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南京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摇滚南京》这部经历了半年制作的纪录片,终于以在优酷成功上线为节点,暂告一段落。我也得以放松一些日子,好好思考一下这半年的时间所带给我的酸甜苦辣。我想我对这个城市,以及这个城市的人们,多少有些情怀在里面,无论从表现形式,制作质量,自始至终似乎都怀着这样一份感情。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会从制作的几步主要流程和大家分享,例如拍摄、剪辑,包括器材选择上,在剧本创作以及选角上面,暂且不多讨论,每个项目的出发点与创作思路都不一样。本文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并没有多少专业性以及权威性,大部分靠的是自己一点点摸索与学习,这也是我们团队的第一部纪录片,无论在制作经验以及完整性上都有待提高。希望能为初次拍摄纪录片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器材选用( 摄影设备 录音设备 灯光设备)
  这次拍摄的摄影机选用的是Red scarlet,套件选用了TLTLE KIT3 ,萨拿脚架,佳能镜头一套,其中包括11-16mm(图丽),24、35、85等常用红圈镜头。选择RED作为本次拍摄的常用机主要还是冲着4K的画质,以及高宽容度。我们不需要升格,所以scarlet对我们来说是性价比非常高的一台机器。但高画质的代价就是重量以及配件,这在拍摄期间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这个下文会说到。录音设备上面选择了较小的ZOOM H4N录音机和RODE NTG-3枪式话筒,RODE BLIMP防风三件套。这是一个非常入门的配置,也考虑过Sound Devices这类带时间码系统的录音机,但这样你就需要一位专业录音师以及更多的成本。灯光系统,主要用作采访拍摄,KINO FLO 一组,它的色温与柔和度就不用多说了,只要摆放合适是非常出效果的。灯光上面,由于设备过多以及成员不足的情况,导致了在跟拍环节中没有带灯,等到拍摄结束,后期调色时发现,很多地方的光线非常暗,暗部已经很难通过后期再提上去,损失掉了很多画面细节。所以无论你是有多追求真实的效果,都记得一定要带一盏便携的LED灯。纪录片拍摄的条件是瞬息万变的,如果因为现场环境的影响让你错过了宝贵的瞬间,那绝对会后悔万分。以上就是本片所用到的基本设备,租赁价格在一天2000元左右,这个价格相对来说还是可接受的。每个团队与项目对设备的要求与理解都不相同,在选择上面有人看重便捷,有人看重画质,有人看重价格。个人认为并没有很完美的套装,总会有它的强项与短板,重要的还是在拍摄过程中去融合它的弊端,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能得不偿失。我们在选择器材的时候,由于项目的性质,以及移动性和人员数量的问题,必须要把携带设备的数量、重量减到最低。所以在器材的选择上要多花花心思,磨刀不误砍柴工。
  拍摄环节(跟拍)
  这次的拍摄有趣的同时伴随着痛苦,在这里我不横向展开镜头语言以及摄影上的讨论。我主要以使用该套设备拍摄纪录片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为例,分享一些心得与体会。历时一个半月的拍摄环节中,大部分时间让我们苦不堪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使用了RED这套系统,机身和套件的重量就接近六七公斤,加上电池和镜头,10KG左右。如果长途跟拍,至少配备一箱砖块电池(4-5节),录音设备一箱,一箱镜头,加上存储卡读卡器、硬盘笔记本等等,这对纪录片拍摄来说其实是非常不便捷的,最主要的是由于成本和拍摄人员数量的限制,几乎每次外拍只有两个人。两个人,携带以上的设备还需要拍摄。一人负责摄像,一人负责录音与打板。条件足够寒碜到你暴走。所以这对你何时换镜头,何时换存储卡,何时往机上拷贝文件(我们只有一张64G和128G的卡),都需要细细的计划,否则只会手忙脚乱,错误百出。如果说痛苦的背后就是幸福的话,就是RED这台机器所带给我们画面上最大的加分。无论是后期的提升空间,还是在首映会影院屏幕上观看成片。在初期外拍的时候,由于租赁公司没有肩扛套件,我们把BMCC套件上的两个手柄拿下来装在KIT3上,改为双手握持,臂力不好的同学勿试。一两天的拍摄会让你膀子抬不起来。其次是你很难去变焦或者干别的,这些都要由另一个成员协助完成。包括角度上几乎总是仰视拍摄,因为你很难长时间用握持的姿势把机器举在正常的拍摄高度。直到拍摄中期我们才使用上了肩扛设备,减轻了很多不必要的体力浪费。总之一两个月使用下来,感触最深的就是RED是一个你需要去包容的好伙伴,要学会在单兵作战的时候习惯和它相处。
  由于H4N没有时间码,打板问题我们使用了一个名叫No Budget Slate的APP软件。你只要用大拇指滑动屏幕,软件便会切换两次颜色,并且伴随着嘀嘀的两声,这样就可以在后期整理素材时对位。有一个有趣的心得就是,很多时候不一定要拍摄前打板,遇到突发状况,可以先开机进行拍摄与录音,等拍摄结束之后再进行打板,但一定要记得的是拍摄完这条素材之后不要顺手关掉摄像机或者录音机,那样就无法打板记录了。我们也因为这样的坏习惯导致了后期多条对位失败。相反,也要记得打板前确认好摄影机和录音机开机了,这些看起来很笑话的失误,在小型团队紧张的拍摄过程中还是很容易出现的。这毕竟不是电影可以重拍,纪录片这东西很多时候很看运气,没拍到就真的没拍到。录音方面,有几场室内的摇滚表演拍摄,音质都不是很理想,一是设备问题,二是技术问题。在后期我们均换成了乐队的现场棚内混音版本。余下基本录音都很不错,作为一部非电影级别的片子来说,如果使用得当,这套小设备,也能录制出非常棒的音质。我们并没有什么经验,也没有雇用录音师,所以基本上一人身兼数职。困难重重的背后,是和乐队成员们挤在一辆面包车里,一起感受他们在路上的摇滚之旅,用我们的摄影机去真实地记录他们的一切,有感动、有困难,但都很值得。因为我们拍到了许多精彩的瞬间,似乎那一刻一切都是值得的。
  采访拍摄
  相对外出拍摄,采访拍摄要轻松一些,主要考虑的技术问题大多是选景,灯光和机位构图问题。光线方面也是非常基本的单灯为主,轮廓灯看环境需要加或者不加,这可能也由于一些个人的喜好所致,对全局光亮的打法不是很感兴趣,再一个并不是很符合整体片子的气质,所以整片的灯光氛围是比较暗的。拍摄该类采访镜头网上有很多教程,就不展开详说,倒是有几点我觉得比较重要的细节,一是摄影机与被拍摄对象的高度,二是被拍摄对象的视线焦点和摄影机的角度。我采访对象的时候,总是尽量靠近摄影机,这样被采访者的视线焦点也更靠近我,也就意味着更靠近摄影机。总体来说,我觉得在预算不充裕的纪录片中,如果在视觉上想有所提升,我第一愿意投资的还是灯,而非摄影机。一盏好的灯能为你节省很多时间,在后期也能为你带来一些惊喜。采访录音方面,我们使用的是3000元左右的小蜜蜂,音质上非常受影响,尤其在后期混音中更为明显,声音非常干瘪,不够饱满、浑厚,后来听说可以安放枪形话筒,同时录入两轨,这样声音要更饱满一些。具体我们没有试过。   剪辑
  剪辑之前,想先说一说素材的整理。这次拍摄我们选择了4K、6∶1的压缩比来拍摄。素材的总大小在10T左右,在一台DELL工作站上进行剪辑。每天的拍摄结束,会由剪辑助理先将文件进行备份,然后通过达芬奇输出代理文件,并按照项目文件夹构架拷贝到相应的位置中。同时,添加到Premiere总项目文件中,在此进行声话对位,方便预览。
  这个环节确实是这个项目中进展最为缓慢的一个环节。历时一个半月,主要由我和编剧共同完成,总拍摄时间大概在40小时左右,采访部分就有10小时,大量的采访资料,需要整理成文本以便预览,花在整理素材上的时间可想而知。然后还要进一步消化理解,找出对剧情有影响的句子或者观点。之所以会觉得这一步进展缓慢,我想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拍摄之前没有一个非常确定的文本大纲,直到剪辑环节,还没有十分确定我们需要讲一个什么故事,以及表达的主题。有一些是经验的问题,也有一些确实是纪录片制作中比较头痛的环节。就是前期大纲的设定和后期剪辑比较难配套,很多时候你拍摄到了很多你不想要的素材,却又拍摄到了许多并不是你大纲中的素材。有些主题也是在拍摄过程中慢慢找到的,比如冷冻街乐队的主题,然后其他角色的主题你需要去重新组织结构他们。这是一个创作灵感与现实素材相互博弈的阶段。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痛苦、烦躁、放弃之后,我们推翻了之前的版本,重新回到文本上面进行剪辑,与编剧一起讨论出每个人的故事结构,再上机去实现。
  调色及输出DCP
  在经历完了地狱般的剪辑环节之后,项目终于进展到了调色环节,本以为可以松口气,可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问题与麻烦。说实话,一部45分钟的片子,你要把它调整到连一个字母都没有错误的状态,是非常需要花时间和心思的(也有可能是我们前期操作不规范),几百个镜头、几千个中英文字幕,还有一堆照片特效和规格帧数不统一的历史影像资料。在调色之前的套底环节,状况百出,文件问题、格式问题、硬盘问题、帧数问题,由于我们合作的调色公司在北京,相距两地,花费了很多时间在文件邮寄和沟通上面,好在他们的专业能力以及工作态度非常之高,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顺利完成了套底工作,调色过程非常顺利愉快,历时两天结束。不过经过这次的调色之后,给我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光线的重要性,无论现实中怎样,你还是需要通过摄影机去记录,而非你的眼睛。不要被我们的眼睛所欺骗,现实中我们觉得好看的,放在机器里就变味了,就没有那个感觉了,那些相对有电影感的镜头,基本上都是打了灯的镜头,虽然这在纪录片中很难实现,但这在后面制作片子中给我很大启发,给一切能打灯的地方,适当地打灯,这会让你的片子加到很多视觉的分数。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这次在车内有一些镜头,拍摄他们外出表演的片段,由于室外光线非常强烈,车内又很暗,导致拍出来外面就过曝,里面也没有层次,其实可以带一两根灯条,粘在车顶。现在美国的很多美剧打光都偏向“弱光”,无论是《纸牌屋》还是《真探》或《绝命毒师》都是很好的例子,还原真实的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是由于片子本身的题材与主题表达有关,这些看起来都很自然的布光,其实都经过了灯光师非常复杂的设置。虽然纪录片不可能做到这一步,但我觉得其中的寓意我们是可以参考和借鉴的,让它在美学上,再提升一个层次。调色结束之后我们输出了DCP影院版本,后来在影院试映时发现头部切割较多,因为大部分的影院需要退而求其次地保证所有电影的字幕是不会被切割的,就导致了整个画面会上移40-50像素。所以对于非电影制作团队需要制作DCP格式时,要考虑到这一点,顶部和底部尽量多放一些,当然能先去试片是最好的,可以看出很多问题,以便及时修改。包括影院放映时对声音的缩混要求相当高,我们第一次去试片的时候只混了立体声版本,巨大的影院只有前面两个音箱出声,效果非常普通,后来混成了5.1声道,声音效果问题才得以弥补。
  宣发与推广
  在优酷正式上线之后,我们在当地相继举办了四场展映会。其中包括一场较大的新闻媒体发布会、两场进校园一场先锋书店。流程包含全片放映、乐队演奏,以及主创人员现场提问等环节,气氛和环节设计都让大家觉得满意。并且我们制作了一系列的海报与画册,以及1000张原声专辑CD赠送和出售。总体的效果比我们的预期要好,包括视频的点击量也随媒体的报道有着显著的提高,从一个点子到最后的宣发推广,对我们来说这真的是一次非常好的体验。
  《摇滚南京》纪录片虽然已经暂告一段落,但是对我们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需要去摸爬滚打,我想难能可贵的是,有这样一批人愿意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就像片中高川子对摇滚的一句感悟,“我不认为那是坚持,因为我爱这个东西。”我想我们也一样爱着自己的事业,在此感谢大家的观看与支持,希望能给需要帮助的小伙伴多一点帮助与参考,谢谢。
其他文献
2015年3月12日,Blackmagic Design发布消息,Modern VideoFilm调色师Bryan McMahan用DaVinci Resolve为导演泰伦斯·马利克(Terrence Malick)新片《圣杯骑士》调色。本片于2月在2015年柏林电影节上首映,这也是McMahan和Malick的第四次合作。  由克里斯蒂安·贝尔、娜塔莉·波特曼和凯特·布兰切特主演的这部影片讲述了
期刊
在电影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惊险刺激的追车戏,扣人心弦的情节和极致的速度体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拍摄车戏经常用到的工具——车载吸盘支架。  我们要讲的车载吸盘支架主要是以下两种,也是我们在拍摄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是安放Canon 5D Mark III 等单反机器的可较大承重的支架,另一种是配合GoPro等运动型相机使用的车载吸盘支架。
期刊
2015年春节刚过,网络上最大的事情,恐怕就是柴静自掏腰包百万,历时一年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了。说它是纪录片,但实际上看着也不太像。我第一次得知这个片子,是某天早上醒来,微信朋友圈就被柴静两个字刷爆了。都说她拍了一部有关雾霾的纪录片云云,但是点开视频链接,都是一个她在参加“TED演讲”一样的东西。不知她在搞什么,以为刚出来纪录片,就获邀在什么场合进行演讲,于是也没往心里去,毕竟雾霾来雾霾去,听
期刊
2015新春伊始,远在美国的奥斯卡就爆出了各种冷门黑马,其中最让人吃惊的就是“85后”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导演的《爆裂鼓手》了,而与他合作的汤姆·克罗斯同样也是极其年轻的一位剪辑师。《爆裂鼓手》这匹“黑马”是今年奥斯卡和英国学院奖(BAFTA)双料“最佳剪辑奖”获得者。幸运来得如此之快,让主创团队措手不及。  汤姆·克罗斯是电视剪辑出身,曾经是艾美奖最佳电视剧集《死木》(Deadwood)的剪辑师,
期刊
电影  《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这部低成本电影获得各方青睐是一件有些意外的事情,或许因为它与众不同的单纯,无论故事还是拍摄,都不复杂,但节奏却很能令人“惊心动魄”,对观众情绪的引导和把握,真的是很成功的。  只说摄影吧,这部片子的场景很少,教室、舞台、街道、酒吧,差不多就够了。而人物也就那么几个,道具也就那点乐器,一个标准的小成本电影,但影片阐释的故事和细腻入微的情绪刻画,却是一个标准的大师之
期刊
2015年3月12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在京举办了“Handycam 30周年——索尼摄像机4K影像日”活动,展示了包括普及型4K摄像机在内的2015年Handycam春季新品,以及最新推出的4K“酷拍”佩戴式摄像机。  这一次,Handycam新品进一步实现了4K小型化、易用化,同时通过融入全新的软、硬件功能,进一步提升消费者4K拍摄体验。全新“酷拍”产品在实现4K拍摄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大幅度
期刊
航空摄影的特点  航空摄影是一个新兴的影像表达方式,它不同于一般的常规摄影、3D影像,航模飞行、特技飞行、测绘摄影、航空图片摄影,也不是大摇臂摄影所能替代的一种拍摄方式,它是随着飞行器的不断进步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独特的航空摄影影像,是一门独立的视觉艺术语言。  自从有了人类,人们就有了像鸟一样在蓝天翱翔的飞行梦,目的就是在空中俯瞰大地。起初,飞机的出现,只是满足人类希望在空中看世界的一个
期刊
固件升级显然会带给用户更好的使用感受,不同产品的升级已经让使用者逐渐习惯了版本更新和固件升级这件事,当然对于摄像机产品而言,固件升级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但可以让使用者得到更好的服务,而且重要的是可以得到更加符合拍摄需要的功能提升。佳能公司这次针对佳能EOS C100的固件升级服务同样也不例外。  今年2月末,佳能进行了这次重要的固件升级,为C100增加了两大重要功能:连续自动对焦和连续记录。  连
期刊
《蚀》是由茅盾先生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这部文学经典虽然发表于1928年,但即使在现在依然也是历久弥新之作。受CCTV6(电影频道)的委托,郑大圣导演和他的团队决定使用索尼F55电影摄影机完成这部4K制作标准的数字电影。  显然4K已经成为了主流电影的大势所趋,国内的电视台也在为4K的制作与传播进行着积极的准备,CCTV6(电影频道)正在筹建超高清电影频道,《蚀》则是其中一部非常重要的影片。  在
期刊
松下在3月20日至22日的CCBN2014举办同期,选择在北京贵国饭店举办松下春季新品展示会,吸引了不少松下广电产品的新老用户,同期松下还举办凤凰卫视首批采购松下新品AJ-PX298MC签约仪式,以及Panasonic全国首台AV-HS6000MC切换台交付云南广播电视台签约仪式。本刊有幸在展示会期间采访到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广播电视系统营销公司总经理数实治先生,从他那里我们获悉了松下的最新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