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w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善于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讨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欲望,使他们乐于创新。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弄明白周长的含义后,我出示了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让学生自己动脑求出圆的周长,学生发现:只要把铁丝剪断、拉直就可测量出圆的周长,即 “化曲为直”的计算方法。接着,又让学生计算手中的硬纸片的周长,他们有的沿圆的一周贴上透明胶带,有的用绕线的方法,还有的把圆滚动一周测出圆的周长。然后,我指着黑板上画的圆,问:“你们能求出它的周长吗?”学生顿时陷入了思考之中,纷纷提出质疑:“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求出圆的周长呢?”把学生的研究兴趣立刻激活起来,纷纷投入到探索创新之中。
  二、 让学生乐学,培养创新精神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求知过程,学习的本身就包括情感、兴趣两个方面。教学注意到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就能有效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以情激学,营造创新的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人的情感有迁移功能,特别是小学生更为强烈。学生如果对你有感情,就特别喜欢你所教学科,乐意学习你所教的内容。教师只有对每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能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地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要和蔼可亲、自然幽默。如:在教学“厘米、分米、米的认识”时,出现一道填空题:教室长80( )。有位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教室长80厘米,我不但没生气,反而幽默地说:“我们在一个不到1米的教室里学习,那我们都是小泥人,要不怎么能盛得开呢?”边说边拿出米尺演示80厘米的长度,这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错误,对其概念有了进一步理解。
  2、以趣促学,激发创新动机。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科学习产生兴趣时,他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能产生恒心和毅力,能克服困难去学,而在这种状态下学到的东西往往掌握的迅速而牢固。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动机。
  三、 使学生会学,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1、 学情分层次,提供创新机会。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每一个人只要有创新意识和行为都能成功。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水平、个性特征出发,进行因材施教,按不同层次要求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生动活泼地发展自己创新素质的机会,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学生对分数都有不同层次的理解。出示一个分别涂有红、黄、蓝色的长方形:
  问:谁能看着这个长方形,说一句有关分数的话?有的学生说:红色部分是长方形的3/5,蓝色和黄色部分分别占长方形的1/5;蓝色和黄色部分共占长方形的2/5;红色和蓝色部分或红色和黄色部分分别占长方形的4/5等等。通过出示这一问题,每个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可以提出问题,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创造机会。
  2、 知识结构分层次,增强创新意识。
  所谓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就是指教师对教材知识结构进行加工创新之后,形成的认知加工。教学要求一般分为认知、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知识加工中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程序。由浅入深,分层安排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知识依靠点,创新立足点,增强了创新意识。
  3、 指导评价分层次,激励创新精神。
  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教师视儿童的差异为正常,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次地指导评价,使教師的教适应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使教与学互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创新。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教师必须树立现代的教学观,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用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其他文献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除了早晨出门上学坐在“葱姐”的电瓶车上感到些许凉意,秋日的阳光那自带的温馨暖意,令人振奋精神。到学校后我火速交完作业,脱掉外套,带上水壶,去排球场参加每天早晨的训练。  掂球、传球、防守、进攻,经过一年的训练,早就不在话下了。掂100个颠球在我这儿一气呵成,我转身拿起水杯,“咕嘟咕嘟”猛喝水,却发现远处一二年级小朋友做操的区域出现了一个不熟悉的身影。我这个人吧,虽然长得粗枝大叶
期刊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之间的交流空前密切,普通话这门最受国人认可的“标准语言”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在“教育的目的是向社会输入有用的人才”的号召下,作为一名语言教育工作者,更应把普通话教育渗透到每天的教学工作中去。对此笔者秉承“普通话教学是日常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原则,多年来孜孜不倦勇于探索, 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一、教师
期刊
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由于受到基础设施的限制,起步晚,发展慢。如何在有限的时空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让信息技术课教学始终保持高的学习效率,成为每一个信息技术课教师探讨的热点。而认识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保持亢奋思维状态的基础,所以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如何运用好成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正如教育家施瓦布指出的“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
期刊
你如同六月的那场细雨霏霏,纷纷扬扬地扯起,又华丽而不留声息地落下,支起了天边的那道彩虹。  ——题记  指尖拂过翻飞的书页,犹豫片刻,轻轻落下。一个人的形象在我脑中回荡徘徊,她端庄美丽,身着古色古香的旗袍,亭亭玉立地站在西塘边,脸上荡漾着的是清新淡雅又不失活力的笑,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里充满着自信,还有那忽闪忽闪的长睫毛,扇动了我的心。她,是林徽因。  六月的雨总是朦朦胧胧,宛如薄纱拂面。初夏的江
期刊
孟子言“人之初,性本善”。走上教师这个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以此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怀着友善的心去教育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去挖掘他们内在的善,用善的力量去引导他们的学习,思想,行为。  班主任工作错综复杂,前头万绪,这里我就从“善”在教育工作中的几点魅力,初浅地谈一谈。  一、用善心浇灌出爱心  善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可以理解为对学生的“爱心”。“沒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作为老师,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一分
期刊
通过大量的阅读与写作可以增强小学生们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在读取文字信息的同时,还能使思想得到提炼和升华,提高审美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在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问题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找到一条适合现代小学生的成长之路,为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水平而努力。  一、让阅读与写作在生活中得到有效的契合  大家已经明白,语文起源于生活,那就需要在生活中得到实践,而且小学生因为头脑思维能力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课程中隐含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每一名任课教师的职责,那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我认为应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确立学科教学渗透的教学目标  在各个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比如语文学科既要培育学生的语言素养、文学素养,又要培养人文精神
期刊
作文评讲课怎么上?如果能先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类型材料作文的写作理论,再将考场上写得好、分数高的与偏离题意、分数低的各拿一篇印刷出来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评分标准去评分,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探讨高分的原因和低分的理由,最后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二次作文,这样学生就能逐步提升作文水平。  一、他山之石,学习立意与构思  在指导作文写作课上,我先让同学们学习《语文周报》第一期关于“任务驱动型”写作材料的立意与结构,
期刊
大自然四季更替、叶落花开、鸟鸣虫跃带给我们无限的乐趣。这美好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小学中年级学生该如何写好景物呢?怎样才能描写具体、语言优美,让文章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一种美好的享受呢?  身临其境,做到胸有成竹  首先,要走出家门,徜徉到大自然中去。比如写秋天的景物,到公园、到田野、到郊外走一走,仔细观察远山、近水、花草树木等景物的特点。可以用眼睛去看,看眼前景物的形态、颜色、数
期刊
在高中教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那就是诗歌鉴赏。诗歌考查在高考中也是占了一定的比重,并且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尤其是针对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来说,更是重要。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对诗歌感兴趣,进而喜欢,最后能自己分析鉴赏,甚至于说功利一点,在考试中得分,这一直是高中教师教学的目标。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一直在思考,在探索,在归纳,在总结,在反省。在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方面,自己归纳出了一个小小的方法,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