抱等动作: C段音乐幼儿做谢谢、点头等动作,幼儿通过反复感受,对《朋友舞》曲式结构有一定的熟悉,能明显地区分出A段音乐、B段音乐和C段音乐,对A-B-C三段体曲式结构有感性的认识。然后,再利用宫格游戏进行声势节奏练习,让幼儿在游戏中深刻理解三段体的不同节奏型。
  2.奥尔夫教学中运用宫格游戏可帮助幼儿增强节奏感受记忆
  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节奏是音乐中最原始和最基本的要素,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在奥尔夫教学中运用宫格游戏可增强幼儿节奏的感受记忆,逐步形成自己内心的节奏。如小班音乐《池塘交响曲》,先利用宫格图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让幼儿直观、快速理解乐曲节奏XXXX|X---||。再在声势活动中用宫格游戏帮助幼儿反复练习,增强节奏的感受记忆。
  如:用双脚跳模仿鸟龟感受节奏型X X X X | X- - -||,用单脚跳模仿青蛙、小鱼感受节奏型X X X X | X X X X ||,整个过程贯穿节奏体验,带给他们生动有趣的节奏经验。最后,利用宫格图的直观性让幼儿用乐器进行节奏表演,让幼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内心节奏。这样,把节奏教学中的机械性转为灵活性,把节奏学习的被动性转为主动性,在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同时增强节奏感受力。
  3.奥尔夫教学中运用宫格游戏可培养幼儿音乐创造力
  幼儿期是创造力的萌芽形成期,是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最佳时期。在奥尔夫教学中运用宫格游戏进行节奏创编及练习,能提高幼儿创造精神和创造力。
  例如,在进行古诗《咏鹅》节奏练习中,用八宫格图、十二宫格、十六宫格让幼儿进行不同的节奏创编和练习,这种节奏的创编和变奏节奏的练习形式,可以训练到幼儿的节奏设计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对培养动儿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具有独特的作用。而且能充分体现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即兴原则。同时因为它是让幼儿按自己的方法和意愿去设计节奏和表演节奏,不但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还能充分让幼儿享受创作带来的乐趣。真正符合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快乐学习原则。
  四、结论
  在奥尔夫教学中运用宫格游戏,可让幼儿通过游戏直观理解曲式,快速记住节奏,能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节奏与音乐之间的关系,能充分激发幼儿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能在游戏中感知音乐的内涵、习得音乐技能,在培养了幼儿音乐创造力的同时还增强奥尔夫教学的趣味性。因此,从各方面来说,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运用宫格游戏,是真正践行了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感知音乐的教学,是非常适合在幼儿园推广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
  [2]刘鹏.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岱宗学刊,2005.
  [3]席书君.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
  [4]秦文华.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探索[D].山东大学,2013.
  [5]王丽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J].东北师大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当前我国教育活动可知,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学科教师主要展开学科专业素养和技能教学,班主任这一角色不仅仅需要展开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传授,更要展开专项的德育工作。因此,本文就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重点展开探索,旨在能够对当前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德育重点  对于小学教育活动而言,其教学时间较长,蔓延着学生生理心理变化的重要阶段。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
【摘要】作文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是必须要掌握好的一项任务。辨证思维模式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语文老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维,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到一个最适宜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作文的辩证思维能力。本文从当前的高中生的现状分析,研究如何培养高中学生语文作文辩证思维,总结出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理
【摘要】本文通过以主题语境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的“五同”高三英语词汇复习教学探究,“五同”即“同类主题,同类文章,同类结构,同类词汇,同类方法”。重点对“同类词汇”的复习进行探究,构建词汇知识网络化,结合语言知识复习与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关键词】高三英语;词汇复习;“五同”  一、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三英语词汇课的起源  1.新的课程内容  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
【摘要】自从《关于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处理的规定》出台后,管理班级的大部分班主任对教育的“惩罚”功能“谈虎色變”,本文旨在通过对班主任工作艺术之“幽默惩戒术”的讨论促使合理的惩戒回归教育本位。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约束力;幽默惩戒术  惩戒教育与赏识教育同等重要,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切忌过度惩戒或放弃惩戒。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以赏识教育为主,惩戒教育为辅,巧妙地将幽默融入惩戒
【摘要】杜甫的《阁夜》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是他诗歌风格全方位的展现。本文通过《阁夜》的诗歌分析进行教学探究,探析诗歌意象以及诗人的情怀。  【关键词】套板反应;互补相对;诗歌意象  又一次讲到《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杜甫《阁夜》,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阁夜》一诗也是他诗歌风格全方位的展现,“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晚年思归而不得,寓居夔州西阁,在感叹岁暮阴阳催促中流露出人在暮
笔者在山区任教多年,一直担任语文科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写作是学生非常头痛的事。一到作文课,学生谈“写”色变。但写作又是学生读、写、听、说能力中最重要的一方面。近几年来,笔者针对学生怕作文的现象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就拿人物写作来说,笔者认为,如下三步骤是学生写好人物作文的有效方法。  一、采访  写作,要避免“无米之炊”。要想写作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关于人物的材料非常重要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用强制的方法要求孩子学习成人规定的东西,是很难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活泼好动是低年级孩子的天性。事实表明,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经过15至20分钟就会离开目标,分散注意。根据注意这一特点,要保持孩子的稳定,我们就应该在15至20分钟内变换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的学习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
著名学者叶澜曾经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教育要回归生命,班级管理也就必然要求回归生命。生命化的班级管理便应运而生了。  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不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组织形式,也不只是为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保证,更不是为“治理”不安分的学生服务,而在于呵护和激扬学生的生命,为学生生命的成长提供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基点的转移,为班级管理赋予了新的
数学故事具有趣味性,若被恰当应用可让学生感悟数学的真谛,在快乐的情景中领悟数学的本质。许多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例6《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引用“帕斯卡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故事,但没有让效果最大化。上课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原因有两个:授课时间有限但内容多和缺乏操作经历。下面是笔者多次磨课后得出的原因和寻找的教学方法。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
【摘要】学生的道德教育不应该依赖于粗暴的批评和简单的说教。相反,我们应该采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贤德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巧妙地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生命意识教育、适度教育、责任教育、荣誉教育等结合学科渗透的实践中,使学生能够接受教育,改变他们的想法,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