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选择与伦理选择

来源 :外国语文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ck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妙的新世界》是“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描写了在一个物质至上的集权制消费社会中,统治阶级利用克隆术批量生产不同阶级的人类,并依靠科技控制情感、刺激消费,以达到“社会、本分、稳定”的乌托邦理想。然而,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克隆人正在瓦解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克隆人的伦理选择也标志着科技对人类的异化。本文试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方法,分析新世界乌托邦文化对传统伦理道德的颠覆,揭示小说对消费社会及其政治的讽喻性。论文指出小说不仅是对未来科技走向做出了提前一个世纪的预见,更是对现实的写照与警告:即使人类的伦理道德会随着时间有所变化,但任何科技发展仍不可逾越人类认知与道德的底线,理性异化与技术控制之下的人类社会终将走向毁滅。
  关键词:《美妙的新世界》;克隆人;乌托邦;消费社会;讽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22(2017)04-0000-00
  从克隆叙事来看,第一部较为严格意义上的克隆人题材出自阿道司· 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 1894—1963)的《美妙的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1932),它比动物克隆设想早出现了六年、比DNA分子结构的发现早了三年,可谓当时最先进的思想实验。赫胥黎在小说中融入了许多新思想,诸如达尔文进化论、优生学、社会学、精神分析及潜意识理论、存在主义、消费理论等,这可能也归因于他的博物学家族背景。赫胥黎作为著名博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之孙,生长于对生物学与进化论研究卓越的赫胥黎家族,对生物学有超前的预见能力也不足为奇。国内外众多学者已从科技伦理、《圣经》、乌托邦等视角对小说加以研究,也有学者对赫胥黎的构想不以为然,黑尔德认为“因为有了后来的科研发展和发现,像《美妙的新世界》这样的书都要被废弃了”(Heard, 1965: 57)。里奇也认为“赫胥黎预言的结论是建立在社会基础的视角,而非科学视角”(Leach, 1970: 151)。然而,赫胥黎的主题绝非仅仅聚焦于未来生物学和基因工程,而是科技对人类灵魂与肉体进行革命的写照。赫胥黎将自己的科学意识置于未来语境下,以科技伦理、文化沙漠和精神危机等异化状态展望了人类未来潜在的问题。
  1. 科学选择的结果:克隆人乌托邦与消费社会
  赫胥黎在小说的前言中写道:“《美妙的新世界》并不是一本为科学而提倡科学的书,它是把科学作为能够影响到人类个体的东西而提倡的……原子能的释放标志着人类历史的一次了不起的革命,却不是影响最深远的终极革命……这场真正革命性的革命不应该在外部世界进行,而应该在人类的灵魂和肉体上进行”(赫胥黎,2010: 4)①。赫胥黎将自己的学识结合陌生化的写作,对人类日常生活进行大幅变形加工,打破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熟悉的认知方式,创造了一个乌托邦的伦理环境。“乌托邦”(utopia)一词的词根本身就包含两个希腊词语,一个是“没有”(ou),另一个是“地方”(topos),在拉丁文中就有“乌有之乡”或“不存在的地方”之意。乌托邦的作品着眼于人的集体存在模式,表达了人类解决矛盾、建立稳定统一的理想国愿望。围绕“建设美好社会”这根叙事主线,小说中的乌托邦进行了五个方面的革命,包括“取消胎生、人工繁殖克隆人”、“睡眠教育和条件反射刺激的潜意识教育”、“观看感官电影、听色唆风音乐等泄欲方式”、“关闭博物馆、查封书籍等割断历史的做法”以及“服用唆麻以控制情绪”。这五方面便是科学对人类灵魂和肉体上的革命。
  首先,“取消胎生”是一大革命,通过“科学选择”来创造克隆人。所谓“科学选择”是在人类完成自然选择和伦理选择后,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的选择。聂珍钊教授指出,人类已经完成了两次选择,即第一次的“自然选择”(“生物性选择”)和第二次的“伦理选择”,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选择即“科学选择”。科学选择主要解决科学与人的结合问题,它强调三个方面:“一是人如何发展科学和利用科学;二是科学对人产生的影响及其后果;三是人应该如何处理同科学之间的关系”(聂珍钊,2014: 239)。正如赫胥黎在前言中强调,本书“是把科学作为能够影响到人类个体的东西而提倡的”。生物学和优生学使基因密码大众化,人类成为大众产品运输带上另一种永无止境的生产商品:“这些都由同一标准的伽马们、一模一样的德尔塔们、一成不变的伊普西龙们解决了……大规模生产的原则终于在生物学里使用了”(5)。在赫胥黎幻想的乌托邦中,技术消解了生命本身的存在形式和特征,克隆人的批量生产使人成为大规模复制之下的类像,人与物的界限也被打破。
  为了保证社会稳定本分,统治阶级制造出ɑ、β、γ、δ、ε五大“种姓”的克隆人分别代表五个社会等级,从事不同的工作。科学选择实现了“预定人的命运,设置人的条件”(10),然而,“预定”和“设置”的动词后面往往跟着某种对象,而这些对象基本都是无生命的物体或事物;如今,“人的命运”和“人的条件”可以被技术操纵,人不再是主动的施动者。生物技术 “导致个人与人种面临危机,不再呈现人性或非人性,而是生命的基因仿真”(Baudrillard, 2000: 23),人类自身沦为消费品。
  如果说出生前的阶级划分通过科学技术已成为既定事实,那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后天教育对他们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有重要作用。然而,在新世界里,“任何情况下道德教育都是不能够诉诸理智的”(21),换言之,伦理道德属于意识层面上的,只有从潜意识进行控制才可控制大部分行为。统治阶级控制了语言,也就控制了思想,于是,克隆人需要从小接受“睡眠教育”,包括阶级偏见课、卫生基础课、社交课、幼儿爱情生活课、消费观形成课,通过睡眠时间将强制灌输的内容和谎言进行机械式地重复,让孩子在潜意识中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与职责。比如衣服坏了不提倡缝补,而提倡买新衣,以此刺激消费。赫胥黎还将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Watson)最有名的“新巴普洛夫实验” (neo-Pavlovian)运用于条件反射训练中②,当婴儿接近色彩缤纷的花朵与书籍,统治者立刻用噪音吓唬他们,孩子的惊吓与哭喊代表花朵与书籍是令人不悦的事物,这样,他们“本能地”排斥花朵和书籍,从而形成心理与思维定势,以便今后避免将时间浪费在那些无关紧要、不可产生利益的事物上。   赫胥黎的祖父T.H.赫胥黎在其著作《进化学与伦理学》(即《天演论》)中通过人类文明进化过程得出何为伦理的概念,他说“伦理这门科学能为我们提供理性的生活准则,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为什么是正确的行为。”(T. H.赫胥黎,1971: 37)伦理主要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它体现的是更为抽象的思维体系,并对人类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政治虽然也处理各种关系,但更倾向于解决利益冲突的现实行为。在构思政治与伦理相悖时,赫胥黎对话语权力进行了陌生化地书写,通过话语控制社会就要控制语言本身,重点在于话语再生产的形式,比如“睡眠教育”和“福帝命令”等,再将它们施与没有话语权的婴儿、妇女和低种姓克隆人身上。这便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手段,他们将科技与集权结合,抹杀了传统的伦理,构建了“美妙的新世界”。要想控制国家这个“大家庭”,必须解决“小家庭”的问题,自从取消胎生的政策实施以来,任何提及到“母亲”、“父亲”、“家”等字眼都会被认为羞耻肮脏。生物技术颠覆了传统的核心家庭,“家却是个不但物质上肮脏而且心理上也肮脏的地方”(32)。传统家庭挤在狭小的空间内,一个男人,一个随时准备受孕的女人,几个小孩,没有空间,令人窒息。一个家庭一夫一妻,如果出现情人,必然经历各种苦痛,而乌托邦及时拯救了这个局面,人们可以随便性交。由于诱惑、寂寞、悔恨、病痛、衰老等问题也会让人心理痛苦,从而导致社会不安,乌托邦也解决了这些问题。
  赫胥黎还运用了独特的叙事手法和视角,在第三章中,他将几个事件同时发生,采用了如同电影空间的闪回变化的手法,在看似随意的场景描写中透露了乌托邦对人类的专制以及人性因子的消亡。三组人分别在不同的场地活动:第一个地方总统蒙德在发表演讲;第二个地方列宁娜和范尼在聊天;第三个地方技术员亨利·福斯特和条件预定室主任谈话,并且被伯纳偷听到内容,通过他的嘲笑让读者领略到荒谬的新世界。尽管在看似混乱的叙述中有时只出现两句话,但是读者还是能够看到技术操控下的政治与伦理背离。在三组各自穿插式的对话中,读者了解到为了控制世界、使社会稳定,统治者们曾经采取大规模的屠杀,但是“总统们意识到使用武力并不是办法,于是采取了缓慢但是绝对可靠的人工生殖法、新巴甫洛夫条件设置法和睡眠教育法”(45)。对化学毒气、战争以及经济崩溃等描写可能是赫胥黎对一战的概述,他的反战思想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对人的设置”的科学选择等“优生学”思想却又在后来的二战中有所体现。赫胥黎预见到了独裁者的种族肃清政策,只不过在科幻小说中的克隆技术并未在当时二战中实现,却也足以让每一个读者心惊胆战。如果人类依赖科技真正进入理想的乌托邦时,那么人类将受到科技控制而丧失自主选择的能力,到那个时候,乌托邦就是恶托邦,因为它销毁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
  实际上,乌托邦科技控制的背后仍然是人类对人类自身的奴役,因为人类自己就是始作俑者。小说最后章节描写了总统蒙德对 “科学选择”利弊所发表的言论,一方面向野蛮人介绍了对科技控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道德辩护,尽显其政治家本色。他提到自己“弃科学从政治”之路,他说:“我对真理感兴趣,我喜欢科学。但是真理是一种威胁,科学危害社会……我主福帝就曾经做过极大的努力,要把强调真与美转轨为强调舒适和幸福。大规模生产需要这种转轨。众人的幸福能让轮子稳定地运转;而真与美不行……炭疽杆菌炸弹在你周围爆炸,真呀美呀知识呀对你还有什么意思?”(203-204)这种功利主义的“众人幸福论”与传统“真善美”的道德观完全背离,以科技掌握话语权成为新的统治手段,可是结果却像赫胥黎在前言中对作品不足之处的感叹,他说如果重新写这部小说,那么“经济是亨利·乔治式的分散经济,政治是克鲁泡特金的合作式政治”(2),即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以及人类之间的合作模式。这也体现了作品对科技、政治与人类自由之间关系的思考。
  小说中对战争杀戮、国家高压政策、安全稳定、奴隶等主题实则都是现实社会中的真实问题,而总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代表,他的言行举止挑战了伯纳、赫姆霍尔兹等具有伦理意识、追求自由的知识分子,也挑战了现实中诸如赫胥黎等具有政治头脑的知识分子。在多个主题并行不悖的叙事过程中,赫胥黎讽刺了对国家与社会稳定充满激情的宣扬,揭露了科学选择时代政治伦理和国家道德的扭曲和变形,并预告了未来世界的权威者可能利用科技对文化、社会及价值观进行非人道的操纵。因此,小说政治色彩鲜明,正如科幻专家苏恩文所言“乌托邦属于科幻小说的社会政治子类”(Suvin, 1979: 61),那么,反乌托邦自然也是一种社会政治寓言。《美妙的新世界》长久以来一直被当作一部政治小说,因为赫胥黎讲述的是一个强大的集权政治利用国家权力与科学技术对社会政治各方面的操纵。政治的基础应该是伦理,而伦理是一种思维形式与精神层面上的体现,技术服务于集权、改变了伦理、控制了精神世界。政府依赖于技术来操控人们的思想、社会历史与个人行为,并且调节着人类的理智与情感。政治脱离了向善的伦理规则,精神不再操纵技术,而是技术操纵精神与伦理。
  在以构建乌托邦为理想目标的国度里,美与丑、善与恶、主体与客体相互之间不再拥有清晰的界限,高新科技吞噬了一切理性的批判。伴随着约翰的死亡,小说也在一片欲望、喧哗和骚动中落幕,读者不禁思考:物质满足之后是否就是真的幸福和自由?正如尼古拉斯·贝加耶夫在《美妙的新世界》题记中这样写道:“看来乌托邦要比我们过去所想象的更容易实现。事实上我们发现自己面对着一个更痛苦的问题:怎样去避免它终于实现……乌托邦是会实现的,生活正向乌托邦前进。一个新的世纪也许可能开始,那时知识分子和有教养的阶层会梦想着以种种方式逃避乌托邦,返回非乌托邦的社会——那儿并不那么‘完美’,卻更自由”(9)。在21世纪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不可能退回到坐马车、点油灯“并不那么完美、却更自由”的时代,那么,如何较为完美地利用科技,又不违背人性?诚然,科技进步使人越发崇尚科技,并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然而,在面对“科学选择”时,人类不可将它与“伦理选择”相对立,不可失去理性意志,因为任何科学选择必须要靠伦理维度才可以维持发展,使社会在政治与伦理的张力平衡与互动中稳定发展。   參 考 文 献
  Arnold, M. Culture and Anarchy: An Essay in Political and Social Criticism [A]. In Super, R. H (ed.), The Complete Prose Works of Matthew Arnold [C]. Vol.5, Ann Arbor. MI, 1965: 90-96.
  Baudrillard, J. The final solution: Cloning beyond the human and inhuman [A]. In Witwer, J (ed.), The Vital Illusion [C].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0: 1-30.
  Suvin, D. Metamorphoses of Science Fiction: On the Poetics and History of a Literary Genre [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Firchow, P. Science and conscience in Huxley’s‘Brave New World’[J].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1975: 301-316.
  Heard, G. The poignant prophet [J]. The Kenyon Review, 1965(1): 49-70.
  Huxley, A. Letters of Aldous Husley [C]. Edited by Grover Smith. London: Chatto, 1969.
  Leach, G. The Biocrats [M]. London: Jonathan Cape, 1970.
  阿道司·伦纳德·赫胥黎 著.孙法理 译.美妙的新世界[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鲍德里亚 著.刘成富、全志钢 译.消费社会[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王逢振 编.詹姆逊文集(第3卷):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C].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莎士比亚 著.朱生豪 译.莎士比亚全集一[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莎士比亚.阮珅 主编.朱生豪 译.麦克白[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著.《进化论与伦理学》翻译组 译. 进化论与伦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1.
  徐 敏.赵一凡 等 主编.快感[A]. 西方文论关键词[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Scientific Choice and Ethical Choice:
  Narration and Allegory in Brave New World
  GUO W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09)
  Abstract: As one of the three best dystopian novels, Brave New World depicts a materialistic consumer society with centralized power. By cloning technique, the Controller produces people of different classes to create a utopia with“community, ident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people’s emotions and stimulate mass consumption. However, the assembly line for human cloning is decomposing conventional morality, and the clones’ethical choice symbolizes the alienation by technolog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attempts to analyze how the utopian culture in the new world subverts traditional ethics and morality, exploring its allegory of consumer society and its politics. It further indicates that this novel foresees the tendency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head of a century, revealing the reality and warning that even though ethics and morality change as times goes by, any technology should never violate the cognitive and moral bottom line; otherwise, human society will end up with alienation of logos and technical control.
  Key words: Brave New World; human cloning; utopia; consumer society; allegory
其他文献
寒假即将到来,对很多学生朋友来说,最痛快的莫过于能好好的玩游戏了。在学校面对数、理、化整整一学期,是该让我们的大脑好好放松下,尽情游戏的时候了。当和朋友在游戏中尽兴的时候,通宵是不可避免的,学生们尚有假期可以填充,上班族们只能在下班后回到网络游戏轻松下自己的心情了。就像喝酒要下酒菜一样,漫漫长夜,当然要有零食在手。才不会有满足感。如此,笔者给大家推荐了一些适合通宵的食品仅供大家参考:    香烟 
期刊
《完美世界》中的副本、地宫开了不少。从最基础供新手玩家体验的19级副本,到现在的为高级玩家开放的100级顶级副本,真的是让玩家在无聊枯燥的打怪升级之余,有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新玩法。这不。《完美世界》又有新副本与大家见面了——100级的“覆霜城堡”,围绕这个副本所展开的不仅有神秘而悠远的历史传说,还有大量的主线任务、支线任务和副本任务。  “覆霜城堡”副本各处分布着多种各属性的精英怪和13种驻守在城堡
期刊
《完美世界国际版》公测战的开启,除了开放升仙入魔、领土争夺外,还开启了突破等级上限的百级体验。在内测期间,玩家的等级上限为70级,公测后将等级上限提升到105级。虽然《完美世界国际版》从内测到公测不过区区1个多月,游戏中实际能达到70级的玩家寥寥无几。但是,更高的等级上限依然在游戏中掀起了一阵打怪升级的狂潮,各热门练级区域随处都能看到忙碌的身影。  然而,等级并非高手的惟一标志,高等级还需配备极品
期刊
在九城将《激战》部分职业的技能进行调整之后。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曾经如日中天的众神,其Build的威力已经大不如前。原本在VOD时间伤害输出颇大的能量潮涌也被大大的削弱。但与此同时,祭司却从后台走上了前台,霸占了许久的SPEED圣V战,至今无人能撼动其电信头名的地位。也使电信刮起了一阵祭司风。  本期战报,是由勇者SH的标准团对阵心灵神殿的祭司团。这场比赛中的心灵神殿,在内测时期排名一直脱离人们
期刊
《斗豆兵团》将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的优点集于一身,是新一代休闲类魔幻对战游戏。它主要以对战为主,支持团队对战。游戏中丰富多彩的人物造型,轻松又不失激烈的对战场面,性格各异的装备武器和意想不到的游戏结局,可满足不同玩家的需要,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斗豆兵团的世界,体验它独特的魅力吧。    游戏背景    世界构成  最初,玛法大陆只是艾沙星系一团积聚吸引力的超大磁场。随着时间的演变,宇宙中大量尘埃聚集、碰
期刊
《热血传奇》已经走入第六个年头,随着一个又一个补丁的更新,怪物和玩家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从最开始小心翼翼的打怪探险,到后期单挑BOSS的潇洒惬意,猎物与猎手的关系中在微妙的转变。虽然虚拟世界没有真正的死亡,但是在这个世界里总有一两次看黑白让人印象深刻,总有一两次死亡让你啼笑皆非,总有一两个怪物让你记忆犹心。    Top10毒蛇    如果你和我一样从六年前就踏入了传奇,那你对毒蛇山谷一定刻骨铭心
期刊
到现在,如果还有人不知道《越狱》的话,那简直堪比“火星人”了。在国外,随处都可看到《越狱》的大幅宣传海报,在地铁、在车身、在公路的T霸上,剧中主人公Michael的光头强悍形象,也另所有女粉丝尖叫不已。其实仔细想来,Michalel越狱营救哥哥的行动,其实和游戏中过关砍BOSS,基本没太大差别,同样的精彩刺激,需要同伴的配合,在一个个副本里击杀一个又一个BOSS,直至最后胜利。  相信拿国外现在正
期刊
电脑前,宇依然盘腿而坐,一年以来他已经无数次这样度过他的空闲时间。左手依然拿着那个牌子的烟,右手拿着鼠标,嘴里还不停的谩骂着:“还不走。都喊了半天了,到底还要不要烧双了?”  此时他的余光扫到了对面的厨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周六的下午那个熟悉的身影都会出现。帮宇洗衣服,做饭,一直到晚上吃过晚饭后回家。她就是文,和宇同龄,生日也只比宇晚一周。他们已经认识了好久好久,从中学时他们就认识了,后来到了
期刊
编者按:  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绝对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而看过故事的人大多会被小女孩可怜的遭遇所打动,撒上一行热泪。如今,时光斗转星移,故事的背景拉到游戏的奇幻世界中,它是否依然能打动你我呢?    小女孩坐在暴风城拍卖所的角落中,安静地擦着那些装备。冬日的阳光拨开几缕薄云,撒向雄伟的城市,又湮没于熙攘的喧嚣。  拍卖所中川流不息,人们被那些闪耀着七彩光芒的豪华装备攫走了双眼,从不
期刊
小编按:  玩游戏的人虽不是都会遇到骗人钱财装备的骗子,却对这类见不得的光的事心知肚明。没上过当的暗自庆幸,遇到骗子的不免要大吐苦水,甚至在公共频道开骂。至于这么做究竟有没有效果,也不用多说。若是上当的朋友能像文章的主人公有一番思想觉悟,那么相信即使下次骗子找到你,你也断然小会再次中招了。奉送一句话“防人之心不可无!”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无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艾泽拉斯
期刊